《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教學目標:①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詞語。
②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了解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思維過程,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用坦克圖片導入新課,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
師:誰來說說自己對坦克的了解。
坦克作戰的確是威風八面,無堅不摧,站功赫赫,它的來源就是利用矛和盾的集合?
圖片出示:矛和盾,板書課題
這其中有個神奇有趣的故事,這節課就讓我們走近《矛和盾的集合》
二.整體感知課文
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1、 學生讀書
2、反饋讀,體驗讀書的快樂。
2、 思考課文的哪一句很好解釋課題?(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三:學習課文
過度:發明坦克,它的起因是來源于發明家一次與朋友比賽。
1、 學習第2-5小節,了解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思維過程。
隨機指導重點句的朗讀。
(1)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2) 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于是,發明家發明了坦克。
(3) 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1916年,英軍的坦克首次沖上戰場。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2、 學習道理,拓展延伸。
(1) 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出示: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2) 師:其實在我們生活中,誰善于吸收別人的長處(優點),誰就能成為生活的強者,受到大家的歡迎?1+1 小發明,課件出示
(3) 由此在生活中,你還想到什么呢?
(4)小結:同學們,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讓我們帶著這節課的收獲和疑問走向生活,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創造,也許你就是未來的發明家。
四:寫生字
五:閱讀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