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教材理解】
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為文物,鐵罐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設計理念】
本節課是以“奚落”這個關鍵性的詞語為突破口。在教學中,讓學生自由讀,劃一劃,找出鐵罐與陶罐的對話,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接著課件出示四次對話,重點品讀,在師生、生生對話中構建話題,以讀為本,在朗讀中內化感悟,從而了解鐵罐與陶罐的不同性格特點。
【學情簡介】三年級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
在平日的教學中,應注重營造愉悅、歡快的學習氛圍,運用多種活動增強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使他們在親身體驗中進行有效的學習,保持他們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等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使學生懂得不要自以為是,人各有所長,不要拿自己的長處奚落別人的短處,看問題要全面。并初步體會同學間相處應該相互尊重、和睦相處,遇到無事生非的人也應該盡量克制自己的言行。
過程與方法:
1、讀一讀,整體感知。
2、議一議,了解內容。
3、說一說,加深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白“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關于看待別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做人的道理。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陶罐和鐵罐》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友善,都在人物的對話中充分展現。因此,對話的朗讀指導是本課教學設計之重,本節課是以“奚落”這個關鍵性的詞語為突破口。在教學中,讓學生自由讀,劃一劃,找出鐵罐與陶罐的對話,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接著課件出示四次對話,重點品讀,在師生、生生對話中構建話題,以讀為本,在朗讀中內化感悟,從而了解鐵罐與陶罐的不同性格特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我知道大家都特別愛讀書,尤其是童話和寓言。今天,我們就再來學習一篇寓言,那就是第24課《陶罐和鐵罐》,齊讀課題。
2、大家看大屏幕,老師把他們帶來了。這是陶罐,這是鐵罐,你們知道他們各自有什么特點嗎?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堅硬的鐵罐和易碎的陶罐之間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二、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詞語、句子做上記號。
2、屏幕出示詞語,
現在心里默讀一遍,有不熟悉的現在心里記住它。
3、同學們,詞語朋友我們已經認識,下面我們就隨著它們一起走進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故事。
4、打開書,我們分段讀文,一邊聽,一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師相機板書“奚落”)
二、 精讀課文,抓住課文的關鍵詞,理解課文。
1、理解“奚落”
師:同學們剛才在說的時候提到了一個詞“奚落”,你認為奚落是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