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掌聲分給她一半》《弈秋》教學案
她朝夕苦練的動人情景,是難以一一描述的。三伏天,南京是全國聞名的大火爐,悶熱得厲害。室外有的是空曠的天地,可是孫晉芳和球友,卻要在走廊里練球。其實這是大有道理的:在這又矮又窄的地方如果能夠傳遞自由,那么空曠的球場上傳球就更加得心應手。走廊里,孫晉芳已經揮汗如雨。原來蓬松漂亮的頭發,變得濕淋淋的,粘到一塊兒去了。運動衣衫的顏色被汗水浸染得由淺變深,只要輕輕一擰就可以擰出一攤汗水。她一邊托,一邊數一,二,三,四……一直數到五百多下。廊頂仿佛突然升高了,墻壁和門窗也似乎向兩旁閃開,狹小的走廊啊,宛如變成了一個無邊無垠的空間。更神的,還是孫晉芳的雙手,仿佛變成了兩塊磁石,吸引著飛舞的白球;仿佛有了魔法,可以隨意把球送到哪里。
有一雙揮灑自如的手固然是至關重要的,但作為一名優秀的二傳手,還必須具有寬大的胸懷。用孫晉芳自己的語言來形容,那就是心里要能撐進一條船。二傳手是無名英雄,掌聲一般都沖著攻球手,而責怨卻常常落到她的頭上。而她的自尊心又強,脾氣又倔,要磨煉到“心里能撐船”可真不容易呀!
1979年夏天,中國女排訪問比賽。中國隊輕取前兩局,從第三局開始,轉入逆境。新手郎平的重磅扣殺,屢不奏效。孫晉芳提醒她:“朗平,注意攻球線路!”郎平竟然毫無反應。過了一會兒,郎平沖著她嚷道:“給球高一點!”孫晉芳心里掠過一絲不悅的陰影。結果,那場球輸了。
回國后,領隊和教練相繼找她談心。起先她心里不舒服,心想,一個新隊員,在場上竟然不理睬隊長的提醒,而且還用那么沖的口吻對我說話,未免太那個了吧!她跟郎平住一個屋,有幾天進進出出都相對無言。但孫晉芳畢竟是個心里藏不住事的姑娘,有天晚上,終于開口了:“郎平,那天場上,你對我的提醒怎么理也不理呀?”郎平驚訝地說:“你提醒我什么來著?場上吵鬧得太厲害了,我一點也沒聽見呀!”
糟糕、真糟糕!原來是自己誤會了人家。當然,郎平年輕氣旺,性子也直,老扣不死球,心里焦急,說話口氣可能沖了一點,但郎平自己并沒有意識到,何況這是一個誤會呢。即使郎平真的責怪自己,自己也應忍辱負重,以祖國榮譽為重呀!輸球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自己與主攻手配合失調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過失。要知道,在二傳手與主攻手之間,是不能有半點疙瘩的。孫晉芳悔恨自己心胸不寬闊,她懂得了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的情緒起伏會直接影響隊員,影響勝負,決心繼續磨煉自己,要把心海中的暗礁一塊一塊炸平。
船呀,終于撐進了她的心海。她熟知每一個同伴的性格、脾氣、體質和技術,比賽時總號著她們的脈搏給球。郎平的性格爽朗,興奮時容易跳早,球要給高些;她的身體憊時,容易跳不起來,球要給近網,不給遠網,招娣敢打敢拼,是一員虎將,但有點愣,發急時,不能輕易給她球,而要提醒她:“招娣,別急!別急!”毛毛勇敢倔強,技術全面,什么球都能打,不過給球還是寧近勿遠,寧矮不高,寧快不慢。曉蘭性格內向,穩得住。亞瓊不能埋怨,要多鼓勵。梁艷年輕,眼疾手快,給球的速度要跟得上……
憑著她對每個同伴這種細致的了解和充分的信任,也憑著每個同伴對她的了解和信任,六個上場隊員默契得恰似一個人一樣。你看,在發球前的一剎那,同時有兩三個攻球手把手伸到背后,向她發出打什么戰術的信號。她如電的目光飛掃而過,靈敏的頭腦迅速進行分析,而且馬上用手勢回答問伴。于是,一套眼花繚亂的快速打法:平拉開、短平快、交*……紛紛呈現在你的眼前,一幕幕驚心動魂的戰斗場面由她導演出來,一曲曲悅耳的樂曲由她指揮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