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教學雜談
此外,間接的創新體驗,還需要對創新成果的直接了解,如創新成果的展示,讓學生間接的進入創新世界,了解創新的過程,或是通過書籍、報刊、網絡以及電子信箱讀物等多種媒體中獲取各種科學文化知識信息,促進學生各方面和諧發展,創新能力將會得到更加完善的發展。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鐵路壩小學 王麗萍】
〖讓語文課堂走向人文化·語文課堂當注重對學生“做人”的教育〗
呼喚人文的時代,教書育人的宗旨,我們的語文課堂應該在刻意間或不經意間去撞擊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對生活,對人生的思索。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回歸生活,關愛生命,注重人本,發展個性。
在講授《掌聲》時,完成了對課文內容的討論后,我拋給學生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看待同學們送給英子的掌聲片刻沉寂后,班長第一個站了起來說:“兩次掌聲對一般的同學來說并沒有什么,可是對于一個自卑,性格孤僻的人來說,卻是莫大的鼓舞。所以,才會在課文的后半部分看到快樂的,自信的英子。”另一個同學說:“我門班就有象英子這樣的同學,他們雖然有健康的體魄,但是缺乏健康的心理,由于他們的學習不好,上課從來不敢舉手發言,怕別人笑話。其實,他們多么希望別人的掌聲啊。”話音剛落,班上立刻掌聲雷動。從孩子們的掌聲中我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力量,于是我就抓住這一契機,讓他們說說生活中親身經歷的類似的事情,談談自己的感受。然后又布置了一道課后作業,讓學生課后以“寬容”為話題,寫一篇雜感,談生活中該如何對待身邊的人和事。這樣,就把課堂從課文引向了生活,啟發學生去思考,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更多的讓學生懂得了寬容待人的道理。
【天津市河北區連云路小學 齊志梅】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學生質疑能力〗
在實施探究性學習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如“偏題”,“離題”,一管就“死”,一放就“亂”,放開“活”了,就收不住,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成績反而下降了。造成諸如此類問題的原因,一是由于教師對探究學習的認識有偏差或不到位,二是教師沒有對學生的探究過程進行有效的“指導”。因此,課堂教學重要的是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敢問,會問,愛問,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學起于思,恩源于疑。”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索,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是探索和創新的源頭。正像教育家顧明遠所說的,“不會提問題的學生不是學習好的學生”。因此,在教學中要花大力氣引導學生尋疑,質疑,釋疑,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如教學《掌聲》一文,可安排時間讓學生質疑。有的學生提出了題目是《掌聲》,按道理就是寫同學們,可為什么寫的卻是英子,學生提出這種問題,這是他們勇于探索的思維火花在閃亮,于是我馬上給提問的學生予以充分的肯定,贊揚他的苦鉆精神,由此點燃全班學生創造思維的火焰。
【吉林省長春市安達小學 曹禹珊】
〖高效課堂:教師怎樣主導·增加教學因素是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前提〗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新課程強調:教師應是學生的促進者,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起引導和幫助作用。這是對教師角色的定位,也是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僅要求教師具有科學的教學理念,還要求教師具有強烈的教學意識,較高的教學智慧,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可以說,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是取得課堂教學高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