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和鹿》教案
教材分析:
這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只鹿遇到獅子奮力脫險的故事。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的細長的腿。當遇險時,鹿的四條有力的腿救了它,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差點讓它丟了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了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更要講實用和它的存在價值。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這是課文學習的重點。
3.教學難點是使學生體會故事中所講述的道理。
教學準備:小黑板,頭飾,課件等。
教學時間:40分鐘。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課件展示:歡快的音樂聲起,一只漂亮的鹿從叢林里出來,蹦到池塘邊。
1、同學們,今天老師把誰請來了?(小鹿姐姐)
你喜歡它嗎?你覺得它什么地方最美?學生交流。
2、鹿姐姐也認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經歷了一件事,使它改變了一些看法,咱們先來聽聽它自己是怎么說的?(放音,出示句子)“唉,兩只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出。”
3、學生朗讀句子,師引: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還得從《獅子和鹿》的故事說起,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讀全文,了解課文大意。
1、學生自由朗讀全文。要求讀通,讀順。
2、師:老師發現這幾個詞不太好讀,誰能讀好它?(勻稱、撅起了嘴、撒開長腿)指名讀,齊讀
3、同桌合作朗讀,檢查彼此的正誤。(讀好詞語,現在請同桌合作朗讀,每人分讀幾段,檢查下對方是不是把課文讀通了)
4、誰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深讀課文,體會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態度改變的原因。
這到底是一只怎樣的鹿呢?咱們去叢林中看看(師配課件口述一二段)
2、過渡:鹿忽然發現了自己從來沒注意到的一面,是什么呢?自己到第三自然段去看看。(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①、學生朗讀,師在屏幕上出示句子,齊讀。
②、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你還能用哪些詞來贊美它?
③、當它發現自己的角如此美麗,會有什么樣的心情?(興奮、驚訝)
④、誰能把這樣的心情讀出來(邊讀邊評)
過渡:你能學著鹿來夸夸其它事物嗎?
⑤、用“多么┅┅多么┅┅”來說一句話。
我們的教室多么明亮,多么______!
我們的祖國多么______,多么______!
____________多么______,多么______!
4、過渡:可是美中不足的是鹿覺得自己那四條腿太細了。看到這難看的四條腿,鹿的心情馬上由高興轉到了難過。
(1)自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想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鹿對自己的腿很不滿意?
(2)指名說,并帶感情讀。(把你的抱怨表達出來,能帶上表情來讀讀嗎?)
5、對比讀,體會感嘆詞。
師:當鹿看到它美麗的角時,它高興地說: ————————————當它看到自己那難看的四條腿時,它難過地說:————————————————,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情,通過兩個感嘆詞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讀詞)以后可不要小看它們,可以把它們用到寫作中去。現在,讓我們再次感受感嘆詞的妙用,體會鹿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吧(男女生分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