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課堂實錄及評析
生5:我讀懂了翠鳥的顏色有三種。
(師:哪三種?)
生5:橄欖色、赤褐色、淺綠色。
生6:我讀懂了翠鳥有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和一張又尖又長的嘴。
點評:設計這一環節,考慮到了學生受不同年齡、文化背景、認知水平差異的影響,有的能深究,有的則理解膚淺,有的僅停留于文字表面。既要照顧個性差異,又要留有一定的空間,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讀有所悟,讀有所思。
2、出示板書:
⑴ 書上用了哪些詞語來寫具體翠鳥的樣子的,請同學們填空。
板書:
( )的爪子 頭:( )的頭巾 樣子:( )的羽毛
腹:( )的襯衫 ( )的眼睛 背:( )的外衣
( )的嘴
(生作口頭練習)
師:你發現所填的詞有什么規律嗎?(生思考)
生1:有很多表示顏色的詞。
師:都有哪些呢?
生1:紅色、橄欖色……
生2:還有一個“又尖又長”是描寫形狀的。
點評:語文教學不能忘了“根”──字、詞的品析與深度挖掘。
⑵ 研讀句子:
師:你喜歡翠鳥嗎?(生點頭示意喜歡)
師:你用什么語氣來讀你喜歡的部分呢?自己練一練,試一試。
片段:
生1:我準備用贊美的語氣讀2、3句。(生讀)
師:想贊美它什么?
生1:我贊美它漂亮。
師:你也讀得漂亮。
生2:我用羨慕的語氣讀第2句。(生讀)
師:你羨慕它什么?
生2:我羨慕它的顏色多,很鮮艷。
生3:我準備用喜歡的語氣讀第1句。(生讀)
師:不好,你沒抓緊葦稈,快掉下來了。(眾生笑)能再試一次嗎?(生再讀)
師:這一次就安全多了。
(生4受到啟發):我準備用小心的語氣來讀第1句(生讀)
師:你因何而小心?
生4:我怕掉下來,讀到這兒時,我的心里很緊張。
師:真是個感情豐富的孩子。
……
點評: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包辦代替,越俎代庖;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充分專注地讀,在朗讀中與文本產生共鳴,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3、引背這個段落:
(出示翠鳥掛圖)根據板書和掛圖,在教師的引導下背誦這個部分。
點評:符合兒童認知規律,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將重點詞句進行遷移。
五、學習第2、3自然段
1、明結構:
師:對想知道翠鳥怎么捕魚的孩子,現在可以來精神了。自由讀2、3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
(出示板書)過程:(等待)→( )→( )
(生讀后,作答如下):(等待)→(叼魚)→(飛走)
師:有不同的填法嗎?(生繼續作答):
(等待)→(捕魚)→(飛遠)
(等待)→(疾飛叼魚)→(貼著水面飛走)
(一生突然舉手):老師,我覺得應該是四個空才對,因為還有“蹬開葦稈”這個過程。
(師停頓了幾秒):說說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