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教學設計
一、導入: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認識了神奇的(鳥島)還認識了雄偉、壯麗的(瀑布)。大自然的一切都給了我們神奇美妙的感覺,泉水也是這樣。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認識作者吳然家鄉的【珍珠泉】
二、新授:
(一)、整體感知:吳然筆下的珍珠泉到底給你怎樣的印象呢?打開書,朗讀全文(美麗、有趣、泉水清、綠)
(二)、品讀文章,感受特點
過渡:同學們感受到珍珠泉非常美麗,那么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珍珠泉的樣子?(2、3自然段)
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讀,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有什么特點?
(1)主要寫了泉【周圍】的景物和【泉水】。追問:哪幾句寫泉周圍?哪幾句寫泉水?
(2)泉周圍景色【美麗】;泉水【綠、清】
2.讀讀這個自然段,把你喜歡的句子畫下來,反復讀一讀,談談你的感受。
(1)周圍鑲嵌著……樸素的花環。
①學生發言
②樸素的花環:樸素什么意思?比喻:把什么比作了樸素的花環?
③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2)水是那樣綠,綠得像是被周圍的綠樹、綠草染過的。
①學生發言
②對比、談體會:水是那樣綠,很綠很綠。 體會句子的具體、生動
③朗讀(指名)
(3)水是那樣深,又是那樣清,清得能看見潭底的青褐色的石頭,能看見沉積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經發黑的樹葉。
①學生發言
②引導學生抓住“清得……”體會生動、具體的描寫
③抓住兩個“能看見……”,體會泉水清的特點
④通過朗讀把泉水的特點讀出來。
3.連起來讀讀這兩句話,看有什么發現?(三個“那樣”,“綠得”,“清得”具體、生動地寫出泉水的特點)展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讀一讀,指名讀
4. 完整讀一讀這個自然段,讀出你的感受。
5. 出示:第二自然段,先描寫( )的景物,接著寫( )的特點,寫出了珍珠泉的( ),表達了作者對珍珠泉的( )。
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珍珠泉最有趣的是什么呢?【水泡】從哪句知道的?怎么讀?
1.讀一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水泡的樣子,想:這個自然段,描寫了水泡的( )種景象。
2.選擇一處動心動情朗讀,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1)小—大—綻開—消失
①怎么變?
②想讀出什么?/想讓大家體會到什么?(擬人:有趣)
③看到水泡這樣變化時,怎樣的心情?(喜悅)
(2)陽光下,美麗
①大家都讀一讀,邊讀邊想象,陽光下的水泡到底什么樣?
②出示,試著填空:
水面和潭底,( )的光斑和( )的光斑( ),水泡( ),射出( )、( )、( )、( )……多像( )( )的珍珠!
③談談你的感受(抓住顏色,寫出水泡美麗)
④讀出自己的感受。指名讀
3.出示:看著這( )的水泡,我想說……
4.完整讀這個自然段,讀出水泡的特點和你的情感。
(三)體會情感
過渡:作者為什么能把家鄉的珍珠泉寫的這么美?(對珍珠泉和家鄉的喜愛)
1.哪句話直接抒發了作者的這種情感?
出示: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我們村的珍珠泉!
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我們村的珍珠泉。
2.對比讀一讀,除了喜愛還有什么情感?(自豪)再讀
3.這美麗的珍珠泉還有作者的喜愛之處那,快讀一讀最后兩個自然段,體會對珍珠泉的喜愛。指名:珍珠泉的什么還讓作者喜愛?(冒不完的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