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楊桃教學設計
這幾天一直在準備《畫楊桃》一課,感覺這篇課文好難上,一直不知道從何下手,該怎樣來講?我這學期研究的校本教研課題是:如何在課堂教學讀寫結合的的訓練。所以在備課的時候我就針對這一訓練點進行安排。
我上的這是一節公開課,我在備課的時候其實就感覺到自己備的內容有些多了。真是應了那句話“語文教學是個筐,什么都往里面裝”。課堂證實了我預計,上課內容沒有全部完成。
在這節課上,我是通過讓學生自己找出在看到“我”的畫后,老師和同學們的各自反應,重點找出他們說的話,動作和神情,通過不同的態度進行對比,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借此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讀好人物的話。尤其是同學的兩次回答,第一次回答: “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兩次回答內容相同,但是語氣卻不同,這里既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讓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從中理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這一環節中,學生在課文中找得很準確,而且在朗讀時孩子們的語氣很好,讓聽得人很容易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心理,讓我很高興,這達到了我對學生文字理解和朗讀的訓練目標。
七、評課意見:
周素梅老師:第一,整堂課的設計條理比較清晰,學習第六自然段,第一次對話的朗讀中應該注意哪些地方,教師應該做出相應的總結,為下面做好鋪墊。
第二,破折號的教學應該在詳細點,可以在出示幾個例子讓學生明白破折號的用途。
第三,兩次對話的對比之后,沒有進行朗讀,總結,導致學生回答得比較不清楚。
第四,在教學“審視”這個詞語時,教師運用了表演的方法讓學生去理解這個詞語,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明白得很快。
方麗霞老師:在教學學生兩次的對話中,教學的時間比較長,消耗的時間比較多,應該整合一下,節約時間,把時間多用在第18段的學習上。用朗讀來節省。能抓住重點來進行教學。
鄭雅萍老師:老師的點評比較不及時,對于學生的回答應該及時點出。
陳東敏老師:老師還有一個地方教學比較不清晰,“老師的神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學生沒有回答,就直接跳過去了。最后還應該在聯系我們的生活實際,而不是僅僅是畫楊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