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教學案例
第一次讀到這篇文章是我在大學的普通話課,也很巧的是,我的普通話考試也是這篇文章。當時讀,只是想把里面的字音讀準,跟本就不去想到底有多少意思。然而在前面這個星期,我又看到了這篇文章,并好好的,認認真真的讀了它。我在備課的時候讀了一遍,我蒙了。我真的不知道怎么給我的孩子們講這篇課文。可能我是明白了,但是要怎樣讓我的孩子明白呢?成了我的一個難題。我反復思考,我該怎么鋪設一個讓學生更加容易明白的道路。
[課的介紹] 清玄先生的這篇散文筆清新、充滿哲理。這片精讀課文主要講了兩層意思:一是“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憂傷不已,后來在爸爸一席話的啟示下,從太陽落山、鳥兒飛行中,“我”明白了為什么要珍惜時間;二是“我”從時間賽跑的經歷中體會到怎樣珍惜時間。教學是可指導學生通過讀文體驗,并展開探究,弄清第一層意思;然后再讀課文,聯系自己的親身經歷或所見所聞進行閱讀反思,感受是時間的珍貴,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
[本課的教學流程]
1、教師和學生交流,導入新課的學習。
2、學生初讀課文,說說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問題。
3、引導學生理解"我"是怎樣體會到時間的寶貴的?〈在這個過程中理解部分詞語,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梭:織布時牽引緯線(橫絨)的工具,兩頭尖,中間粗,像棗核形。
4、結合生活實際,請學生來談一談是怎樣看得時間的。
打出投影:對于醫生來說,時間就是〈 〉
對于學生來說,時間就是( )
對于工人來說,時間就是( )
對于賽場上的運動員來說,時間就是( )
5、引導學生讀書思考,"我"和時間賽跑,課文寫了哪幾件事?(把內容要點概括地說一說。)體會"我"跑贏時間的快樂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讀。
6、理解"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這句話。想一想哪個句子最能表達"我"和時間賽跑的深刻體會。討論:你同意這個說法嗎?要求學生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自己的看法,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說明,也可以用名人的事例來說明。
7、寫寫自己學習這篇文章的感受,也可以用名言警句激勵自己。
8、介紹作者,推薦讀物。
只要把住文章的主弦,輕輕地撥動它,就會彈奏出深情,感人的樂章來。《和時間賽跑》文章的內涵是很深刻,三年級學生要能深入地理解它是有難度,但只要引領得好,理解文本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語文不單純是傳播知識,還擔負著育人的任務。現在學生中存在著做事拖拉的現象,令老師和家長十分頭疼。這一課正是解決這一現象的良好的載體。原曾想三年級的孩子理解這篇文章有點費勁,誰想文章卻深深地觸動了他們,所得的感受也并不比我們成年人少。因為文章深深地感動了學生,所以他們特別愛讀,我們剛學完課文沒多久,這么一篇長長的文章就有好幾個孩子會背了。于是,我在學生讀懂課文后,先引導學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感受,使學生了解到時間流逝得飛快,時間一去不復返,時間不等人,時間像金子一樣珍貴等特性,深切地感受到時間的珍貴,引發學生惜時的情感。然后,我請學生就如何賽過時間展開討論,讓學生針對自己的不足進行反思,激起他們改掉陋習的決心。接著,我又讓學生就自己對收集到有關惜時的名句談自己的感悟。最后,我就把文中的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其中的“你”改為“我”,全班一起呼喊:假若——我一直和時間賽跑,我就可以成功時!孩子們的眼中分明透露出自信和勤學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