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時間的意義,激發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立志養成和時間賽跑、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2、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體驗,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爸爸的話,體會時間的寶貴。培養學生從小養成和時間賽跑、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導入新課,質疑課題
1、孩子們,慶在我們的游戲中,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就在我們的笑聲中,時間不知不覺地溜走了;就在我們的談話中,上課鈴聲悄悄地響起來。我們開始上課,好嗎?
2、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來分享由著名中國臺灣作家林清玄先生寫的文章,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師:當我第一遍讀課題時,心中有幾個小小的疑問。比如說,誰和時間賽跑?為什么和時間賽跑?你呢,心中也有疑問嗎?說說看!(學生質疑)
4、師:古人云,學貴有疑,大疑有大悟,小疑有小悟。那么,讓我們抓緊時間打開課本吧!
二、初讀課文,掃清閱讀障礙,整體感知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語句多讀幾遍,并用筆輕輕地在旁邊做上記號。
2、學生自由讀書,老師巡視。
3、學生交流難讀的語句,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把課本讀通。
4、師:現在,請同學們認真地默讀課文,讀到難以理解的地方停下來,聯系上下文或聯系生活體驗認真思考:自己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感受?可以寫在句子旁邊。
5、學生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6、師:寫完的同學可以和旁邊的同學進行交流。
三、精讀課文,品味文中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體會時間的寶貴
1、學生匯報,出示相應的段落,品味語言,體會情感。
“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有一天你度過了你的時間,就永遠不會回來了。”爸爸說。
①指名讀,你讀懂了什么?(生談感受)
②誰再來讀讀爸爸的話?你又讀懂了什么?(生談感受)師追問:知道爸爸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段話的嗎?
(生讀1、2、3自然段)
師:是的,任何事物的發生和發展,都是一定有它存在的原因或背景。讀文章時,要學會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誰再來讀讀爸爸的話;看還有什么新的感受。
③爸爸說這番話時,心情如何?(生談感受)那爸爸的話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先自由練讀,讀出自己的體會。(惋惜、追憶、著急、悲傷、勸解等)
④指名讀。師:是呀,爸爸的話樸實而深奧,爸爸的心情沉痛而復雜,時間帶走了疼愛“我”的外祖母,帶走了爸爸的童年,帶走了我們的昨天,有一天,也會帶走“我”。讓我們再來讀爸爸的話。齊讀。
⑤聽了爸爸的話,作為文中的“我”有怎么樣的感受呢?請同學們再次默讀下面的內容,找到相關語句畫下來,并試著聯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感受。
2、合作學習5~~8自然段。(出示相關語句。)
爸爸等于給我一個謎語,……更讓我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①生讀句子,談感受。師:是呀,爸爸的話,對于當時才11歲的“我”來說是個謎,它讓“我”想趣了課本上學過的“日歷掛在墻壁,一天撕去一頁,”“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對于這些耳熟能詳的句子我們也知道,我們還知道閏于時間的很多句子,能說說嗎?(生談)
②這些句子都告訴我們時間一去不復返,時間是多么寶貴!再次齊讀爸爸的話。你能用爸爸的話來說說這些句子的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