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引路課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長春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和時間賽跑》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感悟文本。
2、聯系上下文,在個性化的朗讀中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3、懂得時間一去不復返,懂得珍惜時間的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父親說的話,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和文章最后一段話,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通過文中具體事例明白時間可以爭取的道理,從而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現在是北京時間9:00,我們有一次站在了時間的起跑線上,你們準備好了嗎?好,上課!
還記得你剛上小學一二年級時的情景吧?那時候你們比桌子高不了多少,每天我們一起學習aoe,一起學習從1數到100。如今你們長大了,已是六年級的學生,再有七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將小學畢業,回首五個春夏秋冬一千八百多個日子,我們不由得會慨嘆——時間過得好快呀!
(出示林清玄圖片)中國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也有過類似的感悟,這節課就讓我們再一次走近他,走進他的散文《和時間賽跑》,看看從他的故事中會受到怎樣的啟示。
二、質疑定向: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說說你上節課和時間賽跑的結果吧。(學生暢所欲言,匯報上節課的收獲)
3、這節課你還想解決什么問題呢?學生提出疑問,達成共識,問題梳理為:
(1)、時間又不是人,“我”為什么要和時間賽跑?
(2)、“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的?
(3)、我和時間賽跑的結果怎樣?
三、探究體驗:
(一)、體會我內心的觸動
1、自由讀一、二自然段,想想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學生說讀后的體會?(外祖母去世了,作者很憂傷)
師:從那可以看出,讀有關句子。
師:為了排除作者心底這份憂傷,父母是怎樣安慰的?
生:齊讀:“他們知道,與其-----不如-----)
師: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師:父母的實話使作者怎樣?
生:疑惑不解-----
過度:是呀,一個10來歲的孩子,怎么能懂得什么是“永遠不會回來呢?”爸爸的解釋更讓作者在年幼的心底產生了強烈的觸動(板書:強烈的觸動)。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觸動呢?
2、默讀思考第五自然段。
生:讓我害怕,讓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
師:是什么讓我害怕,讓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
生:是那些課本、作文范本上的時間名言。
師:(出示這些時間名言)齊讀,想想這三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么?
生:時間過去了,讓人心里著急;時間很寶貴;時間過得很快。
師:作者從這三句時間名言中已經感受到了時間的一去不復返,因此,作者感到害怕,感到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而爸爸的解釋與這些時間名言相比怎樣呢?
生:還讓我感到害怕,更讓我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
師:這是為什么呢?
3、(出示爸爸的話)默讀思考爸爸的話。
師:說說你的理解。
師:爸爸的話包含著這么多的情感,你能讀出來嗎?試一試。(自由讀、指名讀、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