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顆鉆石》教學反思
四、自主提問,探究學習
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在初讀課文時,我請四位學生分段朗讀,其他學生思考,你對課文有什么疑問?通過交流,讓學生自主提問自己對文本的疑惑之處。“為什么水罐里會有水?水罐里的水為什么沒潑灑出去?水罐為什么由木的變成銀的?銀的水罐為什么變成金的?”(板書:?????)。再默讀課文,理出課文中水罐的五次神奇變化。并通過分段品讀,讀懂小姑娘對母親的愛;小姑娘對小狗的愛;母親對孩子的愛以及小姑娘對他人的愛。解答學生心中的疑惑。
這一節(jié)課結(jié)束了,可是留給我的卻是深深的反思和對教學進一步理解。
1、在課的設(shè)計上,我?guī)状我赘澹詈蟀颜n定位在小姑娘對母親的孝敬和愛戴上。通過小姑娘找水的艱辛,來感悟她對母親的孝敬,并通過品讀她“真想喝一口”卻舍不得喝一口,急急忙忙跑回家想把水送給母親,來進一步感悟小姑娘對母親的真摯的愛。所以當絆倒水罐卻沒潑灑出水。但是由于教學中可能自己有些緊張,放不開所以時間分配有點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緊的課堂節(jié)奏。未能完成計劃的教學步驟。
2、在教學詞語時,我已經(jīng)提醒孩子注意觀察“干涸、干枯、焦渴”是近義詞,卻沒有再深入“干涸,一般指河流等原本有水的地方失去水分。而干枯一般指植物失去水分而干”。我想以后對課堂問題隨機的處理能力還有待提高。
3、朗讀指導的層次性提高有待指導。
每次上完公開課,總能讓自己對教學的理解又進一步,讓自己胸中的毛竹更長一節(jié)。課總是存在很多遺憾的,但在遺憾的同時收獲更多的進步和感想,又何樂而不為呢?
最后套用句大家再熟悉不過的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建議,我一定虛心接受,認真學習!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