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使用電腦網絡的興趣。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信息高速路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的好處;學習上網,交流上網的體會。
3.運用學過的電腦知識操作電腦。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容,知道課文中講了哪兩件事;知道信息高速路指的是電腦網絡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文章中出現的名詞術語,了解它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的好處;
學生準備: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課題,激發閱讀興趣
1.(板書課題)請大家認真讀一讀課題,說一說你最想知道什么?(如,什么是“信息”?“信息高速公路”指的是什么?“信息高速公路”通往哪里?“我家”是怎樣跨上“信息高速公路”等問題)
2.教師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確定學習目標,激起學生自主閱讀解決問題的興趣。
自主閱讀,初步感知
1.采取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生字詞,可以查字典,與同學討論或請教老師。
2.自己想辦法練習將課文讀通順,如同桌互讀、請人聽讀、自我練習等。
3.思考同學們上課時所提出的問題,在文中進行勾畫批注。
檢查自讀情況
自選方式來匯報自己的自學情況,如,當小老師教認生字詞;請好朋友一起輪讀課文;解答課前別人或自己提出的問題。
小組合作,深入學習
1.組員搭配上體現互補,每組保證有一名略懂電腦的同學。
2.下發表格,要求各小組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將討論結果填入表格,同時,組內人員要分工明確。
我們小組讀懂的網絡功能 我們還知道的網絡功能 不懂的問題
全班交流
各小組自選方式匯報學習成果,向其他小組提出問題。如:
1.可由中心發言人將表格放在實物投影上,介紹本組讀懂的和課外了解的網絡功能,并就不懂的問題請教其他小組。(教師亦可適時參與解答)
2.可由組員配合,一人讀相關段落,一人概括課文所介紹的網絡功能;一人詳細介紹自己如何了解的網絡其他功能,并回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3.可由操作計算機較熟練的同學上機,邊演示邊介紹網絡功能,并隨時回答其他同學的提問。
4.教師在各組匯報中發現問題,進行總結指正或進行演示。
讀讀寫寫
情不自禁 電腦網絡 目不轉睛 戀戀不舍 信箱 領悟 盯著
五湖四海 迫不及待 應有盡有 笑瞇瞇 老鼠 警察 博覽
寄信 幾秒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來自第一范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