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5—9自然段)
(10—14自然段)
指導學生再讀(5-14自然段),想賣木雕的少年是怎樣的人.畫出少年的言行,神情的語句.
組織學生匯報.
a"那少年走到我眼前,誠懇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真誠)
b"'您是中國人吧 '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
c"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d"'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少年將一件沉甸甸的東西送到我手里."
e"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f"他笑了,露出了兩排潔白的牙齒."
請學生自由選擇閱讀的方式再讀句子.
組織交流閱讀感受,相機引導想象他當時是怎樣想的.相機板書:棄,贈.
1學生大聲自由讀課文,想少年的為人,并畫出相關的句子反復讀. 2,學生匯報自己畫出的句子.
3,學生自主選擇自讀,組中讀,分角色讀,默讀等喜歡的方式,品讀句子. 4,學生朗讀自己體會深刻的句子,交流讀后感,發揮想象.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讓學生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樂趣,所以在學習課文時我通過為什么我特別想買木雕這一問題帶學生進入課文學習,讓他們產生求知欲,激起主動讀書的愿望.在教學我放棄買木雕,少年贈送我木雕這兩處重點內容時我讓學生選擇自讀,組中讀,分角色讀等,讓學生讀懂,并在讀中感悟,通過一讀再讀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體會非洲少年的美好心靈以及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五,讀寫結合
拓展延伸
訓練寫話:你想和他做朋友嗎 對他寫幾句話.
師簡單小結.
鼓勵探究,設疑引興:少年為什么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查閱相關資料下節課匯報.
1,學生把心中所想寫出來.
2,交流,評價.
3,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課下探究.
抓擴展促說話.
說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而語文教學中說話訓練尤為重要,對于山區學生來說,說和寫并不是同步的,為了縮短說和寫之間的差距,我創設了讓學生說和寫的活動,如讓學生評價一下這時一個怎樣的少年,你想和他做朋友嗎,對他寫幾句話.讓學生的思維潛能和創造精神得到充分釋放和發揮.
鼓勵學生自己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需要的信息和資料,去獲得對社會,對人生,對自然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板書設計:
27 賣木雕的少年
買 棄
贈
作業設計:
1,查找中非兩國互相支持的資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