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補天》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有滋有味地讀故事,學會生字新詞,積累優美語言。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3、真切體會天塌下來的可怕景象,感受女媧一心拯救人類的高尚品格。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天塌下來的可怕景象。
【教學難點】體會感受女媧的勇敢、善良的品質,在閱讀中感受神話那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美麗的圖片,想看嗎?
(課件1:五彩的云霞圖片)
2、能用你積累的詞語來形容一下看到的云霞嗎?
3、師:多美的云霞啊,現在,人們常常看見天邊五彩的云霞,傳說那就是女媧補天的地方。
(課件出示這一段話)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女媧補天》。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想去欣賞這個神奇的故事嗎?快打開課本讀一讀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選擇方式讀課文,遇到難讀字、詞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通順。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朗讀生字、新詞:
⑴ 出示課件2:
轟隆隆、塌下、露出、燃燒、熊熊大火、掙扎、熄滅、噴火、缺少、純青石、冶煉、大盆
⑵ 自由讀,再指名讀,說說哪個詞讀的時候要注意。隨機指導:“掙、冶”的讀音。
3、課文讀完了,誰來說一說,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4、女媧為什么補天?(因為天塌了一個大窟窿)能從課文中找出句子嗎?
三、現象比較,聚焦可怕
1、自由默讀,初識可怕:
快速讀讀課文,用喜歡的符號劃出補天的起因。
隨機出示課件3:
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烈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許多人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
⑴ 輕聲讀一讀,想想你讀到了怎樣的景象?來談談你的感受。同桌間可相互交流。
⑵ 交流,學生說了感受以后請他讀一讀。
(隨機評價。)
2、想象畫面,感受可怕:
⑴ 聽了你讀的句子,我發現里面有很多動詞,你們發現了嗎?快圈出來。
⑵ 匯報圈出的動詞(課件隱去其它文字,只剩動詞):
塌下 露出 震裂 出現 燃燒 圍困 掙扎
⑶ 想一想:
試著將這些動詞連起來說說你仿佛看到的景象嗎?
⑷ 指名說,鼓勵學生的大膽聯想。
⑸ 進一步引導想象說話:
同學們,看!熊熊大火已經向山頂逼近了,人們緊緊地抱在一起,幾個孩子哭喊著……(生說)大人也嚇得……(生說)瞧那邊!水快要漫過一個女孩子的頭頂了,只見她……(生說)一個老人被湍急的洪水卷走了,只聽他拼命地嘶喊著……(生說)
⑹ 看到這樣的景象,你們有什么感受?
(板書:太可怕了!)
⑺ 洪水中,火海里,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啊!來,一起讀出你們的擔心、焦急!把可怕的場景讀出來。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吧!
(課件3)
3、比較體驗,感悟可怕:
⑴ 我們再來看看在災難之前,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快速找出文中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