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 深入理解課文,使學生了解戰爭年代的艱苦和小學生堅持學習的精神;了解革命前輩對下一代的關懷,學習革命前輩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崇高品質;教育學生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2、在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基礎上,讀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根據提示,學習給課文分段,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3、學會本課14個生字,積累詞語12個,會用“堅持”、“必須”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經過,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
【教學難點】
在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找出與課后思考練習2提示的內容相應的自然段,滲透給課文分段的初步訓練。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訓練用題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時代背景
1947年春天,蔣介石在全面進攻解放區的計劃破產后,為挽救其垂死的統治,實行所謂的重點進攻;進攻陜甘寧邊區的國民黨兵力達到23萬多人。西北人民解放軍在陜甘寧邊區的部隊只有兩萬多人,因而敵軍曾先后占領過我軍主動放棄的延安和陜甘寧邊區的所有縣城。中國共產黨疏散了延安的學校、醫院、機關、居民。《珍貴的教科書》講的就是當時,延安小學轉移到一個小山村里,在炮火連天的環境中,小學生們堅持學習的故事。
(簡介時代背景,目的是為學生能夠深入的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自己讀課文,完成下列四個句子的填空。
在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中,延安小學的學生(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后來同學們聽到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由于情況緊急,“我”和張指導員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書)。在取書回村的路上,遇到敵機轟炸,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那捆用生命換來的教科書和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以上內容一定要在同學們自學,認真讀書的基礎上完成,目的一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二在初步了解課文內容;三在為完成課后思考練習2的訓練做好準備。)
三、讀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完成課后思考·練習2的任務
1、認真閱讀每個自然段,弄清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在這里,注意教給學生運用抓重點詞語的方法來歸納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討論: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是講下面內容的
⑴ 在戰爭環境中,“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⑵ 情況緊急,“我”和張指導員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書。
⑶ 在回村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
⑷ 教科書和張指導員犧牲前的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以上這個練習是滲透分段訓練。在教給學生運用抓重點詞語的方法來歸納每個自然段主要內容的基礎上,然后再看看哪幾個自然段說的是同一個意思,完成本項訓練。如:第1自然段,重點說了四個“沒有”,而最困難的是沒有書。這是渴望得到書的原因。第2自然段,直接點明了多么渴望每人有一本教科書啊,這是渴望得到書的心惰;并具體說了張指導員興高采烈地對我們說:“咱們有書了!”我們都高興得跳起來。第3自然段說印書的紙是黨中央從印文件的紙里節省下來的。使同學們更加急切地想得到書。第4自然段講到:“我亮開嗓門喊起來,快把書發給我們吧!”這是“渴望”的進一步表現。這四個自然段都是說的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那么就可以把這四個自然段歸并為一個內容,就是第一個小題的內容:在戰爭環境中,“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下面幾個小題都這樣一步步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歸納,為突破分段這一難點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