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天地四》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這一單元的“語文天地”安排了“日積月累”、“開卷有益”、“初顯身手”、“筆下生花”等幾項練習。
“日積月累”中的“區別形近字”是比較形近字組詞語的練習。“抄一抄”此題的目的是積累詞語,練習把字寫端正。“詞語搭配”設計此題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和正確地進行詞語搭配。“讀一讀”所選的對韻歌,語言簡練,對仗工整,設計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感受漢字的音韻之美。“體會動詞”意在指導學生通過朗讀可感知課文,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情感。句中帶點的詞語,都是動詞,用得非常恰當。“讀一讀,背一背”中的《敕勒歌》比較淺顯,學生可以自己大體讀明白。但要注意古詩中生字比較多,需要學生自己動手查字典解決。
“開卷有益”中提供了自讀課文《我家門前的路》。此文是練習、檢驗獨立閱讀能力的好機會,教師先不要指導,應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悟、自問、自答,應給學生較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帶著“我家門前的路經歷了哪些變化?”的問題自學。
“初顯身手”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內容。此項活動的目的,一是訓練學生搜集資料、根據采訪提綱進行采訪的能力,二是為后面的寫作做準備。首先要確定采訪內容,想從哪些方面了解家鄉的過去。然后根據內容確定采訪的對象。
“筆下生花”是在綜合活動的基礎上進行的習作練習,寫作之前先整理一下采訪記錄,確立主題。在寫作過程中,要寫出見聞及聯想,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要反映出熱愛家鄉的感情。
“金鑰匙”可指導學生結合學過的課文,說說自己朗讀的體會。還可以舉行一個朗讀比賽,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
“自檢”引導學生總結前一階段的學習情況,鼓勵大家向好的同學學習,多積累語言。
教學建議
教學“語文天地”的內容時,與課文內容有聯系的習題可結合課文的學習穿插進行,其它練習可以集中進行。
在教學“日積月累”中的“區別形近字”時,需要注意的是:1.先比較形近字的字音、字形的區別,再組詞語,在運用中區別。2.組詞語時,鼓勵學生一詞多組。
“抄一抄”可先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哪些字音容易讀錯;接著說說每個詞的意思;然后找找哪些字容易寫錯;再工工整整地抄下來。還可鼓勵學生再抄一些詞語。“詞語搭配”補充詞語可按以下層次訓練:⑴審題,明確要求。⑵指導方法,前面的疊詞是修飾后面的詞語的,應在橫線上填名詞。⑶試著獨立完成練習。填完后想一想,填上的詞語和前面的詞語搭配是否合適。⑷全班交流。應鼓勵發散,說出不同答案。⑸開展填詞語的搶答活動。學生出疊詞,其他學生搶答,把詞組補充完整,這樣可豐富學生的詞匯。
“讀一讀”教學時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可以要求背誦。“讀一讀,注意加點的詞語”本題可放在學習課文時進行。讀句子時既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字面上理解意思,又要重在想象。如:第1段話應啟發學生體會到,課文以“鉆”“漂”“蕩漾”這些動詞,既寫出小船在小河上悄然劃過的樣子,又通過船駛遠后,小調飄蕩,更襯托出小鎮早晨的恬靜,從而抒發了作者的喜愛之情。第2段話應啟發學生體會到,課文通過“低”“彎”“鳴唱”“歡笑”這些動詞,擬人化地寫出了植物和動物們失去了太陽后可憐悲慘的樣子。朗讀時不要過于強調帶點的詞,而應從整體上把握文章所展現是情感。先自讀,再交流體會,然后練習朗讀。以朗讀讓學生抒發自己的感情,不必求同,可有不同感受。在朗讀的基礎上可練習背誦。動詞的概念不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