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愛國少年》課堂實錄
今天上午第一課,會寧教育局李局長、王局長突然到校聽推門課。上了一節(jié)《意大利的愛國少年》,現(xiàn)整理實錄如下:《意大利的愛國少年》
一、揭示課題。
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認(rèn)識了一位少年朋友,他就是——意大利的愛國少年。 (指板書齊讀)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
先請同學(xué)們輕輕把書打開翻到第26頁,讓我們一起跟隨著老師的朗讀,走近這位意大利的愛國少年。
(課文讀完后,幾位同學(xué)不約而同發(fā)出一聲嘆息,然后緩緩的將書放下)
2、師小聲地詢問:剛才我聽到了幾聲嘆息,你們?yōu)槭裁炊鴩@息啊?
生1:這個少年太可憐了。
生2:聽了他的遭遇我忍不住想嘆息。
3、師: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他的什么事呢?
生1:講了他在輪船的上事情。
生2:講了他回國的事情。
生3:講了他愛國的事情。
生4:講了他很可憐,需要錢。
師:你們說得都很有道理,如果能把四個人所說的合起來,就更完整了。
生:講了一個可憐的少年,在回國的輪船上,別人給他錢,他又把錢扔了的事情。
三、品讀課文。感悟少年的窮困、悲慘。
1、根據(jù)我們對課文的了解,這個少年需要錢。他不僅需要,而且是怎樣的需要?(極為)(特別)(萬分)。
2、從哪兒可以看出?默讀課文,用曲線畫出有關(guān)語句。
3、指名讀自己所畫出的語句,談感受。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有感情地讀出來。
(1)出示文字:他的衣服太破了,他還想給父母買點什么,這兩年他沒有賺到一分錢。
師:讓我們拿起課本,看看圖中的這位少年吧,看看他的衣服,那是怎樣的啊?
師:是啊,衣服褲子上滿是大大小小的補(bǔ)丁,真的是——
生:太破了!
師:用書上的一個詞形容,那就叫——
生:衣衫襤褸。
師:衣衫襤褸的他的確太需要為自己買身像樣的衣服了。何況他已離家兩年,如果是你,在離家兩年之后終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父母身邊,你會怎樣?
生:我有了錢,一定會給父母買點東西,報答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
師:真是個孝順的孩子!
師:可是少年有錢嗎?
生:他沒有賺到一分錢!
問:看到這樣的一位少年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1:我心里難受的很。
生2:實在是太可憐了!
師: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好嗎?
生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這位可憐的少年仿佛就在我的眼前,讓我也忍不住為他難受了
(指名第一個找出此句并朗讀的同學(xué),再次朗讀。)
師:兩次對比,你們覺得哪次讀得好?
生:我覺得第一次讀得好,第二次有個詞讀得不夠流利。
師:觀察真仔細(xì),從情感的處理上來看呢?
師(指名一位眼圈紅紅的女同學(xué)):我看到你的眼圈紅了,能告訴我們?yōu)槭裁磫幔?br>生:我覺得少年太可憐了。
師:是啊,我和你一樣也被他的朗讀感動了。
師對朗讀的同學(xué)說:能說說你為什么讀得這樣感人嗎?
生:我一邊讀一邊就想象著少年的樣子。
師:是啊,這就是你成功的地方,讀書一定要帶著自己的理解,體會文中人物的情感,這樣才能感動自己,感動別人。
師:讓我們像他一樣走近少年,去感受少年那時那刻的心境。
(2) 還可以從哪兒看出少年可憐,值得同情?
指讀,然后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略)
師:書上說,他受不了這些人的虐待,這些人指誰?(馬戲班的人)他們是怎樣對待他的?(略)
師:他們不僅打他,罵他,欺負(fù)他,逼他干重活,而且連飯都不讓他吃飽。這樣非人的待遇,就叫——
生:虐待。
師:如果是你碰到了這種情況,你受得了嗎?
(學(xué)生一個個沉重地?fù)u頭說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