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國徽》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課文分析:
《國徽》是一篇文字淺顯、富于兒童化的詩歌。它通過描寫三個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場面,表達了把祖國時刻裝在心中,從小事做起為祖國增光添彩的美好思想。文章并不板起面孔,一味說教,而是寓理于小事之中,寓情于美好的音韻之中,是一篇樸素而有令人回味無窮的小詩。
教學思想:
基于課文的特點,教師不必做過多的講述,教師應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的誦讀,使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再促進學生有感情地朗誦文章,在情感的熏陶中使學生達成情理的內化。其次,本班學生集體意識淡薄,可以將課文的教學作為一種德育資源,把愛國教育轉化為集體教育。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通過朗讀,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愛護國徽、愿用自己的行動為國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4、和本班的實際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難點:
將課文教學與本班的集體主義教育結合起來。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認讀生詞。
2、齊讀課文。
二、學生分小組自讀自悟
你們小組最喜歡讀哪一小節,就讀哪一小節,注意:邊讀邊想這一小節主要講了些什么。讀完之后,再小組交流、討論你們的收獲和感受。
三、全班交流讀書的心得。
1、請一些小組分別展示自身的朗讀。
2、分別讓學生說說每一節主要講了些什么。
讓學生知道課文所講的三個場面。
3、再把學生分成三個大組,分別朗讀詩歌的三個場面。
4、讓學生談讀完書后的收獲和感受。
你們小組的成員在讀完之后都有些什么感受呢?你們通過讀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都可以談談,都可以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行嗎?
教師重在引導學生懂得時刻想著祖國,時刻維護祖國的尊嚴,從一件件小事做起,努力為祖國增光添彩。學生可能理解第三節比較困難,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說國徽和太陽在一起,照耀著我,也照耀著祖國的大地?使學生明白我們是在祖國的陽光中成長起來的,祖國就跟太陽一樣偉大,祖國的尊嚴至高無上。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個人讀
2、小組讀
3、引讀
4、賽讀
五、你還知道哪些為國增光的好人好事。
可讓學生談談課外收集的資料,也可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身邊的人或事。
六、通過這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
七、教師講述近來班上違反紀律的事,讓學生談談各自的看法。
教師讓學生明白:愛祖國應該愛集體,維護祖國的尊嚴就要從維護集體的利益開始。
八、我們應該怎樣維護集體的利益呢?
1、讓學生寫出來。“我要……,為班集體增光添彩。
2、讓學生交流。
九、教師對全課的學習進行小結,并鼓勵學生將所學的知識付之與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