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徽(北師大版)
2. 國徽的圖片
3. 課件(時間為一分鐘的題為國歌的紀錄片)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課前,教師引導學生充分預習課文,鼓勵他們到圖書館查閱紙質或電子資料,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文件下載、手寫采蜜集等等)記錄下來。
點評:教師本著大語文的教育觀點,把課內、外閱讀融為一體,注意學生在知識廣度上的積累。
二、激qing導入:
每周一升旗的時候,莊嚴的國歌聲總會在校園上空回蕩。人們還把國歌拍成了紀錄片,(播放課件,在畫面合成出國徽圖案時定格)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以國徽為題的小詩。
板書課題:國徽
點評:國歌是學生最熟悉的,從此引入比較自然。以國歌為題的紀錄片,內容緊湊,畫面、音響激動人心,特別是片尾國旗、天an門、麥穗、齒輪等組合成國徽圖案,在此定格可以很自然地導入課文的學習。
三、了解學生情況:
(一)讀讀這首小詩,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可以從這些方面回答:
1.拾到錢要交給老師。
2.錢幣臟了要擦洗干凈。
3.要幫助別人,小弟弟不小心摔倒了要主動把他扶起來。
4. 當我主動把小弟弟扶起來時,我看見警察叔叔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國徽映照的
更美麗。
5.國徽和太陽在一起,照耀著我,也照耀著祖國遼闊的大地。……
點評:通過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預測和診斷出學生已經了解了哪些知識。以便
調整下一步的教學策略。
(二)再讀這首詩你還想知道什么?把它們寫在問題卡上。
點評: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及時記下閱讀中的問題,認真思考,是一種值得培養的閱讀習慣,也便于教師了解學生還想知道哪些,及時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學生為中心,師生共攜手確定教學目標,也為教師下一步要采取的教學策略提供了依據。
四、互動探究:
(一)問題預測
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問題
1.國徽圖案里有什么?我們在哪里可以看見國徽?
2.我們做什么可以使國徽更美麗?
3.為什么國徽和太陽在一起,照耀著我,也照耀著祖國遼闊的大地?
4.為什么當我把小弟弟扶起來,我看見警察叔叔會露出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
國徽映照的更美麗?
5.為什么要把錢幣擦洗干凈?
……
(二)梳理質疑
在學生質疑時,教師及時收集學生的問題卡,放在實物投影上師生一起去梳理:
1.按詩的內容順序梳理:
(1)為什么要把錢幣擦洗干凈?
(2)為什么當我把小弟弟扶起來,我看見警察叔叔會露出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
國徽映照的更美麗?
(3)為什么國徽和太陽在一起,照耀著我,也照耀著祖國遼闊的大地?
……
2.對和國徽有關系的問題進行梳理:
(1)國徽圖案里有什么?
(2)在那里可以看見國徽?
(3)做什么可以使國徽更美麗?
……
點評:對質疑進行梳理既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訓練又是師生共同確立教學目標必不可少的環節。
(三)解決策略:
1.和內容有關系的問題解決策略;
(1)第一個問題當時解決。
(2)第二、三個問題采用如下方法:
①擇法自學: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通過默讀、圈畫、思考、旁批來感知重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