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燈教學反思
4、語文來源于生活,就應該回到生活中去,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進行文本的感悟,學生就會感悟得更深刻,就會和作者產生感情的共鳴,在感悟父親打磨冰塊的艱難這一段時,及時地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冬天用冷水洗手的經歷,想一想當時自己的感覺,就會更深刻的體會到父親當時的感受,再讀這段話,就會感同身受,入情入境了。
5、注重學生在實踐中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最后的拓展朗讀“父愛如山,深沉而凝重;父愛如燈,照亮一生。”既是對課文思想內涵的揭示,也旨加強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當然,在實際教學中也暴露出自身的一些不足,還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完善。如:
1、教學中教師的牽制較多,不敢充分地放手,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彰顯不夠。在感悟父親磨冰的艱難,對“我”深切地關愛這一部分時,雖然給與了學生自主讀書,勾畫品讀的時間,但在匯報過程中,卻是由教師引領感悟,“抱”得過多。若能由學生自主發現,自主交流,教師相機引導,更能讓學生與文本展開深入地對話。
2、對詞語地理解的準確性一定要到位。為幫助學生理解“菱形”這個詞語,我采用了繪圖的方式。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對詞語的理解不夠準確,畫成了六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