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兒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過渡:雪兒在和我相依相伴的日子里,在我的渴望聲中終于展開雙翅飛起來了,但最終“我”還是送走了雪兒。
三.指導朗讀課文第4~5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第4自然段。提出自讀要求:想一想從“我”和“雪兒”的動作語言中你能讀懂什么?
(1)指名說,集體討論。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啊”“歡呼”兩個詞語讓學生體會我對雪兒能夠飛向藍天的驚喜之情。
(2)那么雪兒又是以一種怎么的姿態飛向藍天的呢?誰愿意說一說。
(3)師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想象雪兒飛向藍天的情景。
(4)指名說說看到了什么情景,這情景美不美?那么你會怎樣為雪兒歡呼呢?(重點指導理解“弧線”一詞。老師可以做一個有關弧線的動作,再讓學生動筆花幾道弧線。)
[“弧線”一詞是學生剛接觸的。通過老師的動作及學生的動手實踐理解起來更為形象。使學生在說、讀中進一步感受雪兒展翅高飛的優美姿態。以此激發學生理解作者“我”為雪兒能夠重新飛向藍天的興奮心情。]
(5)要求學生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指名說說。
(6)再次朗讀感悟。
2.學習第5自然段。
(1)學生聽錄音,思考:臨別之際,“雪兒”有什么樣的表現?標出相關詞語。
(2)指名回答。引導學生抓住“轉著圈兒”“咕咕直叫”“望望我”等詞語。
(3)從雪兒的動作中,你看出了什么?從雪兒的叫聲中,你聽懂了什么呢?指名說說。
(4)從“我”的語言,動作中,你又讀懂了什么呢?要求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引導學生理解“喃喃”一詞。(連續不斷地小聲說話)我喃喃的對雪兒說什么呢?指名朗讀我說的話。
(5)設疑:送雪兒飛上藍天是我多日的心愿,說話時,應該高興,大聲的說,為什么要“喃喃地”說呢?
(6)學生討論交流,指明回答。體會我與雪兒的惜別之情。相機板書:惜別
(7)學生再次朗讀體會我與雪兒那難分難舍,依依惜別的情感。
四.總結。
1.“我”與“雪兒”從相伴相識相知相離,情感發生了哪些變化?依據板書歸納總結。板書如下:
憐愛
藍天信使——— 雪兒 盼望
渴望
惜別
2.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小作者是個怎樣的人?你最想對小作者說些什么呢?可以是一句贊美,可以是一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