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飄香》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⒊通過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nèi)容,積累課文語言,體會小女孩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培養(yǎng)學生從小敬愛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充分的朗讀,體會小女孩真摯、純樸的親情。
教學難點:啟發(fā)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感悟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表達人物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shè)置情境,導入新課:
1、小朋友,老師想把一首小詩送給大家,想聽聽嗎?(課件出示畫面,滾動的文字和淡淡的音樂。《母愛》:小時侯,母愛融在乳汁里,吮著它,香甜甜;上學后,母愛寫在書本里,讀著它,情真真。寒冬里,母愛織在毛衣里,穿著它,情牽牽;雨天里,母愛撐在雨傘里,擎著它,淚漣漣。)聽了這首詩,你想說什么?
2、是啊,孩子們,媽媽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不知操了多少心!媽媽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了很多,而孩子也會對媽媽由衷地感謝,有一位小女孩,就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感謝她的媽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花瓣飄香》。
3、指導學生朗讀書寫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課文。(要求:看清字形、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自己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解決),師巡視。
2.檢查自學生字詞情況。 板書:“措、惶” 引出詞“不知所措”和“惶恐”。
3.師逐段指名朗讀,讀后學生評議。
三、再讀課文,營造氛圍:
1、聽課文配樂朗讀,看多媒體演示月季花、小女孩摘花瓣的圖片,思考:課文講了怎樣一件事情?
2、圍繞小女孩“摘花瓣”這件事,同學們想深入了解哪些?
⑴怎么摘花瓣的?⑵為什么只摘花瓣呢?⑶摘花瓣做什么?
3、同學們提出這幾個問題很有價值,下節(jié)課,我們就帶著這幾個問題來學習課文。
四、指導寫字:
先范寫,在指導學生描紅:“俯、摘、捧、措、惶、恐”
五、作業(yè):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引入情境,課前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可愛的小女孩, 誰來說說,她為媽媽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相機板書:小女孩摘花瓣)
2、好,大家學得可真好。不過要真正認識這位小女孩,僅僅知道她做的事情是遠遠不夠的,這節(jié)課上,我們要通過細細地讀書來走近她、感受她 。
二、讀悟第二自然段:
1、課文哪一段寫的是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第二段)
2、讓我們認真讀一讀, 邊讀邊想,注意小女孩摘花時候的動作,用鉛筆在這些表示動作的詞兒下面畫上波浪線,并細細體會。(生自由讀)(課件出示第二段)
3、指名說說找到了哪些詞兒?有哪些體會?(課件出示“俯在花前,小心地摘、雙手捧著,飛快地跑……”)
4、誰能夠上來像小女孩那樣“摘一摘”?生演。師: 你俯在花前聞到了什么?心里在想什么?師:一片花瓣很輕,很小,“你為什么不這樣拿著呢?”——理解“雙手捧著”,平時你那什么東西的時候要用雙手捧著?對呀,自己心愛的東西,珍貴的東西,才會用“雙手捧著”。小朋友,能從文字中讀出情境來,讀出自己感受來,真是會讀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