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麥子 教案3
生4:對!我也有補充,我奶奶說:“富由勤儉敗由奢。”小牛最節儉。
師:說得好!
生5:我還是最欣賞小猴,第二年他收獲了那么多麥子,又多又新鮮好吃!
生6:我認為他們說得都不全面。小動物們的做法各有利弊。就說小猴吧,它把麥子全種下地,萬一那一年遇到水災、旱災,使麥子顆粒無收怎么辦?如果是我,我會用一半的麥子磨成面粉做好吃的,再把另一半麥子播種下去,好讓來年有大的收獲。
師:你的主意妙極了!你是一個既會享受生活,又會謀劃將來的聰明孩子。同學們,你們說得都很有道理。你們閃動靈性的思維,充滿睿智的見解使老師嘆服!小豬動腦又動手,適時消費的舉動沒有錯;小牛節儉為將來,當然也是對的;小猴以少換多,創造性的舉動是值得夸獎和學習的。的確,三個小動物的做法都是可愛的,值得稱贊的。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豐富多彩的。
(點評:在語文教學中,許多問題的答案都不是統一的,有時應允許有不同的理解。應當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允許他們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有理,就予以認可,從而培養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
五、練習
1、課堂作業:完成課后作業第3題。
讀,再次提醒學生把字音讀準,讀到位;寫,要把字寫正確、端正、干凈、美觀。
2、課外作業:把《三袋麥子》的故事講給家人或其他小朋友聽。
教學隨筆
語文教學是一種保護
如果說教育是保護,那么語文教學將首先是一種保護。
保護孩子們學習漢字的濃厚興趣。所以老師從學生實際出發,讓他們領悟自學生字的方法,幫他們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保護孩子們喜愛讀書的美好愿望。孩子們在語文課堂上用母語讀書,那應該是一種享受才對呀!所以老師無論是在初讀還是精讀階段,都很注意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自讀自悟,邊讀邊議。在讀書的過程中,培植語感,理解文章的內容,并與文中人物共同喜怒哀樂。
保護孩子們傳達自我體驗的真誠情感。"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有當學生在課堂上無所顧忌地傳達自我體驗,才能談得上"互動"對話,談得上張揚個性和自主創造。所以老師在整個教學流程中,不是"唯我獨尊",而是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難道不是嗎,小豬、小牛、小猴都有自己的可愛之處呀!--英國教育家洛克說得好:"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像他們的臉一樣各不相同,正是他們無時無刻地表現自己的個性,才使得今天這個世界如此多彩。"
但愿我們的語文教學更多一些保護的意識。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思維力,保護他們作為自由人的人之初的真善美的心理狀態。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之間憑借著教材,會更有靈犀的融通,更有輕舞飛揚的創造。
(周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