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讀、想想、問問——感受《第八次》
1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自天寧教育博客 點擊數:126
讀讀、想想、問問——感受《第八次》
今天我上了蘇教版語文第五冊《第八次》,在教學中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學,我覺得處理得比較好。
教學實錄:
師:布魯斯王子在磨房里看到了什么?(學生自學課文,邊讀邊思考)
讀后討論。
生:布魯斯王子在磨房里看到了蜘蛛在結網?。
師:布魯斯看到后有什么表現?
生:布魯斯被感動了。
師:讓我們一起來演一演。
從哪幾句可以看出蜘蛛結網非常艱辛?又從哪幾句可以看出蜘蛛 結網很專心,很執著,沒有被困難嚇到?
出示三句話,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
生:朗讀一體會。
師: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布魯斯,你躺在那兒看蜘蛛結網,你會看到第 幾次?
在小組中演一演,討論后再交流。
生:我只會看蜘蛛結第三次網。
生:我會看到第五次。
生:我會看到第八次。
生: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
師:一般來說我們是不大會看到第八次的,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我們就不會像布魯斯一樣躺在那兒看蜘蛛結網到第八次。你們說呢?
學習小組討論。
生:是啊,布魯斯王子當時屢戰屢敗,幾乎失去了信心,心情特別沮喪,他才會在那兒看蜘蛛結了八次網。
生:我們沒有耐心。
師:對呀。從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嗎?
生:失敗了不能失去信心,有志者事竟成!
朗讀體會,男生讀。女生讀。比賽讀。
評析:
1、在第一范文上,我始終強調朗讀,課前朗讀,課上范讀,練讀,指讀,選段讀,男女分讀,而且讀得好壞不算,首要條件就要聲音響亮,用自己的聲音激發自己的信心,我行,我敢讀,我要讀。小學生大多喜歡朗讀,在喜歡別人聲情并茂的朗讀的同時,又害怕自己沒有機會讀,或沒有別人讀得好。為此,我認為,初次嘗試的機會應交給中等朗讀水平的學生,讓那些有些憂豫的學生感受到自己跳一跳,完全可以夠的著,從而激發了他們讀得欲望。有了自信心去讀,讀一遍長進一點,當他讀得越來越流利,正確,有感情時,他也就能通過讀去理解課文的內容,因為有了讀得自信心,也就一定有讀好的愿望,也就一定要去斟詞酌句,該如何去讀好。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學生的想象是豐富的,如果我們無法創設一種情景讓他盡情“散發”,那么無疑會抑制學生想象力的發展。我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課文的情景中,把自己當成文中的人物來思考、來動作。從而讓學生來領悟體會當時布魯斯的軍隊七戰七敗,他自己也負傷后,幾乎失去了信心。
3、合作學習對激發思維有益。
學生面對老師的提問,先通過學習小組的討論交流,再在課堂上發表意見,比較活躍大膽。從學生認知能力來看。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認知水平都相對處于一個較低的層次。離開了教師的“滿堂灌”“滿堂問”,有些學生學習時會感到手足無措。此時,合作學習就尤為重要。從學生的心理發展來看。但相對而言,學生在小組內、在同伴間,在合作學習的形式過程中,緊張情緒將大為緩解,害羞心理將更容易克服。從課堂教學的效率來看。自主合作學習不僅有利于擴大參與面,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而且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自集體榮譽感的激勵,來自同伴需要你高質量合作的壓力)和主體意識的形成(在小組中,只要自己努力,就能發揮很大的作用,就能嘗到成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