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教學實錄
師:從這段文字中,你讀出了什么?
生1:失落。
師:請你帶著失落的語氣讀一句。
(生1朗讀)
生2:難過。
師:帶著難過的語氣讀。
(生2朗讀)
生3:心痛。
師:帶著心痛的語氣讀。
(生3朗讀)
生4:絕望。
師:帶著絕望的語氣讀。
(生4朗讀)
師:帶著我們的理解,齊讀第一句。
(生齊讀第一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師:同學們,你們注意過這個看起來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對”字嗎?什么是“對”?為什么要用這個“對”?大家看——(大屏幕出示)
對①對待;對付。如:對事不對人。
②面向;朝著。如:對著高山。
③對面的;敵對的。如:對手。
④使兩個東西配合或接觸。如:對對聯。
——見《現代漢語小詞典》(第4版)第156頁
師:這是我從《現代漢語小詞典》中摘錄下來的一些義項。想一想,你選第幾個?
(生看屏幕,思考)
師:有選第一個的嗎?
(無人舉手)
師:沒有。有選第二個的嗎?
(生部分舉手)
師:好,有十多個。你們為什么選第二個?
生:張繼因為睡不著覺,所以能看到這些景色,他是面向著這些景色的。
師:有道理。那么,第三個有人選嗎?
(生無人舉手)
師:也沒有。第四個呢?
(生部分舉手)
師:哦,有二十多個吧。為什么選第四個呢?
生1:我覺得這些景色是配合愁眠的。
師:也就是說,在詩人的眼中,仿佛烏鴉也跟著他一起——
生2:憂愁。
師:仿佛江楓也跟著他一起——
生3:無眠。
師:仿佛漁火也跟著他一起——
生4:孤獨。
師:說得好!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啊!月落是愁,烏啼是愁;江楓是愁,漁火是愁。一個看起來極其普通、極其簡單的“對”字,“對出”的是詩人心中的無限——
生1:寂寞。
生2:孤獨。
生3:憂愁。
生4:凄涼。
生5:我覺得這里還可以理解為“伴”,他伴著憂愁無法入眠。
師:有道理。可見,理解詞語不能生搬硬套。正因為憂愁伴著他,于是,情動于中而辭發于外,《楓橋夜泊》就這樣誕生了!(音樂響起,教師范讀全詩)(掌聲)
(學生隨著音樂齊誦全詩)
師:(伴著音樂)月亮西沉,烏啼聲聲,霜氣布滿了整個天地;江楓凋零,漁火點點,鐘聲劃破了凄清的夜空。在這個孤獨而寂寞的晚上,詩人輾轉反側、無法入眠,他在心里輕輕地念道——
(隨著音樂,學生再次齊讀全詩)
師:(隨著音樂,高聲朗誦)姑蘇城外寒山寺——
生:(隨著音樂,高聲齊讀)夜半鐘聲到客船。
師:(隨著音樂,低聲朗誦)姑蘇城外寒山寺——
生:(隨著音樂,低聲齊讀)夜半鐘聲到客船。
師:(音樂消失,輕聲朗誦)姑蘇城外寒山寺——
生:(輕聲齊讀)夜半鐘聲到客船。(掌聲)
師:此時此刻,此情此境,張繼最需要誰來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