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鐵牛
預習提示
熟讀課文,了解撈鐵牛的過程。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激發學生愛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遇事神與思考的習慣。
根據提示,給課文分段,理解文章記敘的順序。
認識本課生字,并熟記,理解“潛水”“劃槳”等詞語。
教學重難點
課文二、三段,了解撈鐵牛的準備工作及過程。
了解利用水浮撈鐵牛的原理。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撈鐵牛》,看了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什么?
師朗讀課文,學生聽讀
預習課文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利用工具書幫助理解。
想一想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試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檢查預習情況
出示生字認讀。
理解下列詞語:浮橋、宋朝、熟悉、出色
分段,說段意。
(課文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
講鐵牛被大水沖走,陷在淤泥里和尚主動提出撈鐵牛。
怎樣撈鐵牛。
和尚的名字和身份。
質疑。
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
第 二 課 時
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撈鐵牛》的學習,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請大家思考:
懷丙是在什么情況下提出撈鐵牛的?為什么?
懷丙為撈鐵牛做了哪些準備工作?你覺得怎樣?
打撈鐵牛的工作分幾步做的?
為什么說懷丙是宋代出色的工程師?
師生合作,討論問題
動手實驗,加深理解
玻璃缸裝水放沙(淤泥)。
水底放小鐵塊(鐵牛)。
用棒(架子)栓兩個大盒(船)放在水面,里面裝沙。
用一根細繩,一端系棒,一端栓小鐵塊,繩子繃緊。
演示:敘述怎樣撈鐵牛。
全班評議。
全課總結
懷丙是宋朝人,距現在已有一千多年樂,當時他就懂得用水的浮力撈鐵牛,說明古代的人們具有高超的聰明才智,我們前人對科學文化做出巨大的貢獻,我們現在更應該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布置作業
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板書設計:
鐵牛被水沖走
撈鐵牛 摸清地點
兩次栓牢
打撈鐵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