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學生自己設計、布置家庭作業。
3、結束句:
(調查學生設計的作業)同學們為自己布置的作業都很好。課堂小天地,天地才是大課堂,希望同學們在這個大課堂中能收獲更多知識。
【教學后記】
通過這次的備課、上課我又一次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并通過自己課后的反思、大家的評點我收獲了很多。
這次較滿意的是開頭和結尾。開頭的導入,方式新穎,讓學生親切的叫翠鳥的名字,創設出了一種情境,使學生從一開始就和翠鳥建立起一種朋友的關系,從而帶著這種對朋友的關注去了解翠鳥,激發了學生愛護翠鳥,保護環境的情感。其次,較好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在導語中,我設計了讓翠鳥自己回答同學們的提問,讓學生去書中找答案,激發了學生自主讀書、獲取知識的興趣。結尾,我出示了一組不同品種翠鳥的圖片,圖片選擇的較精美、色彩鮮艷、亮麗的圖片一出現,立刻激發了學生想對翠鳥更多了解的興趣,我趁機讓學生自己設計作業,讓學生明白,在天地大課堂中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從學生課后交來的作業可以看出,這個環節是真正起到了作用的,達到了我設計的目的。
但在這節課中我也有很多遺憾,同時也暴露出我的一些不足。雖然我的程序設計得很清晰,重點突出,也體現了一些新理念,但在我真正執教時,卻顯示出我在課堂上的拘謹。我被教案框的過緊,而學生又被我框的過緊,不敢放開一步,生怕學生的思路偏離了我的“設計”。歸根結底,還是沒有真正把課改精神領會貫通,使我一直在“拉”著學生學習。在我的課堂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兩條清楚的線。我想:真正的課堂應該是教中學、學中教,今后,我會不斷地在課堂教學中鍛煉自己,真正形成教師、學生、課堂“三位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