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飄香--無意爭春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朗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準備:
書寫生字詞語的小黑板、卡片。
布置預習課文,查一查:惹 不知所措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出示月季花圖)師:同學們,現在你們所看到的這種花叫月季花,在氣候溫暖的地方,它四季都可以開花,所以人們又叫它“月月紅”。你覺得月季花美嗎?美在哪兒呢?
設計意圖:
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感受到月季形狀、色彩方面的美麗,激起學生一讀課文的興趣。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跟月季花有關的課文,(板書題目)齊讀課題。
師:課題中的花瓣,指的就是月季花的花瓣。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月季花的花瓣有多香?課文為什么用“花瓣飄香”作題目?)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看清字形,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解決。
2.小黑板出示生字詞,多種形式檢查朗讀。
俯在花前 摘 雙手捧著 拿著花瓣 不知所措 惶恐 舍不得 惹 懂事 眼眶
注意正音:
摘、舍、惹:翹舌音; 捧、惶、恐、懂、眶:后鼻音;
3.朗讀課文,邊讀邊把不理解的詞語畫下來,聯系上下文想想它們的意思。教師巡視,將學生畫出的不理解的詞寫在小卡片上。
4.交流。估計會有下列這些詞語:俯在花前 不知所措 惶恐 惹
學生提出后,請學生結合上下文說說自己的理解。
俯在花前:看圖畫理解或動作演示理解。
惹、不知所措:查字(詞)典理解。
惶恐:找近義詞理解。
設計意圖:
理解詞語的方式有很多,如找近義詞,查字(詞)典、結合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等。實際教學過程中采用哪種方法因詞而異,為學生容易接受。
四、朗讀課文,理清脈落。
1.逐段指名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結合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問題,指導讀好下列句子:
我看到有個小女孩俯在花前,從花叢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帶露水的花瓣,雙手捧著,然后飛快地穿過田野,跑遠了。
花瓣摸上去像絨布一樣,聞起來有淡淡的清香,媽媽會高興的。
他常常來信叫我聽媽媽的話,不要惹媽媽生氣。
第二天早晨,我從集市上買了兩盆帶著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給了小女孩,一盆放在我母親的陽臺上。
3.找一找,課文中表示時間順序的詞有哪些,以此為據把課文分成四段。
小黑板出示:一天清晨 幾天后的一個清晨 第二天早晨
4.齊讀課文。用一兩句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從中你感受到小女孩是個怎樣的孩子。
板書:摘花瓣 送媽媽 孝敬母親
五、指導書寫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