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
(3)多種方式讀全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師: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干什么?
(2)創設情境: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們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吧!播放多媒體課件,或者教師有感情地朗讀一篇細致描寫放風箏場面的文章,讓學生入情入境。
(3)引導表達:剛才同學們欣賞了放風箏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與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轉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里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
(5)出示句子,指導朗讀:a、一個人用手托著,另一個人牽著線,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放”,那線一緊一松,風箏就凌空飛起,漸漸高過樹梢了。(引導理解“托”、“牽”的用法。)
(6)深入賞讀: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再讀全段課文。
——其他同學聽、評。
——自讀本段,邊讀邊把自己讀懂的和不懂的勾下來、寫下來。
——學生可能讀懂了:
a·怎樣做風箏。
b·做風箏時的快樂。
(——多種形式讀這兩句,體會作者高興的心情。)
學生可能讀不懂:
a·“憧憬”的意思。
b·“依然”的意思。
——多種方式讀全段。
——放風箏。
——欣賞課件,感受畫面。
——交流剛才所見畫面內容。
——快樂、自由、舒暢、激動……
——精讀這兩句話,讀出感情。
——感情朗讀1——3自然段。
分abc三層指名讀。
提醒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養成作批注、積極思考的好習慣。
借助現代教學手段,讓學生入情入境,激發學習興趣。
四、小組自學生字,交流學法。
1、出示生字,指名朗讀組詞。
2、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注:“村”可與“材”進行比較記憶。
3、練習書寫生字。
——認讀生字。(歇、喪、磨、坊四個字主要是在預習中學會,此時進行檢查鞏固,加強記憶)
——觀察分析字形。
——練習書寫。
讓生字教學成為學生的常規學習,自主學習。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2、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寫的方法,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針對性措施
一、誦讀回味表現情感。
1、選擇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愛的一段話讀給大家聽,讀出感情。
2、作者在做風箏,放風箏時的心情怎樣?用一個詞概括。
——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課文部分。
——快活。
二、細讀深究體悟感情。
1、學習第4自然段:
a·讀一讀:用心讀讀第4自然段,能發現“我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b·說一說:說說你讀后的發現。
c·試一試:能不能用讀表現出不同的心情來?(可采用多次讀的方式進行)重點讀好這個句子: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方式:讀、體會、“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可表演。
d·評一評:你們覺得這些同學讀得怎么樣,從哪些語詞的朗讀上能感受到“我們”的快樂或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