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風箏》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積累好詞佳句。
5、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6、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重難點:,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第一課時
一、提出學習目標
(一)、喚起情感,導入學習
1、喚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最大的快樂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嗎?
2、導入學習: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板書并齊讀課題。
(二)、提出學習目標
(1)識記生詞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自由練習朗讀。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對課文中的生字、難讀的詞、句重點練習,多讀幾遍,讀通為止。
(3)感知文意: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4)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
1、我會讀、會記這些字。
依、歇、喪、磨、坊
2、我會讀、會寫生字新詞。
依然、憧憬、精心、希望、飛舞、拼命、奔跑、抖動、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尋找、垂頭喪氣、磨坊、繼續
我會用“大驚失色、千呼萬喚”等詞造句。
3、我會流利讀課文。
4、我知道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知識拓展延伸
1、復習生字詞,練讀課文。
2、把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講給同學聽,請他們提提意見。
四、作業
1、收集有關風箏的文章和故事。
2、學文章的寫法仿寫一篇作文或用詩歌簡要概括文章。
第二課時
一、提出學習目標
1、復習導入,講述大意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風箏》,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2、提出學習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段來體會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
(3)課外資料收集展示。
(4)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
(一)基礎知識展示
我會有感情朗讀課文,會用自己的表達課文。
(二)走進文本,感悟內容展示
1、我會讀
生: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風箏做好了,卻什么也不像了。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生: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喊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生:一個人用手托著,另一個人牽著線,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放”,那線一緊一松,風箏就凌空飛起,漸漸高過樹梢了。
生: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
2、我會悟
生: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風箏做好了,卻什么也不像了。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我體會到孩子心情興奮、激動、自豪。
生;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喊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我體會到他們像一群快樂的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