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
《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文章中心突出,結構鮮明,語言優美。作者按四季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濃筆重彩地描繪了小興安嶺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感情。【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小興安嶺的主要特點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夏天的森林尤其顯得特殊。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3、感情朗讀課文,并能從描寫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選一段背下來。
【教學重點、難點】
1、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2、學習作者抓景物特點,具體描述的方法。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媒體】
錄像、投影圖片、課文配樂錄音。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學習生字新詞,理清層次,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學習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第三課時:學習第六自然段,總結全文。
【教學要點】
1、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學習三、四、五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描寫生動的句子。
3、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用“讀懂一段寫景文章”的方法,學習了這一課“春天”的部分,讓我們欣賞到小興安嶺生機勃勃的春天。可是,我們還沒有看夠春天的美景,夏天又來了,讓我們迎著夏天燦爛的陽光,再次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看錄像。
2、小組學習第三自然段,用學習“春天”的方法理解課文,自學后,同位可交換意見,解決疑難問題。
學習方法:
⑴ 邊讀邊想,主要寫了什么景物。
⑵ 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和詞語。
⑶ 感情朗讀課文。
3、據學法導讀:
⑴ 這一段描寫了夏天小興安嶺什么景物?
(板書:樹木、濃霧、陽光、野花)
⑵ 夏天的樹木是怎樣,讀有關句子。
① 教師出示句子,讓學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興安嶺樹木特點的詞,理解“蔥蔥蘢蘢”。
② 用換詞方式,體會“密密層層”、“封”的準確性。
③ 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你從哪兒可以具體看出來?(“擋”、“遮”)
④ 教師范讀,再指導讀好這個句子。
過渡:剛才這個句子是老師最喜歡的句子,你又喜歡哪句?
⑶ 第二句:“濃霧”:
① 出示這句子,讓學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詞。
② 看圖,幫助學生理解“浸”。
③ 想象情境,指導朗讀。
霧在山谷里飄起,由于森林被葉子封得嚴嚴實實的,霧不易散去,整個森林就像泡在濃霧中。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覺怎樣?能讀出你的感覺嗎?
⑷ 第三句:“太陽”:
① 出示句子,讓學生質疑。
② 看圖理解“縷”、“像利劍”。
③ 朗讀這個句子。
⑸ 第四句:“野花”:
① 出示句子,說說這句好在哪兒?
② 齊讀句子。
⑹ 小結:
這一段,作者抓住了夏天花木繁茂的特點。先從夏天的早晨寫起,寫出了小興安嶺早晨特有的朦朧美,再寫太陽漸漸升高,陽光驅散濃霧,出現了利箭一樣的金光,大花壇似的草地。從這段描寫中,我們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節特點。
三、默讀課文,自學第四、第五自然段
我們知道小興安嶺的春天、夏天都很美,那秋天、冬天又怎樣呢?你們想知道嗎?現在,老師讓你們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