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14 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對話,體會我和少年的遺憾的心情。
三 自學10-15自然段
1 不能把我喜愛的木雕帶回國,我的心情是遺憾的,是誰的讓我的心情變得高興感動呢?
2 文中是怎么樣描寫黑人少年為“我”做的一切呢?
3 自學10-15自然段
(1)出示要求
a 認真讀讀10-15自然段
b 用“﹏”畫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用心體會
c 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
4 交流
(1)“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少年將一件沉甸甸的東西送到我手里。
重點品悟“沉甸甸”,沉甸甸的只是象墩嗎?還指什么?并再次出示: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這兩個“沉甸甸”有什么不同?
從“沉甸甸”這個詞我們又感受到同一個詞語在不同句子中所表達的含義不同。
(2)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朋友無價,友情不分國界。少年的這一舉動深深地感動了我,我是怎么說的?
(3)他笑了,露出了兩排潔白的牙齒。
這是怎樣的笑容啊!
5 三個層次的朗讀
在作者需要幫助的時候,少年熱情的伸出了雙手,因為——
當非洲人民遭受苦難的時候,中國人名熱情的伸出了雙手,因為---
愿我們能夠永遠珍惜彼此關愛的點點滴滴,因為——
小結:讓我們再次感受那動人的情景吧!齊讀11-15自然段
四、總結
1 這節課我們研讀了課文的5-15自然段,從我的心情變化中感受到黑人少年對中國人的美好情誼。通過結合上下文,理解了“遺憾”“沉甸甸”這兩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所包含的不同意思。
2 作業
那天晚上,“我”和賓館里的各國游客,以及許多當地人都對這個黑人少年贊不絕口。請你先想一想,人們會怎么夸;然后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員,寫幾句話夸夸這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