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教學實錄
師:讀讀這首詩,自由讀、反復讀、讀清爽、讀通順。(生自由讀)
(指一生讀)
師:好,讀得不錯,字正腔圓。注意了“眠”是前鼻音,“寺”是平舌音,這叫清清爽爽,還要有板有眼地讀。
(生讀)
師:誰再來讀,讀出古詩特有的韻律和味道。
師:好,每一次讀都是超越和進步,老師和大家一起讀,聽清要求:每一句前四個字你們讀,老師讀后三字(師生合作讀)。
師:再反過來讀,爭取 向王 老師一樣讀出味道(師生再合作讀)。
師:把整首詩連起來,讀出古詩特有的味道,老師讀題目,你們讀詩句(生齊讀)。
師:就是這樣,讀出味道,讀出節奏。讀詩不僅要讀出味道,讀出節奏,還要讀出感覺,讀出情緒。你讀后的情緒是怎樣的,用一個詞說說。
生:愁緒滿懷、失落、孤獨、憂愁、惆悵……
師:還有嗎?晚上夜深人靜,月亮落下去,帶給你什么感覺?
生:很深沉。
師:其實還有比深沉更好的字眼,我送你們一個詞“沉寂”
師:每個人讀古詩都有自己的感受,對比著想想,讀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會孤獨嗎?讀杜甫的《絕句》會憂愁嗎?
為什么讀《楓橋夜泊》讀出的是惆悵、悲傷呢?不著急,我們靜靜讀讀,一邊讀一邊看看插圖、注釋,更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看看詩中哪些地方給你帶來這種感覺,向你傳遞這樣的情緒?
(學生圈劃,批注)
師:看著大家劃的一條條線,你們一定都有自己的心得了,你的心得到底如何,老師提一個問題考考各位。張繼楓橋夜泊是睡覺時,這個夜晚他睡著沒有?
生:沒有。
師:詩中哪個詞告訴了我們?
生:愁眠(圈出)
連續找了7名學生讀:“愁眠”
師:愁眠是什么意思?
生:因愁不能入睡。
師: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
生:失眠、無眠、難眠、不眠。
師:齊讀“愁眠”這個詞(生齊讀);想想愁眠的滋味,再讀(生齊讀);輕一點(生再齊讀)。
師:愁眠啊,愁眠,因為愁眠詩人看到了什么?按照詩的順序說。
生:月落 (用曲線劃出)
師:月亮落下去后,天地之間一片幽暗,一片朦朧,在幽暗朦朧中詩人在江邊看到了什么?
生:江楓(用曲線劃出)
師:江楓在你眼里是怎樣的一幅畫面?
生:秋風一吹,楓葉落在江里。
師:哦,好一幅凄清的畫面!愁眠啊愁眠,再看,詩人在江中看到了什么?
生:漁火 (用曲線劃出)
師:找個詞來形容你看到的“漁火” ?
生:閃爍。
生:星星點點,若隱若現的
師:你太有才了,星星點點,若隱若現,好一副愁眠!愁眠啊,愁眠。因為愁眠,詩人還聽到了什么?
生:鐘聲(用直線劃出) 。
師:在哪?(生:姑蘇城外寒山寺)什么時候(生:半夜)
師:愁眠啊愁眠,因為愁眠還聽到了什么?
生:烏啼 (用直線劃出)
師:那是什么樣的烏啼? (生: 孤獨、凄慘)
師:愁眠啊愁眠,因為愁眠詩人還感到了什么?
生:霜滿天
師:你在生活中看到過“霜滿天”嗎?
生:沒看過
師:老師也沒看過,因為霜凝結在地上,所以李白才有這樣的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怎么滿天呢?是不是張繼感覺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