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蜻蜓》教學設計二
作者:時勤亞 轉貼自:禮嘉中心小學 點擊數:233《放飛蜻蜓》教學設計
——蘇教版國標本三年級下冊
禮嘉中心小學 時勤亞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對資料的合理運用,了解有關蜻蜓的有關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思想感情;并體會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下一輩的關懷愛護和諄諄教導。
教學重、難點
重點: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有選擇地運用摘抄有關蜻蜓知識的資料,豐富對蜻蜓的認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思想感情;并體會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下一輩的關懷愛護和諄諄教導。
教學難點:有選擇地運用摘抄有關蜻蜓知識的資料,豐富對蜻蜓的認識。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設計意圖
導入課文
1、繼續學習放飛蜻蜓,請同學們回憶,課文圍繞蜻蜓只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教師介紹陶行知
1、 學生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法。
2、 學生了解陶行知
語文閱讀教學要走兩個來回:由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這個環節的設計,對課文內容的回憶概述,既鍛煉了語言的表達能力,也對內容有個整體的感知,同時介紹陶行知先生,為接下來的教學打下基礎。
指導精讀,感悟知、情:1、走近蜻蜓
2、走近陶行知
學習重點詞語,體會陶先生對孩子的關愛和尊重。
反復練讀,深化感情
拓展、延伸
作業
1.借助教材,走近蜻蜓
(出示蜻蜓休息實物圖)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從陶行知和孩子們的對話中,你對蜻蜓有了哪些了解?
(請同學們打開書,在課文中找一找,畫一畫)
2、交流:可以用我知道了……還知道了……
3、理解“七嘴八舌”
4、媒體出示:陶行知說:“據說,在它……”這個說法正確嗎?“據說”這個詞語說明了什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誰查找了資料?請你為大家作介紹。
5、引讀:它的眼睛很……,結構……是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