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畫像》教學設計
2、針對性積累并及時運用
三年級學生才進行了兩年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的熏陶,課外的積累也是很少。語言積累的量與質都不高,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也正因為這個事實讓學生在作文操作時感到為難——因為語言的缺乏影響了學生表達的效果,打擊了學生作文的信心。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到學生以后作文水平的提高,甚至秧及其一生的發展。真所謂“失一卒,而全盤皆輸”,那就太可惜了。身為教師應該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根據所設計的內容,可以針對性地提供一些相應描寫人物的詞語讓學生去進行課中積累,在自己的口語交際與作文中及時運用,起到速記速用的效果。這樣做我覺得有兩個好處:(1)保證了學好作文的信心與興趣,這是最主要的;(2)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積累對自己寫好作文乃至學好作文的作用,強化積累的實用價值。
3、以說促進寫,以說強化寫
在三年級之前,學生除了進行了少量的寫話練習外,絕大部分的表達都是通過口語進行的,可以說口語交際是這一階段學生交際最為主要的方式。所以,對于剛接觸作文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如何實現表達中心從說向寫的轉移,如何以說促進寫的提高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把教學中,我設計讓學生由說起源,練中說,說中練,為馬上的作文夯實基礎。
4、充分發揮例文的示范作用
中年級學生的模仿能力強,創造力強,尤其是初步接觸作文的三年級學生,例文是他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的樣板,且教材中選取的例文都是同齡人所作,語言習慣與觀察角度都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緊密相連,沒有教師下水作的矯揉造作,沒有作文選優秀作文的高不可攀,是學生最好的范例,如果不好好加以利用實在是最大的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