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課《玩出了名堂》 教學設計
[給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以自主學習成果激勵成功學習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a. 讀一讀。指名多人次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教師重點指導讀準多音字的讀音。b. 說一說。列文虎克喜歡玩什么?是怎么玩的?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樣磨鏡片的,他心里會怎樣想?(學生交流想象時,教師要注意點撥:盡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為他喜歡,他想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所以他才玩得這么投入。)c. 想一想。從他玩鏡片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列文虎克玩鏡片的特點:在做中玩,在玩中做。板書:在做中玩 在玩中做
d. 聯系自己的“玩”,談談你對他的這種玩法的看法。e. 帶著贊賞的感情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充分的朗讀是理解課文的扎實有效途徑,真正做到在讀中感悟。時時把“玩”與“名堂”緊密聯系在一起。]
3、學習第四段。 教學設計鄉鎮意見教師體會a、 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邊勾畫:列文虎克是又怎么玩放大鏡的?他發現了什么?b、 交流討論。抓住以下要點:a. 有新的想法: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b. 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鏡固定,另一片可以隨意調節。c. 有新的發現:看到了一個平時看不到的“小人國”世界。c、轉換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這樣改變一下玩法竟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心里會怎樣想?d、 讀體會感情。請同學們朗讀“他用顯微鏡觀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體會感情。a.自由朗讀這部分內容,想想朗讀時應該表達怎樣的感情。b.感情朗讀,評點交流。e、表達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發現以后,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些什么?板書:善于觀察 善于思考4.學習第五自然段。 師引: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國”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最后一段吧。 a.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畫出有關句子,另外還可參閱資料袋里的有關內容。指名學生多人朗讀。b. 交流討論:a.“小人國”、“玩具”、“居民” 分別指的是什么?b.他究竟玩出了怎樣的大名堂?板書:發明顯微鏡 發現微生物c. 指名朗讀資料袋里的內容,議議發現微生物對人類的貢獻。d. 再次品讀:對這一段中的標點符號有什么新的發現?(著重體會引號的用法)5.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想大家介紹列文虎克玩的經過以及結果。[走進文本,自瀆自悟,了解列文虎克玩的經過。培養轉述課文的能力。]
(三)、交流玩中收獲 教學設計鄉鎮意見教師體會師引:同學們平常都愛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獲和啟發,也得到不少的樂趣。下面交流一下我們玩中的收獲好嗎?學生先在小組里交流,然后選出一名同學到臺前介紹。
九、板書設計
發明顯微鏡
15 玩出大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