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滿昆蟲的口袋》教學案例
學情簡析:班里大多數學生生活在農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拉近了教材與生活的距離,學生對課文的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1. 認字11個和新詞,認識13個認讀字和一個多音字。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 初步學會觀察事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2. 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
過程方法:1. 談話揭題,激趣導入。 2. 初讀感知,學習字詞。 3. 理清條理,整體感知。4. 領會題意,體會寫法。5. 拓展延伸,培養習慣。
教學重點:1.理解品讀第二部分的內容,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2.體會文章首尾照應的表述方法。
教學準備:法布爾圖片、生字卡片、課件、錄音機
教學流程:
一、談話揭題,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的身邊有各種各樣的美麗昆蟲,你們都知道哪些昆蟲呢?你能描述一下它們的樣子嗎?
生1:我見過蝴蝶,它有兩只漂亮的翅膀。
生2:蜘蛛有八只腳,會織網,捉害蟲。
生3:勤勞的蜜蜂會采蜜。
師:昆蟲都在哪里活動呢?
……
師:可有一個人,卻把昆蟲裝在口袋里,你們覺得奇怪嗎?(播放介紹法布爾的課件)
[點評:學生直觀性強,有關昆蟲的描述吸引了學生,激發了興趣,把學生帶入一種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放松自己,有利于后邊的學習。]
二、初讀感知,學習字詞:
1. 聽錄音,完成練習。
a. 圈出你不認識的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b. 劃出你喜歡的詞語,交流理解的詞語。
2. 摘蘋果,學生字(板貼蘋果生字)。
3. 每組派一名代表賽讀(評出朗讀明星)。
4. 分角色讀、表演(評出表演明星)。
[點評:照顧到每個孩子的能力差異,讓他們自由地選擇學習方式,教師適時給予鼓勵,學生足夠的學習、思考、展示的機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動力。]
三、理清條理,整體感知:
1. 師:剛才同學們都讀得很認真,表演得也特別棒。那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學生自由發言)齊讀這句話,思考:課文主要寫了法布爾幾件事?是哪幾個自然段?(學生交流匯報)
2. 師: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學生讀課文)。
3. 師:那么,法布爾對大自然的濃厚興趣表現在什么地方呢?
a.學生讀第二部分,劃出法布爾對大自然的濃厚興趣的地方。
b.小組內交流,推選代表有感情的讀所劃的句子,注意動作、神態。
4.師:法布爾善于觀察,對大自然有著濃厚興趣,在他的眼里,所有的昆蟲都很可愛,昆蟲的世界是那么的奇妙。可他爸爸理解他嗎?
生:法布爾的爸爸不理解他,要他扔掉那些蟲子。
師:你會對法布爾的爸爸說什么?
生1:我會對法布爾的爸爸說:“法布爾沒有好好的放鴨子,是他的不對,你要原諒他,因為他在觀察昆蟲啊!”
生 2:我會說:“你關心法布爾,怕他中毒,謝謝你。”
生3:我想說:“法布爾在觀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你要支持他。”
……
5. 師:法布爾為什么會成為一名著名的昆蟲學家?(學生分組討論,匯報)
6.師:法布爾特別愛觀察昆蟲,是因為他對大自然有著濃厚興趣,雖然遭到爸爸的訓斥,可并沒有驅散他對昆蟲的迷戀,正是這濃厚興趣,把法布爾引進了科學的圣殿,最終,他成為一名著名的昆蟲學家。 (出示法布爾雕像的圖片)現在,我們站在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的雕像前,你想對法布爾說點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