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驚弓之鳥
10 驚弓之鳥
教學內容位于教材的第38頁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射箭、打獵、大雁、大吃一驚、悲慘、愈合、孤單、拼命”。懂得“驚弓之鳥”這一成語的意思。能用“只要……就……”和“一……就……”寫句子。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能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善于觀察、善于動腦、善于分析,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培養學生樂于觀察、思考的興趣和習慣。
4.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上文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更贏說的話。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畫出與生字有關的詞,多讀幾遍。
2.遇到不理解的詞用“△”標出,不理解的句子用“ ”標出。
3.標出自然段序號,
二、檢查自學情況。
1.指導讀文,糾正讀音。
“更羸”的“更”讀音是“g5ng”。
“因為”的“為”讀音是“wèi”
2.用同音字,形近字組詞作鞏固練習。
慘( ) 愈( ) 魏( ) 箭( )
滲( ) 愉( ) 巍( ) 劍( )
獵( ) 雁( ) 悲( ) 痛( )
蠟( ) 燕( ) 輩( ) 疼( )
三、理解詞語。
1.讓學生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如:理解“大吃一驚”一詞時先重點理解“驚”字的意思,驚,出人意料的意思。再理解詞的意思,“大吃一驚”的意思是:感到突然而吃驚。接著找出文中帶有這個詞的句子讀一讀,聯系上下文理解此詞,即魏王沒有料到更羸真的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能讓大雁掉下來,感到十分驚奇。
3.出示重點詞,讓學生鞏固練習。
能手:是有某種技能,對某項工作、運動特別熟練的人。本文指更羸是個對射箭非常熟練,有這方面高超技藝的人。
本事:口語,指本領、能力。本文指魏王不相信更羸是具有只拉弓,不射箭,就能讓大雁掉下來的本領。
孤單失群:指失去了同伴,無依無靠。孤單:單身無靠。失:離開。本課指受傷的大雁沒有同伴,自鳴自飛。
魏國:我國戰國時候的一個國家,在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陜西東部和山西南部,離現在有兩千多年了。
愈合:指傷口合上了,長好了。
拼命:把性命豁出去;舍命。比喻用最大的力量。
四.自由讀文,鞏固生字詞。
五、布置作業
抄寫生字、詞;讀課文三遍。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故事導入,激發質疑
1.教師講故事導入新課,設置懸念(那只大雁落下來沒有呢?)激發學生朗讀課文。
2.同學們剛才認真朗讀了這個有趣的故事,在讀的時候,你們發現了什么問題呢?
(1.更羸為什么只拉一下弓,那只大雁就落下來了?)
(2.魏王為什么不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
(3.為什么魏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
二、激情朗讀,用心揣摩。
讀2-6自然段,抓住魏王的兩句對話指導朗讀,加深對課文的內容理解,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這兩句話是:
“是嗎?你有這樣的本事?”
“啊!真有這樣的本事!”
1.聽老師讀一遍這兩句話,邊聽邊想:這兩句話是在同一情況下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