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師(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學會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孔子拜師的艱辛及孔子謙虛好學、不怕吃苦、彬彬有禮的品質。
教學重點:體會孔子謙、恭的品質,字詞學習
教學難點:透過孔子感悟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厚博大,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兩種字體的板書講起引入。
板書:孔子拜師(金文)
同學們看一看黑板上的這幾個字能猜出是哪幾個字嗎?學生根據老師的提示猜金文上的一位名人是誰?(提示:出示北京奧運會上擊缶而歌的圖片。師介紹,這個場景上的演員們正在高聲吟誦著2000多年前的這位古人的一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生猜出后介紹孔子:
這就是生活在2500多年前孔子當時所使用的文字字體。古樸、典雅的金文。“子”是古代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孔子,名丘,字仲尼。他學問淵博,品德高尚,智慧極高,是當時極負盛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尊稱為孔圣人。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張有關孔子的圖片。大家來看一看。
如此莊嚴、隆重、宏大的場面就是為了紀念孔子而舉行的“祭孔大典”。為什么離我們如此遙遠的孔子一直為人們所景仰和愛戴到今天呢?
這節課就讓我們走近這位孔圣人,先去看看他是如何拜師的,
板書:拜師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受孔子的品行
1、 自由讀。要求:a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b讀后交流,孔子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 交流。a字詞。
b孔子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板書:謙虛好學、不怕吃苦、彬彬有禮
三、細讀課文,細細品味孔子的品行
讓我們再一次深入到課文的字里行間,看看你是從哪里感受到孔子的這些優秀品質的。讀到感動時,讀到有體會時,讀到有疑問時,可以讀讀畫畫,還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1、 自由讀。
2、 交流讀書體會。
a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到了洛陽。
1)你體會到了什么?隨機:
你能讀出“遠”嗎?
你讀到“風餐露宿”這個詞語時,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情景?
體會“日夜兼程”
2)讀出一路艱辛,求知若渴
b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體會到了什么?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讓我們學學孔子,彬彬有禮地拜見老師吧 。讀
c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隨機談體會,指導朗讀
d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你讀懂了什么?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你怎么理解?
聯系實際生活來說說?
師小結:謙、恭是儒家學說里面為人的最高要求,其實我國是受儒家學說影響非常深的國家。同學們不要以為這兩個字離我們很遠,她就在我們身邊。比如:小學生行為規范里面要求我們做到: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這里面就包含著“恭”“謙”四、寫字:止境
指導書寫
五、小結延伸
列出一些課后題目幫助學生認識孔子。
如:1、祭孔大典
2、孔子名言
3、正拍攝的電影《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