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精選17篇)
《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 篇1
課題名稱 《奇怪的大石頭》 科 目 語文 年級 三年級 教學時間 2010、9 學習者 分析 在本課學習中,著重引導學生就課文內容表達閱讀體會,學習抓住關鍵語句,體會主人公品質,逐步提高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讀懂課文內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過程與方法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知識與技能 1認識無提示語的對話形式、繼續鞏固冒號和引號的正確運用。 2學習根據題目要求,結合課文內容填空。 學習重點、難點 在閱讀中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他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課文學習過程描述 學習階段 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序列 教師行為 (支架、資源、評價等) 課前 活動一 圍繞課題質疑、釋疑。 結合匯報,指導歸納課文大意。 活動二 觀察插圖,學習第2小節內容。 指名朗讀,李四光的表現和小伙伴有什么不同?認識關聯詞“一……就”,練習造句。 課中 活動一 三人一組合作分角色朗讀3——10小節,討論、交流自己的讀后感。 1 巡堂指導朗讀與表達。 2畫出李四光提出的問題,聯系上下文,說說他是怎么提問題的? 3做p27填空題,總結方法。 活動二 齊讀課文第1節,結合“資料袋”內容,交流有關資料。 指導學生整合資源,歸納并匯報資料的主要內容。(摘錄關鍵語句) 活動三 總結課文描寫人物語言的表達方式特點。 鞏固描寫人物語言的不同表達方式的運用要求。 課后 活動一 嘗試想象、描寫人物之間問答、對話情況。(如問路、請教學習問題等) 選讀個別學生所寫內容,適時評價。 活動二 聽寫第一、二單元多音字詞。 堂上評改聽寫內容。 作業布置 1完成p27第3題。 2做練習冊第7課作業。 3選20個詞語聽寫(書p161第5—7課),熟讀第7課。 反思
《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 篇2
江蘇 孫春福
學習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通過對話揣摩人物的內心。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教學過程
1. 整體感知
師:同學們,你見過大石頭嗎?它是什么樣子的?你見到它時是什么感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幻燈片),看看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是怎樣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的。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有什么問題嗎?好,我們先來看看同學們提出的不理解的詞
地質學?冰川?突兀?
第四紀冰川:約250萬年前至今.那時候氣候異常寒冷,人們將處在這個時候的冰川稱為第四紀冰川
突兀:山石等物高高地立在一個地方
1:同學們越來越會學習了,預習的時候就可以提出那么多的問題,。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你們通過讀文提出了這么多問題,老師相信你能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問題的答案
就藏在課文里,F在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了什么?我們現在就來讀讀課文好嗎?
這篇課文講了什么?
生: 講了李四光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疑問,然后跑去問老師和爸爸。然后出國學習解決疑惑的故事
師:問老師和爸爸有沒有解決疑惑?
生: 講了李四光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疑問,問老師和爸爸沒有得到答案?孔约撼鰢鴮W習解決疑惑的故事
師:很好,說明你認真的讀了課文并且去思考了.真是愛思考的好孩子
生:講了李四光的事
師:講了他的什么事啊?我們前面學習了要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你已經把人物說出來了,還有誰補充?
生:李四光小時候對大石頭產生疑惑,跑去問老師和爸爸,老師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
師:有兩個時間
生:長大后,李四光出國學習終于知道了答案
師:那這篇課文講了什么?我們要學會善于傾聽,把全面同學說的都補充起來,看看誰最善于傾聽,你說
生:李四光小時候對大石頭產生疑惑,跑去問老師和爸爸,老師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長大后,李四光出國學習終于找到了答案
師:好,前面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講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纯凑l能看著燈片一氣呵成來的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說出來了,說明你的概括能力特別強,誰來說
。ǚ呕脽羝
幻燈片:李四光小時候_______,問_____________長大后-----------------------------,終于弄明白了____________的故事
生:李四光小時候對大石頭
產生疑惑,跑去問老師和爸爸,老師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長大后,李四光出國學習終于弄明白了石頭的來由的故事。
小結:這個同學用很簡單的幾句話就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說出來了,真不簡單!概括能力真不錯!
2我們剛剛了解了李四光對一塊大石頭產生疑惑和解決疑惑的故事,那文中的李四光留給你什么樣的印象?
愛提問/愛思考/善觀察板書:愛提問(提煉同學的觀點寫上)
愛思考
3:你們說他愛提問愛思考,那李四光到底提了什么問題?請大家找出來。默讀一下李四光小時候的部分,邊讀邊批注,邊讀邊思考看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你說
a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很好,這句話李四光是放在心里還是說出來的?
生:說出來的
師:是說出來的嗎?看看課文:時間長了,他對這塊大石頭產生了興趣:”……”
生:放在心里的
師:很好,他還提了什么問題?
生:b是誰把它放在那兒的呢?
師:還有沒有?你說
c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一定非常大。它應該把草地砸出一個很深很深的大坑?伤鼮槭裁礇]臥進土里去呢?
師:好,李四光提了這么多問題!真是個愛思考的小孩!好,我們先來看看他心里的疑惑(幻燈片)
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這個問題好不好,好在哪里?
a好,李四光通過捉迷藏對大石頭產生了疑問,而其他小伙伴沒有卻產生疑問。
那說明李四光比別人善于觀察,對嗎?嗯,善于觀察就要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發現別人沒有注意的事物。很多科學家都是善于觀察的人
b好,有問題就去想辦法解決,跑去問老師
嗯,不懂就問,這是很好的學習態度。有了問題,就要大膽的去問。
正是因為他心中產生了疑惑,才推動他不停的去尋找答案。這是個很關鍵的地方。那么他內心的這種疑惑,誰能把他讀出來?你讀
生: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有點疑惑的感覺了,還有沒有讀得更疑惑的?
師:還有沒有認為讀得比他好的?
師:很好,我能夠感覺你心中那個大大的疑問號了,好,全班一起來讀----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讀得更疑惑一點----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語言訓練
師:嗯,很疑惑了。心中很疑惑,有個大大的問號在心里,于是跑去問老師。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呢?下面誰來當李四光來問問老師?你說
生: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你問老師連稱呼都沒有,真沒禮貌。老師不回答你這個問題,重新問一遍
生:老師,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我怎么聽不明白呢,哪里的石頭?注意聯系上下文想象一下,你說說
生:老師,草地上的大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老師是怎么回答他的。誰來做老師,回答他?
生: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歷史了,我小的時候它就在那兒了
師:老師的語氣應該怎樣呢?還有沒有誰來做老師?你來
生: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歷史了,我小的時候它就在那兒了
師:從這句話發現了什么?
生:發現老師不確定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
生:恐怕
師:好,那該怎么讀?誰來當老師?
生: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歷史了,我小的時候它就在那兒了
老師沒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問題,所以李四光又問了個問題
b是誰把它放在那兒的呢?
這個問題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因為老師沒有回答李四光的問題。只是說石頭在那的時間長。李四光就更急卻的想知道石頭是從哪兒來的!
生: 老師沒有正
面回答李四光的問題.他就問得更深入了.想知道是誰放在那里的
師:哦,有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誰做老師來回答他?你說
生:聽說天上常常掉下來隕石,也許它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吧
師:從這句話你發現了什么?
生:老師不肯定
師:從哪里看出來?
師:好,怎么把老師的不確定表達出來呢?誰來讀?
生: 聽說天上常常掉下來隕石,也許它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吧
好,老師的回答,李四光又問了個問題
c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一定非常大。它應該把草地砸出一個很深很深的大坑?伤鼮槭裁礇]臥進土里去呢?
這個問題提得好嗎?好在哪里?
a他通過分析老師的回答進一步的提出了問題,愛動腦筋.勤于思考
b善于分析老師的答案。不僅善于問還善于分析問題,不盲從。
板書:愛動腦,勤思考,善分析,不盲從
那老師怎么回答呢?誰來做老師?
這我可說不上來了
老師當時答不上來,他說這句話是心里會怎么想?
不好意思/被問住了/
好,那應該怎么讀?誰來?
這我可說不上來了
嗯,很好.大家想不想當小演員?—想
好,下面我們搞個小角色表演,你們先跟同桌把李四光和老師的對話排練一遍,然后叫同學來演一演……
演得真好。再叫兩個同學來演,
不錯,大家給掌聲表揚他們。
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誰愿意做旁白?
男同學讀李四光,女同學讀老師的
讀了這一段話的對話有沒發現和前面課文的對話有些什么不一樣?
沒有提示語,還發現了什么,每人的話都成一個自然段
對了,同學們都很善于發現。連文章的特殊表達方式也發現了。這樣子的對話不僅清晰而且很簡潔。以后我們寫作文的時候,兩個人的對話也可以這么寫
好,老師被問住了。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同學們想一想他會怎么問爸爸,爸爸又會怎么回答.同學在下面演一演,問爸爸的話可以參照李四光問老師的話來提問,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說不清楚的。下課后再寫一個小練筆,通過對話來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好,演員開始排練。
小演員都準備好了嗎?好,你們來演一演。問爸爸的話可以參照李四光問老師的話來提問,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說不清楚的。
4.李四光解決了疑惑沒有?怎樣解決的?
生:解決了。他去英國學習地質學,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動巨石
師:是解決了嗎?他明白了家鄉的石頭是從哪兒來的了嗎?
生:沒有,他還回到家鄉,專門考察了那塊那石頭,才弄明白是從秦嶺來的
師:怎樣考察?想象一下考察會做什么呢
生:可以拿個放大鏡看看那塊石頭,可以看看草地周圍
4.李四光的故事對你什么啟發?
生:要向李四光一樣愛思考/勤動腦/打破沙鍋問到底
。ǚ呕脽羝,打出李四光的照片)
師:看,李四光爺爺來了,你們對他說些什么?
生:李四光爺爺,你真愛學習
生:李四光爺爺,我要學習你愛思考,勤動腦
師:說的真好,好好學習,勤于動腦。我相信將來你們也會像李四光那么有出息的.這節課就到這里,下課!
。╠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此文轉載于
《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 篇3
一、看拼音,寫詞語。
zhù míng qiāo qiāo duǒ shǎn xìng qù lì shǐ lǚ xíng
( ) ( ) ( ) ( ) ( ) ( )
kǎo chá qín lǐng yi jì zhèn jīng zhuō mí cáng
( ) ( ) ( ) ( ) ( )
píng zhěng zhuān mén yán jiū chéng guǒ qí guài
( ) ( ) ( ) ( ) ( )
二、組 詞。
悄( ) 怕( ) 隕( ) 推( ) 清( )
捎( ) 伯( ) 損( ) 難( ) 晴( )
三、加偏旁成新字再組詞。
白____( ) 者____( ) 央____( ) 韋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隹____( ) 土____( ) 是____( ) 艮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四、照樣子寫詞語。
嚴嚴實實 孤零零 轉來轉去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五、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
1.觀察 考察
李四光回到家鄉,專門( )了這塊大石頭。
清晨,老師帶領我們在花壇前( )萬年紅的生長過程。
2.發現 發明
李四光( )在長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紀冰川活動的遺跡。
火藥是我國古代四大( )之一。
六、改病句。
1.李四光是我國聞名的地質學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四光回到家鄉,考驗了這塊大石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園里開著五顏六色的紅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早晨,坐在院子里讀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經過努力,我作業中的錯別字進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造 句。
1.一……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到……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原文填空,體會意思。
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_____________。它應該_________。
可它_____________?
他終于弄明白了,這塊大石頭是從_________被_________帶到這里來的。經過進一步的考察,他發現在_________有大量的_________活動的遺跡。他的這一研究成果,震驚了______________。
《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 篇4
本文圍繞奇怪的大石頭是從哪里來的,敘述了幾個與此相關的事件,表現了李四光積極思考、不懈追求的可貴品質。
、拧〕踝x課文,目的有二:一是初步了解內容;二是請學生邊讀邊想,自己玩過的捉迷藏與李四光玩的有什么不同,這可以使學生通過比較,盡快進入課文所描述的事件之中,同時引導學生領會李四光是如何在玩中思考的。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李四光與同學玩捉迷藏對巨石由來產生疑問;向師長請教和去英國留學,才逐漸明白了其中原因;回到家鄉考察,取得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⑵ 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所感知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細讀課文。為促使學生思考,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也可以啟發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在師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梢試@“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兩個問題展開討論。 ⑶ 在解決“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的問題時,應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展開探討。如,“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說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獨立的;“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說明這塊巨石體積龐大;老師說“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說明時間之久;老師說它是“天上掉下來的隕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為什么沒臥進土里去”,并且連父親也不清楚,說明它的由來連大人都弄不清楚,綜合上述幾個方面,說明了此石“真怪”。
正是因為大石頭有這樣幾“怪”,李四光才產生了疑問,他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呢?首先是因為石頭的“大”,才引起了李四光的興趣,“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李四光去向老師請教。老師講到了石頭的幾百年的歷史,可是李四光并不知道“是誰把它放在那兒的”,于是老師推測是“天上掉下來的”隕石,李四光按照老師的推測進一步思考,這么大的石頭,要是從天而降,應該砸一個大坑,可是為什么沒有呢?對此,老師和父親都說不清楚,這又進一步表明了石頭的怪──大人也不知道。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老師與李四光的對話,感受李四光的思考問題的過程。除此之外,學生還應該明確,李四光的可貴之處在于,沒有因為老師和父親都未能解決自己的疑問而放棄求索,“這個問題李四光想了許多年。直到他長大以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昂髞恚钏墓饣氐郊亦l,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他發現在長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紀冰j!!活動的遺跡……”,可提醒學生注意“許多年、直到、才、專門、考察、發現”幾個關鍵詞語,理解李四光執著探索的可貴品質。
學生在結合上下文對上述幾方面內容進行理解、探討、交流的過程當中,一方面要通過課文所描寫的事件,懂得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只有執著的追求才會取得成功的道理,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了解作者是怎樣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執著求索寫具體的。
《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 篇5
第一課時
師:同學們,在第二組課文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偉大的革命領袖列寧和文學家高爾基的故事,今天我們還要認識一位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請大家先把課本打開,翻到27頁,我們先來一起看看資料袋,誰能把資料袋中的內容讀給大家聽呢?
生1讀資料袋中的內容
師:讀得真好,過去呀,外國專家認為我國的地下沒有石油,中國用的石油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李四光發現我國長江流域有大量的第四紀冰川活動的遺跡,證明我國陸地上一定有石油,這項發現震驚了全世界,使外國專家對中國地質學家刮目相看,可是你們知道嗎,李四光這項研究的成功居然和他童年的一塊大石頭有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七課,一齊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奇怪的大石頭
師:老師想請同學們先自學課文,自學的時候,要注意讀準生字和詞語的音,還要標上自然段序號,最后要把課文讀正確
生自學課文
師:剛才大家自學得很認真,現在我們一起來讀讀詞語
生齊讀詞語:大坑,考察,秦嶺,流域,遺跡,震驚
師:請你和同桌同去讀讀這些詞語可以輪流讀,也可以一起讀
同桌輪流讀詞語
師:我們請大位同學輪流讀這些詞語,其他同學仔細聽他們是否讀得正確
三位同學輪流讀詞語
師:請來評價一下他們讀得怎么樣
師:讓我們一起把這些詞語再讀一讀
生再讀詞語
師:在這些詞語當中,恐怕有些詞語的意思你們還不明白請大家看大屏幕,仔細,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秦嶺——是我國的一條山脈,它在陜西省,在長江流域的北面
流域——是一條河流過的地方,課文中的長江流域就是長江和它的支流流過的地方
遺跡——是古代事物留下的痕跡,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這幾個詞語都在我們課文當中的最后一個自然段中,讓我們把最后一段來讀一讀
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糾正讀音,秦嶺的嶺讀第三聲找到帶有秦嶺的句子一起讀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讀會了詞語,還弄明白了一些詞語的意思現在請同學們輪流來讀讀課文,看看讀得是否正確
師:誰來評價一下他們讀得怎么樣?
生評價
師:接下來,請大家再去讀讀課文,邊讀邊想,李四光和這塊大石頭之間到底發生了怎么樣的故事
生自讀課文
師:誰來說說李四光和這塊大石頭之間到底發生了怎么樣的故事呢?
生1:李四光發現了這塊大石頭,對它產生了興趣,后來終于弄明白了這塊大石頭的來歷,
師:李四光是怎么弄明白大石頭的來歷的呢?
生2:李四光是經過多年的研究才弄明白的
師:是啊,誰能把這句話連起來說一說呢?
生3:課文主要寫了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一塊石頭產生了疑問,經過多年研究,他終于弄明白了這塊巨石的來歷,
師:你說得非常完整,有關于李四光和這塊大石頭之間的故事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接下來我們還要來寫生字,
請大家看大屏幕,
著名,捉迷藏,悄悄,躲閃,大坑,臥進去,推動,旅行,考察,秦嶺,第四紀,遺跡,研究,震驚
這兒有許多要寫的字組成的詞語,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詞語
這些紅色的字是今天我們要寫的字,請你仔細看一看,你覺得哪些字在寫的時候是有困難的呢?
生1:臥這個字左邊比較難寫,
師:是啊,臥這個字左邊筆順特別難,讓老師帶著大家寫一寫,請大家看黑板,
師范寫臥寫,
師:請大家看清楚左邊部分的筆順,
師:讓我們一起來書空一下
師:還有誰來說一說吧,
生1:藏這個字的中間就藏著臥的左半部分,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讓教師再把這個藏寫再寫一寫
師范寫藏字
師:好,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寫生字吧,每個生字寫兩遍,還要把詞語表中的詞語抄寫一遍,開始吧
同學們寫生字
師:好,剛才大家寫字非常認真,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這節課我們就讓到這兒
第二課時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七課《奇怪的大石頭》,我們要先來聽寫詞語請大家準備好本子,我們一起聽寫
捉迷藏,秦嶺,遺跡,震驚
師:老師把詞語連起來讀一讀,請你認真讀一讀
師連起來讀語詞,
師:請同桌兩個交換過來批改詞語
同桌交換批發詞語,
師:好,全對的同學請舉手,
師:看來大家詞語掌握得很好,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生1:課文主要寫了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一塊石頭產生了疑問,經過多年研究,他終于弄明白了這塊巨石的來歷,
師:說得非常清楚,現在請大家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讀這了篇課文,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默讀課文
師:請大家看看如果要進一步研究課文,我們可以抓住哪些問題來研究呢?
生1:我覺得我可以來研究一下這塊大石頭到底奇怪在哪里?
生2:我們還可以重點研究一下李四光發現這塊大石頭之后是怎么做的?
師:這塊大石頭到底奇怪在哪里,李四光發現這塊大石頭之后又是怎么做的?請大家再讀讀課文,找找問題的答案
生自讀課文
師:誰來說一說這塊大石頭奇怪在哪兒呢?
生1:這塊大石頭真奇怪,它很大,是一塊巨石,卻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生2:沒有人知道它是哪兒來的,它的周圍是平整的土地,沒有一塊石頭,
師:李四光發現這了塊奇怪的大石頭之后它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1:李四光對這塊奇怪的大石頭提出了許多問題
師:李四光對這塊奇怪的大石頭到底提出了哪些問題呢?同學們,請你們找到這些問題,把它畫下來
生自找問題
師:誰來讀一讀你找到的句子呢?
生1:這么大的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生2:是誰把它放在那兒的呢?
生3:這么重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從天上掉下來,力量一定非常大,它應該把草地砸一個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為什么沒臥進土里去呢?
師:老師找到的也是這三個問題,請大家看大屏幕,你找到的也是這三個問題嗎?請大家把這三個問題讀一讀
生齊讀問題
師:讀得很好,讀出的問的語氣,從這三個問題,你體會到了些什么呢?
生1:對別人來說,這是一塊十分普通的石頭,可李四光卻有問不完的問題,這能體現出他很會思考,
師:你說得可真好,同學們,讓我們再來讀讀這三個問句,不僅要讀出問的語氣,還要體會李四光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精神
生齊讀問題
生1:通過剛才的讀,我發現李四光真會提問題
師:你是怎么看出他真會提問題的
生1:李四光和別的小伙伴一起玩,但只有他對大石頭提出了那么多的問題他真會觀察
生2:我也覺得李四光很會提問題,你們看,李四光提出的這個問題,“這么重的……土里去呢”這個問題中的“應該”“一定”“為什么”體現出李四光很會思考
師:你們都很會學習,剛才張雪飛說的這個問題非常重要,請大家把課本翻到27頁,我們來看課后的第三題,請大家按課文內容把這個問題填寫完整,體會體會李四光是怎么提問題的
師:讓我們再把這個詞語讀一讀,體會體會李四光是怎么提問題的
生齊讀詞語
師:當李四光產生了那么多的問題以后,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1:李四光發現后,去問自己的老師,當老師也不知道后,他不放棄,又去問自己的爸爸,他長大以后,一直記著這幾個問題不斷地去尋找答案
生2:小時候,他問老師,問爸爸,等李四光長大了,他不斷學習,尋找答案
師:是啊,有了問題,不斷探索,尋找答案,最后才能有所成果,李四光就是這么做的最后終于弄清楚了這塊大石頭的來歷,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最一自然段吧,
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師:現在誰能來說說這塊奇怪的大石頭這怎么來的呢?
生1: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兒來的
師:是啊,經過進一步的考察,李四光發現長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紀冰川活動的遺跡,由此他就證明了在我國的陸地上一定是有石油的,這項研究成果震驚了全世界,讓外國專家對中國地質學家刮目相看,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把課文自己連起來再讀讀,想想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和啟示嗎?
生自讀課文
師:誰來說說你的想法呢?
生1:我們產生疑問后,要不斷地去尋找答案
生2:我們應該學會在生活中觀察
生3:我很佩服李四光的不斷研究的精神,我們要向他學習師:看來今天的學習,大家的收獲可真不少,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
《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 篇6
7 奇怪的大石頭
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課前準備
1.發動學習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資料、圖片、童年故事。
2.預習課文,不理解的詞語,知識查字典找資料。
3.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談話法 朗讀法 討論法 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放多媒體課件,談話導入
你見過大石頭嗎?如果你見到一塊大石頭(教師板畫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生一些疑問?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板書課題)。
二、查預習情況
1.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介紹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3.分節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閃、隕(yǔn)石、大坑(kēng)、
臥進、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嶺、流域(yù)、遺(yí)跡、
研究、震(zhèn)驚
三.解決一些術語詞
1.隕石:大的流星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
2.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展的科學家。
3.突兀:高聳。
4.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后一個紀。約從距今250萬年前至今。此時高緯度地區廣泛地發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5.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面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
6.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褶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線。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四、讀課文思考
1、小李四光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教師相機板書學生對李四光的印象。如:愛思考,愛提問,好問好學,等等。
2、能用書上的話來充分說明你的觀點嗎?
五、再讀課文,合作研讀
1、再讀課文,劃出說明自己觀點的理由。
2、小組合作,互相說說自己的觀點和句子。
由記錄員做好記錄,準備全班交流。
六、導寫字,完成作業。
1.認讀要寫的字。
2.爭做寫字小老師:那幾個字容易寫錯,該怎么寫,請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畫,第六筆為“┖”。
“臥”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筆順,第三筆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筆順。
布置作業
1、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生字、詞。
板書設計: 7 奇怪的大石頭
著 藏 巨 恐 坑 臥 推 秦 域 紀 遺 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檢查生字詞默寫
2、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感受人物品質
。ㄒ唬└惺芫奘“怪”。
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們圍著這塊奇怪的大石頭捉迷藏。讓我們到現場去,去看看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
。1)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課文,思考: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在書上劃出重點詞句。
(2)小組討論。
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展開討論:
一怪,它是獨立的──“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二怪,這塊石頭體積龐大──“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
三怪,時間久──“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四怪,沒有人說得清它的由來──“爸爸也說不清楚”。
。3)朗讀課文,再次體會巨石之怪和李四光的疑問。
。ǘw會李四光是怎么提問題的。
按課文內容填空:這么重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它應該?伤 )?
。ㄈ└惺苋宋锲焚|
大石頭可真怪!李四光有了和大家一樣的感受,他產生了疑問,他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呢?
全班交流:
老師隨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研讀有關句子。
如:
1、時間長了,他對這塊大石頭發生了興趣: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為什么李四光會對這塊石頭感興趣呢,這塊石頭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嗎?
可用因為……所以……讓學生說說原因。讓學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李四光跑去問老師……
想象情境,進行說話練習。
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同桌演一演對話。
指名演一演。
3、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
老師的回答令李四光滿意嗎?
說話練習:
這么重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 ),應該會把草地( ),可它沒有臥進土里,所以一定( )。
從而讓學生感受李四光好問好質疑的品質。
4、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
師生演演這次對話。
李四光在請教多人失敗后,你覺得他會怎么想?
5、這個問題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說話。感受李四光的執著,認真的態度。
6、后來,李四光回到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
感受李四光的執著探索的可貴品質。
7、一塊大石頭,引發了一個重大的科學研究成果,這個成果震驚了全世界!讀到這里的時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爺爺說的嗎?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李四光爺爺,我想對您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分角色朗讀
四、交流讀后感想
1.完整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巨石聯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現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大價值。愿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五、課外積累
找一找課外資料,搜集名人小時候敢于質疑,勤學好問的故事。為口語交際做好準備。
板書設計:
奇怪的大石頭——不奇怪的大石頭
想了許多年 終于弄明白
專門考察 震驚全世界
進一步考察
好問 執著
教學反思:
《奇怪的大石頭》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侯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通過自己許多年的研究終于弄明白巨石由來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數十年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首先自己通讀了教材,認真鉆研了教學用書,確定了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要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我引導學生圍繞下面兩個問題展開討論:(1)奇怪的大石頭“怪” 在哪里?(2)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在解決第一個問題時,我讓學生反復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展開討論,進行探討。學生抓住“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中的“孤零零”,知道了石頭是獨立的一塊;從“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這句話知道了這塊石頭非常大;從老師說的話“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明白了這塊石頭已經有很長很長的時間了;老師說它是“天上掉下來的隕石”,但李四光又想這么大的石頭“為什么沒臥進土里去呢?”而且連大人也說不清楚。通過這幾方面,學生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知道了這塊大石頭確實“怪”。正是因為這樣,李四光才產生了疑問,緊接著,我引導學生討論第二個問題。我讓學生反復朗讀老師和李四光的對話,感受李四光思考問題的過程。(3)雖然老師和父親都說不清楚石頭的來歷,但是李四光沒有放棄求索,在不斷地思索和解決疑問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從中感受到了他那勤于思考、善于動腦,數十年執著求索的精神。因此,我教育學生要學習李四光這種執著求索的精神品質,又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的最后幾段,重點抓住“許多年”“直到”“才”“專門考察”“發現”等關鍵詞語來體會,學生通過反復誦讀體會,進一步理解了李四光執著探索的可貴品質。
在教學這一課時,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時,沒有很好地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加以理解和體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要多注意這一點。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二)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不理解的詞語,知識查字典找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板畫激趣,談話導入
你見過大石頭嗎?如果你見到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生一些疑問?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板書課題)。
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全班朗讀,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閃、隕(yǔn)石、大坑(kēng)、
臥進、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嶺、流域(yù)、遺(yí)跡、
研究、震(zhèn)驚
檢查預習,質疑解難。
1.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介紹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學生針對課文內容質疑,師生共同解疑。
a.對預習認真,能主動、正確解疑的同學給予表揚。
b.主要解決以下疑難:
隕石:大的流星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
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展的科學家。
突兀:高聳。
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后一個紀。約從距今250萬年前至今。此時高緯度地區廣泛地發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面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
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褶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線。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反復朗讀,讀通讀順 可采用自由讀、分角色讀、老師參與讀、學生齊讀等方式,把課文讀通讀順。
作業
1.家聽本課文后生詞。
2.抄寫文中你喜歡的句子。
板書設計: 7 奇怪的大石頭
著 藏 巨 恐 坑 臥 推 秦 域 紀 遺 震
教學反思
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和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在字詞的學習中,先相對集中地學習,側重于讀準字音,而后在講讀課文中結合語境再側重于形義的解析。上述部分難點的字詞析解適當地滲透一些字理知識,使學生形象地識記字詞形義,以達到語文新課標所提出“喜歡學習漢字”境界。采用多種方式朗讀,且要求讀通讀順,為第二課時對課文的品味和感悟做好鋪墊。
第二課時
復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感知巨石形象
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們圍著一塊巨石捉迷藏。讓我們到現場去,去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巨石,為什么能引起李四光的興趣。
a.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b.教師板畫石頭,討論:
a)這是塊怎樣的石頭?(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指出石頭的四個特點:大、時間久、臥進土地、獨立
b)李四光和伙伴們是怎樣圍著石頭捉迷藏的?
李四光圍著大石頭躲閃,大石頭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導學生根據內容描述。
c.小伙伴們轉來轉去找不到李四光,咦,這是為什么?(石頭大,便于躲藏這也是原因之一)
感受好問精神
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大石頭有了疑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怎么答的?李四光又會怎么想?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一演。
同桌讀、演后挑選學生上臺表演。
表演結束后教師問李四光扮演者:“聽了老師的回答,你的疑問解決了嗎?為什么?”
解開巨石之謎
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后來這個疑團有沒有解開,怎么解開的,請大家讀最后兩自然段。
讀后討論
a.李四光怎么解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
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
a)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二十多年;
b)長大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終于弄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b.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現了什么重大成果?
交流讀后感想
1.完整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想,請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結鼓勵:
孤零零的巨石聯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現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大價值。愿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作業超市
1、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
2、 、寫生字詞語。
3.繼續搜集、閱讀其他名人故事。
板書設計
小時候 發現問題
奇怪的大石頭 震驚世界
長大后 勇于探索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的設計主要是想體現閱讀教學的基本特征,即加強對詞語的品味和語段的朗讀訓練,同時培養學生敢于求索的意識和精神。通過恰當的問題設計以回觀課文內容,弄清善于思考、敢于探索與獲取成果的關系,最后雙通過說寫自己感悟最深的一句話,把語文的學習與人文的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 篇7
我會填
。 ù) ( ì) ( ǎn)
著名 地質學家 躲 閃
( áng) (l ) (q )
捉迷藏 旅行 秦 嶺
我會寫
tuī dòng yán jiū qiāo qiāo
kǎo chá yí jì zhèn jīng
火眼金睛 和同桌共同探討各組生字的異同,然后再組詞。
旅( )暑( ) 秦( )推( )
族( )著( ) 奏( )唯( )
秦( ) 震( ) 閃( )悄( )
泰( )需( ) 間( )消( )
模仿秀
孤零零( )( )( )
嚴嚴實實( )( )( )
轉來轉去( )( )( )
我能選
聞名 著名
李四光是( )世界的地質學家。
李四光是我國非常( )的地質學家。
平整 平坦
大石頭的四周都是( )的土地。
經過鄉親們的努力,一條( )的大道從村子中間橫穿而過。
震驚 震動
李四光的研究成果( )了全世界。
一聲春雷( )著整個山谷。
課文回放
1.把括號填完整.
這么重的大石頭從( ),力量( )。它應該( ),可它( )。
這段話讓你體會到了什么?請和大家交流一下,并寫下來。
自評:
積累窗
1.科學研究工作,尤其是富于創造性的意義,尤其是要依靠自力更生。
2.我們要記著,作了繭的蠶,是不會看到繭殼外面的世界的。
3.一些陳舊的、不結合實際的東西,不管那些東西是洋框框,還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們打破,大膽地創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論,來解決我們的問題。
----李四光
你還知道其他的名言嗎?
閱讀窗
“小博 士”
黃煒是北京翠微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 他知道的東西可多了 同學們都叫他 小博士。
“小博士”有個習慣:對什么事都要打破沙鍋問到底。比如,他看到鬧鐘一上弦就走,就想找出它的奧秘啊。于是,他把家里的鬧鐘悄悄地拆開,觀察內部結構;他又看到半導體收音機能發出聲響,就把它打開,仔細研究,F在,家里的收音機壞了,他還能修理哩!
黃煒喜歡閱讀自然科學讀物。他常常把學到的知識繪聲繪色地講給同學聽:從宇宙,地球,講到古猿進化到人;從人們最出用手指計數,講到現在的大型計算機;從古人夢想的空中駕云,講到宇宙飛船,外星人,飛碟和星際旅行……他還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從天空中的風云變幻,到地上的螞蟻筑窩…正是因為黃煒有勤學好問的精神和細心觀察的好習慣,使他成為了同學們當中的“小博士”。
1、把第一自然段所缺的標點補上。
2、根據原文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字。
繪( )繪( ) 風云( )( ) ( )學( )問
3、黃煒為什么能成為同學們當中的“小博士”?
4、談談你閱讀后的感受吧!
九.寫一寫
許多偉大的發明和發現都離不開細心的觀察。魯班觀察帶齒的草葉,發明了鋸子;牛頓觀察落地的蘋果,發現了地球有吸引力;瓦特觀察水燒開后的壺蓋,發明了蒸汽機……
古今中外還有不少這樣的故事,你還能說說或寫寫嗎?
《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 篇8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應以讀悟語、以讀悟情,因此本設計重在引導學生在品詞、品句、品讀中體悟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和受到文本蘊含的人文熏陶。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習本文語言,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初步感知品味語言的方法和圍繞主題把內容寫具體的寫法。
[課前準備]
師生課前都盡可能地通過各種同渠道搜集相關的冰川活動資料以及有關科學家李四光的材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由題引入
課題是《奇怪的大石頭》,這里的中心詞是“石頭”,稱這塊石頭“大”,究竟有多大?大石頭就大石頭唄,可又說說它“奇怪”,奇怪在哪兒呢?又是誰會對一塊大石頭感到奇怪呢?是“一時”奇怪還是“長久”奇怪呢?最后這“奇怪的大石頭”變成了“不奇怪的大石頭”了嗎?就帶著這些問題好好地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初讀課文,感知基本內容。
2、讓學生按以上引入的提示概說課文內容。
三、學習生字新詞
讓學生在課堂練習本上寫出自己第一次接觸的感到陌生的生字新詞,這樣,每人寫的生字新詞是不盡相同的,但對課文后列出的要求掌握的生字要重點指導。
四、反復朗讀,讀通讀順
可采用自由讀、分角色讀、老師參與讀、學生齊讀等方式,把課文讀通讀順。
[設計意圖]
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和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在字詞的學習中,先相對集中地學習,側重于讀準字音,而后在講讀課文中結合語境再側重于形義的解析。上述部分難點的字詞析解適當地滲透一些字理知識,使學生形象地識記字詞形義,以達到語文新課標所提出“喜歡學習漢字”境界。最后采用多種方式朗讀,且要求讀通讀順,為第二課時對課文的品味和感悟
做好鋪墊。
第二課時
感知巨石形象
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們圍著一塊巨石捉迷藏,讓我們到現場去,去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巨石,他們是怎樣圍著巨石捉迷藏的。
1.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2.教師用電腦多媒體課件顯示巨石,討論:
。1)這是塊怎樣的石頭?(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2)李四光和伙伴們是怎樣圍著石頭捉迷藏的?
電腦多媒體課件繼續演示李四光圍著大石頭躲閃,大石頭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描述。
(3)小伙伴們轉來轉去找不到李四光,咦,這是為什么?(石頭大,便于躲藏這也是原因之一)
感受好問精神
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大石頭有了疑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怎么答的?李四光又會怎么想?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一演。
同桌讀、演后挑選學生上臺表演。
表演結束后教師問李四光扮演者:“聽了老師的回答,你的疑問解決了嗎?為什么?”
解開巨石之謎
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后來這個疑團有沒有解開,怎么解開的,請大家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讀后討論:
李四光怎么解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
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
(1)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許多年;
(2)長大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終于弄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4)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現了什么重大成果?
。5)認真地想想“疑問”--“行為”--“成果”相互間的關系,你從中什么啟示?在小紙片每人動筆寫一名自己感悟最深的話,然后在小組里念讀,相互評價修改后把它張貼在教室一角的“凡人名言”欄里。
交流讀后感想
1.完整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想,請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結鼓勵:
孤零零的巨石聯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現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巨大價值。愿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設計意圖]
第二課時的設計主要是想體現閱讀教學的基本特征,即加強對詞語的品味和語段的朗讀訓練,同時培養學生敢于求索的意識和精神。通過恰當的問題設計以回觀課文內容,弄清善于思考、敢于探索與獲取成果的關系,最后雙通過說寫自己感悟最深的一句話,把語文的學習與人文的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 篇9
一,教材簡析:
《奇怪的大石頭》是人教版教材第五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玩耍時,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在老師和父親都未能解答的情況下,通過自己多年的研究終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來.
本文脈絡清晰,先介紹了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質學家,接著講了李四光玩耍時對怪石產生了疑問,然后講向師長請教和去英國留學,逐漸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最后講回家鄉進一步考察,取得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表現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在寫法上,本文通過對話展示人物的內心活動,發現他善于思考,提問的能力.
讀懂課文,感受李四光勤于動腦,執著求索的品質是文章的教學重點,領會李四光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是文章的教學難點.
二,教學設想及切入點.
1,課文中涉及到一些地質學知識,如:隕石,冰川等,課前可讓學生搜集相關資料,幫助理解課文.但不能把大量的時間都用于地質學知識的滲透上,偏離本文主旨.
2,理解課文時,可在學生課前對課文有所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質疑,梳理出有價值的問題后,本文可抓住三個主要問題作為教學的切入點:①"文章的題目是《奇怪的大石頭》,這塊石頭究竟奇在哪 怪在哪呢 "②"關于這塊石頭,李四光產生了哪些疑問 "③"最后他的疑問解開了嗎 他是怎么解開的 "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質疑,
師: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即提出一個小問題,
就會有小進步,提出一個大問題,就會有大進步.提出的問題越多,進步就越大.沒有問題的同學可能是你全懂了,呆會兒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就由你來答或者是你沒有一點進步.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劃出你的疑問,批出你的感受,比比誰的進步最大,好嗎
讀課文,認真批注.師巡視.
(二)梳理問題并歸納
師:哪一個愛思考的孩子先來發言
1,文章的題目是《奇怪的大石頭》,這塊石頭究竟奇在哪 怪在哪呢
2,關于這塊石頭,李四光產生了哪些疑問
生交流,課件出示5個問題:
(1)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2)是誰把它放在那兒的呢
(3)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一定非常大.它應該把草地砸出一個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為什么沒臥進土里去呢
(4)這塊突兀的大石頭到底是怎么來的
(5)為什么它的周圍都是平整的土地,沒有一塊石頭呢
3,仔細讀讀這5個問題,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4,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他還特意去問了老師和父親.我們來看看他和老師的對話.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3-7小節.從他和老師的對話中你又發現了什么
5, 是呀,老師的回答并不能解開李四光心中的疑團,他又去問爸爸,還是……這些問題他是不是隨便問問就算了 他想不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他在心中一直問了很多年,從(他小時候)一直到(他長大再次回到家鄉),這些問題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僅沒有被李四光遺忘,反而這些問號變得越來越大!(板書 5個問號,一個比一個大.)
6,最后他的疑問解開了嗎 這塊石頭是怎么來的 他是怎么弄明白的
7,師:如果前面的疑惑用五個大大的問號來表示,那么這個石頭之謎解開了該用什么號 說說理由.
生:"."因為問題的答案已經揭曉
生:"!"因為這些問題困擾了李四光很久,今天終于有了答案,他很激動,很興奮所以用"!"
師:同學說的都有道理,還有其他的答案嗎
……(生驚訝,沉思)
生:我知道了"," 因為李四光研究完了這塊大石頭后仍然繼續研究,又發現了第四紀冰川漂流的遺跡,所以他的研究還沒完,用",".
師:"你們贊成誰的意見 "
(生一致認為第三種意見板書",")
師:"如果再給后面加個標點符號,你認為用什么號最合適!"
生:"……" 因為李四光的研究并沒有就此停止.
生:我也同意,李四光的此后一直都在不斷地研究,直到他生命的結束.
……
(三)總結升華
1,小李四光從一塊巨石質疑,通過自己的探索,研究出的成果震驚了全世界,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有什么感想
學生暢所欲言
2,你想對李四光爺爺說什么話
用"李四光爺爺,我想對你說_________"的句式說一說.
(四),開心練習:
填空:
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
它應該————————————.
可它—————————————
2,細心體會再回答:
從李四光弄明白大石頭來歷的事中,你體會到什么 用"李四光爺爺,我想對你說_________"的句式寫一寫.
板書設計:
石頭→ →,→……
教學反思
反思本課教學,有這么兩個比較突出的地方:
一,巧設提問,擦亮思維火花.
本課教學設計,我提問不多,但卻精練.文章主要就抓住三個問題展開教學①"文章的題目是《奇怪的大石頭》, 這塊石頭究竟奇在哪 怪在哪呢 "②"關于這塊石頭,李四光產生了哪些疑問 "③"最后他的疑問解開了嗎 他是怎么解開的 ",每個問題都能很好地發掘學生思維的空間,尤其是對第二個問題的研讀,讓學生從5個問題入手,放手讓學生去發現,在發現中,李四光善于提問,勤于思考, 執著探求問題答案的形象不知不覺地走進了學生的內心世界.正因為有了這些精巧的提問,才會使學生不斷擦出思維的火花,照亮富有生氣的課堂.
二,標點串聯,激起多元思考.
本課教學設計最大的亮點,在于教師用標點符號來設計板書,串聯文章的主要情節,通過對板書標點的選用,啟發學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精彩的回答層出不窮,在一句句精妙的回答中,李四光孜孜不倦,刻苦鉆研,執著追求的形象在學生的腦海中更加豐滿.這些標點點出了石頭的啟示,點出了學生的智慧,點出了課堂的精彩!
《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 篇10
【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捉迷藏、悄悄、躲閃、嚴嚴實實、轉來轉去、興趣、平整、推動、旅行、考察、秦嶺、遺跡、研究、成果、震驚”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讀懂課文內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教學的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李四光,導入課題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大朋友──課件出示李四光頭像,簡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小時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分節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3、你對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師相機板書學生對李四光的印象。如:愛思考,愛提問,好問好學,等等。
4、能用書上的話來充分說明你的觀點嗎?
三、再讀課文,合作研讀
1、再讀課文,劃出說明自己觀點的理由。
2、小組合作,互相說說自己的觀點和句子。
由記錄員做好記錄,準備全班交流。
四、寫字指導
重點指導“藏、臥、旅、考”。
第二課時
一、認讀詞語
二、全班交流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研讀有關句子。如:
1、時間長了,他對這塊大石頭發生了興趣: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為什么李四光會對這塊石頭感興趣呢,這塊石頭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嗎?
可用因為……所以……讓學生說說原因。讓學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李四光跑去問老師……
想象情境,進行說話練習。
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同桌演一演對話。
指名演一演。
3、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
老師的回答令李四光滿意嗎?
說話練習:
這么重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 。,應該會把草地( 。伤鼪]有臥進土里,所以一定( 。。
從而讓學生感受李四光好問好質疑的品質。
4、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
師生演演這次對話。
李四光在請教多人失敗后,你覺得他會怎么想?
5、這個問題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說話。感受李四光的執著,認真的態度。
6、后來,李四光回到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
感受李四光的執著探索的可貴品質。
三、總結升華
1、小李四光從一塊巨石質疑,通過自己的探索,研究初的成果震驚了全世界,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有什么感想?
學生暢所欲言。
2、你想對李四光爺爺說什么話?
四、課外積累
找一找課外資料,搜集名人小時候敢于質疑,勤學好問的故事。為口語交際做好準備。
【課后分析】
嘗試──讓課本留下思考的痕跡
新課程注重課程的開放和生成。經?吹接械睦蠋熒险n時讓孩子海闊天空的發表自己的高見,孩子們在課堂上忙著左一個討論,右一個交流,卻無暇捧起書本細讀,有時甚至使孩子的思維脫離文本,教師也不作引導,任其夸夸其談,課堂看似熱鬧,卻無多少實質。有時自己也放這樣的錯誤。這堂課在課始初讀課文時,學生說了對李四光的印象后,我讓孩子仔細讀課文,找找自己觀點的理由,看誰的理由最要充分。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勝心被激發,進入積極備戰狀態。于是在課本上勾勾、畫畫、寫寫,留下思考的痕跡,這樣做就是優化孩子與文本的對話,讓孩子有自己的個性閱讀。爾后我不急于讓孩子發言,而是讓他們在組內再次交流自己找到的理由,再次讓孩子與文本進行碰撞,撞初個性化的火花。在交流時,我十分重視學生的表達,讓學生按照句式“我從這句話中看出……”或者“我覺得這句話可以看出……”抑或“我認為……”讓孩子的語言也帶上個性化的色彩。我想,嘗試讓孩子在課本上留下思考的痕跡,也該是閱讀教學中中段學習向高段學習過渡的重要一環吧!
《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 篇11
學習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搜集有關李四光其人的資料
2.準備生字卡片
3.準備冰山推動巨石的科普錄象
第一課時
導入 新課
1.匯報預習效果
a、《奇怪的石頭》講的是誰的故事?(李四光)
b、請同學們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關資料并介紹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課主題
剛才同學們的介紹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為著名的地質學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現在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咱們也去取取經。
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3 .按序逐段來反饋。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4.呼應導語 解疑惑。
現在你認為李四光之所以成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嗎?請學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說說。
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么寫。
第二課時
朗讀感悟
1 .復習切入,精讀課文
上節課同學們說得非常好,發現了我們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學不倦。
2 、請同學們畫出李四光幼年時圍繞這塊奇怪的大石頭提出的問題。
a 、出示所有問題,指導朗讀,你認為該用什么語氣來讀?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來的呢?”
這是一塊怎樣的石頭?(大石頭)說說你從哪看出來的?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相機理解“孤零零”“嚴嚴實實”
c、分角色朗讀(第一到第八自然段)
3.觀看錄像,明白原理。
a、有關巨石如何毫無痕跡來到故鄉的這個疑惑一直困擾著李四光,二十年后他終于揭開了其中的奧妙,你想知道嗎?
b、觀看科普錄象,演示冰川推動巨石的情景。
c、情景再現:假如你是李四光,你來我們學校做有關“冰川移石”的科普講座,你準備怎么把這個知識講清楚,現在請你整理好你的演講稿。
4.齊讀課文
交流感想
讀了這個故事后,你受到了哪些啟發?用“李四光爺爺,我想對你說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說一說。
分組交流。
課外拓展
1.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們從小就善于發現問題,勇于探索,最后為他們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回去找找這方面的材料。
2.我的奮斗計劃:擬訂一份奮斗計劃,看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向這些偉大的人靠近。
《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 篇12
【學習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發生的疑問以和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效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明發明中的重要意義。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你見過大石頭嗎?它是什么樣子的?你見到它時是什么感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幻燈片),看看我國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是怎樣對一塊大石頭發生了很大的興趣的。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有什么問題嗎?好,我們先來看看同學們提出的不理解的詞。
同學們越來越會學習了,預習的時候就可以提出那么多的問題。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你們通過讀文提出了這么多問題,老師相信你能自身想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問題的答案就藏在課文里,F在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了什么?我們現在就來讀讀課文好嗎?
這篇課文講了什么?
生:講了李四光對一塊大石頭發生了疑問,然后跑去問老師和爸爸。然后出國學習解決疑惑的故事。
師:問老師和爸爸有沒有解決疑惑?
生:講了李四光對一塊大石頭發生了疑問,問老師和爸爸沒有得到答案。靠自身出國學習解決疑惑的故事。
師:很好,說明你認真的讀了課文并且去考慮了,真是愛考慮的好小朋友。
生:講了李四光的事。
師:講了他的什么事。课覀兦懊鎸W習了要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你已經把人物說出來了,還有誰補充?
生:李四光小時候對大石頭發生疑惑,跑去問老師和爸爸,老師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
師:有兩個時間。
生:長大后,李四光出國學習終于知道了答案。
師:那這篇課文講了什么?我們要學會善于傾聽,把全面同學說的都補充起來,看看誰最善于傾聽,你說。
生:李四光小時候對大石頭發生疑惑,跑去問老師和爸爸,老師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長大后,李四光出國學習終于找到了答案。
師:好,前面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講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纯凑l能看著燈片一氣呵成來的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說出來了,說明你的概括能力特別強,誰來說?
。ǚ呕脽羝
幻燈片:
李四光小時候_____,問_____長大后_____,終于弄明白了_____的故事。
生:李四光小時候對大石頭發生疑惑,跑去問老師和爸爸,老師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長大后,李四光出國學習終于弄明白了石頭的來由的故事。
小結:這個同學用很簡單的幾句話就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說出來了,真不簡單!概括能力真不錯!
師:我們剛剛了解了李四光對一塊大石頭發生疑惑和解決疑惑的故事,那文中的李四光留給你什么樣的印象?
愛提問、愛考慮、善觀察。
板書:
愛提問(提煉同學的觀點寫上)、愛考慮
師:你們說他愛提問愛考慮,那李四光到底提了什么問題?請大家找出來。默讀一下李四光小時候的局部,邊讀邊批注,邊讀邊考慮看看誰找得又快又準!你說:
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很好,這句話李四光是放在心里還是說出來的?
生:說出來的。
師:是說出來的嗎?看看課文:時間長了,他對這塊大石頭發生了興趣:“……”
生:放在心里的。
師:很好,他還提了什么問題?
生:是誰把它放在那兒的呢?
師:還有沒有?你說:
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一定非常大。它應該把草地砸出一個很深很深的大坑?伤鼮槭裁礇]臥進土里去呢?
師:好,李四光提了這么多問題!真是個愛考慮的小孩!好,我們先來看看他心里的疑惑(幻燈片)。
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這個問題好不好,好在哪里?
好,李四光通過捉迷藏對大石頭發生了疑問,而其他小伙伴沒有卻發生疑問。
那說明李四光比他人善于觀察,對嗎?嗯,善于觀察就要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發現他人沒有注意的事物。很多科學家都是善于觀察的人。
好,有問題就去想方法解決,跑去問老師。
嗯,不懂就問,這是很好的學習態度。有了問題,就要大膽的去問。
正是因為他心中發生了疑惑,才推動他不停的去尋找答案。這是個很關鍵的地方。那么他內心的這種疑惑,誰能把他讀出來?你讀。
生: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有點疑惑的感覺了,還有沒有讀得更疑惑的?
師:還有沒有認為讀得比他好的?
師:很好,我能夠感覺你心中那個大大的疑問號了,好,全班一起來讀──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讀得更疑惑一點──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語言訓練。
師:嗯,很疑惑了。心中很疑惑,有個大大的問號在心里,于是跑去問老師。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呢?下面誰來當李四光來問問老師?你說。
生: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你問老師連稱謂都沒有,真沒禮貌。老師不回答你這個問題,重新問一遍。
生:老師,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我怎么聽不明白呢,哪里的石頭?注意聯系上下文想象一下,你說說。
生:老師,草地上的大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老師是怎么回答他的。誰來做老師,回答他?
生: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歷史了,我小的時候它就在那兒了。
師:老師的語氣應該怎樣呢?還有沒有誰來做老師?你來。
生: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歷史了,我小的時候它就在那兒了。
師:從這句話發現了什么?
生:發現老師不確定。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
生:恐怕。
師:好,那該怎么讀?誰來當老師?
生: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歷史了,我小的時候它就在那兒了。
師:老師沒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問題,所以李四光又問了個問題。
是誰把它放在那兒的呢?
這個問題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因為老師沒有回答李四光的問題。只是說石頭在那的時間長。李四光就更急卻的想知道石頭是從哪兒來的!
生:老師沒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問題,他就問得更深入了,想知道是誰放在那里的。
師:哦,有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誰做老師來回答他?你說。
生:聽說天上經常掉下來隕石,也許它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吧。
師:從這句話你發現了什么?
生:老師不肯定。
師:從哪里看出來?
師:好,怎么把老師的不確定表達出來呢?誰來讀?
生:聽說天上經常掉下來隕石,也許它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吧。
師:好,老師的回答,李四光又問了個問題。
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一定非常大。它應該把草地砸出一個很深很深的大坑?伤鼮槭裁礇]臥進土里去呢?
這個問題提得好嗎?好在哪里?
他通過分析老師的回答進一步的提出了問題,愛動腦筋,勤于考慮,善于分析老師的答案。不只善于問還善于分析問題,不盲從。
板書:
愛動腦,勤考慮,善分析,不盲從。
師:那老師怎么回答呢?誰來做老師?
這我可說不上來了。
老師當時答不上來,他說這句話是心里會怎么想?
不好意思、被問住了。
好,那應該怎么讀?誰來?
這我可說不上來了。
嗯,很好。大家想不想當小演員?
下面我們搞個小角色扮演,你們先跟同桌把李四光和老師的對話排練一遍,然后叫同學來演一演……
演得真好。再叫兩個同學來演。
不錯,大家給掌聲褒揚他們。
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誰愿意做旁白?
男同學讀李四光,女同學讀老師的。
讀了這一段話的對話有沒發現和前面課文的對話有些什么不一樣?
沒有提示語,還發現了什么,每人的話都成一個自然段。
對了,同學們都很善于發現。連文章的特殊表達方式也發現了。這樣子的對話不只清晰而且很簡潔。以后我們寫作文的時候,兩個人的對話也可以這么寫?
好,老師被問住了。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同學們想一想他會怎么問爸爸,爸爸又會怎么回答?同學在下面演一演,問爸爸的話可以參照李四光問老師的話來提問,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說不清楚的。下課后再寫一個小練筆,通過對話來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好,演員開始排練。
小演員都準備好了嗎?好,你們來演一演。問爸爸的話可以參照李四光問老師的話來提問,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說不清楚的。
師:李四光解決了疑惑沒有?怎樣解決的?
生:解決了。他去英國學習地質學,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動巨石。
師:是解決了嗎?他明白了家鄉的石頭是從哪兒來的了嗎?
生:沒有,他還回到家鄉,專門考察了那塊那石頭,才弄明白是從秦嶺來的。
師:怎樣考察?想象一下考察會做什么呢?
生:可以拿個放大鏡看看那塊石頭,可以看看草地周圍。
師:李四光的故事對你什么啟發?
生:要向李四光一樣愛考慮、勤動腦、打破沙鍋問到底。
。ǚ呕脽羝,打出李四光的照片)
師:看,李四光爺爺來了,你們對他說些什么?
生:李四光爺爺,你真愛學習。
生:李四光爺爺,我要學習你愛考慮,勤動腦。
師:說的真好,好好學習,勤于動腦。我相信將來你們也會像李四光那么有出息的。這節課就到這里,下課!
《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 篇13
學貴疑,疑而思,思則豁——一、學貴疑——自學質疑
1、提出自學要求,學生自學。
(1)請同學范讀課文。
(2)提出自學要求。
①仔細聽,如果有讀錯的地方馬上提出來。
、谟胁焕斫獾闹攸c詞語圈下來。
③想想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④這是一塊怎樣的大石頭呢?劃出有關的句子。
2、交流自學情況。
①理解詞語
地質:
隕石:
突兀:
考察:
冰川:
長江流域:
遺跡:
、谥饕獌热
李四光小時候發現了一塊奇怪的石頭,并不斷地追問石頭的來源,長大以后,李四光經過不斷考察,終于找到了答案。(分為兩個階段:小時候,長大以后)
、壅J識石頭的“奇怪”。
a、讀句子。
b、找特點:巨大、孤零零
二、疑而思——習文釋疑
1、以“疑”為引。
、偃绻悄阌龅搅诉@樣一塊“奇怪”的大石頭,你會有什么想法?
②定疑“心”: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2、以“疑”為線。
①小時候,李四光是怎樣尋找這個答案的呢?默讀文章3——8自然段。
交流:從這件事,你看出李四光是個怎樣的人?
體會:“好問”:問老師,追問,問爸爸。
“善思”
“聽說天上常!粝聛淼陌伞
師:如果是你聽了老師的這句話,你會確信老師說的對嗎?
生:體會“聽說”、“也許”表達的意思。
師:李四光又是如何想的呢?把李四光的話讀一讀。你又發現了李四光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生:體會李四光善于思考。
②長大后,李四光又是怎樣去尋找這個答案的呢?默讀文章9——10自然段,
交流:李四光怎樣尋找答案
a、到英國學習地質學。
b、專門考察了石頭。
c、進一步考察。
你認為李四光是一個怎樣的人?
體會:“執著追求,永不放棄”
三、思則豁——拓展延伸
1、收獲:
①李四光好問善于思,執著追求,永不放棄,從童年的一個疑問,竟然得出了一個震驚全世界的研究成果,你知道是什么研究成果嗎?
解釋:“冰川活動”與“古文明”關系。
、陂喿x資料袋:
體會: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
2、啟示:讀了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嗎?《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一例
《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 篇14
【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捉迷藏、悄悄、躲閃、嚴嚴實實、轉來轉去、興趣、平整、推動、旅行、考察、秦嶺、遺跡、研究、成果、震驚”等詞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讀懂課文內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有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教學的難點】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具體內容寫具體。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李四光,導入課題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大朋友──課件出示李四光頭像,簡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小時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分節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三、交流材料,質疑解難
針對課文內容,學生質疑。
1、字詞:
理解隕石、地質學家、第四紀、冰川、秦嶺等詞的意思。
2、內容:
交流收集的李四光生平材料,圖片或童年故事。
3、自由讀文,談談你對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四、指導寫字
1、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2、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藏、臥、旅、考”。
第二課時
一、認讀詞語
二、全班交流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研讀有關句子。
如:
1、時間長了,他對這塊石頭發生了興趣: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為什么李四光會對這塊石頭感興趣呢?這塊石頭有奇怪的地方嗎?
可用因為______所以______讓學生說說原因。讓學生感受巨石的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心。
2、李四光跑去問老師______想像情景,進行說話練習。
李四光會跑去怎樣問老師?
同桌演一演對話。
指名演一演。
3、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______。
老師的回答令李四光滿意嗎?
說話練習:
這么重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______,應該會把草地______,可它沒有臥進土里,所以一定______。
從而讓學生感受李四光好問好質疑的品質。
4、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
師生演演這次對話。
李四光在請教多人失敗后,你覺得他會怎么想?
5、這個問題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______才______,可用直到______才______說話,感受李四光的執著,認真的態度。
6、后來,李四光回到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______。
三、感受李四光的執著探索的可貴品質
1、總結升華:
⑴ 李四光從一塊巨石質疑,通過自己的探索,研究出的成果震驚了全世界,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有什么感想?
學生暢所欲言。
、啤∧阆雽钏墓鉅敔斦f什么話?
2、課外積累:
找一找課外資料,搜集名人小時候敢于質疑,勤學好問的故事,為口語交際做好準備。
《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 篇15
【學習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你見過大石頭嗎?它是什么樣子的?你見到它時是什么感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幻燈片),看看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是怎樣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的。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有什么問題嗎?好,我們先來看看同學們提出的不理解的詞。
同學們越來越會學習了,預習的時候就可以提出那么多的問題。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你們通過讀文提出了這么多問題,老師相信你能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問題的答案就藏在課文里。現在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了什么?我們現在就來讀讀課文好嗎?
這篇課文講了什么?
生:講了李四光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疑問,然后跑去問老師和爸爸。然后出國學習解決疑惑的故事。
師:問老師和爸爸有沒有解決疑惑?
生:講了李四光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疑問,問老師和爸爸沒有得到答案。*自己出國學習解決疑惑的故事。
師:很好,說明你認真的讀了課文并且去思考了,真是愛思考的好孩子。
生:講了李四光的事。
師:講了他的什么事?我們前面學習了要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你已經把人物說出來了,還有誰補充?
生:李四光小時候對大石頭產生疑惑,跑去問老師和爸爸,老師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
師:有兩個時間。
生:長大后,李四光出國學習終于知道了答案。
師:那這篇課文講了什么?我們要學會善于傾聽,把全面同學說的都補充起來,看看誰最善于傾聽,你說。
生:李四光小時候對大石頭產生疑惑,跑去問老師和爸爸,老師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長大后,李四光出國學習終于找到了答案。
師:好,前面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講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纯凑l能看著燈片一氣呵成來的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說出來了,說明你的概括能力特別強,誰來說?
。ǚ呕脽羝
幻燈片:李四光小時候_______,問____________長大后-----------------------------,終于弄明白了___________的故事。
生:李四光小時候對大石頭產生疑惑,跑去問老師和爸爸,老師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長大后,李四光出國學習終于弄明白了石頭的來由的故事。
小結:這個同學用很簡單的幾句話就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說出來了,真不簡單!概括能力真不錯!
師:我們剛剛了解了李四光對一塊大石頭產生疑惑和解決疑惑的故事,那文中的李四光留給你什么樣的印象?
愛提問 愛思考 善觀察
板書:愛提問(提煉同學的觀點寫上) 愛思考
師:你們說他愛提問愛思考,那李四光到底提了什么問題?請大家找出來。默讀一下李四光小時候的部分,邊讀邊批注,邊讀邊思考看看誰找得又快又準!你說:
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很好,這句話李四光是放在心里還是說出來的?
生:說出來的。
師:是說出來的嗎?看看課文:時間長了,他對這塊大石頭產生了興趣:“……”
生:放在心里的。
師:很好,他還提了什么問題?
生:是誰把它放在那兒的呢?
師:還有沒有?你說:
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一定非常大。它應該把草地砸出一個很深很深的大坑?伤鼮槭裁礇]臥進土里去呢?
師:好,李四光提了這么多問題!真是個愛思考的小孩!好,我們先來看看他心里的疑惑(幻燈片)
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這個問題好不好,好在哪里?
好,李四光通過捉迷藏對大石頭產生了疑問,而其他小伙伴沒有卻產生疑問。
那說明李四光比別人善于觀察,對嗎?嗯,善于觀察就要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發現別人沒有注意的事物。很多科學家都是善于觀察的人。
好,有問題就去想辦法解決,跑去問老師。
嗯,不懂就問,這是很好的學習態度。有了問題,就要大膽的去問。
正是因為他心中產生了疑惑,才推動他不停的去尋找答案。這是個很關鍵的地方。那么他內心的這種疑惑,誰能把他讀出來?你讀。
生: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有點疑惑的感覺了,還有沒有讀得更疑惑的?
師:還有沒有認為讀得比他好的?
師:很好,我能夠感覺你心中那個大大的疑問號了,好,全班一起來讀──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讀得更疑惑一點──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語言訓練。
師:嗯,很疑惑了。心中很疑惑,有個大大的問號在心里,于是跑去問老師。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呢?下面誰來當李四光來問問老師?你說。
生: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你問老師連稱呼都沒有,真沒禮貌。老師不回答你這個問題,重新問一遍。
生:老師,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我怎么聽不明白呢,哪里的石頭?注意聯系上下文想象一下,你說說。
生:老師,草地上的大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老師是怎么回答他的。誰來做老師,回答他?
生: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歷史了,我小的時候它就在那兒了。
師:老師的語氣應該怎樣呢?還有沒有誰來做老師?你來。
生: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歷史了,我小的時候它就在那兒了。
師:從這句話發現了什么?
生:發現老師不確定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
生:恐怕。
師:好,那該怎么讀?誰來當老師?
生: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歷史了,我小的時候它就在那兒了。
師:老師沒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問題,所以李四光又問了個問題。
是誰把它放在那兒的呢?
這個問題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因為老師沒有回答李四光的問題。只是說石頭在那的時間長。李四光就更急卻的想知道石頭是從哪兒來的!
生:老師沒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問題,他就問得更深入了,想知道是誰放在那里的。
師:哦,有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誰做老師來回答他?你說。
生:聽說天上常常掉下來隕石,也許它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吧。
師:從這句話你發現了什么?
生:老師不肯定。
師:從哪里看出來?
師:好,怎么把老師的不確定表達出來呢?誰來讀?
生: 聽說天上常常掉下來隕石,也許它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吧。
師:好,老師的回答,李四光又問了個問題。
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一定非常大。它應該把草地砸出一個很深很深的大坑?伤鼮槭裁礇]臥進土里去呢?
這個問題提得好嗎?好在哪里?
他通過分析老師的回答進一步的提出了問題,愛動腦筋,勤于思考,善于分析老師的答案。不僅善于問還善于分析問題,不盲從。
板書:愛動腦,勤思考,善分析,不盲從。
師:那老師怎么回答呢?誰來做老師?
這我可說不上來了。
老師當時答不上來,他說這句話是心里會怎么想?
不好意思、被問住了。
好,那應該怎么讀?誰來?
這我可說不上來了。
嗯,很好。大家想不想當小演員?
下面我們搞個小角色表演,你們先跟同桌把李四光和老師的對話排練一遍,然后叫同學來演一演……
演得真好。再叫兩個同學來演。
不錯,大家給掌聲表揚他們。
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誰愿意做旁白?
男同學讀李四光,女同學讀老師的。
讀了這一段話的對話有沒發現和前面課文的對話有些什么不一樣?
沒有提示語,還發現了什么,每人的話都成一個自然段。
對了,同學們都很善于發現。連文章的特殊表達方式也發現了。這樣子的對話不僅清晰而且很簡潔。以后我們寫作文的時候,兩個人的對話也可以這么寫?
好,老師被問住了。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同學們想一想他會怎么問爸爸,爸爸又會怎么回答?同學在下面演一演,問爸爸的話可以參照李四光問老師的話來提問,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說不清楚的。下課后再寫一個小練筆,通過對話來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好,演員開始排練。
小演員都準備好了嗎?好,你們來演一演。問爸爸的話可以參照李四光問老師的話來提問,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說不清楚的。
師:李四光解決了疑惑沒有?怎樣解決的?
生:解決了。他去英國學習地質學,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動巨石。
師:是解決了嗎?他明白了家鄉的石頭是從哪兒來的了嗎?
生:沒有,他還回到家鄉,專門考察了那塊那石頭,才弄明白是從秦嶺來的。
師:怎樣考察?想象一下考察會做什么呢?
生:可以拿個放大鏡看看那塊石頭,可以看看草地周圍。
師:李四光的故事對你什么啟發?
生:要向李四光一樣愛思考、勤動腦、打破沙鍋問到底。
。ǚ呕脽羝,打出李四光的照片)
師:看,李四光爺爺來了,你們對他說些什么?
生:李四光爺爺,你真愛學習。
生:李四光爺爺,我要學習你愛思考,勤動腦。
師:說的真好,好好學習,勤于動腦。我相信將來你們也會像李四光那么有出息的.這節課就到這里,下課!
《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 篇16
【學習目標】
1、認識“坑、考”等6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第二段并能有感情地朗讀 第二段。
4、了解童年李四光為什么對大石頭產生疑問,并設置懸念,引發下幾段內容的求知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1、談話激趣:
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玩過捉迷藏?誰來說說,你都喜歡藏在什么樣地方呢?為什么喜歡藏在那兒?
2、介紹李四光:
你們都是聰明活潑的好孩子,跟李四光一樣。(板書:李四光)李四光是誰?你們知道嗎?
3、導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李四光和奇怪的大石頭之間的故事。
。ò鍟浩婀值拇笫^)
二 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教師:同學們趕緊讀讀課文,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不懂的詞句問問同桌!(學生讀課文)大家都是認真的好孩子,把課文都預習好幾遍了。盧老師特意找了一些難讀的字詞來考考大家:
轉來轉去、考察、秦嶺、遺跡、研究、
嚴嚴實實、躲閃、突兀、流域、砸、
孤零零、成果、震驚、大坑、隕石
。▊別讀,開小火車檢查)
三、學習第二段
1、給合課文上的圖片來認識“孤零零”“嚴嚴實實”“轉來轉去”在文中所有的效果。
2、再認讀第二段,找一找其中精彩的字詞,并說明原因。
3、看著圖畫把第一段中,捉迷藏的內容復述下來。
四、觀察圖片,設置懸念為下一課時做準備
1、哪一位是李四光,并說明原因。
2、他在想什么?此時此刻的李四光臉上又會有什么樣的表情?
3、請帶著這樣的表情讀讀“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4、“接下來的故事又會如何發展?這個問題會不會一直困擾著李四光?”請小朋友課后自己學習以下內容。
五,書寫指導
1、認讀生字。
2、觀察生字,說說哪些地方容易寫錯。(在寫“紀”時,要注意右邊是“己”不是“已”;“旅”要和“旋”易混,“藏”和“臥”筆順易錯,要注意區分,不要寫錯。)
【我的反思】
聽了糜老師的評課受益非淺,在此真誠地感謝糜老師。以下我從課堂教學情況和自身原因兩個方面談談自己從中得到的感悟。
就課堂教學情況而言,我重點地思考了三點:
一、時間的把握上不夠充分
對于課堂時間的把握,我還欠成熟。教案中,我還設計第五個環節,就是書寫指導,但在課堂上我還來不及實施這個環節。在詞語教學這一環節,糜老師幫我計算了一下時間,總共花了十分鐘的時間。之后是學生讀詞、還有問學生問題的時候,都顯得在時間銜接上不夠緊湊,存在一些脫節的問題。這些應該把握好時間的地方,我應該在下次引導好學生,使整個課堂教學緊湊,從而讓整個課堂顯示出一種精神抖擻的氣氛。
二、目標意識不夠強烈
很慚愧,一個教了兩年書的語文教師還不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概述一堂課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往僅會認真地參考教參中的教學過程,而對于課堂教學的整體目標給于的關注偏少。對于本節課的設計,也是過多的把時間花在了過程的設計上,對整體上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卻沒有充分全面的思考。上完課之后,特別是聽了糜老師的評課之后,才真正認識到目標的重要性。當一個環節沒有明確目標的時候,環節便淪落為只是老師的一種修飾,而學生只能是吃力地配合老師的演出。這怎么能夠是一堂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課呢?而又怎能是一堂好課呢?
所以,一堂課設計的好與壞以及學生上課情緒的調節很重要,但是這些都是要建立在一個整體目標的基礎上的。
三、發展觀念不夠明確
剛才說了目標重要性,通過反思我認識到對于課堂教學目標中的不足和缺陷:我確定的目標太低,以及缺乏足夠的發展意識。我潛意識中還只是停留在一、二年級只要會讀詞,讀通課文的要求上。而對于三年級的學生,這遠遠是不夠的。三年級學生還更需要的是培養概括能力和思維能力。而我卻一直都擔心學生答不上來,從而沒有設定專門為培養概括和思維能力為目標的環節。糜老師說的對,如果我一直都不敢提、不敢教,這些學生到了六年級還是不會。所以,通過這個課我認識到,定目標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定準確目標,要努力的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的發展情況來確定目標。
我再仔細地反省了一下,我會出現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我對學生的了解還不夠,不清楚三年級已經有了什么樣的能力、什么樣的基礎。其次還有自身的語言缺乏魅力,缺少一股像糜老師那種引人入勝的,想要把所有內容一字不落聽進耳朵、記在心里的力量。最后是我自己還只是把自己定位在“陪著學生快快樂樂地學習”的位置上,還沒有意識到“老師應該有引導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向更高的難度挑戰的精神!
面對教學中存在的這么多問題,糜老師能讓我及時發現問題關鍵所在,是我今后進步的前提。以后我會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教學和學生上,也會找對教學的方法,努力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也希望各位老師在以后能給我提出更多寶貴的意見,以此使我得到更大的進步。
《奇怪的大石頭》學習設計方案 篇17
《奇怪的大石頭》一課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通過自己許多年的研究,終于弄明白巨石由來的故事。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我想:李四光是一個善于發現問題、勤于動腦的人,這節課不正是要讓學生學習他這種優秀的品質嗎?于是,我便改變了以往師提生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來解答。下面是我的一段教學片段:
師: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即提出一個小問題,
就會有小進步,提出一個大問題,就會有大進步。提出的問題越多,進步就越大。沒有問題的同學可能是你全懂了,呆會兒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就由你來答或者是你沒有一點進步。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劃出你的疑問,批出你的感受,比比誰的進步最大,好嗎?
生:讀課文,認真批注。師巡視。 師:哪一個愛思考的孩子先來發言?
生:這塊大石頭是從哪兒來的?怎樣來到這里的?
生:這塊大石頭是從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生:那“這里”指的是什么地方?
生:“這里”指的是李四光的家鄉,我從資料中得知李四光的家鄉在湖北黃岡。
生:這塊石頭究竟是什么時候被帶過來的?
生:老師不是說了嗎?是第四紀的時候,大約從250萬年前至今。
生:那究竟是哪一年呢?
。ǹ磥,這位同學不問出個具體的年月誓不罷休)
。▽W生們個個沉默無言,眼神里充滿了疑問。)
師:這位同學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的學習精神很值得我們大家學習!關于這個問題,課后我們去查一查,好嗎?
生:第四紀冰川怎么只帶來了一塊大石頭呢?
生:是呀,這里怎么只有一塊大石頭呢?(同學們紛紛向我發問)
師:我想,這是這塊石頭與這個地方的緣分,是緣分讓這塊大石頭來到了這里。其余的石頭大概與這個地方缺少緣分吧。就像我們班的同學來自四面八方,是緣分讓我們相聚、相知,我們彼此間應互相尊重、團結友愛,珍惜這份難得的緣分才是!
生:老師,這塊大石頭怎么這么大,它是怎么形成的?
。P于這個問題,我備課時還真沒有想到,情急之中,我把問題推給了學生。)
師:有哪位同學知道呀?誰能答出來,誰就是這位同學的老師.
。ㄕl知,學生們一個個都皺著眉頭,連連搖頭,用疑問的眼光看著我,等著我給他們指點迷津呢!可我也不太清楚啊,怎么辦呢?沒辦法,只有推到課后去完成了。)
師:這位同學的問題提的很棒,老師把這個問題作為作業,留給大家課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