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一課課本研讀(精選17篇)
《石榴》一課課本研讀 篇1
這篇課文文筆優美,以季節的變化,按照石榴的生長過程(即:抽枝、長葉、開花、結果。)來描寫的,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同時我認為也表達出作者對家鄉的懷念和熱愛之情。
此文結構明朗,詳寫了石榴的花和果(就這兩者而言,果更為突出。)故在教學中重點應把握這兩點展開。
第二自然段寫了枝條、嫩葉和石榴花,重點寫出了花。分別寫了花的色:“火紅”;花的多:“越開越密”、“越開越盛”;花的形:“小喇叭”。寫出了石榴的活潑、美麗,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感受石榴的美。從學生角度看,此節“抽出”一詞學生可能提出疑問,或不易理解,教師要做好準備:讓學生比較句子來揣測其用詞的妙處。舉例如下:
春天來了,石榴樹長出了新的枝條。
春天來了,石榴樹抽出了新的枝條。
讓學生在不斷的品思中領悟其用詞的準確生動。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講解學生不能深入理解。
第三、四自然段它的果實——石榴。主要寫了它的兩個方面:
一、課文的第三節,寫石榴的成熟過程及它的外形。它的生長過程是:結出小石榴——天天成熟——熟透了;它的外形(隨著生長過程而變化):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兒紅,一半兒黃。對熟透了的石榴描寫特生動: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此段寫出了石榴成熟的歡喜,同時也是作者及農民伯伯內心的喜悅!此外此段也突出了石榴所特有的特征:即成熟后易破皮!
二、 課文第四節,寫石榴子粒的形態和它滋味。此段學生易于掌握。但有一詞“瑪瑙”學生沒有感性認識,我們可以找相關圖片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段另有一重要訓練項目——讓學生仿寫。我自己認為,可以選擇桔子(我之所以選擇是因為桔子吃的過程與石榴的步驟有點相近。當然也可以用其它水果來寫,但考慮到本班的學生實際,還是簡單一些好操作些,過難了反而達不到訓練目的。)為主要寫作對象,讓學生在課上親自照著課文的步驟試一試,這樣學生當場親自投入其中,寫起來也不會空穴來風。
總體教學思路:
本課重點寫了石榴的花和果,組織教學時,抓住這兩點展。
顏色 成熟的過程及外形
形狀 石榴子粒的形態及它的滋味
課外設想:
本文有點像我們小時候學過的《我愛故鄉的楊梅》一文,我感覺也是寫植物的范文,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故有打算課后指導學生寫《故鄉的銀杏樹》。
地點、特產 我的家鄉在棗莊,這里有馳名中外的石榴園。 略寫 抽枝長葉 春天來了,石榴樹抽出了新的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 略寫 開花 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ㄔ介_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在吹呢。 次詳 結果 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詳寫果實的成長過程和姿態。 品嘗 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 次詳
花形 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在吹呢。 果態 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子狀 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
《石榴》一課課本研讀 篇2
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學 溫梅開
【第一部分:背景知識及相關背景】
一、字音及詞義:
奇崛ju†:奇特突出。
枯瘠jŠ:這里形容植株干枯、瘦弱。
辟bŒ易:退避。
陸離:形容色彩繁雜。
犀x‰利:鋒利。
妙幻:巧妙奇異的變化。
忍俊不禁j‰n:忍不住笑。
豐腴y’:豐滿。
唾津:唾液。
柔媚:溫柔和順,討人喜歡;柔和可愛。
束縛:使受到約束限制;使停留在狹窄的范圍里。
爭妍斗艷:爭搶著展現自己的美麗、艷麗。
古味盎然:古雅的意味十分濃厚。
二、相關背景:
1、關于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生于四川樂山沙灣,幼年入家塾讀書,1906年入嘉定高等學堂學習,開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學,這個時期接觸了泰戈爾、歌德、莎士比亞、惠特曼等外國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寫的《牧羊哀話》是他的第一篇小說。1918年初夏寫的《死的誘惑》是他最早的新詩。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他在日本福岡發起組織救國團體夏社,投身于新文化運動,寫出了《鳳凰涅磐》、《地球.我的母親》、《爐中煤》等詩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達夫等,人組織創造社,編輯《創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國大學畢業、回國后繼續編輯《創造周報》和《創造日》。1924年到1927年間,他創作了歷史劇《王昭君》、《聶瑩》、《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參加“左聯”東京支部活動。1938年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這一時期創作了以《屈原》為代表的6個歷史劇。他還寫了《十批判書》、《青銅時代》等史論和大量雜文、隨筆、詩歌等。新中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文聯一、二、三屆主席,并任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一至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員、副主席等職。作品有《新華頌》、《東風集》、《蔡文姬》、《武則天》、《李白與杜甫》等。
2、關于石榴
石榴,又名安石榴,相傳是漢朝時從安石國傳入的,是落葉喬木或灌木,不高大,大多叢生,枝條直挺而細密,附有硬刺。樹皮有些粗糙,有毛須,所以可喻之為瘦身嶙峋,即使是幼齡小樹,也顯得有點龍鐘。但木質堅硬,整株樹上上下下盤根錯節,一節節的樹干,好像一個肌肉發達者的胳膊。葉子為披針形,葉色隨季節變化,由濃綠轉為黃綠,以至萎黃脫落。
五月,石榴開花時期,長期孕育的生機便煥發了。先是枝頭長出一個個花生狀的紅花骨朵,頂端不斷漲大,最后裂成五瓣,就像紅瑪瑙琢成的花瓶,又從開裂處吐出蕊來。石榴花有紅黃白三色,以紅者多見,花赤可愛,似一團團火苗,有紅杜鵑般鮮艷。一樹開花笑滿枝,百朵千朵綠映紅。石榴花有單葉花和千葉花之別。單葉的結實,千葉的不結實。當花凋零時,子房便不斷膨脹,猶如一個個大瘤,這就是石榴命名的由來。
石榴一般拳頭大小,未成熟時,皮呈青色,頂端仍殘留著花托。七月,漸漸轉赤,皮面依稀出現小黑斑。這時候的石榴別提有多逗人喜愛了,古詩人傅玄詩云“灼若旭天棲扶!保稳萦兄;當代大文豪郭沫若曾稱之為“夏天的心臟”,當之無愧。秋天,霜打之后石榴納金,完全成熟了。當它覺得自己確是風度非凡時,就忍俊不禁,張著嘴留笑,里面藏著滿口瑪瑙——一粒粒水晶似的種子。種子一個個緊挨著,充滿整個外種皮即果皮,晶瑩透亮,就像一粒粒藏在金窯里的珠子。那種子可食,有甜、酸、苦三味。甜者沁人心脾,連郭老也“不禁唾有津的潛溢了”。酸者可入藥,能治赤白痢腹痛、久瀉不止、小便不禁等病,農村里常用它的皮來驅蛔。
石榴的品種較多,有食用品種,有觀賞品種。有一種叫山石榴的,株型矮小,經精心培植后移入花盆,是極好的欣賞品類;還有四月開花,秋天結果,果呈方形的四季榴;赤色如火的火石榴;長到1~2尺即可結果的海石榴等,都是罕見的異種。
石榴本生于西北地區,如今處處有它的足跡,可見它適應力之強。人們常用插條或嫁接的方法繁衍它的后代。由于石榴具有喜溫耐旱,適應力強等特點,它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給予人的甚多,于是也就成了作家筆下的寄情之物。同時,它也為廣大人民所喜愛、所尊敬——難怪它是“名果”。
3、古人詠石榴的名句
何年安石國,萬里貢榴花,迢遞河源遠,因依漢使槎。(元稹)
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天。(白居易)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友離為憶君。不僅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武則天)
【第二部分:整體感悟】
一、謀篇立意
作者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懷,通過對石榴的具體生動的描繪,歌頌真善美,贊揚了不怕威壓、堅貞剛勇、奮發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發了自己執著堅定的信念和熱切追求。
二、文章脈絡
文章第一段先點明了狀寫的對象——石榴樹,并以一句“石榴樹便是這少數樹木中的最可愛的一種”總領全文。通過對比,點出石榴樹非同尋常的品格,“最可愛”三字集中表達了作者對它的感情。
接著,文章從不同角度對石榴的可愛之處作了生動描繪。
這一部分緊扣“最可愛”三個字依次描摹石榴的枝葉、花、骨朵、果實及子粒,井然有序,層次分明,突出了石榴美麗清逸的氣度。
最后三段,交代了“我”喜歡石榴的原因和對石榴的向往!拔摇毕矚g石榴,不僅因為它美麗,還因為它與眾不同——在夏日的炎陽下蓬勃向上、解脫重重束縛的無畏精神和品格。結尾寫“我”對昆明石榴的向往,妙趣橫生,引人遐想。
三、寫作方法
1、想象豐富、奇特,令人驚嘆。
這一點表現在作者對石榴花的描寫上。實實在在的說,石榴花無論是花形還是花色,都很一般,不像梅花、牡丹、菊、蘭、荷等特點鮮明,可寫的內容較多。面對這種情況,一般作者也許只能如實的寫上幾句。但是這樣寫很難成為令讀者驚嘆的美文。郭沫若先生不愧是大手筆,他緊緊抓住了石榴花的花形特點,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于是,在他的筆下,原本平淡無奇的石榴花一下子變得不同凡響,美不勝收:有的好像插在用紅瑪瑙琢成的花瓶里,那些花瓣,無論用怎樣犀利的剪刀都剪不出那樣勻稱;有的則變成了古味盎然的青銅器——中國殷、周時盛酒的酒杯。更妙的是到了秋天,她們又變成了忍俊不禁露出一口皓齒的美人兒……作者觀察之敏銳,想象之豐富、奇特,令人驚嘆叫絕。
2、抓住特征,仔細描摹。
本文既抓住了石榴的外在特征來寫,如形狀、大小、顏色、質地等,使讀者能對所寫事物有一個鮮明的印象,同時還賦予了石榴“內在”特征,如質樸雋逸的風度,不畏炎陽直射的品格,充滿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等。
3、層次分明,重點突出。
開頭部分概寫,總領全文。中間部分圍繞中心,分層展開,寫得細膩傳神。結尾部分簡略生動,照應開頭,點明文意。
4、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作者之所以喜愛石榴,是因為石榴的“內在”特征正好與作者的性格特征相契合;作者贊美石榴,實質上是要贊美那種英勇無畏的品格和敢于斗爭、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四、重難點導析
注意對下列句子的理解:
⑴你看它逐漸翻畿,逐漸從頂端整列為四瓣,任你用怎樣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樣的勻稱,可是誰用紅瑪瑙琢成了那樣多的花瓶兒,而且還精巧地插上了花?
這一句寫花瓣的勻稱,花色的鮮紅和花形的精巧。作者不是作靜態的客觀描寫,而是化靜為動,用簡潔凝煉的語言,賦予“花”以動態美、典雅美。
⑵秋天來了,它對于自己的戲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來,露出一口的皓齒。那樣透明光嫩的皓齒你在別的地方看見過嗎?
這一句運用擬人手法寫果實的飽滿。文中用“忍俊不禁”飽含感情色彩地表現了石榴的自然生長過程,又表現了它美好可愛的形象;用“破口大笑”表現它作為熱烈夏季心臟的爽朗、熱情、大方。整句具有鮮活的形象和富有動感的表達效果。
、窍奶焓钦麄宇宙向上的一個階段,在這時使人的心身脫盡重重的束縛。因而我更喜歡這夏天的心臟。
這里從石榴“熱烈”“充滿活力”這一內在特征的角度打比方。“心臟”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給火熱的夏天帶來無限生機與活力,通過這個比喻,準確形象地表現石榴熱烈,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內在”精神特征。
【第三部分:類文品讀】
蜂(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峰間,無限風光盡被占。
釀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花蜜和蜂刺(節選)(秦牧)
蜜蜂,這美妙神奇的小昆蟲給人贊美的夠多了。
可是,人們贊美蜜蜂,總是著眼于它所釀造的蜜糖,而很少去贊美它的刺。實際上,如果蜜蜂光會釀造而不具備戰斗本領的話,蜜蜂的命運恐怕就相當糟糕了。我看過一個童話劇,表現的是黑熊在森林里偷蜜,被蜜蜂督得狼狽奔跑的故事。在森林里,會偷蜜的動物大概不只黑熊一種。但黑熊偷蜜是很著名的,好些伐木工人都講過這故事。如果蜜蜂失去了它的刺,那它在被人類收進蜂房養殖以前,遭遇大概相當不幸,也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大量地繁殖了。
蜂刺和蜂蜜,實際上都同樣值得贊美。
一根蜂刺,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呢?
如果單獨地看,它最多只能使人的皮膚腫起一個小小的疙瘩,但是累百累千的蜂,它們集體的針刺威力可就相當驚人了。凡給蜜蜂螫過的人都知道,蜂在攻擊動物時那種頑強搏斗、視死如歸的精神,簡直令人贊嘆。我有一次給幾只蜂螫過,雖然感到奇痛,但看到失去蜂刺以后,墜地掙扎死亡的傷蜂死蜂,心里卻莫名其妙地涌起一種欽佩的感情。
這些年來,中國的養蜂事業很發達,常見到一些外省的人,帶來一車一車的蜂箱。像草原牧民“逐水草而居”那樣,“逐花蜜而居”。特別是浙江省的養蜂人,“追蜜”的足跡幾手遍及南北各省。在火車站里,或者在什么正當原野繁花盛開的農村,我有時和這些養蜂人聊天,他們告訴我的一些事情常常使我異常諒異,有一個浙江養蜂人說,他曾經親眼看過,當一匹馬碰到一個蜂箱的時候,整群蜂的威力,竟然把那匹馬活活螫死。
……
千百代的人們,對蜜蜂的贊美常常集中在它能釀造蜜糖這件事上面;我想,這是不大公允的。我們贊美它的蜜,也得贊美它的刺。試想,沒有刺的蜜蜂,它們的命運將會變成怎么一個樣子!
刺和蜜這兩樣東西都有,蜜蜂才成其為蜜蜂!
蜜蜂,使我想起了既能辛勤勞動,必要時又能挺身戰斗的人,這樣的人既是勤勞的,又是勇敢的。他們不是喝血者,不是寄生蟲,不是強盜,也不是懦夫;他們是真正的人,大寫的人。
在蜜蜂的集體的宮殿之前,我要追隨千百代的人們之后,再給他們獻上這么一篇頌詞,一頂桂冠。
荔枝蜜(節選)(楊朔)
我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么高尚啊!
透過荔枝樹林,我望著遠遠的田野,那兒正有農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
這天夜里,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小蜜蜂。
1.《花蜜和蜂刺》一文作者贊美蜜蜂和它的刺,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荔枝蜜》的結尾說:“這天夜里,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小蜜蜂!边@個“夢”是想表達什么意思?
3.上述三文中作者對蜜蜂各是什么感情?
《蜂》:
《荔枝蜜》:
《花蜜和蜂刺》:
4.《蜂》中說:“釀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荔枝蜜》中說:“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你認為蜜蜂到底是在為誰釀蜜?為什么?
。▍⒖即鸢福1、作者贊美蜜蜂艱苦創業的精神,更贊美它不畏強暴的品格,作者認為,具有這樣精神品格的人是真正的人,大寫的人。 2、表達作者要像蜜蜂那樣辛勤釀蜜,同廣大勞動人民一起去建設社會主義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3、《蜂》中詩人對蜜蜂的命運是同情與不平;《荔枝蜜》歌頌蜜蜂勤勞的品質與奉獻的精神;《花蜜和蜂刺》贊美蜜蜂既能辛勤勞動,又能勇敢戰斗的品格!4、略)
【第四部分:同步演練】
一、基礎知識
1、為下列加點字注音:
奇崛( 。】蓍拢ā 。∠ā 。∝S腴( ) 潛溢( 。‖旇Вā 。“蝗唬ā 。
2、下列加點字詞語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
a、看到弟弟那頑皮的樣子,奶奶忍俊不禁地笑了。
b、“楊貴妃”那豐腴的面龐,柔媚的舞姿,給觀眾留下了極其難忘的印象。
c、這枯瘠的土地生長著奇崛的梅樹仿佛它們本身就具有了意境。
d、這部電腦動畫制作的古味盎然、光怪陸離的景象,會讓小朋友們大開眼界。
3、在下面句中填寫恰當的詞,并說說其表達作用。
石榴有梅樹的枝干,有柳樹的葉片,奇崛而不( ),清新而不( 。@風度實( 。┝嗣妨L,而( )了梅柳之短。
所填詞語:
作用:
4、體會下列句子的含義:
⑴單瓣的已夠陸離,雙瓣的更為華貴,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臟嗎?
⑵……樹木都把各自的傘蓋伸張了起來,不想再爭妍斗艷的時候,有少數的樹木卻在這時開起花來。石榴樹便是這少數樹木中的最可愛的一種。
5、“石榴樹便是這少數樹木中的最可愛的一種。”一句在全文的作用是 。
6、仿照畫線句子的句式,在空格處寫兩個與前邊意思連貫的句子。
讓自己的生命為別人開一朵花:一次無償獻血是一朵花,一句關切的問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評是一朵花, , ,……能為別人開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為別人生活絢麗而付出的人是不尋常的人。
二、同步解讀
五月過了,太陽增加了它的威力,樹木都把各自的傘蓋伸張了起來,不想再爭妍斗艷的時候,有少數的樹木卻在這時開起了花來。石榴樹便是這少數樹木中的最可愛的一種。
石榴有梅樹的枝干,有楊柳的葉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這風度實兼備了梅柳之長,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愛的是它的花,那對于炎陽的直射毫不辟易的深紅色的花。單瓣的已夠陸離,雙瓣的更為華貴,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臟嗎?
單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經就是一種奇跡了。你看它逐漸翻紅,逐漸從頂端整裂為四瓣,任你用怎樣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樣的勻稱,可是誰用紅瑪瑙琢成了那樣多的花瓶兒,而且還精巧地插上了花?
單瓣的花雖沒有雙瓣者的豪華,但它卻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藝,紅瑪瑙的花瓶兒由希臘式的安普刺變為中國式的金(田田田缶)——殷周時古味盎然的一種青銅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種銹彩,它都是具備著的。
你以為它真是盛酒的金(田田田缶)嗎?它會笑你呢。秋天來了,它對于自己的戲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來,露出一口的皓齒。那樣透明光嫩的皓齒你在別的地方還看見過嗎?
我本來就喜歡夏天。夏天是整個宇宙向上的一個階段,在這時使人的身心解脫盡重重的束縛。因而我更喜歡這夏天的心臟。
有朋友從昆明回來,說昆明石榴特別大,子粒特別豐腴,有酸甜兩種,酸者味更美。
禁不住唾津的潛溢了。
7.文中幾次寫到“炎陽”、“太陽的威力”的作用是 。
8.把第4段改寫成說明的形式。
9.把第2段改寫成客觀描寫的式樣。
10.文中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選擇其中的一種,說明這種修辭的表達作用。
11.文中加線的話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
12.把文章結尾一句改寫成意思明白的話。
三、美文賞讀
快閣的紫藤花
徐蔚南
細雨蒙蒙,百無聊賴之時,偶然從《花間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憐愛呢。豈僅憐愛你,我還懷念著你的姊妹們——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蓮色的紫藤——在那個園中靜悄悄地消受了一宵冷雨,不知今朝還能安然無恙否?
啊,紫藤花!你常住在這詩集里吧;你是我前周暢游快閣的一個紀念。
快閣是陸放翁飲酒賦詩的故居,離城西南三里,正是鑒湖絕勝之處;去歲初秋,我曾經去過了,寒中又重游一次,前周復去是第三次了。但前兩次都沒有給我多大印象,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快閣的景物時時在眼前顯現——尤其使人難忘的,便是那園中的兩架紫藤。快閣臨湖而建,推窗外望;遠處是一帶青山,近處是隔湖的田畝。田畝間分成紅綠黃三色:紅的是紫云英,綠的是豌豆葉,黃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互相間著,美麗得遠勝人間錦繡。東向,叢林中,隱約間露出一個塔尖,尤有詩意。槳聲漁歌又不時從湖面飛來。這樣的景色,晴天固然好,雨天也必神妙,詩人居此,安得不頹放呢?放翁自己說:
“橋如虹,水如空,一葉飄然煙雨中,天教稱放翁!笔堑,確然天叫他稱放翁的。
閣旁有花園二,一在前,一在后。前面的一個又以墻壁分成為二,前半疊假山,后半鑿小池。池中植荷花;如在夏日,紅蓮白蓮蓋滿一池,自當另有一番風味。池前有春花秋月樓,樓下有匾額曰“飛躍處”,此是指池魚言。其實,池中只有很小很小的小魚,要它躍也躍不起來,如何會飛躍呢?
園中的映山紅和躑躅都很鮮艷,但遠不及山中野生的自然。
自池旁折向北,便是那后花園了。
我們一踏進后花園,便一架紫藤呈在我們眼前。這架紫藤正在開花最盛的時候,一球一球重疊蓋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盡是花朵;ㄐ氖屈S的,花瓣是潔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的。更有無數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叫著——亂哄哄地飛著。它們是在采蜜嗎?它們是在舞蹈嗎?它們是在和花朵游戲嗎?……
我在架下仰望這一堆花,一群蜂,我便想象這無數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無垢的女孩子,她們赤裸裸地在一塊擁著,抱著,偎著,臥著,吻著,戲著;那無數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們正在唱歌給她們聽,正在奏樂給她們聽。他們是結戀了,他們是在痛快地享樂那陽春。他們是在創造只有青春,只有戀愛的樂土。
這種想象決不是僅我一人所有,無論誰看了這無數的花和蜂都將生出一種神秘的想象來。同我一塊兒去的方君看見了也拍手叫起來,他向那低垂的一球花朵熱烈地親了個嘴,說道:“鮮美呀!呀,鮮美!”他又說:“我很想把花朵摘下兩枝來掛在耳上呢!
離開這架白紫藤十幾步,有一圍短短的冬青。繞過冬青,穿過一畦豌豆,又是一架紫藤。不過這一架是青蓮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處。但是就我個人說,卻更愛這青蓮色的,因為淡薄的青蓮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到一種平和,一種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飲了美酒,有如進了夢境。
很奇異,在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沒有。落下來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一層,原來這架花朵的青春已逝了,無怪野蜂散盡了。
我們在架下的石凳上坐了下來,觀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飄下的花兒。花也知道求人愛憐似的,輕輕地落了一朵在我膝上,我俯下看時,頸項里颼颼地一冷,原來又是一朵。它接連著落下來,落在我們的眉上,落在我們的腳上落在我們的肩上。我們在這又輕又軟又香的花雨里幾乎睡去了。
猝然“骨碌碌”一聲怪響,我們如夢初醒,四目相向,頗為驚詫。即刻又是“骨碌碌”地響了。
方君說:“這是啄木鳥!
臨去時,我總舍不得這架青色的紫藤,便在地上拾了一朵夾在《花間集》里。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每取出這朵花來默視一會兒。
13.閱讀第①自然段,說說作者開頭的寫作方法。
14.本文重點寫紫藤花,為什么先交代紫藤花生長的處所環境?
15.作者介紹白色的紫藤架有哪些特點?突出了白色紫藤怎樣的景象?
16.作者描寫白色的紫藤時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17.找出描寫白色的紫藤所運用的修辭方法。
18.青蓮色紫藤呈現怎樣景象?此時啄木鳥的叫聲給青蓮色紫藤增添了怎樣的色彩?
19.作者為什么更喜歡這架青蓮色的紫藤(用原文回答)?你怎樣理解作者的情感?
20.作者看到花在架下落下的情景時,心情怎樣?
21.結尾又提到《花間集》里一朵紫藤,這在行文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1.略 2.a 3.依次是:枯瘠、柔媚、兼備、舍去。這些詞用對比手法烘托、贊美了石榴枝干的美好形象。(意近即可) 4.⑴根據花瓣的色彩和外形作比喻,將花瓣比喻為夏季的心臟,形容生動。⑵用對比的手法,點出石榴不同尋常的品格。 5.總領全文 6.如:一次受傷后的求助是一朵花,一次適時的看望是一朵花,一個及時的電話是一朵花,一個親切的微笑是一朵花。等等 7.反襯突出石榴不怕威壓、頑強不屈的精神!8.示例:單瓣花的石榴、骨朵成茄形,開花時從頂端均勻地裂開成四瓣;花形如瓶,紅色,上綴花瓣。 9.示例:石榴樹枝干嶙峋虬曲,葉子細長,碧綠清新而柔軟,姿態卓約,風度迷人!10、略 11、略 12.示例:我熱愛石榴。(意合即可) 13.從《花間集》中所夾的枯槁的紫藤花引出了下文。 14.不會給人以突然之感。 15.一球一球重疊蓋在架上,俯垂在架旁的盡是花朵;ㄐ氖屈S的,花瓣是潔白的,看上去似乎很厚的。突出白色紫藤的繁花、熱鬧的景象。 16.想象 17.答案不統一,找出即可!18.凄清蕭條的景象,鳥的聲更襯托了環境的幽靜!19.因為淡薄的青蓮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到一種平和,一種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飲了美酒,有如進了夢境。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傾慕和平、溫柔婉約的情趣。 20.作者對青蓮紫藤的癡情,活現了他的個性!21.首尾照應,結構嚴謹。)
《石榴》一課課本研讀 篇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81
一、教學目的
1、學習生字詞,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學寫植物特點的方法。
2、能體會文中優美的詞句,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感。
3、激發學生對石榴的喜愛,對大自然的喜愛。
4、試仿說仿寫課文第四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文中優美語句,知道作者介紹石榴的順序。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板書設計:
16、石榴
葉 嫩綠 郁郁蔥蔥
可 愛 花 火紅 小喇叭
美 果 高興地笑
(子) 色 紅白相間 晶瑩透亮
味 酸溜溜 甜津津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6課讀——:
學生讀課題石榴
2、課文中的詞語你讀熟了嗎?(出示詞語)老師來驗收一下吧。
齊讀
馳名中外 紅白相間 晶瑩透亮
酸溜溜 甜津津
3、課文中的短語你能讀好嗎?(出示短語)
郁郁蔥蔥的綠葉 火紅的石榴花
笑得咧開了嘴 瑪瑙般的子兒
指名領讀。
評價:同學們生字記住了,詞語又讀得這么好,肯定是多讀了書的結果。
4、現在,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到了棗莊,讓我們一起去石榴園看看吧!
二、精讀訓練
1、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說說都看到了些什么?
2、指名交流
3、看到石榴樹的葉子。
板書:葉
葉子怎么樣?你是從哪讀到的?
。ò鍟耗劬G 郁郁蔥蔥)請你來讀一讀。齊讀。
4、看到石榴樹的花。(體會石榴花的美)
。1)你看到了怎么樣的石榴花?
火紅的石榴花
石榴花開得多
花的形狀像小喇叭
石榴花很可愛(活潑)
。2)出示: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3)指名交流
a、花顏色美:火紅(板書:火紅)
*老師聽出來了,你看到了火紅的石榴花,你覺得火紅的石榴花怎么樣?
b、花開得多、開得盛:一朵朵、密、盛、越開越……滿、不久
。l也看到了這么多的石榴花?你能給大家來讀一讀嗎?
c、花開得生機勃勃(鼓足了勁兒)你能讀出這股勁兒嗎?
花的形狀像小喇叭(板書:小喇叭)
(4)指導朗讀,讀出花開得多,開得盛。齊讀。
5、體會石榴果的可愛(在石榴園里,你還看到了什么?)
(1)出示句子: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2)讀這句句子,找出表示先后順序的字或詞
先是、逐漸、最后
(3)劃出橫線: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ǔ鍪緢D片)請你來排一排:先是 逐漸 最后 。
。4)可不可以把這幾個詞語調換一下順序?(不可以,為什么)
你看,作者觀察得多仔細,用詞多準確哪。他抓住了事物的生長順序。
。ㄏ群蟪鍪拘】ㄆ鹤屑氂^察、按照順序)
。5)指名讀,讀出先后的順序
。6)你還看到了什么?
a、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b、大聲地讀一讀,體會體會,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石榴娃娃?
。ǹ蓯郏┬、咧開了嘴、笑破了肚皮、急切、扒開、張望、報告
c、他們為什么笑。繛槭裁催@么高興(開心)啊?為什么這么急?
。ò鍟焊吲d地笑)
d、作者怎么會把這些石榴娃娃寫得這么可愛呀?(喜歡石榴)
e、你看,作者喜歡這些石榴娃娃,他把石榴當成了人來寫了。讓我們也帶著這股高興的勁兒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7)你看,把石榴娃娃當成了人來寫,寫得多可愛啊,多有趣!
現在,讓我們把小動物也當成人來寫,你也能寫幾句這么有趣的句子嗎?
出示句子:花叢中的小蝴蝶開心地揮舞著翅膀,招呼著同伴去參加歌舞會。
天空中的小鳥( )。(8)再次齊讀第三自然段
6、體會石榴子的可愛、美
。1)出示句子: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
。2)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樣子、色彩美(出示紅白相間的子兒理解):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
。ò鍟杭t白相間,晶瑩透亮)
。ㄕ埬銇碜x一讀,讀出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的美)
味道美:酸溜溜、甜津津的。(板書:酸溜溜 甜津津)
(誰也讀到了這股酸溜溜、甜津津的味道,請你來讀一讀。)
。3)齊讀
三、總結:
石榴不僅葉子_(可愛)、花_、果_,里面的子兒也_,(板書:可愛 美)你看,作者抓住了石榴的可愛、美的特點,按照順序(指卡片)把《石榴》這篇課文寫得多生動啊。我們在寫一樣事物的時候也要學著抓物事物的特點。(出示:抓住特點)
四、石榴園參觀完了,在回來的路上,老師給你們說一件有趣的事吧。
上個星期五我去買了一只石榴準備嘗嘗,下班后,我去候車亭等車,看見一個小妹妹正在哭鼻子呢!原來,她的媽媽去華聯里換一樣東西,叫她等在這兒,可現在還沒有回來,所以小妹妹急得哭起來了。同學們,你們覺得老師會怎么說?
(小妹妹,不要哭了,這個石榴給你吃。)
師:是啊,我也是這么說的,她馬上不哭了,看了看石榴說:“這是什么東西?好吃嗎?”
這下,你覺得老師又該怎么說呢?
。ㄖ该f說石榴的子兒:小妹妹,這個石榴可好吃了,……)
你知道嗎?那天我幾乎是吹著口哨回家的,心里真是開心無比。
你知道開心無比是什么意思?(非常開心)那課文里的“清爽無比”呢?
f、你最喜歡哪種水果?如果當時你手里有一只(。,你會對小妹妹說些什么?
指名說話練習(多選幾名學生,說說不同的水果)
五、同學們,今天的棗莊之行結束了,你有什么收獲嗎?
六、布置課外作業
老師今天在作業超市里列出了以下的作業,請你任意選擇兩題完成。
(1)配樂朗讀課文。
。2)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背下來。
。3)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畫一畫,再仿照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4)找一找你身邊美的事物,試著用幾句話寫寫它的美。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石榴》一課課本研讀 篇4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1
小紅 發表
陳老師運用多媒體,圖文結合,在學生對課文初步感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讀書來理解寫作順序,讀書活動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把文中優美的詞語運用多種形式,讓學生來領悟理解意思。
陳老師運用春、夏、秋不同的季節,讓學生分層感受不同季節石榴的變化,當夏天石榴開花時,以“小喇叭”為要點,引導學生把畫面讀好、讀美、讀活,以小喇叭你們在吹什么?讓學生發揮想象,活躍思維,引導學生探尋讀書方法,有滋味地讀,有情趣地讀,享受著讀書的樂趣,熱鬧了一陣的小喇叭到秋天結出小石榴,讓學生讀出樣子,激發學生讀好書的熱情,當石榴成熟時,陳老師利用實物讓學生品嘗石榴的味道怎樣?讓學生仿照這一段的寫法來描寫一種你喜歡的水果。鍛煉了學生的動筆能力。師生互動得非常好。
整節課老師通過激發想象、設計動作、品嘗石榴等手段助讀、促讀;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咀嚼,對寫作方法的了解,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作用,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石榴》一課課本研讀 篇5
之一
秋嫣
一、教學目的
1、學習生字詞,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學寫植物特點的方法。
2、能體會文中優美的詞句,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感。
3、激發學生對石榴的喜愛,對大自然的喜愛。
4、試仿說仿寫課文第四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文中優美語句,知道作者介紹石榴的順序。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板書設計 :
16、石榴
葉 嫩綠 郁郁蔥蔥
可 愛 花 火紅 小喇叭
美 果 高興地笑
。ㄗ樱 色 紅白相間 晶瑩透亮
味 酸溜溜 甜津津
五、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6課讀——:
學生讀課題石榴
2、課文中的詞語你讀熟了嗎?(出示詞語)老師來驗收一下吧。
齊讀
馳名中外 紅白相間 晶瑩透亮
酸溜溜 甜津津
3、課文中的短語你能讀好嗎?(出示短語)
郁郁蔥蔥的綠葉 火紅的石榴花
笑得咧開了嘴 瑪瑙般的子兒
指名領讀。
評價:同學們生字記住了,詞語又讀得這么好,肯定是多讀了書的結果。
4、現在,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到了棗莊,讓我們一起去石榴園看看吧!
二、精讀訓練
1、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說說都看到了些什么?
2、指名交流
3、看到石榴樹的葉子。
板書:葉
葉子怎么樣?你是從哪讀到的?
(板書:嫩綠 郁郁蔥蔥)請你來讀一讀。齊讀。
4、看到石榴樹的花。(體會石榴花的美)
(1)你看到了怎么樣的石榴花?
火紅的石榴花
石榴花開得多
花的形狀像小喇叭
石榴花很可愛(活潑)
。2)出示: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ㄔ介_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3)指名交流
A、花顏色美:火紅(板書:火紅)
*老師聽出來了,你看到了火紅的石榴花,你覺得火紅的石榴花怎么樣?
B、花開得多、開得盛:一朵朵、密、盛、越開越……滿、不久
。l也看到了這么多的石榴花?你能給大家來讀一讀嗎?
C、花開得生機勃勃(鼓足了勁兒)你能讀出這股勁兒嗎?
花的形狀像小喇叭(板書:小喇叭)
。4)指導朗讀,讀出花開得多,開得盛。齊讀。
5、體會石榴果的可愛(在石榴園里,你還看到了什么?)
(1)出示句子: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2)讀這句句子,找出表示先后順序的字或詞
先是、逐漸、最后
。3)劃出橫線: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ǔ鍪緢D片)請你來排一排:先是 逐漸 最后 。
。4)可不可以把這幾個詞語調換一下順序?(不可以,為什么)
你看,作者觀察得多仔細,用詞多準確哪。他抓住了事物的生長順序。
。ㄏ群蟪鍪拘】ㄆ鹤屑氂^察、按照順序)
(5)指名讀,讀出先后的順序
。6)你還看到了什么?
A、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B、大聲地讀一讀,體會體會,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石榴娃娃?
。ǹ蓯郏┬Α⑦珠_了嘴、笑破了肚皮、急切、扒開、張望、報告
C、他們為什么笑啊?為什么這么高興(開心)?為什么這么急啊?
。ò鍟焊吲d地笑)
D、作者怎么會把這些石榴娃娃寫得這么可愛呀?(喜歡石榴)
E、你看,作者喜歡這些石榴娃娃,他把石榴當成了人來寫了。讓我們也帶著這股高興的勁兒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7)你看,把石榴娃娃當成了人來寫,寫得多可愛啊,多有趣!
現在,讓我們把小動物也當成人來寫,你也能寫幾句這么有趣的句子嗎?
出示句子:花叢中的小蝴蝶開心地揮舞著翅膀,招呼著同伴去參加歌舞會。
天空中的小鳥( )。(8)再次齊讀第三自然段
6、體會石榴子的可愛、美
。1)出示句子: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
(2)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樣子、色彩美(出示紅白相間的子兒理解):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
。ò鍟杭t白相間,晶瑩透亮)
(請你來讀一讀,讀出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的美)
味道美:酸溜溜、甜津津的。(板書:酸溜溜 甜津津)
。ㄕl也讀到了這股酸溜溜、甜津津的味道,請你來讀一讀。)
(3)齊讀
三、總結:
石榴不僅葉子_(可愛)、花_、果_,里面的子兒也_,(板書:可愛 美)你看,作者抓住了石榴的可愛、美的特點,按照順序(指卡片)把《石榴》這篇課文寫得多生動啊。我們在寫一樣事物的時候也要學著抓物事物的特點。(出示:抓住特點)
四、石榴園參觀完了,在回來的路上,老師給你們說一件有趣的事吧。
上個星期五我去買了一只石榴準備嘗嘗,下班后,我去候車亭等車,看見一個小妹妹正在哭鼻子呢!原來,她的媽媽去華聯里換一樣東西,叫她等在這兒,可現在還沒有回來,所以小妹妹急得哭起來了。同學們,你們覺得老師會怎么說啊?
(小妹妹,不要哭了,這個石榴給你吃。)
師:是啊,我也是這么說的,她馬上不哭了,看了看石榴說:“這是什么東西?好吃嗎?”
這下,你覺得老師又該怎么說呢?
。ㄖ该f說石榴的子兒:小妹妹,這個石榴可好吃了,……)
你知道嗎?那天我幾乎是吹著口哨回家的,心里真是開心無比。
你知道開心無比是什么意思?(非常開心)那課文里的“清爽無比”呢?
F、你最喜歡哪種水果?如果當時你手里有一只( ),你會對小妹妹說些什么?
指名說話練習(多選幾名學生,說說不同的水果)
五、同學們,今天的棗莊之行結束了,你有什么收獲嗎?
六、布置課外作業
老師今天在作業 超市里列出了以下的作業 ,請你任意選擇兩題完成。
(1)配樂朗讀課文。
。2)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背下來。
(3)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畫一畫,再仿照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4)找一找你身邊美的事物,試著用幾句話寫寫它的美。
《石榴》一課課本研讀 篇6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我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知道了小作者的家鄉在——(生接讀),那里有——(生接讀)的石榴園。什么叫“馳名中外”?
生:就是名聲很大,國內外都知道。
師: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塊去這馳名中外的石榴園看一看!
二:整體感知。
師: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把你讀到的內容一會兒說出來。
。ㄈ昼姾笾鲃油O聛恚
師:從大家剛才的朗朗書聲中,老師感受到了什么叫“求知若渴”,你們認真學習的勁頭,真讓我佩服,F在,誰愿意說說你讀到的內容。(生踴躍舉手)愿意說的同學就站起來說吧!
生:我讀到了火紅的石榴花。(師板書:花 注:紅色筆)
生:我讀到了嫩綠的石榴葉。(師板書:葉 注:綠色筆)
生:我讀到了可愛的石榴果。(師板書:果 注:紅色筆)
生:我讀到了紅白相間的石榴子。(師板書:子 )
師:說的真全面,F在我們來看看石榴的這些部分分別有什么特點。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
1、師:(出示開滿花的石榴樹)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火紅的石榴花。(.相機讀好“火紅的石榴花”)
師:讓我們再走得近一點去看!(師出示一朵石榴花。)你瞧它長得特別象什么?
生:象小喇叭花。
師:你把它說得真是太可愛了,誰能讀好這句話?(師出示:“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2、師:這么可愛的花兒可不是一天兩天就長成的,它們可是經過了很長的時間才從石榴樹上長出來的,請你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然后告訴老師,春天的時候石榴樹發生了什么變化,到了夏天的時候又發生了什么變化?(生讀第二段)
3、師:同學們,你們瞧春天來了,石榴樹抽出了——(生接讀),長出了——(生接讀)。這葉兒長得怎么樣?(嫩綠嫩綠的)
4、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了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師出示一朵花)同學們,開這么多夠嗎?(再出示幾朵花)再開一些,夠了嗎?還不夠?為什么?你從哪句話看出來的?“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你能讀好這句話嗎?(請學生讀) 老師通過你的聲音聽到了——那火紅的石榴花、那朵朵盛開的石榴花。
師:剛才有同學發現葉子有變化,還有同學發現了石榴花,誰來讀一讀描寫花的部分?
學生讀描寫花的部分(教師貼兩三朵石榴花)
師:行了嗎?(不行)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一朵朵、越開越密、越開越盛、掛滿了
師:你真細心,我們再來看看課文是怎么描寫的?自已讀一讀
指名讀
師:這位同學讀得真不錯,同學們想象到石榴樹開滿石榴花的情景了嗎?感覺怎樣?
生:很美
師:假如你就是一朵火紅的石榴花,你會怎樣把自已的美麗通過朗讀展現出來呢?同桌再讀一讀試試。.
同桌互讀
師:誰愿意把自已的美麗展現出來呢?(生不好意思)小石榴花們 ,別把你的美麗藏起來,大膽的展現自己的美麗吧。(生陸續舉手)愿意讀的石榴花請站起來讀吧。(放音樂)
師:同學們讀得可真好,從你們有聲有色的朗讀中,老師仿佛看到了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現在我們來分角色讀,男生讀春天的石榴樹,女生讀夏天的石榴樹。]
師:夏天的石榴樹很美,可是隨著季節的變化,他們卻逐漸凋謝了。你們感覺到遺憾、惋惜嗎?
生:不惋惜,它們要結果了,果子才是他們價值的體現。
生:惋惜。那么美麗可愛的花兒就要凋謝了,我們又少了一個可以觀賞的風景。
師: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啊。轉眼間收獲的季節來臨了,又一個可愛的生命也隨著石榴花的凋謝而誕生了。你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看看石榴樹又有了哪些新的變化?自已讀書找一找
生: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石榴樹上結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師:是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嗎?老師呀真是粗心,打這段文字時出現了一個錯誤,你們能幫老師找出來嗎?(出示課件)[開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石榴樹上結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生:應該是熱鬧而不是開
師:這個詞不改行嗎?為什么?
生:不行。(學生思考)
《石榴》一課課本研讀 篇7
一、教學目的
1、學習生字詞,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學寫植物特點的方法。
2、能體會文中優美的詞句,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感。
3、激發學生對石榴的喜愛,對大自然的喜愛。
4、試仿說仿寫課文第四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體會文中優美語句,知道作者介紹石榴的順序。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板書設計:
16、石榴
葉 嫩綠 郁郁蔥蔥
花 火紅 多 小喇叭
果 笑 扒
子 (色) 紅白相間 晶瑩透亮
。ㄎ叮 酸溜溜 甜津津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6課讀——學生讀課題石榴
2、課文中的詞語你讀熟了嗎?(出示詞語)老師來驗收一下吧。(指名讀、齊讀)
石榴 棗莊 咧開 抽出
仿佛 甚至 肚皮 扒開
喜訊 甜津津 急切 活潑
張望 馳名中外 紅白相間 晶瑩透亮 酸溜溜
3、課文中的短語你能讀好嗎?(出示短語)(指名領讀)
郁郁蔥蔥的綠葉 火紅的石榴花
活潑的小喇叭 熟透了的石榴
笑得咧開了嘴 瑪瑙般的子兒
設計意圖:讓學生鞏固課文的生字詞。
師:同學們生字記住了,詞語又讀得這么好,肯定是多讀了書的結果。下面請大家看看石榴的幾幅圖片,指出它的葉、花、果,再閉上眼睛想一想石榴的葉、花、果是什么樣子的,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對石榴先有個印象,再來學課文,將更深刻。
4、現在,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到了棗莊,讓我們一起去石榴園看看吧!
二、精讀訓練
1、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中作者是怎樣來寫葉、花、果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細細地品讀課文,逐步了解石榴的葉、花、果的特點。
2、指名交流
3、看到石榴樹的葉子。(師:葉子怎么樣?你是從哪讀到的,請你來讀一讀,齊讀)
板書:葉 嫩綠 郁郁蔥蔥
4、看到石榴樹的花。
。1) 你看到了怎么樣的石榴花?
生回答(火紅的石榴花 石榴花開得多 花的形狀像小喇叭)(板書:花)
。2)師出示句子: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3)指名交流:a你覺得火紅的石榴花怎么樣(顏色美);(板書:火紅)
b花開得多、開得盛,誰也看到了這么多的石榴花?(板書:多)你能給大家來讀一讀嗎?
c我們從“鼓著勁兒”可看出石榴花開得怎么樣?(花開得生機勃勃)你能讀出這股勁兒嗎?
。ㄖ该x、齊讀)(板書:小喇叭)
。4)指導朗讀,我們再次把這段話來讀一讀,讀出花開得多,開得盛。
5、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熱鬧”是什么意思,石榴花會熱鬧嗎?這兒為什么用熱鬧?生交流
過度:于是我們在石榴園里見到了一個個石榴
。1)出示句子: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2)指名讀這句句子,其他同學找出表示先后順序的字或詞
先是、逐漸、最后
。3)出示: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請你來排一排:先是 逐漸 最后 。
設計意圖:我采用了讓學生排列的方法,加深了解這種變化,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作者觀察的仔細。
(4)可不可以把這幾個詞語調換一下順序?(不可以,為什么)
你看,作者觀察得多仔細,用詞多準確哪。他抓住了事物的生長順序。
(出示:仔細觀察、按照順序)
。5)指名讀,讀出先后的順序
(6)石榴在一天天成熟,到后來變得怎么樣了呢?
a、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b、請大聲地讀一讀,體會一下,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石榴娃娃?
(可愛)笑(咧開了嘴、笑破了肚皮)、急切、扒開、張望、報告(它們會對果農說些什么?)同時展示圖片。
設計意圖:讓學生結合觀察課件上的插圖,加深了解石榴果實的外形特點
c、他們為什么笑。繛槭裁催@么高興(開心)?為什么這么急。浚ò鍟焊吲d地笑)
d、作者怎么會把這些石榴娃娃寫得這么可愛呀?(喜歡石榴)
e、你看,作者喜歡這些石榴娃娃,他把石榴當成了人來寫了。讓我們也帶著這股高興的勁兒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7)你看,把石榴娃娃當成了人來寫,寫得多可愛啊,多有趣啊!現在,讓我們把小動物也當成人來寫,你也能寫幾句這么有趣的句子嗎?
出示句子:花叢中的小蝴蝶開心地揮舞著翅膀,招呼著同伴去參加歌舞會。樹上的小鳥( )。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寫擬人句,練習后加深印象。
6、石榴娃娃是那么調皮可愛,這時你摘下一個,剝開外皮,你會看到些什么呢?
(1)出示句子: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
(2)指名讀,把你看到的來說一說?
樣子、色彩美: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緊偎是什么意思?一粒一?吭谝黄穑拖裼衩琢R粯樱ò鍟杭t白相間,晶瑩透亮)
。ㄕ埓蠹襾碜x一讀,讀出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的美)
。3)那么它的味道如何呢?
味道美:酸溜溜、甜津津的。(板書:酸溜溜 甜津津)
。ㄕl也讀到了這股酸溜溜、甜津津的味道,請你來讀一讀。)
。4)齊讀
。5)下面請大家拿出準備的石榴,來看一看,嘗一嘗吧。
設計意圖:以實物來體驗,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
三、總結:
石榴不僅葉子、花、果美,里面的子兒也美。你看,作者抓住了石榴的可愛、美的特點,按照順序把《石榴》這篇課文寫得多生動啊。我們在寫一樣事物的時候也要學著抓物事物的特點。
四、同學們,今天的棗莊之行結束了,你有什么收獲嗎?
五、布置課堂作業
請你任意選擇兩題完成。
(1)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背下來。設計意圖:讓學生能體會文中優美的詞句,逐步提高他們的語感。
。2)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畫一畫,再仿照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設計意圖: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
(3)找一找你身邊美的事物,試著用幾句話寫寫它的美。
《石榴》一課課本研讀 篇8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81
by: 阿卓 ]
讀讀《石榴》這篇教材,再看看自己去年的教后記,驀然想起何金鐘老師的關于這一課的精彩的教學。于是再一次找到他的貼子,細細地閱讀他的《石榴》教學心得。于是決定帶一個真正的石榴走過教室和孩子一起學習《石榴》
一上課就拿出這個果實,很多孩子饞得咂了咂嘴,畢竟是農村孩子,好多人都沒有嘗過石榴。于是我先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東西。這樣說的目的是為了讓下午寫桔子時能先從外皮著手。
接著是剝開外皮,欣賞里面的果實了。當我剝開外皮后,同學們看到了那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的子兒。于是班上就熱鬧了,一部分孩子們大聲地讀起課文的相關段落,一部分孩子在說著老師手中的石榴。
當最后我請孩子們品嘗這石榴時,班上沸騰了。孩子們個個都站起來想品嘗一下。我先請幾位同學品嘗,想不到他們立即嚷起來:老師,味道有書上的不一樣。是非常甜,可是不酸。接著品嘗到的同學都支持這樣的看法。
是啊!這里的石榴并不酸。課前我怎么沒有想到呢?
幸好有一位同學幫我解了圍:“老師,因為這個石榴還沒有完全成熟。書上說熟透了的石榴咧開了嘴或者笑破了肚皮,而這個石榴是完整的!
大家釋然了。
原本,自己想像的較好的課堂竟然是這樣,真的是值得好好思量一下。
一、 學習教學實錄,更要學習到背后的理念。
很多名師的課堂是精彩的,當我們把他們的設計移花接木后,卻失去了那種水到渠成的感覺,有的甚至舉步維艱。于是更多人把責任推給了學生,學生不配合,學生的表達能力不高成了教師的理由?墒菂s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就是在于沒有理解名師們這樣設計的背后理念,沒有理念支撐的課堂設計是很難有大量的鮮活的空間的。
二、 實物,用在推波助瀾處
原本預設打破教材的順序,一開始就從果實入手,突出重點,便于課后練習的落實。殊不知因為一開始就用石榴調動了學生的感官。當教者轉入到下一環節時,孩子們還停留在回味石榴的味道,對于吃石榴還有著很強的表達欲望。完完全全忽視了孩子的心理特點。
如果按部就班地組織教學,快速地完成開花和結果這兩部分,最后再學習果實,把孩子的交流回味的興致留到課后,也許會好點。
如果先不出示石榴,而是讓孩子們讀文,品詞,想象石榴的樣子,用心去感覺石榴的味道,當孩子們有了一定的心理認識后再出示石榴,并讓孩子們品嘗,這時就能加深孩子們對石榴的認識。而外形,則完全可以在最后說一說,也許效果會更好。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石榴》一課課本研讀 篇9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07
by: 濮一菁
《石榴》一文,通過抽枝、長葉、開花、結果的生長過程,用藝術的手法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教參中也提及,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應該圍繞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和按照一定順序描寫事物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學習,通過感情朗讀來了解石榴的生長特點,感受與領悟作者語言的精妙。
因此,針對本課時的教學設計,第二部分的問題設置就脫離了這個教學要求,教學思路出現了偏差。在復習回憶引出石榴的葉、花、果三部分后,提出:“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棗莊,去細細地欣賞這馳名中外的石榴園,你覺得石榴的哪個部分最美?自由讀課文2--4自然段,把你感受深的詞、句圈一圈,劃一劃。想想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問題的提出,勢必會產生很多自主選擇的結果,事實上上過課文后,就不難發現,學生大多喜歡花、果,可憐的葉子幾乎沒有人提及,老師只能在臺上干著急。而且這樣的問題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不按生長順序講述課文,而是完全出于學生的喜好來講了,這樣也會打亂了原本的教學思路,如學習完第四自然段后進行仿寫練習。如果學生跑上來就提出喜歡石榴的子兒,那等全文學完后,還得再重炒冷飯,再試著仿寫。那教學過程就混亂了。
因此,這種看似自由民主的教學方法,在這一課里統領全文的教學就不恰當了。如果把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來學習的方法放在第三自然段的學習中,引出石榴果以后,讓學生自讀自悟,說說你喜歡石榴果嗎?你喜歡它的什么呢?為什么喜歡它呢?然后讓學生找出文中的語句來體會交流,把握關鍵詞句,體會成熟石榴果的可愛。這樣的處理針對性更強,效果也肯定更好。
那第二自然段石榴樹抽枝長葉、開花的部分該怎么教學呢?在名師陳教導的指導下,豁然開朗。在復習導入課文后,讓學生自由朗讀,仔細地讀讀第二自然段,然后問問學生這一小節主要講了什么事情?從石榴樹抽枝、長葉、開花的過程中,你感受到這個場面怎么樣?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文中有沒有詞語可以概括這個場面?這樣的教學引導學生把書讀薄,找出“熱鬧”一詞來概括這一場景。接著把文本讀厚,回到第二自然段,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這一熱鬧。從而進一步細致地體會語言,把握文本,并相機做好感情朗讀的指導。
教學設計這樣一變后,植物的生長過程學生理解了,掌握了,文本的寫作順序也清晰了,教學目標也實現了。從本文的教學中,我再一次認識到,教師的教學機制需要靈活多樣、隨機應變,教學要因文而異,更要因人而異。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石榴》一課課本研讀 篇10
一、教學目標:
1、復習生字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讀中能體會文中優美的語句,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感。初步理解擬人化的寫法。
3、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品嘗一種水果寫一段話。
4、激發學生對石榴的喜愛,對大自然的喜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體會文中優美語句,知道作者介紹石榴的順序和擬人手法的運用。
三、教學時間:第2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理清文章脈絡。
1、瞧,這是什么?引出《石榴》今天這節課咱們繼續走近、熟悉《石榴》。先來復習一下課文中的生字詞好嗎?
2、出示:
這些生字詞,還記得嗎?
抽出、仿佛、甚至、扒開、喜訊
強調“甚至”這個詞。
3、瞧!這些詞語寫得多好呀,會讀嗎?
酸溜溜、甜津津、
馳名中外、紅白相間、晶瑩透亮
4、讀得真好,再看,難度加大了,字多了,能讀好嗎?注意輕聲
郁郁蔥蔥的樹葉火紅的石榴花
瑪瑙般的子兒笑得咧開了嘴
5、這個會填空嗎?先默讀課文,再填寫。
出示:這篇課文寫了石榴樹春天枝條葉子;夏天;秋天。
指名填寫,最后齊讀。
6、師小結并板書:
是呀,這篇課文作者按照春天、夏天、秋天的順序寫了石榴樹呀長葉、開花、結果,多有意思啊
春天長葉
夏天開花
秋天結果
7、師:這節課咱們就來仔細地讀讀課文,去看看春天、夏天、秋天石榴樹都是什么樣子的,好嗎?
。ǘ⒀凶x課文,品讀詞句,體會寫作手法。
春天抽枝長葉
1、師:打開書,輕聲讀第二自然段,想想春天、夏天石榴樹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一邊讀一邊想,還要把你最喜歡的地方圈出來。
2、交流春天石榴樹是什么樣子的?
體會春天石榴樹抽枝長葉的生機勃勃的樣子。
重點理解:抽出。(表示一下子很快;也看出生命力的旺盛。)
。1)、通過做個動作理解。
。2)、通過換詞語理解。
3、師:是啊,新枝嫩葉在這生機盎然的春天里長得多快呀!多好呀!
指導朗讀。
夏天開花
1、那夏天呢?把你最喜歡的地方給大家讀一讀,說一說。
。1)對“郁郁蔥蔥”和“火紅的”石榴花一句進行理解,同時借助圖片圖文并茂去感受石榴花顏色的美麗和開得旺盛。
。2)指導朗讀。
(3)夏天的石榴花你還喜歡哪里呀?
(3)自讀第二句。從這句話里讀出了什么?(從“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就掛滿枝頭”從這句話感受到花開得特別多。)
。4)指導把那么有生命力,那么茂盛的景象讀出來。
。5)走近去看看……(生讀)
大家都喜歡這句話?為什么喜歡?(非?蓯郏┠睦锟闯龅模
。6)朗讀體會把石榴花的樣子比成了活潑的小喇叭的這樣的打比方多形象啊!“活潑”“鼓著勁”這兩個詞的擬人手法寫出了石榴花像小朋友一樣的可愛。
。7)(做鼓著勁的動作)指導把石榴花可愛的樣子讀出來。
2、師小結:像這樣花開得那么多,顏色那么火紅,你爭我搶地開著,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課文中有一個詞就寫出了這樣的畫面,找找看。狒[)
播放圖片,看圖師領著背誦。
3、師小結:孩子們,春天石榴樹抽出了新枝,長出了嫩葉;夏天樹上開滿火紅的石榴花,作者把石榴花比成了小喇叭,還把它們寫得像小朋友一樣活潑可愛,正鼓著勁在吹,這樣的句子就是擬人句。擬人句給你什么樣的感受?(感受到活潑、生機勃勃、可愛)
秋天結果
1、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出了一個個小石榴。小石榴是怎樣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的呢?
大家輕聲地讀讀第三段,邊讀邊想,并在書上劃一劃表示顏色變化的詞。還有幾個表示先后順序的詞?
。“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2、再找找看哪些詞寫出了這些顏色的先后變化?
。“先”、“逐漸”、“最后”)
3、同學看圖用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說說石榴外皮顏色的變化。
4、孩子們,作者在描寫中用上了“先”……“逐漸”……“最后”把石榴生長過程寫得更加清楚了,這多值得我們學習呀!
5、小石榴就是這樣一天天長大的!一天天成熟的!那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樣的?自己快到文章里去讀一讀,找一找。
。1)熟透的石榴是什么樣的?
。2)看圖讀詞句:咧開嘴的石榴。
笑破肚皮的石榴,露出了滿滿的子兒。
(3)指導把它們可愛的樣子讀出來。
。4)從這些石榴娃娃……這句話里你讀出了什么?(擬人、可愛、喜愛)這些石榴娃娃在干什么?(急切、扒開、張望、報告)做動作。
。5)噓!你們聽——石榴娃娃開口講話了:農民伯伯快來呀!我們成熟了!……石榴娃娃們你們還想急切地報告什么?
你們看這是什么樣的石榴呀。ㄘS收的、可愛的……)
。6)把成熟的石榴當成人來寫,寫得多生動,多有意思呀!讓我們讀著讀著不由得笑了起來,我們一起來讀好嗎?(還可以加上動作演演石榴娃娃)
品嘗石榴
1、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紅白相間,晶瑩透亮)。
2、看圖理解體會:瑪瑙和石榴子的相似之處。
它們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給你什么感覺?(團結、可愛……)
3、指導讀這句話。
4、這句話是寫石榴的——(剝開皮的樣子)
5、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給學生吃
什么味道哦?
指導讀好這一段。
6、師小結:今天咱們學習了棗莊的石榴,作者通過細心觀察、展開豐富的想象,運用了擬人手法,讓我們仿佛看到來了春天里生命力極強的石榴樹,夏天像小喇叭一樣火紅的石榴花,秋天滿樹可愛的石榴娃娃。生動的描寫不僅把石榴寫得更加可愛,還把自己對石榴的愛對家鄉的愛全部都表達了出來
配樂自選課文朗讀。
。ㄈ、回顧課文,總結寫法,動手寫寫水果。
同學們,作者先是仔細觀察石榴子的樣子,再寫石榴的味道,寫的時候還恰當地運用擬人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最后還親口去嘗嘗,這樣寫出來的石榴啊,就非常討人喜愛。今天咱們每人都帶來了一種自己最喜歡的水果對嗎?
。1)水果大拼盤:
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寫法:觀察自己帶來的水果,先觀察剝開皮時水果的樣子。(看到了什么?可運用擬人手法,展開豐富的想像。)再放到嘴里嘗嘗味道。
(2)生交流。
《石榴》一課課本研讀 篇11
教學設計
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優莢散文。教學時,引導學生在熟練誦讀全文的基礎上,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分析石榴的形象(特征),領會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進而體會作者借對石榴的描寫,所表達的志向、抱負。
教法學法:在指導學生熟練朗讀全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通過合作、討論等方式領會作者所托之志,培養學生積累優美語句的興趣和習慣。輔之以多媒體教學。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1、一邊利用多媒體展示石榴的圖片或實物,一邊讓學生說出有關石榴的詩句(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石榴的詩句和資料)。
2、教師補充石榴的有關知識。(課件展示)
石榴又名安石榴、若榴等。屬石榴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夏季開花(花有結實花和不結實花兩種),果在秋季成熟。石榴原產伊朗的扎格羅斯山?喜歡陽光和溫暖的氣候。我國在西漢時由張騫從西域帶到中原,后傳布南北各地。山東棗莊有我國最大的石榴園,有“天下第一榴園”和“冠天下石榴園”的美稱。此外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也是石榴的主要產區。石榴葉翠綠,花大而鮮艷,故各地公園和風景區也常有種植以美化環境。根據花的顏色以及重瓣或單瓣等特征又可分為若干栽培變種,如月季、石榴、白石榴、重瓣白花石榴、黃石榴、瑪瑙石榴等,這些變種主要供觀賞。
(二)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中國現代杰出的作家、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o 1914年赴日本留學,原學醫,回國后從事文藝活動,1918年開始新詩創作?谷諔馉幤陂g,積極從事抗日救亡運動。主要作品有:《女神》(詩集),《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歷史劇)等o寫于1942
10月31日,當時正是抗日戰爭極端困難的關頭,一些文化人士變節投降,茍且偷生。在此背景下,作者寫成此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懷。
(三)檢查預習
1.詞匯積累(結合注釋,明確一些詞語的音或義)。
奇崛 枯瘠 犀利 辟易 金垂 安普刺 忍俊不禁
骨朵 柔媚 爭妍斗艷 古味盎然 光嫩 潛溢
2.請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并試說說作者的寫作意圖(對于寫作意圖,學生回答可能不夠準確,教師可指出,但不必作結論)。
(四)整體感知
1.朗誦全文(配以輕松愉悅的古箏音樂)。
(1)教師范讀第一自然段。 (提醒學生注意聽老師朗讀時對語氣、語速、重音、情感的把握和處理)。
(2)學生朗讀2--9自然段(每人讀一段),然后讓其他學生對朗讀情況進行點評。(教師稍加評價,意在指導朗讀)
2.學生自由品讀課文,思考完成下列問題。(可以討論、交流)
在剛才的聽和讀的過程中,你能體會到作者對石榴的什么感情?請告訴大家。
參考答案:對石榴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2)作者按什么思路結構全文?可分幾部分?試分別用一句話概括段意。
參考答案:作者按“愛石榴、畫石榴、贊石榴”的思路結構全篇。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點明石榴的可愛。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具體描繪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7--9自然段):抒發作者對石榴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3)本文抓住“最可愛”這三個字依次描寫了石榴的哪些特征?
參考答案:依次描寫了石榴的“枝葉”、“花”、“骨朵”、“果實”和“子!薄
枝葉:(與梅、柳比較)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花:深紅色;單瓣的陸離,雙瓣的華貴;對炎陽的直射“毫不辟易”。——比作夏季的心臟。
骨朵:“小茄形”,“逐漸翻紅”,“頂端整裂為四瓣”,像瑪瑙琢成的花瓶。
果實:似“破口大笑”。
子粒:“透明光嫩的皓齒”,豐腴,有酸甜兩種o
(五)朗讀、品味課文生動形象的語言
1.學生自由閱讀自己最喜愛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在小組內探討、交流,說出喜愛的理由。小組選出代表發言,在班上交流。(教師可作巡回引導,讓學生品味生動、活潑的語言以及領會擬人、比喻等修辭的作用)
答案不惟一,只要說明理由即可。
例:(1)太陽增加了它的威力,樹木都把各自的傘蓋伸張了起來…(運用比喻和擬人手法,寫出了石榴充滿生命力的特點) (2)石榴樹有梅樹的枝干;有楊柳的葉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對比手法,把石榴的枝干和葉片與梅柳的作比較,形象地刻畫出石榴的獨特風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3)你以為它真是盛酒的金壘嗎?它會笑你呢。(語言幽默,富有情趣,寫出石榴的變化和惹人喜愛)(4)秋天來了,它對于自己的戲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來,露出一口的皓齒。(這句使用擬人手法,把石榴作為一個有情有義,充滿生命力的人米寫,形象地描繪出石榴果實成熟的樣子。鮮活的形象和富有動感,的表達令人印象深
2.請你用下面的詞語各造一個句子,最好使用比喻或擬人的修辭手法:
柔媚 爭妍斗艷 忍俊不禁
(六)作業
誦讀課文,思考課后練習第二題,并領會作者所托之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分析了石榴的形象,初步感知了石榴的美。本節課進一步學習課文,體會作者借石榴所托之志。
(二)局部品味
1.齊讀第一部分。思考、討論:第一段主要運用什么寫法,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對比寫法,點出了石榴樹非同尋常的品格。
2.學生品讀第二、三部分。
(1)文中揭示了石榴什么樣的內在特征?
(引導學生重點品讀第3、7自然段)
參考答案:揭示了石榴毫不辟易陽光的直射——敢于對抗驕陽,毫不示弱的精神;熱烈、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品格。
(2)作者為什么將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臟”?
參考答案:第一次將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臟”,主要是從石榴花的色彩和外形的角度比喻;第二次將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臟,主要是從“熱烈”、“充滿活力”、不受束縛這一內在特征比喻,形象生動地表現了石榴熱烈、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內在品格!靶呐K”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給火熱的夏天帶來無限生機與活力(二者在這一點上相似),因而把石榴比作“夏天的,b臟’’。
(3)作者喜歡石榴的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作者喜歡石榴,不僅因為它美麗,還因為它與眾不同——在夏日的炎陽下抗爭,毫不示弱;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無畏精神和品格,而這精神正好與作者性格特征相契合,所以喜歡石榴。
(三)主題探究(引導學生結合寫作背景討論、交流后歸納)
作者通過對石榴的具體生動的描繪,歌頌了真善美,贊揚了不怕威壓、堅貞剛勇、奮發向上的精神,也含蓄地抒發了自己執著堅定的信念和熱切
(四)學生與文本對話
(五)小結本文寫法上的特色
提示:
1.抓住特征,仔細描摹。
2.層次分明,重點突出。
3.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六)感悟拓展
1.對比閱讀。
牡丹的拒絕
一個又冷又靜的洛陽,讓你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對勁。你悄悄閉上眼睛不忍尋覓。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僥幸,姍姍步入王城公園。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歡熱鬧,你知道牡丹不像幽蘭習慣寂寞,你甚至懷著自私的企圖,愿牡丹接受這提前的參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葉茂的滿園綠色,卻僅有零零落落的幾處淺紅、幾點粉白。一副傲慢的冷色,絕無開花的意思,偌大的一個牡丹王國,竟然是一片黯淡蕭瑟的灰綠……
一絲蒼白的陽光伸出手竭力撫弄著它,它卻木然呆立,無動于衷。
驚愕伴隨著失望和疑慮——你不知道牡丹為什么要拒絕,拒絕本該屬于它的榮譽和贊頌?
(1)在作者印象中,牡丹的性格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在文中找答案)
參考答案:喜歡熱鬧,耐不住寂寞,喜歡眾人的參拜和瞻仰。
(2)文中畫線句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寫出了牡丹的什么品格?
參考答案:作者用擬人手法寫出了牡丹的卓爾不群、不肯媚俗的高貴。
(3)你知道關于洛陽牡丹的典故嗎?牡丹為什么要拒絕本應該屬于它的榮譽和贊頌?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傳說唐朝時,女王武則天在冬天賞花,命令百花齊放,只有牡丹因為自己是花中之王沒有聽從,從而惹怒武氏,被逐出都城長安,流放東都洛陽,所以洛陽從此成為牡丹的故鄉;第二問答案,可引導學生。
參考“思維點撥”,學生言之成理即可肯定。
把《牡丹的拒絕》與本課課文比較,試舉例說說它們在語言運用等方面的異同。
提示。相同點:兩文都運用擬人手法,語言生動形象。不同點: 語言較活潑,催人向上;而《牡丹的拒絕》一文的語言則較含蓄,讓人沉思等。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思維點撥:牡丹象征著雍容華貴,它被人稱為花中之王。作者懷著參拜和瞻仰的心情來到洛陽,滿心以為牡丹也會喜歡熱鬧,沒想到牡丹“朱唇緊閉,潔齒輕咬”,拒絕盛開。作者用擬人手法寫出了花中之王的卓爾不群、不肯媚俗的高貴品質。作者的心情由期待變成失落,甚至還有“驚愕伴隨著失落和疑慮”,這也引發了作者對牡丹為什么要拒絕的思考。
2.你喜歡什么花草樹木?請向同學們描繪你最喜歡的一種,要求盡量用生動、活潑的語言,最好用上比喻或擬人等修辭手法,可以適當抒情。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然后由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七)作業
1.“思考與練習”中的第四題。
2.把本課中你喜愛的詞語、句子摘錄下來,抄進你的摘錄筆記本中。
教學探討
本文是文學大師郭沫若寫于抗日戰爭極端困難的關頭的一篇名作。由于時代背景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陌生,學生對本文的主題思想不易理解。因此,我首先讓學生熟練地通讀全文,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梳理篇章結構,分析石榴的外形特點;然后品味課文生動傳神的語言,再以造句的形式加以拓展。后半部分,引導學生抓住關鍵段落重點品讀,學生可以
能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一方面給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另一方面通過用詞造句、問題探究、對比閱讀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朗讀貫穿了教學過程 ,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在朗讀中,學生對課文從整體感知到重點品味,再到感悟拓展,最終完成了學習任務。多媒體教學的運用,也有效激發了
圍繞教學目標 ,一方面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然后討論交流學習心得,互幫互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人;另一方面,教師設計子富于啟發性和引導性的問題和練習,有效地駕馭著學生學習的方向。這樣的教學讓課堂充滿生氣,學生也學得扎實有效。
《石榴》一課課本研讀 篇12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18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作者是怎樣寫石榴的,能依照課文第三自然段,按一定的順序寫一種果實的成熟過程及其特點。
4、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
2、學習按一定順序寫一種果實的成熟過程及其特點。
三、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觀察一種果實,并按一定順序寫它的成熟過程及特點。
四、課前準備
課件、生字詞卡、石榴、小卡片,觀察一種果實。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演示實物“石榴”,問:這是什么?
交流板書課題:石榴(簡單識記“榴”字)
2、談話,觀察石榴,什么樣兒的?什么顏色的?
你對石榴還有哪些了解?
二、初讀課文
1、拼拼讀讀記記課后生字,讀準一、二類字音。
2、初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3、檢測讀生字詞的情況。
逐一卡示,開火車認讀,相機正音。
讀準詞:甚至、喜訊、甜津津、郁郁蔥蔥、小喇叭、瑪瑙
4、再讀課文、思考。
石榴是怎樣成熟的?
課文每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5、指名接讀課文,并交流每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交流相機卡示:
①“我”的家鄉有馳名中外的石榴園。
②春天和夏天,石榴樹抽出新枝,長出綠葉,開出火紅的花。
③秋天,石榴果成熟了。
④“我”非常喜愛石榴果。
再交流:石榴是怎樣成熟的呢?
交流相機板書:抽枝、長葉、開花、結果。
課文哪幾自然段寫到了成熟的過程?(2、3自然段)
我們先來學第一自然段,了解一下我的家鄉在哪里?
三、細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上述問題。
2、交流:
相機學詞:棗(zao)莊
a:讀準字音。
b:分析字形。(也是紅“棗”的“棗”,棗有核,所以下面有兩點。)
3、棗莊是個怎樣的地方?
交流相機學詞:馳(chi)名中外
a:讀準字音。
b:“馳名”有著名、有名、聞名的意思。意思是“中外聞名”。
4、指導讀。強調棗莊有馳名中外的石榴園。
5、過渡:石榴樹是怎樣抽枝、長葉、開花的呢?作者敘述的順序是怎樣的?讓我們看課文第二自然段。
四、細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邊讀邊圈劃出體現作者敘述順序的詞語。
2、指名讀,并交流圈劃情況。
、賹W習生詞:抽(chou)出
②小結:作者敘述的順序是這樣的,石榴樹先是抽枝、接著長葉、然后開花。完成板書:抽枝→長葉→開花
石榴樹從抽枝到開花都在什么季節完成?
交流。相機板書:春、夏
、壑笇ёx1、2兩句話,體會作者的敘述順序。
3、石榴的枝條、葉子、花兒都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交流。相機圈劃有關詞語:新的、嫩綠、郁郁蔥蔥、火紅的
學詞:郁(yu)郁蔥蔥
a:讀誰字音。
b:理解意思:長得非常茂盛。
c:填空:郁郁蔥蔥的
再次體會讀1、2句話,強調枝、葉、花的情狀和色彩。
4、師圈劃“越……越……”、“不久”、“掛滿”。這些詞說明了什么?(花多)。指導體會讀讀。
5、讀最后一句話,體會:在寫什么?(石榴花)石榴花長得啥樣?文中用了什么方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學詞:小喇(la)叭(ba)
師談話:石榴花那么小,作者卻能形象又細致地寫出它像小喇叭,說明作者觀察非常仔細。
指導體會讀讀最后一句話。
6、過渡:石榴果是怎樣成長成熟的呢,下節課再學。
7、齊讀第二自然段。
8、完成填空,練習說話。
作者是按照這樣的敘述順序來寫石榴的成熟過程的,春天和夏天,石榴樹先________,接著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
四、鞏固練習
1、齊讀生字詞小卡片。
2、指導書寫本課時所學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交流。
春天,石榴樹有什么變化?夏天呢?
2、齊讀1、2自然段。
3、過渡:秋天,石榴果是怎樣長大成熟的呢?繼續學第三節。
二、細讀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有幾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交流。
出示卡片:熱鬧。
聯系上文,說說哪些句子說明熱鬧?
3、展示課件,細致觀察,石榴是怎樣長大、成熟的?主要是什么發生了變化?(外皮)
、僬n文中是怎么說的?用了哪些詞說明外皮的變化?
、谡故疚淖譄羝涣。相機圈劃“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兒紅、一半兒黃”。指導讀,體會石榴在逐漸長大、成熟,外皮發生變化的狀態。
、蹘煟喝绻堰@些表色彩的詞顛倒次序,行不行?再次體會到石榴是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的。
、苋潯耙惶焯扉L大,一天天成熟”,討論:應怎樣讀?讀出怎樣的語氣?(用較慢的語速讀,特別讀好“一天天”三個字。)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4、齊讀1――3句。
5、過渡: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樣的呢?
、僬故菊n件:觀察、交流。(有的裂開了嘴,有的笑破了肚皮)
②裂開了嘴,笑破了肚皮哪個程度更深呢?書中用了哪個詞說明?學詞:甚至(shen zhi)
、蹠惺窃趺凑f的?交流:展示文字燈片,指導讀。(你覺得這些石榴可愛嗎?讀出來)自由讀、指名讀、范讀、齊讀。
、軒煟翰还馐沁@兩只石榴,熟透了的石榴都急切地想處人們報告成熟的喜訊呢?讓我們看最后一句話。
⑤映示文字燈片,輕聲讀。找找哪些詞說明了石榴急切地心情。交流。(急切地扒開、向外張望、報告……)
⑥師:這些石榴可愛嗎?指導讀好最后一句話。
6、總結談話,果實的成熟都是有一定過程的,在成熟過程中,或者外皮發生變化,或者殼發生變化,這都是有一定順序的。本文的作者之所以寫得這么好,是因為他觀察仔細的緣故。我們小朋友平時也要做到細致觀察,有順序地寫下來。
7、齊讀第三自然段。
8、過渡:石榴子兒又是怎樣的?味道怎樣呢?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出示半只割開外皮的石榴,觀察:石榴子兒是什么樣的?
再出示瑪瑙,比較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請先嘗一嘗,談談味道?
2、書中是怎么告訴我們的?指名讀。
3、學習生詞:瑪(ma)瑙(nao) 緊偎(wei) 嚼(jiao) 甜津津(jin)
4、讀詞:紅白相間、晶瑩透亮、清爽無比
由這些詞體會作者對石榴有一種怎樣的感情?(無比喜愛)
5、再次指導讀,讀出喜愛之情。
四、總結全文
1、總結。
2、齊讀全文。
五、鞏固練習
1、讀讀本課時所學生字詞。
2、交流識記生字方法。
3、指導書寫。
甚:上緊下松。
露:上窄下寬。
扒、嚼、津:左窄右寬。
4、生描紅,仿影,練寫。
板書: 石榴
春天 葉
夏天 花
秋天 果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交流。
春天,石榴樹怎樣;夏天,秋天呢?
石榴子是什么樣的?味道怎樣?
2、齊聲感情讀全文。
二、指導仿課文第三自然段,寫一種果實的特點。
1、仿寫內容:葡萄的成熟過程。
2、展示課件:葡萄。聯系實際,想想,葡萄在什么季節成熟?(夏季)
a:觀察葡萄,練說:到了夏季,葡萄……
b:展示葡萄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外皮的變化。
青綠色→青中帶紫→越來越紫→全是紫紅了
練說:葡萄的外皮先是……,接著變成………,逐漸變得……,最后變成……。猶如熟透了的石榴,猶如……。
c:如果摘下粒來嘗嘗,是什么味道?(甜滋滋的)
3、練說成一段話。
a:自由說,同桌互說。
b:指名說,評議,相機指點。
c:再次自由說,指名說。
4、把它寫下來。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詞語、句子抄寫。
2、板書設計
春 抽枝、長葉
11、石榴 → 夏 開花
秋 結果 → 顏色
形狀
色彩(石榴子兒)
味道
《石榴》一課課本研讀 篇1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7
by: 顧嫣清 ]
前些日子,我有幸聽了低年級一位老師執教的《石榴》一課,從這堂課來看,我們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老師對教材的把握比較到位,緊扣“笑”這一課文的靈魂字眼,貫穿全文,以讀為本,方法靈活多樣,整堂課給大家得感受是“華而不花,實而不死”。
下面我就具體談談這節課值得肯定的幾個地方:
一、關注語言文字的品味,語文味兒純正、濃厚。
這是本堂課最突出的一點,也是亮點所在。從課堂教學中我們清楚地感受到老師以“讀”為本, 以“品”為主,緊扣“笑”字,帶著學生逐層深入,將每一段的笑都很清晰地展現出來了,對語言文字的玩味到觸摸都比較到位。課文第一段媽媽說:石榴一笑,就可以吃了。對于這個“笑”字,老師先讓學生自己讀讀,初步感知,然后聯系學生實際,讓他們同桌互相笑一笑,把笑字的字面意思讓學生有個清楚的理解,然后老師語鋒一轉:媽媽說的石榴一笑中的笑,和我們小朋友的笑一樣嗎?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進行比較。從課堂反饋來看學生都知道這兩個“笑”字不一樣,媽媽說的笑是指石榴成熟的意思,這樣通過讀讀想想比比,石榴一笑的笑就在學生頭腦中生根了,為后文對“笑”的進一步品味、研讀做好了堅實的鋪墊。課文第三段“石榴慢慢地裂開嘴,露出牙齒,笑了。”教師不急于去讓學生理解笑的意思,而是先讓學生在句子中找一找從哪兒可以看出石榴笑了?再結合學生的回答緊扣“慢慢地裂開嘴,露出牙齒”這些關鍵詞語來讀讀、悟悟、品品,感受石榴’笑”的具體過程,讓石榴的笑在學生頭腦中逐漸明晰起來。隨后播放形象的動畫,把石榴成熟的過程清楚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此時石榴的笑在學生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當學生對石榴一笑中的笑有了深刻地感悟之后,教師再次聯系“王力力的笑”的含義,至此,學生對“笑”的理解是多層次、多側面、多角度的,也是全面地、立體的,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同一個漢字在不同的句子中表示不同的意思,領略語言文字的美妙。從整個設計來看教師獨具匠心,通過對笑字的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在有滋有味地讀書活動中活生生地顯出語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讀出語言文字的“味”兒。
二、把教學本質定位在師生交往上,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展示。
這節課,老師在課堂上充分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自
由地讀,自由地學,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達,讓課堂教學成為多元對
話的過程。從師生間的對話層面來看,教師總是牢牢把握學生為主這一理念,在課堂上,或激發興趣,或啟迪思維,或巧妙點撥,或娓娓交談;從生生對話這個層面來看,學生能夠大膽地亮出自己的見解;從學生與文本對話這個層面來看,這也是多元對話的核心所在,因此無論是教學時間的分配還是教師的啟發引導,都濃墨重彩,教師想方設法引導學生親歷語文情景,走進王力力家的院子,用眼看,用耳聽,用心想,與課文對話,與作者交流。
三、注重挖掘文本的情趣,凸現人文性
本節課老師在情趣上動了不少腦筋,上課一開始她就創設生活情境: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王力力家的院子一起仔細地去看看石榴樹上的石榴吧。親切而富有感染力的導語一下子就把學生帶進了課文的情境,拉進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在整堂課的教學中她緊緊聯系學生的生活,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課文第二段中王力力想方設法逗石榴笑這一教學的處理,教師先讓學生說說你曾經逗笑過誰?又是怎么逗的?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然后教師就讓學生讀讀文本看看力力是怎么逗石榴笑的?用了那些方法?在此基礎上進行角色表演,設身處地的去讀、去想、去悟、去感受。從他們的朗讀來看,讀到力力時學生臉部表情豐富,有的甚至跳起了優美的舞蹈,可以看出王力力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已經深入他們的腦海,他們的情感和王力力已經融為了一體,真可謂課伊始,情已生,課形中,情正濃,課已畢,情猶存。使我們聽課老師也深刻地感受到語文課原來也可以這樣充滿情趣。
另外,這節課上還有很多的地方值得肯定,例如教師能捕捉關鍵
語句,通過表演,聯系生活實際等形式進行語言方法的滲透,又如課堂上教師能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捕捉稍縱即逝然而又彌足珍貴的教育信息,進行有效評價生成為教學資源,總之老師的這節課讓我們看到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走進了她的第一范文,并且已轉化為一定的教學行為和方法。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石榴》一課課本研讀 篇14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
3、能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以及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以及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三、課前準備
自制的石榴花、課件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吃水果嗎?瞧,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什么來了?(生:石榴)誰能介紹一下石榴的樣子或者是味道呢?(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想不想更多地了解石榴?這節課我們就去棗莊的石榴園看一看那里的石榴。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朗讀課文。
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或者同學,還可以查字典。
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2、 檢查生字詞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讀書特別認真,生詞會讀了嗎?(生:會讀了)[出示課件]
石榴、剝開、活潑、急切、咧開嘴
喜訊、甚至、扒開、張望、甜津津
師:先自已讀一讀試試。
學生開火車讀生詞,讀對了學生跟讀一遍。(出現錯誤及時糾正)
三、精讀課文,整體感悟
師:生詞同學們都會讀了,我們再來讀一遍課文,看看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老師相信這一遍你一定會有收獲,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生:學生分段讀課文
。ㄆ渌瑢W把書捧好,認真聽,聽完別忘了告訴老師你知道了什么?)
師:誰來告訴老師通過讀書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匯報讀書結果
師:這些同學真了不起,自已讀書就知道了這么多。同學們你們聽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子向我們走來了,小鳥在枝頭歌唱,石榴樹也被春姑娘喚醒了,春天的石榴樹會有怎樣的變化呢?同桌先交流一下。(播放音樂)
生匯報交流結果
(長葉、抽枝、發芽)
師:棗莊的石榴也這樣嗎?我們下節課學習。
四、學習生字
1、學習生字:佛、訊、甚、甜
2、師范寫、生書空
3、臨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看,小作者的家鄉在——(生接讀),那里有——(生接讀)的石榴園。什么叫“馳名中外”?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塊去這馳名中外的石榴園看一看!
二、精讀第二自然段
1、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師出示開滿了花的石榴樹.請生說說自己的感受,相機讀好“火紅的石榴花”)
讓我們再走得近一點去看!(師出示一朵石榴花。)你瞧它長得特別象什么?你把它說得真是太可愛了,誰能讀好這句話?師出示:“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2、這么可愛的花兒可不是一天兩天就長成的,它們可是經過了很長的時間才從石榴樹上長出來的,請你趕緊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然后告訴老師,春天的時候石榴樹發生了什么變化,到了夏天的時候又發生了什么變化?
3、同學們,你們瞧春天來了,石榴樹抽出了——(生接讀),長出了——(生接讀)。這葉兒長得怎么樣?老師送給小朋友一個詞語“郁郁蔥蔥”。(讀好詞語)。
4、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了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師多媒體演示)同學們,開了這么多夠了嗎?再開一些,夠了嗎?還不夠?為什么?你從哪句話看出來的?“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師:剛才有同學發現葉子有變化,還有同學發現了石榴花,誰來讀一讀描寫花的部分?
學生讀描寫花的部分(教師貼兩三朵石榴花)
師:行了嗎?(不行)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一朵朵、越開越密、越開越盛、掛滿了
師:你真細心,我們再來看看課文是怎么描寫的?自已讀一讀
指名讀(其它同學閉上眼睛想象一下)
師:這位同學讀得真不錯,同學們想象到石榴樹開滿石榴花的情景了嗎?感覺怎樣?
生:很美
師:假如你就是一朵火紅的石榴花,你會怎樣把自已的美麗通過朗讀展現出來呢?同桌再讀一讀試試,看誰讀得更好.
同桌互讀
師:誰愿意把自已的美麗展現出來呢?
指名讀(放音樂)
[這位同學讀得可真好,從你有聲有色的朗讀中,老師仿佛看到了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現在我們來分角色讀,男生讀春天的石榴樹,女生讀夏天的石榴樹。]
師:夏天的石榴樹很美,可是轉眼間收獲的季節到了,石榴樹又有了新的變化,都有哪些呢?自已讀書找一找
生: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石榴樹上結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師:是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嗎?老師呀真是粗心,打這段文字時出現了一個錯誤,你們能幫老師找出來嗎?(出示課件)[開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石榴樹上結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
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生:應該是熱鬧而不是開
師:這個詞不改行嗎?為什么?
生:熱鬧說明花開的很多、很旺盛、把它當來寫的。
師:把改后的這段話讀一讀好嗎?(學生讀)
師:老師發現你讀一天天,突然慢了下來,能告訴老師原因嗎?
生:因為石榴不是一天長大的,而是慢慢兒長大,所以應該慢一點兒讀。
師:你理解的真好。同學們,石榴在成長過程中除了會逐漸長大,
還有其它的變化嗎?你們看老師的這兩只石榴哪只是正在成長的,哪只是熟透了的?(出示石榴)
三、精讀第三自然段
師:你怎么知道?石榴園里熟透了的石榴又是怎樣的呢?讀讀下面的句子(出示課件)[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師:誰來讀讀聽聽?老師覺得綠黃色中的綠黃都是表示顏色,把黃字去掉行不行?
生:不行。因為已經到了秋天,葉子應該發黃了。
師:你們覺得這些石榴娃娃怎么樣?可愛嗎?那就趕緊讀一讀,讀出它的可愛來。
學生自由讀
師:誰來讀一讀?
指名讀
師;再讀一讀試試,最后一句還可以加上動作。
學生自由讀
師:咱們男女同學比比賽讀好嗎?
男女生分組讀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在讀書時,臉上笑瞇瞇地,看來都很喜歡石榴娃娃,再來讀讀課文第三段好不好?
學生再讀課文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多可愛的石榴娃娃啊,假如你來到石榴樹下,看到一只只高興的咧開嘴的石榴,你想干什么?
生:我想吃.....
師:那就趕緊摘一個嘗一嘗,(教師可以分石榴給學生嘗一嘗。)
說說嘗后的感覺
師:看看課文中是怎么描寫的?自已讀一讀,指名讀
教師小結:真好吃,有機會老師一定請你們品嘗一下棗莊的石榴好嗎?
五、布置作業
1、向父母介紹棗莊的石榴。
2、比比誰的本事大,為石榴設計一句廣告語,讓所有的人聽了都流口水。
3、仿照第四段寫一種植物的成熟過程。
板書設計:
顏色
石榴 形狀 特點(可愛)
味道
《石榴》一課課本研讀 篇15
下面是三年級說課稿《石榴》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教材分析
《石榴》是蘇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第五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以季節變化為線索,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果的順序描寫了棗莊石榴園的石榴成熟的過程,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深深的喜愛。
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我”的家鄉有馳名中外的石榴園;第二自然段寫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的景象,重點寫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態;第三自然段寫在秋天石榴成熟的過程,重點寫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態;第四自然段寫石榴子兒的形狀與味道,表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本課文筆優美,語言生動形象,記述條理清楚,是學生學習語言和習作的范例。
二、教學目標
1.能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石榴深深的喜愛之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讀描寫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擬人化的寫法。
4.感知課文內容,了解石榴生長過程。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
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
2.難點:
(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以致用,在讀懂本文的基礎上,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運用本文的寫法,寫一種水果,也是本文教學中的難點。
四、設計思路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墩Z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把讀、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不同要求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思,在讀中悟。
五、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夯實基礎。
1、課前板書課題:石榴
2、了解學生生字詞掌握的情況。按一定的順序出示本課的詞語和短語,要求學生認讀。
(二)、 分段教學,逐步感悟。
1、學習第二小節。
(1)、出示課件,要求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葉子。(嫩綠、郁郁蔥蔥)
(2)、要求學生說說在這樣的葉子中又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花。(火紅、多、像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指導朗讀。
2、學習第三小節。
(1)、隨著季節的變化,教師很自然地引出石榴果。又由它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關注石榴成熟過程中顏色的變化。主要是掌握幾個關聯詞的運用:先……逐漸……最后……。這里教師要加強用詞的指導和朗讀的指導。
(2)、引導學生說說成熟了的石榴是什么樣子,讓他們試著用關聯詞“有的……有的……”練習說話。突出描寫的方法是擬人的修辭手法。
3、學習第四小節。
(1)、通過聽讀想象,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讀讀書中是如何寫的?瑪瑙、紅白相間、晶瑩透亮都是對石榴子兒的描寫。
(2)、讓學生說說石榴的滋味。(酸溜溜、甜津津)并加強朗讀的指導。
六、 總結全文,延伸教學
1、我們欣賞了石榴的生機勃勃的綠葉,競相開放的花朵,俏皮可愛的果實,并且親口品嘗了它的滋味。你喜歡這石榴嗎?作者也與你們一樣,非常喜愛這石榴,更愛自己的家鄉!
此時我們再來看課題,你會在“石榴”的前面加上什么詞語,來贊美石榴呢?( )的石榴?
2、品嘗一種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寫一段話。
《石榴》一課課本研讀 篇16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枚鮮果(實物石榴),這是什么?(指名)
教師范讀“石榴”,學生齊讀。
你見到一個怎樣的石榴果?指說。
那么,石榴是如何生長起來的呢?讓我們一起讀讀《石榴》這篇課文。
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ㄒ唬┱埻瑢W們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遇到不認識的字向同學請教,遇到讀不通順的句子多讀幾遍。讀完想想:課文寫了石榴的哪些方面?
學生讀文,教師巡視。
(二)檢查預習。
讓老師來了解一下你們自讀的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注音)
仿佛、甚至、喜訊、甜津津、扒開、瑪瑙、咧開、剝開、逐漸、馳名中外、紅白相間
2、請左邊的同學讀給右邊的同學聽,遇到讀不準的相互詢問。
3、讓右邊的同學開火車讀:生讀、正音。
4、把讀錯的再練讀。
5、讓我們齊讀這些詞。
6、描紅。你認為這些紅色的生字哪個最容易寫錯?
甚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大家跟著老師寫一寫。把其字下面的兩點往里靠緊。
還有嗎?訊
跟著老師寫一寫。注意最后兩筆:橫、豎
老師還為這個“扒”找了個朋友“趴”(書寫)請你為它們組詞,生說。
請同學們在書上把這三個字描一下。
三、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新詞我們都會讀了,課文能讀通順嗎?
昨天,老師也讀了這篇課文,感覺第四小節不太容易讀通順,請同學們練讀這一節,看誰讀得最通順?
2、生練讀,再指讀,評議。再練讀,再指其讀,進步表揚。
只要我們肯練習、練習,再練習,就一定能把課文讀通順,
下面讓我們分學習小組來練習。
3、請小組間輪讀課文,遇到讀不好的地方大家相互指出,共同練習。讀完請大家討論:課文寫了石榴的哪些方面?
4、生讀、正音,討論。
5、全班討論。
相機板書:
枝葉花
果實
子(味道)
相機指導學生較有感情地朗讀。
△石榴的葉、花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美)
請同學們美美地練讀這一節。
指讀,評議。
△外皮,寫石榴的外皮其實就是再寫石榴樹上結得——果,板書。
請同學們自由讀讀第三節,告訴老師:石榴果是怎樣漸漸長大的?
指答,板書。
你喜歡怎樣的石榴果?指讀。
讓我們帶著喜愛它們的感情,齊讀這一節。
△這樣的石榴子跟你平時吃的一樣嗎?請同學們自由練習朗讀。
石榴子的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用你們的朗讀告訴老師。
6、誰來看著板書說說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石榴的?指說。
四、引讀第一節。
哪個地方才會有這么美麗可愛的石榴園呢?
出示第一節,齊讀。
棗莊的石榴園與別的地方的石榴園有什么不同?齊讀句子。板書:馳名中外
三、作業:
1、把剩下的字描紅。
2、補充習題一、二(1、2)。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語言文字,了解石榴的特點,感受石榴的美,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陶冶審美情趣。
3、品嘗一種水果,仿照第四節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了解石榴的特點,感受石榴的美。
教學難點:
品嘗一種水果,仿照第四節寫一段話。
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一瓣石榴果實、學生自帶一種水果。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教師出示(課件點擊出示)
郁郁蔥蔥
熱鬧
紅白相見晶瑩透亮清爽無比
○自讀,猜猜這些詞語的特點
二、感受熱鬧
1、默讀第二節,你從哪里看出石榴花的熱鬧?
2、交流熱鬧,出示第2節
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學生可能有以下情況:
※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生說熱鬧的原因(花多),教師畫詞語——指讀——師:花多還從哪里看出?――
※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你從哪里看出花多?——讀讀這句話,你能想象到什么畫面?生說,隨機讀——圖文出示,齊讀――花多感受到熱鬧,還從哪里感受到熱鬧?――
※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出示圖文,指讀――師:一個小喇叭吹得這么熱鬧,我們所有的喇叭都吹起來,練習讀——讓我們深吸一口氣,一起吹!齊讀。
3、齊讀,出示第2節
師過渡: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出一個個小石榴
三、精讀石榴果
。ㄒ唬┏鍪镜谌,默讀,想想石榴的果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朝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1、交流,以下情況不分先后:
※可愛、開心、快樂等——說說怎么知道的?――教師圈畫詞句,指名讀。――出示圖片,聯系石榴的“多、開心等”指導讀,——指讀――齊讀
※著急等——說說原因――隨機讀出石榴的急。――出示:熟透了……喜訊。――(出示圖文)說說把石榴當作娃娃來寫,有什么好處?——齊讀。
※樹上結出的石榴,一開始這么開心、急切嗎?——分步出示圖文: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齊讀——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齊讀——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齊讀。——連起來讀——石榴外皮的顏色變化是一下子完成嗎?你從哪些詞看出來的?――生說,教師圈畫“先是、逐漸、最后”三個詞。再讀。
2、我們一起來親親這這些石榴娃娃,拿起書齊讀第3節。
師:摘下一個熟透了的娃娃,剝開后……
(二)第4節
1、出示圖片――剝開后,你看到了什么?教師板書:看——生說――隨機出示詞語:瑪瑙般――圖文出示(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指讀。
2、老師想請大家嘗嘗這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石榴,板書:嘗——學生嘗(上課發石榴)――生說――出示: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多指讀(聽了你朗讀,老師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齊讀這句——出示第一節,齊讀。
3、出示第四節,齊讀——指課件點擊,作者寫石榴的果實時,作者先寫自己看到的,再寫自己嘗到的。
拿出你準備的水果——看一看顏色、形狀生說――摸一摸,生說,教師板書:摸――自己嘗,什么滋味先別告訴別人,生嘗――把你看到的,摸到的,嘗到的連起來寫一段話。生寫。
4、出示學生的練筆,評議
四、總結
1、出示詞語:根據對石榴的了解,全班一起讀這些詞語。
郁郁蔥蔥
熱鬧
紅白相見晶瑩透亮清爽無比
2、出示第一節:
師:棗莊石榴花那樣熱鬧、活潑,難怪作者說……
生讀。
師:棗莊的石榴一個個那樣快樂、可愛,所以作者說……
生齊讀。
師:棗莊的石榴紅白相見、晶瑩透亮、清爽無比,因此作者說……
生齊讀。
五、板書設計:
石榴
看
葉、花摸
嘗
果實
味道
《石榴》一課課本研讀 篇17
一、謎語導入,初識石榴
師:同學們,我們來猜個謎語:一張臉兒圓鼓鼓,掛在枝頭紅撲撲,天生樂觀笑破肚,漏出顆顆瑪瑙珠。
生:石榴。
師:猜對了,就是石榴,這也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寫課題。
師生同寫。
師:同學們注意“榴”,木字旁,右邊是留下的留,留點什么呢?這個點不能丟,真有趣,留下的竟然是刀和田。這個字記住了嗎?一邊說,一邊自己寫一寫。
生邊說邊寫。
師:誰來讀課題。
生讀課題。
師:很準確,榴,單獨讀二聲,當他和石組成詞語的時候就要讀輕聲。生齊讀。
二、整體感知,初知大意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走進石榴王國,近距離地去了解它。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讀音,讀通句子,如果有讀不準或者不好讀的就多讀幾遍,然后想一想:課文從哪些方面向我們介紹了石榴呀?
生自由讀課文。
1.學習詞語,掃清障礙。
師:生字讀準了嗎?我來考考大家。師出示:酸溜溜 甜津津
生讀
師:這兩個詞有什么特點?
生:它們都是疊詞。
師: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
生:胖乎乎
生:懶洋洋
生:紅通通
師:看來大家平時很注意積累。再來看這三個詞語,誰想讀?出示:火紅 青中帶黃 紅白相間
師:讀了這三個詞你有什么發現?
生:這三個詞都是寫顏色的。
師:還能說出其他表示顏色的詞語嗎?
生:金黃
生:紫盈盈
生:五顏六色
師:看,這樣分類積累,就會積累更多的詞語。大家對字詞掌握得真不錯。
2.整體感知,再識石榴。
師:誰來說說,課文從哪些方面向我們介紹了石榴?
生:課文介紹了石榴的葉、花、果。
三、細讀品賞,悟情體驗
1.以畫促讀,深入文本。
師:同學們已初步感悟了文章內容。先來賞賞葉和花吧!誰來讀第2自然段?指名讀。
師:結合這段話,老師特意做了一幅畫。師出示石榴花的圖畫(花的數量不多)。
師:你們認為我畫得好不好啊?
生:我覺得老師畫得挺好的,花的形狀真得很像喇叭的樣子。
生:我覺得老師的顏色用的好,石榴花火紅火紅的。
師:感謝同學們的表揚,不過先不要急著下結論,再來讀讀這一段,仔細讀,結合著具體的詞語和句子想一想,再做判定。
生默讀第2自然段
師:現在說說看,我畫的好不好?
生:老師畫的有問題,石榴花的數量應該很多,你才畫了幾朵。
師:哪個句子讓你感受到石榴花的數量多了?
生:我從“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這句話中的“滿”字能看出石榴花很多,“滿”字說明枝頭上花很密、很多,不留縫隙,那得多少花呀。
師:這位同學很聰明,他抓住了文中具體的詞句,還從“滿”這個詞中感受到了花的多。像他這樣,你又是從哪個詞語中感受到花多的?
生:我從“密”和“盛”感受到花多,只有花長得茂盛,長得多才會一朵挨著一朵,密密麻麻。
師:一個密、一個盛,一個滿讓我認識到了這石榴花的數量的確應該畫得再多些。
師出示畫面,輕快活潑的音樂聲中,畫面中的石榴花越來越多,越來越盛。
師:這么多的石榴花,這么熱鬧的情景,誰愿意讀讀這段話。
生讀第2自然段
2.創境想象,體驗情感。
師:像小喇叭一樣的石榴花,正鼓著勁地吹呢,怎樣就是鼓著勁地吹呀?自己試著表演一下。
生各自表演。
師走到一生面前:這位石榴花先生腮幫子鼓得圓圓的,吹得真賣力,請問你在吹什么曲子呢?
生:我吹的是《運動員進行曲》。
師:石榴家族的運動會,一定很熱鬧。
師又走到一生面前:這位石榴花小姐,閉著眼睛,一副陶醉的樣子,請問你吹得又是什么曲子呀?
生:我吹的是《讓我們蕩起雙槳》。
師:石榴也想參加郊游,暢游北海,真有趣!想象著畫面,再來讀這段話。
生再讀第2自然段
師:讀得真美,我仿佛看到了一簇簇石榴花競相開放,仿佛聽到了喇叭聲此起彼伏,還有那郁郁蔥蔥的葉子也在使勁地長呀長呀,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個場面嗎?
生:熱鬧
生:生機勃勃
生:爭奇斗艷
師:的的確確是熱鬧呀,咱們一起來讀,感受石榴園里的熱鬧。
生齊讀第2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