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教學實錄(通用14篇)
《石榴》教學實錄 篇1
一、謎語導入,初識石榴
師:同學們,我們來猜個謎語:一張臉兒圓鼓鼓,掛在枝頭紅撲撲,天生樂觀笑破肚,漏出顆顆瑪瑙珠。
生:石榴。
師:猜對了,就是石榴,這也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寫課題。
師生同寫。
師:同學們注意“榴”,木字旁,右邊是留下的留,留點什么呢?這個點不能丟,真有趣,留下的竟然是刀和田。這個字記住了嗎?一邊說,一邊自己寫一寫。
生邊說邊寫。
師:誰來讀課題。
生讀課題。
師:很準確,榴,單獨讀二聲,當他和石組成詞語的時候就要讀輕聲。生齊讀。
二、整體感知,初知大意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走進石榴王國,近距離地去了解它。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讀音,讀通句子,如果有讀不準或者不好讀的就多讀幾遍,然后想一想:課文從哪些方面向我們介紹了石榴呀?
生自由讀課文。
1.學習詞語,掃清障礙。
師:生字讀準了嗎?我來考考大家。師出示:酸溜溜 甜津津
生讀
師:這兩個詞有什么特點?
生:它們都是疊詞。
師: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
生:胖乎乎
生:懶洋洋
生:紅通通
師:看來大家平時很注意積累。再來看這三個詞語,誰想讀?出示:火紅 青中帶黃 紅白相間
師:讀了這三個詞你有什么發現?
生:這三個詞都是寫顏色的。
師:還能說出其他表示顏色的詞語嗎?
生:金黃
生:紫盈盈
生:五顏六色
師:看,這樣分類積累,就會積累更多的詞語。大家對字詞掌握得真不錯。
2.整體感知,再識石榴。
師:誰來說說,課文從哪些方面向我們介紹了石榴?
生:課文介紹了石榴的葉、花、果。
三、細讀品賞,悟情體驗
1.以畫促讀,深入文本。
師:同學們已初步感悟了文章內容。先來賞賞葉和花吧!誰來讀第2自然段?指名讀。
師:結合這段話,老師特意做了一幅畫。師出示石榴花的圖畫(花的數量不多)。
師:你們認為我畫得好不好啊?
生:我覺得老師畫得挺好的,花的形狀真得很像喇叭的樣子。
生:我覺得老師的顏色用的好,石榴花火紅火紅的。
師:感謝同學們的表揚,不過先不要急著下結論,再來讀讀這一段,仔細讀,結合著具體的詞語和句子想一想,再做判定。
生默讀第2自然段
師:現在說說看,我畫的好不好?
生:老師畫的有問題,石榴花的數量應該很多,你才畫了幾朵。
師:哪個句子讓你感受到石榴花的數量多了?
生:我從“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這句話中的“滿”字能看出石榴花很多,“滿”字說明枝頭上花很密、很多,不留縫隙,那得多少花呀。
師:這位同學很聰明,他抓住了文中具體的詞句,還從“滿”這個詞中感受到了花的多。像他這樣,你又是從哪個詞語中感受到花多的?
生:我從“密”和“盛”感受到花多,只有花長得茂盛,長得多才會一朵挨著一朵,密密麻麻。
師:一個密、一個盛,一個滿讓我認識到了這石榴花的數量的確應該畫得再多些。
師出示畫面,輕快活潑的音樂聲中,畫面中的石榴花越來越多,越來越盛。
師:這么多的石榴花,這么熱鬧的情景,誰愿意讀讀這段話。
生讀第2自然段
2.創境想象,體驗情感。
師:像小喇叭一樣的石榴花,正鼓著勁地吹呢,怎樣就是鼓著勁地吹呀?自己試著表演一下。
生各自表演。
師走到一生面前:這位石榴花先生腮幫子鼓得圓圓的,吹得真賣力,請問你在吹什么曲子呢?
生:我吹的是《運動員進行曲》。
師:石榴家族的運動會,一定很熱鬧。
師又走到一生面前:這位石榴花小姐,閉著眼睛,一副陶醉的樣子,請問你吹得又是什么曲子呀?
生:我吹的是《讓我們蕩起雙槳》。
師:石榴也想參加郊游,暢游北海,真有趣!想象著畫面,再來讀這段話。
生再讀第2自然段
師:讀得真美,我仿佛看到了一簇簇石榴花競相開放,仿佛聽到了喇叭聲此起彼伏,還有那郁郁蔥蔥的葉子也在使勁地長呀長呀,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個場面嗎?
生:熱鬧
生:生機勃勃
生:爭奇斗艷
師:的的確確是熱鬧呀,咱們一起來讀,感受石榴園里的熱鬧。
生齊讀第2自然
《石榴》教學實錄 篇2
有的放矢 言意兼得——《石榴》教學實錄及評析
巧借報紙,激發興趣
師: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石榴的王國。抬起手,跟倪老師一起來寫寫今天要學的課題。(生跟老師寫)榴這個字單獨讀的時候讀第二聲,在這個詞當中要讀輕聲,咱們一起來讀讀課題——石榴。
生:(齊)石榴。
師:讀得真好。現在呀,正是石榴成熟的季節。瞧,棗莊的人民都把廣告登到了報紙上,老師在讀報紙的時候看到了這樣一段話:棗莊石榴園有石榴樹五百三十余萬株,建于西漢年間,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是我國最大的石榴園,被譽為——
生:中國第一,世界少有。
師:因此,它聞名海內外。讀了報紙上這段話,相信第一小節中的“馳名中外”這個詞你一定讀懂了,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倪老師想聽聽誰讀出了那石榴園名聲很大。
(生齊讀課文第一小節)
點評:“善使者,功半成。”這節課的導入很值得玩味。第一,倪老師沒繞圈子,開門見山,直接揭示了本課的學習內容。第二,利用課題資源,落實識字、寫字。第三,引進報紙資料,既激發了學生閱讀興趣,又理解了課文中的新詞。
檢查預習,理清文脈
師:讀得太棒了!看來同學們課前已經進行了充分預習,既然大家預習這么充分,今天倪老師可要來點刺激的!我要提高檢查預習的難度了。倪老師把這一課中含有生詞的句子都藏到了石榴果的背后,石榴果越大,題目的難度也越大!自己選擇,來挑戰!開始!
生:我選果子最小的那一個。(眾笑)
師:1號題?看來你是一個平時做事挺穩重的人。這句話中只有一個生詞,你一定能讀好!
生:春天來了,石榴樹抽出了新的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
師:讀得太棒了!請坐。你看臺下的老師都情不自禁要為你鼓掌了。同學們,第一位挑戰者初戰告捷,接著來挑戰!
生:我想選3號題。
師:雖然是個弱不禁風的女孩子,勇氣卻了得!這段話中可有不少的生字,你有信心讀好它嗎?
生:(讀)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籽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師:倪老師特別仔細地聽了,有一個生字的讀音,讀得非常標準!它讀第三聲,你能帶大家讀讀這個詞嗎?
生:(領)咧開。
生:(齊)咧開。
師:還有一個字音,老師想給你提個醒,這個字只在一些特定的詞中才讀“露(lòu)”,在這兒應該讀“露(lù)”,自己再把這個短句讀一讀。
(生讀)
師:剛才這個同學不僅讀準了生詞的讀音,有個很長的句子,她也讀得很流利。其實,在讀長句子的時候,只要我們像她一樣注意了句子中的停頓,還有一些在意思上聯系緊密的詞讀得緊湊一些,你,也能跟她讀得一樣流利,自己試試吧。
(生自由讀后指名讀)
師:瞧,掌握了方法,長的句子我們也能讀流利。下面,我們接著挑戰!還有一題,你能讀好嗎?
生:(讀)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師:也許同學們對他的朗讀不滿意,但是倪老師要給他100分,因為他讀得特別認真,不過這個兒化音還沒讀出感覺,跟倪老師一起讀讀這個詞——勁兒。
(生讀,師帶讀,生齊讀,指名讀。)
師:真好。同學們,這挑戰好玩嗎?想不想再來一題呀?
生:想。
師:這是課文的最后一個小節,在這一小節,可出現了不少的二類字,你能把它們都讀準嗎?別急著舉手,自己先去讀讀紅色的詞語。
(生自由讀)
師:誰來當當小老師,帶大家讀這些詞?
生:(領)剝開、瑪瑙、緊偎、嚼嚼、甜津津。
(生跟讀)
師:小老師帶得可太好了。在這段話中,有一個多音字,這個字,表示去掉外面的皮或殼的時候,它就讀作本文的讀音——bāo,讓我們一起再讀讀這個詞——剝開。
(生齊讀)
師:其實,很多的多音字在查字典的時候都可以根據它的意思來選擇它的讀音,現在誰敢來挑戰這一段話?
生:(讀)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瑪瑙般的籽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取幾粒放人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
師:讀得多用心哪。同學們,在這段話中,還潛伏著一個多音字,就是這個字——間,究竟它應該怎么讀呢?別著急,讓我們也試著根據它的意思來選擇它的讀音。
師:倪老師在字典上查到了這個字的兩種意思,當它表示中間的時候,它讀作——
生:第一聲。
師:當它表示事物不連接,被隔開這個意思的時候,它讀作——
生:第四聲。
師:瞧,這就是石榴籽兒,這是——
生:紅的。
師:這是——
生:白的。
師:這紅色和紅色之間,被白色給隔開了;這白色和白色之間,又被紅顏色隔開了。根據這個字在這里的意思,它應該選擇讀作——
生:間(jiàn)。
師:對,咱們一起來讀讀這個詞——紅白相間。
(生齊讀,指一名男生再讀。)
點評:通過“檢查預習”,指導學生如何把書讀正確、讀流利,這個環節的教學刺激、扎實、精彩。讓學生自己選題檢測,帶有很大的未知性和挑戰性,使學生感到新鮮、刺激;字字入目,句句過心,深挖細找,不留“死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這樣的嚴格訓練,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認讀品質,扎實、有效;教師引導自然又步步深入,點撥關鍵能恰到好處,評價準確而又風趣得體,把鮮有亮點的“初讀”教學,上得有聲有色、情趣盎然。
師:讓我們再回到課文的最后一小節。這一小節呀就是在寫人們品嘗石榴,看看現在這個時間:我想同學們的肚子已經開始咕咕叫了吧。(生點頭)
師:想不想就在這兒嘗嘗石榴?
生:想。
師:好!滿足你們的愿望。
(生紛紛舉手,給學生發石榴。學生品嘗。)
生:石榴真酸呀。
師:你嘗出來它是酸溜溜的,可惜因為時間的關系,請允許倪老師下課再讓你們慢慢地品嘗,好不好?
生:好!
師:這滋味獨特的石榴,究竟是怎么長成的呢?讓我們再去讀讀課文,聽清了,這遍讀課文,倪老師要求大家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流利。用自己的速度去讀吧。
(生自由讀課文)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再次讀課文,倪老師相信你們一定都發現了,課文的第二、第三兩個小節就是在寫石榴的——
生:生長過程。
師: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個過程嗎?別著急,這次倪老師還要比一比,看看誰能說得最簡潔。給點提示,只要你說清,這是在什么季節,石榴怎么樣了,就可以了。同桌之間趕快討論討論,看看誰的速度最快。
(生討論)
師:誰來說說?請你上來好嗎?你一邊說呀,倪老師一邊配合你,把你的想法寫在黑板上。
生:先是春天,石榴抽出了新的枝條。
師:(指導書寫“抽”字)她剛剛說抽出了新的枝條,倪老師可以說得更簡潔,那就是抽枝。春天,僅僅是抽枝嗎?有補充嗎?
生:還長出了新的嫩綠的葉子。
師:看看老師黑板上這樣的規律,能說得更簡潔嗎?
生:長出了葉子。
生:長出了嫩葉。
生:長葉。
師:現在,你能連起來說說石榴生長的過程嗎?
生:石榴在春天抽枝、長葉,在夏天開花,秋天的時候果實成熟了。
點評:如何教給學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這是小學第二學段語文老師需要探討并在教學中落實的問題。本環節教學,倪老師在這方面給我們做了引領。她就石榴的“生長過程”,引導學生先理清要點,“在什么季節,石榴怎么樣了”;再學會概括,提要出春天“抽枝”“長葉”,夏天“開花”,秋天“成熟”。既使學生把握了這段文本的“主要內容”,又使學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精讀對話,體會表達
師:看來第二、第三小節的意思,你們已經讀懂了。就是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生長過程,作者卻把它寫得那么具體、那么生動,他是怎么做到的呢?這可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當我們需要邊讀邊思考的時候,不妨選用默讀。接下來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二第三小節,勾畫出你覺得寫得特別生動、特別有趣的地方。拿出筆,開始吧!
(生默讀課文)
生:我覺得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籽兒。這寫得很好,因為這用了比喻句,寫了石榴咧開,熟透的石榴比作了像人一樣。
師:這位作者是把石榴當作了娃娃來寫,這種方法倪老師要更正一下,不叫比喻叫——
生:擬人。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這位同學說到的這段話,剛才倪老師在下面看的時候,有不少同學也勾了這段話,這段話中還有哪兒有趣,挑一處,讀給大家聽聽好嗎?
生:我覺得“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這句話寫得非常有趣。
師:石榴娃娃多頑皮呀。老師聽出來了,你們覺得這段話有趣,都是因為作者把熟透了的石榴想象成了——
生:娃娃。
師:讓我們去看一看吧,瞧,石榴娃娃也對你們笑哪。(出示圖片)這是笑得——(生答:咧開嘴。)——師:這是——(生答:笑破肚皮。)
師:同樣都是笑,可為什么作者在寫的時候先寫咧開嘴,再寫笑破肚皮?老師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生:因為想讓石榴笑破肚皮的話要在它非常成熟的時候,所以它必須先要經過剛成熟時候的咧開嘴,成熟時間長才會笑破肚皮。
師:老師覺得你一定是個特別理智的學生,能從植物生長的過程來分析。有沒有同學是從笑上來分析的?
生:有一個石榴咧開的口子非常大,就把它比作笑破了肚皮,是夸張。有一個石榴露出了很小的口子就說咧開嘴。
點評:如何精讀課文?這也是當前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倪老師從“體會表達”入手,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課文是如何把石榴“簡簡單單的生長過程”,“寫得那么具體、那么生動”的,使學生把讀書探究的重點由傳統的“寫什么”變為“怎樣寫”,學生不但深刻地感悟到擬人寫法的妙處,而且對“咧開嘴”“笑破肚皮”“甚至”等詞句的意思有了深刻的理解。
師:現在你能通過你的朗讀來表現這石榴笑的程度有不同嗎?
(生自由讀后指名讀,師范讀,再指名讀。)
師:來,把自己想象成石榴娃娃,一邊讀一邊做做動作。瞧,這是(師做動作——扒
(師指導讀)
師:接著說,還有哪兒寫得特別生動、特別有趣?
生:我認為這句——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用得比較好。因為石榴就像在吹小喇叭一樣,所以成了比喻句。
師:看來平時老師特別喜歡告訴你們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擬人,是嗎?其實呀,倪老師也覺得作者的想象特別奇特,也被這小——喇——叭吸引了。你們想不想也走近了去看開),這是(師做動作——張望)。
(生跟著做動作讀)
師:這個石榴娃娃,剛才你為什么要急著扒開綠黃色的葉子?
生:我想讓人們品嘗到我的美味。
師:是啊,你是迫不及待了。
生: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一看呢?
生:想。
師:走近了看哪,這石榴花跟小喇叭的確很相似,難怪作者會這樣想象。咱們一起來讀。
生: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石榴》教學實錄 篇3
一、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見過石榴嗎?
生:見過。
師:吃過嗎?
生:看來同學們對石榴并不陌生。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去石榴王國看一看,近距離地了解了解石榴,好嗎?
和老師一起寫下課題。同學們注意“榴”,木字旁,右邊是留下的留,留點什么呢?這個點不能丟,留下的是刀和田。
誰來讀讀課題?(指一生讀)榴,單獨讀二聲,當它和石組成詞語的時候就要讀輕聲。一起讀。
生:齊讀課題。
師:(出示石榴樹圖片)看,這就是石榴,如果讓你來寫石榴的話,你認為應該寫石榴的什么?
生:寫寫石榴的葉子。(石榴的花 ,石榴的枝條)……
師:那我們看看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石榴的。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師:輕輕打開書,自己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課文中寫了石榴的什么?
(生讀書)
師:課文會讀了嗎?
生:會了。
師:老師來檢查檢查,敢不敢接受挑戰?
生:敢。
師:(課件出示詞語)自己讀讀試試
生:(讀詞語)
師:誰會讀?(指一生讀)如果他讀對了,我們就跟讀。
師:讀得不僅正確,聲音也響亮,真是一名合格的小老師。接著看下面的句子。會讀的舉手?
生:讀句子。
師:(強調幾個多音字)要根據詞語的意思和不同的語境選擇合適的讀音。
課文中寫了石榴的什么?
生:枝 葉 花 果實(師隨機板書)
師:課文中先寫了石榴的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你看作者是按照了石榴的生長順序來寫的。
三、精讀感悟,習得言語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我們就按照這個順序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把石榴寫具體,寫生動的。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你看這一段寫了石榴的什么,把你認為寫得好的詞句畫一畫。
生:(讀書,圈畫好詞好句)
師: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誰先說你畫出了哪些好詞句?好在哪里?
生: “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了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我畫出了“郁郁蔥蔥”,從這個詞我感受到葉子很多,很綠,石榴樹長得茂盛。
師:說得好,我們來看看怎么樣是郁郁蔥蔥(欣賞圖片)這就是“郁郁蔥蔥”,這樣的枝葉就叫----。你還畫出了哪些好詞?
生:“火紅”寫出了石榴花的顏色很美。
師:對,這是抓住了石榴花的顏色,看書中的插圖,這就是什么樣的石榴花?
生:火紅的。
師:像火一樣紅,多美呀。我們再接著交流。
生:“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 這句話寫出了石榴花很多。
師:你是從哪個字中體會到花多的?
生:密和盛。
師:還有呢?你再說。
生:滿
師:一個“密”一個“盛”一個“滿”讓那個我們感受到了石榴花很多,想象一下那是一個什么情景?
生:花密密麻麻的,滿樹都是。
師:我們來欣賞一下著越來越多的花。(欣賞圖片)美嗎?誰來美美地讀讀?讀出石榴花得多。
生: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
師:真美呀,還有哪些?
生:“春天來了,石榴樹抽出了新的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
“嫩綠”感受到石榴的葉子的顏色很美,又嫩又綠。
師:這句話中,有一個字用得特別傳神,你找出來了嗎?
生:抽。長得特別快,似乎我們能看見石榴的枝條在長。
師:(演示)看,這就是石榴的枝條,它是怎樣抽出新的枝條的?
我們接著交流。
生:“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從把石榴花比喻成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
生:通過“活潑”這個詞我感受到石榴花很活潑。
師:真會理解。這是把石榴當成什么來寫?
生:人。
師:“仿佛”這是兩個生字,這兩個字的偏旁有什么特點?能給仿佛換個詞嗎?
生:仿佛、宛如、猶如、如同、好像
師:看來同學們很善于積累詞語,這對于語文學習可是很重要。這些小喇叭正鼓著勁地吹,試著表演一下,怎樣就是鼓著勁地吹?一朵朵的石榴花就是一個個的小喇叭,滴滴答答地吹著,石榴花開得真熱鬧。
師:大家畫的交流的這些詞句就是把石榴寫生動寫具體的好詞好句,我們把它放回到課文中,自己讀讀試試。
生:自讀第二自然段。
師:老師檢查檢查記住了嗎?試著填填空。(課件展示)
生:(填空)
師:如果我們讀的時候把這些好詞好句強調著讀,想象著讀,用心體會著讀,就能把書讀得生動,讀得有滋有味。誰來讀讀試試?(推薦一名同學做示范),其他同學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畫面。
師:大家陶醉了,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見了郁郁蔥蔥過的葉子。
生:我看見了火紅的石榴花。
師:這么美的石榴花,想不想欣賞一下圖片?(課件展示)美嗎?那就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讀吧!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讀得真美呀,讓老師感受到了石榴花開得真熱鬧。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就結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石榴成熟的過程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同學們讀讀第三自然段,找找相關的句子
生:(讀書)
師:石榴成熟的過程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師:找的好,誰再補充?
生:“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
師:這兩句話中如果讓你找找哪個詞很關鍵,你認為是哪些詞?
生:“先、逐漸、最后”
師:這三個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寫出了石榴成熟的變化是有一定順序的。還有哪些詞?
生“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這是石榴果實的顏色。
師:我們看看石榴果實的成熟過程外皮的顏色有哪些變化?
生:(填空)
師:這是個怎樣的變化過程呢?我們看看(課件展示)這是什么顏色的石榴?
《石榴》教學實錄 篇4
讀中理解:石榴的生長順序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初讀了《石榴》這篇課文,學習了生字詞并了解了課文的大意。今天,我們將課堂搬到了這個大舞臺上,在接下來的40分鐘里,我們要一邊讀書一邊思考,理解課文的內容,還要爭取把課文讀出感情,讀出味道來,好嗎?
生好!
師:請大家打開書,翻到85頁,小聲的快速讀讀課文,想一想,這些填空你能填出來嗎?師出示:
春天來了,石榴樹抽出了,長出了。到了,謝了,樹上便結出了。
生自由讀書,喧讀邊思考老師出示的習題。
指生填空。師把空內的文字補充完整。
師:請同學們都來讀一讀這段文字,想一想讀了這個填空,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石榴的生長順序:春天抽枝長葉,夏天開花,秋天結果。
二、讀中悟情:葉的生機,花的熱鬧,果的可愛。
研讀葉
師:下面,讓我們跟隨著季節的變換一起去欣賞石榴吧!
師:春天,我們走進石榴園,看到了什么,誰來讀?
生讀描寫春天石榴的文字。
師:老師注意到你特別強調了“抽出、長出”,為什么要這樣讀呢?
生:我覺得這幾個詞寫出了石榴長得特別快。
師:你再來讀一讀“慢慢”看能從體會到什么?
生:我體會到石榴樹的生機勃勃。
師:是啊,新枝嫩葉在這生機盎然的春天里長得多快呀!誰再來讀一讀。
生讀。
師:聽了他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也想讀嗎?試試看!
生再讀。
師: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一切都欣欣然張開了眼,你讀出了新生的感覺。真好!
研讀花:
師:石榴樹的枝葉長呀長,長到郁郁蔥蔥時,夏天就到了。在這個火熱的季節里,石榴開花了。石榴花什么樣呢?自己讀一讀吧。
生讀描寫花的部分。
師:你喜歡這夏天綻放的石榴花嗎?說說看,什么地方讓你特別喜歡?
生:我喜歡這火紅的花,因為這鮮艷奪目的色彩好像把人們的心都給點燃了。
生:我喜歡越開越密,越開越盛,掛滿枝頭的石榴花:因為他們爭先恐后,競相開放,像是在比賽呢!
師:說的多好啊,你還喜歡呢?
生:我喜歡小喇叭,鼓著勁兒吹:我從這里感受到石榴花好可愛。
師:石榴花好可愛呀,它鼓著勁兒吹,你能讀出這股勁嗎?
生讀。
師:是啊,這石榴花太可愛了,作者也和你們一樣,非常喜歡這盛開的石榴花。請大家快速到課文中去找一找,有一個詞表達了作者對石榴花的感覺。
生:我覺得(熱鬧)這個詞寫出了作者對石榴花的感覺。
師:你讀哪兒讓你感覺到“熱鬧了”?再看看的色彩。
生讀相關語句。
師:你覺得“熱鬧”這個詞用的好不好?為什么?
生:我覺得非常好,因為它讓我們感受到這花開得很熱烈。
師:想不想親眼看看石榴花的綻放?好,看哪-----視頻播放
師配音:到了夏天,石榴樹上開出了一個個小花骨朵兒。它舒展開柔嫩的花瓣,越開越密,越開越盛,直到掛滿枝頭。看,多像活潑的小喇叭呀!
師:看到了石榴花的綻放,你想說什么?把你的喜歡帶進去,美美地讀給我們聽吧。
生讀。
師:花開得這樣美,這樣熱鬧,你覺得這花會把誰引來?
生:小蜜蜂來了。它在采蜜。
生:小蝴蝶來了,它在跳舞。
生:小鳥來了,它在歌唱。
師:好熱鬧的情景呀,讓我們把這一段文字再來讀一讀。
研讀果:
師:熱鬧了整整一個夏天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同學們,你們惋惜嗎?為什么?
生:惋惜:
師:那是因為你太喜歡這美麗的石榴花了,不忍心讓她凋零,是嗎?
生:不惋惜:
師:因為你知道,石榴花的凋謝是為了孕育新的生命,對嗎?
師:小石榴是怎樣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并在書上劃一劃表示顏色變化的詞。再讀讀,有幾個表示先后順序的詞你找到了嗎?
生:我找到了“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師:找得非常好,再找找看哪些詞寫出了這些顏色的先后變化?
生:我覺得是“先”、“逐漸”、“最后”。
師:請同學們看圖,誰能用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說說石榴外皮顏色的變化。
生看著圖練習說話。
師:小石榴就這樣長啊長啊,最后就熟透啦!知道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樣嗎?(出示圖)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樣?
生:都裂開了。
生:都露出子了。
師:作者又是怎么說石榴熟透的呢,誰來讀?
生讀。
師:將剛才說的話和作者說的比一比,哪個更好,為什么?
生:因為作者寫的形象生動。
生:作者寫的好,我給大家讀讀吧:“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師:作者把石榴撐破了皮,露出了子兒當做是石榴娃娃笑得咧開了嘴,笑破了肚皮,多有趣,多可愛呀!你能讀出這種可愛的感覺嗎?
生讀。
師:這些石榴娃娃可著急了,迫不及待的要報告喜訊呢。如果你就是成熟的石榴娃娃,你會說什么呀?
生:我成熟了,快來看看我們吧。
生:我成熟了,你們來嘗嘗吧!
師:你們都是可愛的石榴娃娃,加上你喜歡的動作,把成熟的喜悅帶給我們一同分享吧!
生:邊表演邊讀課文。
三、讀出味道:石榴子兒的樣子及滋味
師:看到這么可愛的石榴,你會忍不住摘下一個,剝開外皮。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出示圖)
師:看著圖,讀讀句子,想一想,這些詞的意思你明白了嗎?
生:我知道瑪瑙的意思了。
生:我知道什么叫緊偎了,因為石榴的子就這樣在一起。生和同桌演示。
生:我一看圖就知道什么叫“紅白相間,晶瑩透亮”了。
師:瑪瑙是一種珍貴的玉石,在作者眼中,石榴子兒紅白相間,晶瑩透亮,不就像那顆顆瑪瑙嗎?好美的石榴子兒,好誘人的石榴子兒呀。讀讀吧。
生讀。
師:看到這么好看的石榴子兒,你最想干嘛?好,老師請你們伸出手來到抽屜里去摸摸,你會有個驚喜。
(組織學生品嘗石榴子兒,并交流味道。)
生:我覺得這子真是酸溜溜、甜津津的。
生:我覺得清爽無比。
師:“紙上得來終覺淺,親口品嘗最真切。”把你們親口品嘗到的滋味帶進課文里再讀一讀。
生讀: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
四、回顧石榴,誦讀全文:
師:我們欣賞了石榴的生機勃勃的綠葉,競相開放的花朵,俏皮可愛的果實,并且親口品嘗了它的滋味。此時我們再來看課題,你會在“石榴”的前面加上什么詞語,來贊美石榴呢?的石榴?
生:酸甜可口的石榴。
生:漂亮的石榴。
生:酸溜溜、甜津津的石榴。
生:清爽無比的石榴。
……
師:多么惹人喜愛的石榴呀,讓我們和著音樂,把課文再美美地讀一遍,好嗎?
(師生配樂誦讀全文)
五、課外拓展,練習說話:
師:欣賞石榴,我們要觀其形,賞其色,品其味,欣賞別的水果也是一樣。看,這里有很多你們喜歡的水果,你最喜歡哪個?
生說。
師:欣賞水果是有方法的,我們可以-----(看、摸、聞、嘗),特別要注意果肉的樣子和顏色,還要細細體會果肉在嘴里的感覺。誰來說說自己喜歡的水果?
生在簡單準備好說出自己喜歡的水果并說明自己的理由。
施玉潔—經典教學的踐行者。
南師大附上的施玉潔老師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教材《石榴》的解讀,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年輕的老師在課堂領域的努力,雖然她的課和大師們站在一起還顯得有些稚嫩,但她對于教材重難點的把握還是比較到位的,對于教材處理的干凈利索還是值得我們好好去學習的:課堂圍繞石榴的生長順序研讀了文本,以讀為主,以多媒體的展示為輔,讓學生看到了一年四季中石榴的可人與變化,特別對于課堂的拓展環節,想到的比較好,能體會學以致用,做到了讀寫遷移,另外就是教師對于文本的感悟與字詞的處理特別到位,對于我們有很大的借鑒意義。但是從整堂課看,牽的痕跡多了些,且總有種不真實的感受,這就使我想到:學,要有所借鑒地學,不能生搬硬套,讓人覺得與自己的課堂格格不入。
《石榴》教學實錄 篇5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手中的石榴漂亮嗎?
生:(異口同聲 )漂亮。
師:怎么漂亮啊?
生:它是圓的,是紅的。
師:圓的,紅的,我怎么沒聽出什么美觀來。
生:老師從包里拿出一個石榴,它圓溜溜的,紅彤彤的,真漂亮。
師:我也覺得石榴漂亮了。但是我不明白,圓溜溜也是寫圓,紅彤彤也是寫紅,為什么聽起
來就比“圓”和“紅”要美呢?
生:圓溜溜說明很圓,還有光滑的意思,紅彤彤的是疊詞比紅還要紅的意思。
師:想摸摸嗎?
生:想。
師:(請一個學生摸)摸后是什么感覺?
生:很光滑。
師:(請五、六個同學摸)把形狀、顏色、摸的感覺連起來說說。
生:摸上去滑溜溜的,真舒服。
師:你真會用心感受。同學們,剛才我們是從那幾個方面講石榴的?
生:從形狀和顏色。
師:對。(板書 形狀 顏色)
生:老師,我可以用比喻句來說石榴。
師:真棒,請講。
生:石榴圓溜溜的,紅彤彤的,像妹妹的紅臉蛋,真可愛。
師:你真會學習,會用比喻句了。
師:誰能用幾句話說說,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見這么可愛的石榴,以及它的形狀和顏色。
生:第二節課鈴聲響了,馬老師走進教室拿出一個石榴,這個石榴真漂亮,圓溜溜的,紅紅的,像妹妹的臉蛋一樣可愛。
師:評一評,你認為怎么樣?
生:我覺得還可以。
師:還可以怎么講,能說具體點嗎?
生:他講了什么時候,是誰帶來的石榴。還講了石榴的形狀和顏色,用了比喻句,很形象。
師:你聽得很認真。
生:我有補充。馬老師面帶微笑走進教室,從包里拿出一個石榴。
師:你不僅觀察仔細,還能認真聽同學發言。真會學習。
師:這么可愛的石榴想嘗嘗嗎?
生:想 (異口同聲)
師:在品嘗之前,我想問問,你們看到這么漂亮的石榴,心中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這么漂亮的石榴一定很甜吧。
生:我想味道一定好極了。
生:一定是酸甜可口。
師:好吧,開始品嘗吧。(于是,我借了一把小刀把石榴皮劃開,舉起剝開的石榴)
師:同學們,你們看見石榴籽,有什么話要說?
生:無數顆石榴籽緊緊地抱在一起,很團結。
生:像一粒粒牙齒。
生:不美。我覺得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更恰當些。
師:“像晶瑩剔透的珍珠”這個比喻不僅恰當,而且有美感。可在石榴籽不僅是透亮的,它還是紅是色的,該怎么說呢?
生:石榴籽紅中透亮,就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
師:現在,你們的心情怎樣?
生:我想馬上吃一顆嘗嘗是什么味道。
生:讒得我口水都流出來了。
生:我有點迫不及待了。
師:好吧,那就開始吃吧。(我把掰出來的石榴籽分給孩子們品嘗。)
師:提出問題:老師發石榴籽時,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感覺如何,品嘗后覺得味道怎
樣?
生:當老師發給我時,我迫不及待地伸手接過石榴籽,連忙塞進口里,真甜啦!
師:真是個小讒貓。
生:當老師發給我時,我連忙伸出手把石榴籽捧在手里,想快點品嘗,可我又少不得吃,因為只有幾顆,一口就可以吃下去。于是我拿起一粒放進嘴里,慢慢地品嘗,紅紅的汁水流出來,頓時,一股甜滋滋的味道直沖喉嚨,真舒服。
師:你還真是個美食家呢!知道用心去品嘗。
生:味道美極了,真是美味佳肴。
師:味道美是可以的,但不能說是佳肴,佳肴是指豐盛的菜和飯。
(學生大笑)
師:我們這是從哪個方面來講石榴的?
生:味道。 (板書 味道)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都干了什么?
生:看了石榴的形狀和顏色。
生:還吃了石榴。
生:說了吃石榴的動作和心情。(板書 心情 動作)
師:對。這節課,我們既欣賞了石榴的外表美,又品嘗了它的味道,還講了自己吃石榴的動作和心情。
師:真是越學越清楚了,還有補充的嗎?
生:石榴是從哪里來的,我們什么時候見到的?
師:老師補充一點,我是怎么把石榴剝開的?
生:老師借用桂乃星的小刀在石榴皮上劃了一個口子,然后用手剝開了石榴。
師:觀察非常仔細。非常真實。把我們親眼所見的、親口品嘗的寫下來,這樣的作文是非常真實的也是最可信的。因此我們要寫真實的作文。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做了什么?
生:觀察了石榴的形狀、顏色,還品嘗了石榴的味道。
師:這節課高興嗎?
生:高興。
師:想寫下來嗎?
生:想。
師:覺得難寫嗎?
生:不難。(有學生開始動筆寫了)
師:用什么題目?
生:我用《快樂的語文課》做題目。
生:我用《我喜歡的石榴》做題目。
《石榴》教學實錄 篇6
一、說教材
《石榴》是國標本蘇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第五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以季節變化為線索,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果的順序描寫了棗莊石榴園的石榴成熟的過程,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深深的喜愛。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進而體會作者借對石榴的描寫所表達的志向、抱負。
二、說學生情況《石榴》一課分二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學習了本課的生字,學生能初步理解生詞在文中的含義;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了課文的思路,了解了課文大意;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說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能運用結合語言環境、聯系生活實際、動作演示等方法理解新詞在文中的意思。
2.能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石榴深深的喜愛之情。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讀讀描寫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擬人化的寫法。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品嘗一種水果說一段話(機動)。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難點。另外,學以致用,在讀懂本文的基礎上,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運用本文的寫法,寫一種水果,也是本文教學中的難點。
五、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夯實基礎。
1、課前板書課題:石榴
2、了解學生生字詞掌握的情況。按一定的順序出示本課的詞語和短語,要求學生認讀。
如:嫩綠郁郁蔥蔥(葉)
火紅熱鬧(花)
咧嘴張望(果)
紅白相見晶瑩透亮(子兒)
雖然生字詞的學習已經不再是三年級學生學習的重點,但字詞句教學是學生閱讀學習的基礎,所以在本課時的一開始引導學生認讀生詞,有針對性地進行正音,為本課時閱讀課文打好基礎。
二、分段教學,逐步感悟。
(一)學習第二小節。
1、出示圖片,要求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葉子。(嫩綠、郁郁蔥蔥)
2、要求學生說說在這樣的葉子中又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花。(火紅、多、像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指導朗讀,要求學生讀出石榴生機勃勃的勁兒。
在這一環節中,除了運用朗讀、想象、適當的表演等形式,最重要的運用了多媒體,出示了一些石榴葉、石榴花的圖片。小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感悟總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展現美麗的石榴生長的畫面,以景激情,使學生對石榴產生美感,鼓勵學生自主學,個體悟,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對石榴有了更清晰、更形象的認識,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感悟書中的有關語句。(二)學習第三小節。
1、隨著季節的變化,教師很自然地引出石榴果。又由它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關注石榴成熟過程中顏色的變化。主要是掌握幾個關聯詞的運用:先……逐漸……最后……。這里教師要加強用詞的指導和朗讀的指導。
2、引導學生看看成熟了的石榴是什么樣子,讓他們試著用關聯詞“有的……有的……”練習說話。突出描寫的方法是模仿了寫人的方法,也就是擬人。通過指導學生朗讀來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在這一基礎上讓學生用擬人的方法仿寫幾句話,從而達到對這一寫作方法的鞏固。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對重點句的理解,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或讀,或悟,或說,教師營造了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了學生多方面潛能的發展,這樣讓學生有親身體驗的機會,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并滲透了“勤于觀察”這一學習習慣的教育。
(三)學習第四小節。
1、通過實物的展示,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讀讀書中是如何寫的?瑪瑙、紅白相間、晶瑩透亮都是對石榴子兒的描寫。
2、讓學生品一品石榴,嘗嘗一下石榴的滋味。(酸溜溜、甜津津)并加強朗讀的指導。
3、(機動部分)引導學生小組討論,用這種方法說一說其他的一種水果,如桔子,寫出它的顏色、形狀、味道和氣味。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仿寫。
以“看石榴”——“說石榴”——“嘗石榴”——“讀石榴”的方式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的優美、準確,初步了解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看圖找找石榴子兒和瑪瑙的相似點引導體會本體、喻體之間的聯系,體會其中的比喻手法。
機動部分旨在讓學生在閱讀理解課文語言的基礎上,經歷積累、感悟實踐以后嘗試運用。并自然地激發學生養成學會觀察的好習慣。這一作業布置,具有針對性,使課內學得的觀察方法遷移于課外,真正做到了課內外的有機結合。
三、總結全文,延伸教學。
最后教師用優美的語言渲染,總結全文,引導學生從部分回歸整體,在暢談感受中激發喜愛之情。
四、板書設計:
16、石榴
葉嫩綠郁郁蔥蔥
可愛花火紅小喇叭
美果高興地笑
(子)色紅白相間晶瑩透亮
味酸溜溜甜津津
《石榴》教學實錄 篇7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77
by 雨后陽光
16.石榴(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生詞“喜訊”;
2、了解石榴地生長過程及特點,體會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3、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描寫事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4幅石榴圖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小作者的家鄉在——(棗莊),那兒的石榴園——(馳名中外)。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小作者,一起走進棗莊,走進石榴園,去看看那兒的石榴葉、石榴花,還有那可愛的石榴果吧!
二、 教學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春天的時候,石榴樹發生了什么變化,到了夏天的時候又發生了什么變化?
2、春天來了,石榴樹——(抽出了……長出了……)
轉眼夏天到了,【課件出示滿樹的石榴花】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跟大家說說你眼前的石榴花?
色 (生:我眼前的石榴花火紅火紅的。)
1)大家聽出來沒有?他是抓住了石榴花的 來說的。
2)是啊,這是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
3)找出文中描寫石榴花顏色的句子,并用“——”畫出。——哪句話?
4)【課件出示句子】誰來讀讀這句話?(多人讀)
(師評讀:這花還不夠紅,再來!)【出示:“火紅”紅色】——齊讀
量 (生:我眼前的石榴花密密麻麻的。)
1)他是抓住了石榴花的 來說的。
2)文中哪句話寫出了石榴花的數量之多,請你用“==”畫出。——誰來說?
3)【出示句子】哪些詞寫出了花多?——誰能把石榴花的多給讀出來?
(多人讀)——齊讀
形 (生:我眼前的石榴花就像一個個小喇叭。)
1)這回,他又是抓住了石榴花的 來講的。
2)請你用波浪線畫出文中描寫石榴花形態的句子。——哪一句?
3)【出示句子】齊讀——告訴老師,你喜歡這句話嗎?為什么?
引導學生從兩方面來回答:
▲比喻句。把 比作了 。這個比喻句寫出了石榴花的——可愛。
可愛不可愛,聽了你的讀就知道了。指名讀。
還有誰能從情感方面來品一品這句話?
▲從這句話中,我讀出了作者對石榴花的喜愛。
你能把這種喜愛之情讀出來嗎?——齊讀
3、引讀。
是啊,這石榴園的石榴花還真是美呀。你看,它們的色彩就夠迷人的,——(……),它們競相開放,花兒可多了,——(……),它們的形態才叫可愛呢,——(……)。
4、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你仿佛看到了——,你仿佛聽到了——你還仿佛聽到了——,看著這么多、這么艷的石榴花湊在一塊兒,耳邊似乎聽到了那一個個小喇叭吹奏出的動聽的樂曲,小作者用了一個雖普通但卻能讓人讀了之后浮想聯翩的詞語來形容這時的石榴花——“熱鬧”。【課件出示“熱鬧”一詞】
三、 教學第三自然段。
1、欣賞完夏天的石榴花,接下來,我們該去看看秋天的石榴果了。
【課件出示:輕聲讀讀第三自然段,試著根據下面的主要意思把這小節分為三個層次,用單豎線在文中標出。】
交流分層情況。——男生讀第一層,女生讀第二層,齊讀第三層。
2、那石榴是怎樣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的呢?小作者觀察得可仔細了,誰來告訴大家。
【課件出示句子: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1)這句話中用了許多表示顏色的詞,你來說。【課件出示這些詞為紅色】
2)你們看,老師帶來了4個石榴娃娃,你能給它們從小到大排排隊嗎? 指名上黑板排。
3)誰能看著這些石榴娃娃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它們成熟的過程。
自由練習——指名上臺介紹(2人,第二個要求提高:眼看著石榴一天天成熟了,你應該越說越高興,越喜歡。)——齊說
3、熟透了的石榴可逗人喜愛了,想不想看看它們?
【出示圖片,再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有的……有的……。】
1)齊讀這句話。
2)許多同學在讀這句話時,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能告訴老師原因嗎?
(擬人,寫出了石榴的可愛。)
師:哦,我知道了。原來你們也都情不自禁地喜歡上石榴娃娃了,是嗎?
這些石榴娃娃真是可愛極了,你喜愛它們嗎?——那你來讀。
你喜愛它們嗎?你呢? 分別指名讀。
師評讀:你的表情告訴我,你還不夠喜歡它。再來。
嗯,老師閉上眼睛聽,都能感受到你對石榴娃娃的那份喜愛了。
齊讀。
4、更可愛的是——齊讀【課件出示句子: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朝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1)怎樣就是“急切地扒開”、“朝外張望”?誰可以來學一學?(你急什么呢?)——那“喜訊”又是什么呢?
2)你看,這個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朝外張望,它在說:“ 。”
再看,這個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朝外張望,它在說:“ 。”
快看快看,這邊的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朝外張望,它們在說:“ 。”
3)那這句話該怎么讀才好呢?指名讀。
5、【課件出示描寫熟透了的石榴的兩句話】
1)這熟透了的石榴真是太惹人喜愛了。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兩句話。
2)你們發現了沒有,這兩句話有個共同點,那就是——把石榴當作人來寫。這字字句句都飽含著小作者對石榴的喜愛。
6、拿起書,一起美美地讀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四、 教學第四自然段。
1、多美的石榴花,多可愛的石榴果呀,現在,你想不想看看它里面是什么樣子的?讓我們來剝開它的外衣瞧一瞧。【出示實物石榴】
2、能說說你看到的石榴子兒嗎?它們是什么樣的?【出示圖片】
相機理解:“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緊偎”。
3、【課件出示寫石榴子兒樣子的句子】你能讀好這句話嗎?(多人)
4、想不想嘗嘗?拿出老師課前發給你的石榴嘗一嘗,待會兒告訴我什么味兒、感覺怎么樣。
5、這么好吃啊,老師的口水都快被你們說得流出來了,一塊來讀讀這句話吧!【課件出示寫石榴子兒味道的句子】
6、你們看,這一小節寫石榴的果實,小作者先寫了——石榴子的樣子,再寫了——石榴子的味道。讀了這段話,誰都想嘗一嘗棗莊石榴園的石榴。拿起書,讓我們再一起來嘗一回。齊讀第四自然段。
五、 小結。
1、齊讀全文。
2、小結。
1)《石榴》一文,以季節的變化,按照 、 、 和 的順序描寫了石榴的成熟過程,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 。
2)寫石榴花時,作者先寫其 ,是“ ”的;再寫其 ,是“ ”;最后寫其 ,是“ ”。寫出了石榴花的 和 。
3)寫石榴成熟的過程時,抓住了其 的變化來寫,先……逐漸……最后……;重點寫了熟透了的石榴惹人喜愛的樣子,這里作者運用了 手法,把石榴寫得可愛極了。
4)最后寫了石榴子兒,這一小節又是先寫石榴子兒的 ,再寫石榴子兒的 。
六、 課外作業。
1、摘錄文中你所欣賞的詞句。
2、觀察并品嘗一種水果,下節課我們來試寫。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石榴》教學實錄 篇8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認讀生字。聽寫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并盡量用上聽寫的詞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細讀課文主要段落,感悟課文
1、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有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學生交流:出示卡片:熱鬧
聯系上下文,說說哪些句子說明熱鬧?
(3)細讀課文,石榴是怎么樣長大、成熟的?主要發生了什么變化?(指導學生找到寫石榴外皮顏色變化的語句)體會石榴在逐漸長大、成熟,外皮發生變化的狀態。
(4)如果把這些表現色彩的詞顛倒順序,行不行?再次體會到石榴是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的。(指導用較慢的語速讀好“一天天”)
(5)熟透的石榴有的裂開了嘴,有的。從“裂開了嘴”、“笑破了肚皮”體會到什么?哪個程度更深呢?
(6)找找哪些詞語說明了石榴急切的心情,讀一讀。
(7)總結談話:果實的成熟都是有一定過程的。在成熟的過程中,或者外皮發生變化,或者殼發生變化,這都是有一定順序的。本文的作者之所以寫得這么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然后按成熟的順序寫下來。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出示半個割開外皮的石榴,觀察:石榴子是什么樣的?
(2)再出示瑪瑙,比較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嘗一嘗石榴,談談味道。
(3)找句子,體會作者對石榴的感情。指導朗讀。
四、總結全文,齊讀全文。
五、指導仿寫第三自然段,寫一種果實的特點
(1)仿寫內容:葡萄的成熟過程。
(2)出示葡萄,想想,葡萄是在什么季節成熟的?
觀察葡萄,回憶:葡萄成熟的過程外皮會有哪些變化?學生可互相交流。
(3)學生練說:葡萄外皮先是……接著……逐漸……最后……猶如……
(4)摘下嘗嘗,是什么味道。
(5)學生練寫成一段話。(課后完成)
板書:
開花
石榴
結果(顏色、形狀、色彩、味道)
教學目標
1、認識四個生字,會寫九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課文按時間順序描寫的方法。
4、學習本文作者的觀察方法,按時間順序寫一種果實的成熟過程。
重點:
1、體會文中優美語句,知道作者介紹石榴的順序。
2、學習按一定順序寫一種果實的成熟過程及其特點。
難點:指導學生觀察一種果實,并按一定的順序寫它成熟過程及特點。
教學準備:生字卡、詞卡、石榴、觀察一種果實(葡萄)。
《石榴》教學實錄 篇9
. 復習導入
1.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石榴》。
2. 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的家鄉在哪里?那里有?
作者生在棗莊,他為家鄉有這樣一片石榴園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二.精讀§3
1.你瞧,(圖)這些石榴花多么鮮艷,多么惹人喜愛呀!開花便要結果了吧?誰來讀讀第三小節?(文)(指名讀§3)
2.這一小節是從哪兩個方面寫石榴果實的?(板:果實)輕聲讀讀§3,然后學習小組一起討論(板:顏色樣子)
3.①不動筆墨不讀書。石榴的顏色有什么變化?哪些詞語表現了這些變化順序呢?就請大家用不同的符號作上標記。(文:表示石榴顏色變化的詞用畫出;表現這些變化順序的詞用小圓圈圈出。)
②書上的記號就是你們思考的過程,學生匯報。(文: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兒紅,一半兒黃)。對照自己的石榴,說說它是什么顏色。(文:先、逐漸、最后)這些詞準確地寫出了石榴從結果到成熟的顏色變化。
4.石榴成熟了。(圖)你看到了怎樣的石榴?(用自己的話說說)
5.成熟的石榴真可愛啊!書上又是怎么寫的?(文)自己讀讀。作者非常喜歡石榴,把它當作人來寫了,誰來讀讀這些句子?
6.現在你們就是這些可愛的石榴娃娃,咧開嘴是什么樣兒的?做個表情。你們可真快樂啊!你們在說些什么呀?
7.瞧,(圖)這一只只熟透的石榴紅黃相間,它們在開懷大笑呢,看到這么快樂的石榴,我們也高興起來了。就讓我們高興地讀這一小節。自己練練。你們的表情告訴老師你們很快樂,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好這一節。
三.精讀§4
1.長得這么惹人喜愛的石榴里面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
2.拿出你們的石榴,把它剝開,
①石榴子兒是什么樣的,用自己的話說說。(引導學生從形狀、顏色、大小、排列等方面說說。)
②石榴子兒長得這么漂亮,看得我們真眼饞,趕快嘗嘗味道吧。
對照實物,如:
a.這些石榴子兒熟透了,通紅通紅的,像什么呢?見過瑪瑙嗎?實物演示,這就是瑪瑙。
b.這些石榴子兒還不太熟,它們像什么?透明的,就像水晶,閃閃發光。
c.石榴子兒一個挨著一個,靠得緊緊的,就像親密無比的一家人
d.越紅的石榴子兒越甜。
e.不規則的形狀,有點像玉米粒。
3.多么可愛的石榴呀,課文里又是怎么寫的呢?§4(文),輕聲自由讀課文,小組討論:這小節是從哪兩個方面寫石榴子兒的?(板:子兒顏色味道)
4.你覺得§4中哪些詞用得特別好?用浪線劃出來,并且練習讀好它。(瑪瑙般、緊偎、紅白相間、晶瑩透亮、酸溜溜、甜津津)
5.石榴不僅長得美,味道也美。我們禁不住想要贊美它了。不如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我們的喜愛之情吧!試試帶著贊美的語氣讀這一小節。自己練習,然后讀給學習小組的同學聽。指名讀。齊讀。
6.(圖)結合板書:作者按石榴生長的順序,寫了石榴果實的生長變化,還特別認真觀察了果實的顏色變化與外形特點。我們看得出來,作者非常喜歡石榴,因為石榴不僅外表美,內在也美。
四.拓展分享
1.今天,同學們還帶來了很多水果。談話:
①你帶了什么水果?它是什么顏色的,形狀、大小怎樣?
②這些水果可真誘人啊,快嘗嘗它的味道。談話:你的桔子什么味道?你的香蕉呢?蘋果呢?葡萄呢?
③你能把剛才說過的話連起來說嗎?這個句子能幫助你們:
(文:剝開的外皮,只見,輕輕咬上一口,。)
(說說外面、里面和滋味)。第一個同學說完,請大家猜猜他說的是什么水果。
④一年四季有很多水果,比如:西瓜、荔枝、水蜜桃、楊梅等等。你還喜歡什么水果呢?喜歡它的什么?試試用上這個句子說一說。(指導學生從營養、方便、長相誘人,口感酥軟、嫩滑等方面說。)
2.大家說得真不錯,看來寫一種水果只要抓住它的外形、顏色和味道的特點,就能寫好。課后大家可以練一練。
3.接下來就讓我們和老師們一起分享美味誘人的水果吧!
4.大家很會吃,真不愧是小小美食家;但老師更希望你們是小小學問家,不僅會吃,更加會學。課后不妨找些和水果有關的文章來讀讀,讓自己變得更有學問。
《石榴》教學實錄 篇10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43
huangfengying 發表
《石榴》一文語言生動形象,富有很強的感染力。在教學中,我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去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下面談一談自己的粗淺做法:
一、交流引出重點
在第一課時學生對課文已有整體認識的基礎上,我問學生:“你認為哪些地方寫得好?”啟發學生交流,最后把教學重點引到第三自然段中的兩句話,即“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嫩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二、適時使用插圖
我把上述的一段文字用幻燈投到屏幕上,引導學生一邊觀察課文插圖,一邊練讀這段話。通過圖文對照,課文所描繪的形象在學生的腦海里活起來,有不少學生臉上綻開了笑容。我抓住契機,用激勵的語氣說:“現在你們都是一個個熟透的石榴,請笑起來讀,讓人都喜歡上你們。”頓時,教室里書聲鼎沸,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了角色。
三、展開想象說話
學生試讀后,我問:“你就是石榴娃娃,會向人們報告什么喜訊?”我對學生不作任何提示,而是給學生一個充分想象的空間,進行說話訓練,讓他們先自己說,再分組互說,最后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時,有的學生說:“農民伯伯,我成熟了!你們快把我摘下來吧。你們為我們操碎了心,我們要用顆粒飽滿的果實來感謝你們的辛勤培育。”總之我充分肯定學生的種種想法,并對有創見的學生大加贊揚,這樣,大大地激發了學生表達的積極性。
四、美讀感悟全文
我問學生在這段話的第一句中有一個詞‘高興’,究竟是指誰高興?通過討論,同學們一致認為,課文是運用擬人化的手法來表達作者“高興“心情的。緊接著,我又問:”課文中只有這段話能表現作者這種心情嗎?我引導學生從全文其它部分找出有關語句。在分別練讀的基礎上,我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以收到了好的教學效果。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石榴》教學實錄 篇1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73
by: 星竹
周文艷老師執教的三年級的《石榴》,這是一篇寫物的文章,是作者通過優美的文筆,按照石榴的生長過程來描寫的。重點就寫了石榴樹的花和果。
周老師的這堂課,舍去了寫花的部分,重點抓住石榴果進行了讀寫結合的課堂教學。聽了周老師的這堂課,給我們最深的感受是“實”。
一實,朗讀指導落到實處。
一方面,周老師在這堂課上,采用了指導讀、師生接讀、表演等靈活多樣的朗讀方式,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使學生一直處于“樂讀”狀態;另一方面,周老師抓住重點的詞語,引導學生的品讀課文。如文中寫熟透的石榴時,主要寫了石榴的笑,老師讓學生找出石榴笑得怎樣。“笑得咧開了嘴”“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然后讓學生看看文中插圖,讀讀詞語,讀讀詞語,再看看圖,圖文結合來體會石榴的高興。這樣一來,學生就明白了,讀好這些詞語就能體會到石榴的高興。不但指導了朗讀,同時也授于了方法。使朗讀指導落到了實處。
二實,寫作指導有實效。
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在這堂課中周老師設計了“品嘗一種水果,并依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的練習,通過借鑒模仿構段方式的寫法,奠定學生的寫作基礎,這個練筆,其實也是課后練習的第5題。郝敬華老師曾說過:“課后作業題是每篇課文教學目的的具體化。”周教師對本黨課的目標定位是非常準確的。
在指導寫作時,周老師扶放有序,在總結第四段寫作方法后,先由老師出示水果實物——香蕉,通過老師的語言,引導學生一起觀察香蕉的樣子、顏色,品嘗香蕉的味道,然后再放手讓學生寫一寫自己帶來的水果。這時,學生就有話可寫了,這樣的設計,充分發揮了寫作指導的實效。
三實,課堂評價真情實意。
現在課堂教學中,普遍出現這樣一種情形,無論學生回答地精彩與否,教師總是說“好極了”,“棒極了”,很有一種嘩眾取寵的味道,在周老師的課上,我卻看到的是一種真情實意的流露。如有一位學生在讀“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這句時,學生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完全表達出來,這時,周老師的一句“聽了你朗讀,老師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給了學生很高的肯定,這是出自老師的肺腑之言,是真情實意的表揚,也是該課教學的一個亮點。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石榴》教學實錄 篇12
一、教學目標:
1、復習生字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讀中能體會文中優美的語句,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感。初步理解擬人化的寫法。
3、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品嘗一種水果寫一段話。
4、激發學生對石榴的喜愛,對大自然的喜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體會文中優美語句,知道作者介紹石榴的順序和擬人手法的運用。
三、教學時間:第2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理清文章脈絡。
1、瞧,這是什么?引出《石榴》今天這節課咱們繼續走近、熟悉《石榴》。先來復習一下課文中的生字詞好嗎?
2、出示:
這些生字詞,還記得嗎?
抽出、仿佛、甚至、扒開、喜訊
強調“甚至”這個詞。
3、瞧!這些詞語寫得多好呀,會讀嗎?
酸溜溜、甜津津、
馳名中外、紅白相間、晶瑩透亮
4、讀得真好,再看,難度加大了,字多了,能讀好嗎?注意輕聲
郁郁蔥蔥的樹葉火紅的石榴花
瑪瑙般的子兒笑得咧開了嘴
5、這個會填空嗎?先默讀課文,再填寫。
出示:這篇課文寫了石榴樹春天枝條葉子;夏天;秋天。
指名填寫,最后齊讀。
6、師小結并板書:
是呀,這篇課文作者按照春天、夏天、秋天的順序寫了石榴樹呀長葉、開花、結果,多有意思啊
春天長葉
夏天開花
秋天結果
7、師:這節課咱們就來仔細地讀讀課文,去看看春天、夏天、秋天石榴樹都是什么樣子的,好嗎?
(二)、研讀課文,品讀詞句,體會寫作手法。
春天抽枝長葉
1、師:打開書,輕聲讀第二自然段,想想春天、夏天石榴樹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一邊讀一邊想,還要把你最喜歡的地方圈出來。
2、交流春天石榴樹是什么樣子的?
體會春天石榴樹抽枝長葉的生機勃勃的樣子。
重點理解:抽出。(表示一下子很快;也看出生命力的旺盛。)
(1)、通過做個動作理解。
(2)、通過換詞語理解。
3、師:是啊,新枝嫩葉在這生機盎然的春天里長得多快呀!多好呀!
指導朗讀。
夏天開花
1、那夏天呢?把你最喜歡的地方給大家讀一讀,說一說。
(1)對“郁郁蔥蔥”和“火紅的”石榴花一句進行理解,同時借助圖片圖文并茂去感受石榴花顏色的美麗和開得旺盛。
(2)指導朗讀。
(3)夏天的石榴花你還喜歡哪里呀?
(3)自讀第二句。從這句話里讀出了什么?(從“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就掛滿枝頭”從這句話感受到花開得特別多。)
(4)指導把那么有生命力,那么茂盛的景象讀出來。
(5)走近去看看……(生讀)
大家都喜歡這句話?為什么喜歡?(非常可愛)哪里看出的?
(6)朗讀體會把石榴花的樣子比成了活潑的小喇叭的這樣的打比方多形象啊!“活潑”“鼓著勁”這兩個詞的擬人手法寫出了石榴花像小朋友一樣的可愛。
(7)(做鼓著勁的動作)指導把石榴花可愛的樣子讀出來。
2、師小結:像這樣花開得那么多,顏色那么火紅,你爭我搶地開著,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課文中有一個詞就寫出了這樣的畫面,找找看!(熱鬧)
播放圖片,看圖師領著背誦。
3、師小結:孩子們,春天石榴樹抽出了新枝,長出了嫩葉;夏天樹上開滿火紅的石榴花,作者把石榴花比成了小喇叭,還把它們寫得像小朋友一樣活潑可愛,正鼓著勁在吹,這樣的句子就是擬人句。擬人句給你什么樣的感受?(感受到活潑、生機勃勃、可愛)
秋天結果
1、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出了一個個小石榴。小石榴是怎樣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的呢?
大家輕聲地讀讀第三段,邊讀邊想,并在書上劃一劃表示顏色變化的詞。還有幾個表示先后順序的詞?
(“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2、再找找看哪些詞寫出了這些顏色的先后變化?
(“先”、“逐漸”、“最后”)
3、同學看圖用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說說石榴外皮顏色的變化。
4、孩子們,作者在描寫中用上了“先”……“逐漸”……“最后”把石榴生長過程寫得更加清楚了,這多值得我們學習呀!
5、小石榴就是這樣一天天長大的!一天天成熟的!那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樣的?自己快到文章里去讀一讀,找一找。
(1)熟透的石榴是什么樣的?
(2)看圖讀詞句:咧開嘴的石榴。
笑破肚皮的石榴,露出了滿滿的子兒。
(3)指導把它們可愛的樣子讀出來。
(4)從這些石榴娃娃……這句話里你讀出了什么?(擬人、可愛、喜愛)這些石榴娃娃在干什么?(急切、扒開、張望、報告)做動作。
(5)噓!你們聽——石榴娃娃開口講話了:農民伯伯快來呀!我們成熟了!……石榴娃娃們你們還想急切地報告什么?
你們看這是什么樣的石榴呀!(豐收的、可愛的……)
(6)把成熟的石榴當成人來寫,寫得多生動,多有意思呀!讓我們讀著讀著不由得笑了起來,我們一起來讀好嗎?(還可以加上動作演演石榴娃娃)
品嘗石榴
1、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紅白相間,晶瑩透亮)。
2、看圖理解體會:瑪瑙和石榴子的相似之處。
它們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給你什么感覺?(團結、可愛……)
3、指導讀這句話。
4、這句話是寫石榴的——(剝開皮的樣子)
5、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給學生吃
什么味道哦?
指導讀好這一段。
6、師小結:今天咱們學習了棗莊的石榴,作者通過細心觀察、展開豐富的想象,運用了擬人手法,讓我們仿佛看到來了春天里生命力極強的石榴樹,夏天像小喇叭一樣火紅的石榴花,秋天滿樹可愛的石榴娃娃。生動的描寫不僅把石榴寫得更加可愛,還把自己對石榴的愛對家鄉的愛全部都表達了出來
配樂自選課文朗讀。
(三)、回顧課文,總結寫法,動手寫寫水果。
同學們,作者先是仔細觀察石榴子的樣子,再寫石榴的味道,寫的時候還恰當地運用擬人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最后還親口去嘗嘗,這樣寫出來的石榴啊,就非常討人喜愛。今天咱們每人都帶來了一種自己最喜歡的水果對嗎?
(1)水果大拼盤:
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寫法:觀察自己帶來的水果,先觀察剝開皮時水果的樣子。(看到了什么?可運用擬人手法,展開豐富的想像。)再放到嘴里嘗嘗味道。
(2)生交流。
《石榴》教學實錄 篇1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石榴果實成熟的特點,激發學生對石榴的熱愛。
3、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品嘗一種水果,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了解石榴果實成熟的特點;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仔細觀察一種水果,品嘗味道。
投影片,石榴、橘子、香蕉等水果。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舌頭體操,讀準兒化音
鼓著勁兒 一半兒 子兒
2、出示詞語
嫩綠 郁郁蔥蔥 黃綠色
火紅 越開越密 越開越盛 活潑 小喇叭 熱鬧
咧開了嘴 笑破了肚皮 急切 扒開 張望 報告 喜訊
瑪瑙 緊偎 紅白相間 晶瑩透亮 酸溜溜 甜津津 清爽無比
指名讀,說說有什么發現。
二、過渡
(指板書)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春天,石榴樹———到了夏天,樹上便開出了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這些石榴花開得怎么樣?(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這些石榴花開得可真——熱鬧。可是我們不得不告別這些活潑、可愛的石榴花了。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引讀第一、二句子。
2、石榴的外表皮是怎樣變化的?
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指名回答。
3、熟透的石榴是什么樣的?看插圖,說一說。
4、看看課文是怎么寫這些熟透了的石榴的,出示:
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
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黃綠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1)指名讀
(2)你覺得這兩個句子好不好?為什么?(這里運用了擬人的寫作手法。)
(3)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是把石榴當作人來寫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生動形象、有趣活潑地描寫出了石榴成熟的樣子,讓人不由得產生喜愛之情。)
(4)指導朗讀。
(5)這些討人喜愛的石榴娃娃會怎樣向人們報告成熟的喜訊呢?
四、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過渡:聽了石榴娃娃這么一說,真想摘一個來嘗嘗是什么味道!
2、出示:一個石榴
(1)按步驟觀察:外皮、剝開皮里面的子兒
板書:樣子 顏色
(2)請幾位學生嘗嘗,說說是什么味道。
板書:味道
3、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么寫的,出示指名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4、通過我們剛才的觀察,你覺得哪些詞用得特別好?為什么?
5、齊讀
五、仿寫
1、過渡:我們也來學著課文的第四自然段來寫一種水果吧!
2、指導
剝開橘子外皮觀察、品嘗,仿照課文完成填空。
出示:……,剝開( ),只見( ),取下其中一個橘瓣( ),( )的。頓時感到( )。
3、提出要求
可以仿寫橘子,也可以寫自己嘗過的其他水果。
4、學生練習寫,教師巡視。
5、反饋
(1)指名讀一讀
(2)師生共同根據實際情況對所讀片段的用詞、用句進行評價,提出修改意見。
六、總結
《石榴》教學實錄 篇14
這篇課文文筆優美,以季節的變化,按照石榴的生長過程(即:抽枝、長葉、開花、結果。)來描寫的,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同時我認為也表達出作者對家鄉的懷念和熱愛之情。
此文結構明朗,詳寫了石榴的花和果(就這兩者而言,果更為突出。)故在教學中重點應把握這兩點展開。
第二自然段寫了枝條、嫩葉和石榴花,重點寫出了花。分別寫了花的色:“火紅”;花的多:“越開越密”、“越開越盛”;花的形:“小喇叭”。寫出了石榴的活潑、美麗,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感受石榴的美。從學生角度看,此節“抽出”一詞學生可能提出疑問,或不易理解,教師要做好準備:讓學生比較句子來揣測其用詞的妙處。舉例如下:
春天來了,石榴樹長出了新的枝條。
春天來了,石榴樹抽出了新的枝條。
讓學生在不斷的品思中領悟其用詞的準確生動。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講解學生不能深入理解。
第三、四自然段它的果實——石榴。主要寫了它的兩個方面:
一、課文的第三節,寫石榴的成熟過程及它的外形。它的生長過程是:結出小石榴——天天成熟——熟透了;它的外形(隨著生長過程而變化):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兒紅,一半兒黃。對熟透了的石榴描寫特生動: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此段寫出了石榴成熟的歡喜,同時也是作者及農民伯伯內心的喜悅!此外此段也突出了石榴所特有的特征:即成熟后易破皮!
二、 課文第四節,寫石榴子粒的形態和它滋味。此段學生易于掌握。但有一詞“瑪瑙”學生沒有感性認識,我們可以找相關圖片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段另有一重要訓練項目——讓學生仿寫。我自己認為,可以選擇桔子(我之所以選擇是因為桔子吃的過程與石榴的步驟有點相近。當然也可以用其它水果來寫,但考慮到本班的學生實際,還是簡單一些好操作些,過難了反而達不到訓練目的。)為主要寫作對象,讓學生在課上親自照著課文的步驟試一試,這樣學生當場親自投入其中,寫起來也不會空穴來風。
總體教學思路:
本課重點寫了石榴的花和果,組織教學時,抓住這兩點展。
顏色 成熟的過程及外形
形狀 石榴子粒的形態及它的滋味
課外設想:
本文有點像我們小時候學過的《我愛故鄉的楊梅》一文,我感覺也是寫植物的范文,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故有打算課后指導學生寫《故鄉的銀杏樹》。
地點、特產 我的家鄉在棗莊,這里有馳名中外的石榴園。 略寫 抽枝長葉 春天來了,石榴樹抽出了新的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 略寫 開花 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在吹呢。 次詳 結果 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詳寫果實的成長過程和姿態。 品嘗 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 次詳
花形 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在吹呢。 果態 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子狀 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