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天地三》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4篇)
《語文天地三》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本次語文天地包括十個部分,前五部分是基礎知識部分,第六部分是古詩聯系,后面是開放性的知識聯系。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掌握本單元的基礎知識。
2、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以及課文的中心思想。
3、掌握習作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根據習作要求寫一寫自己喜歡的一本好書。
教學準備:
小黑板、投影儀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讀一讀本題的要求,指名分析生字的注意事項。
魯迅 山野 辛勤 荒山 臨時 刺骨 薄 異口同聲
二、讓學生寫一寫容易混淆的生字,并抄一抄本單元的重點生字。
三、同位互相讀一讀著名格言。指名說一說你對這些句子的理解。
四、在課文中找出相對應的句子。
野葡萄由黑變綠了,牽;ㄓ珊谧冏狭,女孩兒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變紅了。
遠遠近近,腳步匆匆,初升的紅日擁抱著他們。
五、讀一讀,背一背這首古詩
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六、開卷有益:
自讀《書本里的螞蟻》然后小組討論學習,最后匯報交流。
布置作業:
自學一下筆下生花
《語文天地三》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 繼續學習摘錄筆記,積累帶“花”字的成語,誦讀《吳興雜詩》。
2、 學習短文《朱德與蘭花》。
3、 收集“花”的相關資料。
教學重點:
有條理地完成習作。
教學難點:
以“花”為題進行閱讀、積累和習作。
課前準備:
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日積月累
1、 我的摘錄筆記。
(1) 經久不衰、偃旗息鼓、短促……
。2) 湛藍、孕育、啜飲……
。3) 我是一顆星星,從湛藍的天幕墜落到碧綠的地毯上。
。4) ……
交流一、二單元你的摘錄筆記。
2、 帶“花”字的成語。
(1) 讀一讀這些詞語,觀察他們的特點。
(2) 你理解他們中的那些詞語?
。3) 選用你理解的詞造句。
(4) 你還知道那些帶花的成語。
3、讀《吳興雜詩》,知道詩中描繪的是田園風光。
誦讀這首小詩并摘抄下來。
二、 學習短文〈〈朱德與蘭花〉〉
1、讀短文,標出自然段。
2、讀一讀短文上的小詩,說一說贊揚了蘭花什么精神。
3、回憶本單元寫花的文章,分別借花說明了什么。
4、小結:看似寫花,實為映人的方法叫借物喻人。
三、初顯身手
四、課堂作業。
第二課時
一、 口語交際
交際主題:你最喜歡那種花?向同學們和老師介紹。
交際提綱:注意交際時條例要清。
交際方法:小組交流。
二、 筆下生花
1、 審題
2、 思考方法
3、 逐題抓關鍵
三、 學生動筆寫作。
板書設計:
花
你最喜歡什么花?
為什么喜歡它?
它有什么特點?(形、色、味)
從它身上或成長特點上,你受到的啟發。
《語文天地三》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3
之一
佚名
教學要求:
1、 通過訓練積累本單元相關詞句以及與愛國有關的名言和古詩。
2、 通過指導學生搜集有關國旗、國歌、國徽的資料,提高學生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 閱讀《四盤禮品》,提高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 比較形近字。
1、 認讀生字。
2、 游戲:大家輪流當醫生,把四組形近字分別寫在不同的卡片上,讓同學比較她們的不同。
3、 分別組詞。
4、 醫生再把組詞中的錯別字挑出來糾正。
二、 抄寫詞語
1、 認讀并理解這些詞的意思。
2、 從課文中再抄些詞下來。如:斬釘截鐵、大義凜然
3、 開展積詞競賽,看哪組的同學積累的詞語多。
三、 有感情地讀句子
在學習課文時,重點指導朗讀這些句子,注意體會帶電詞語所表達的情感。
第二課時
一、 讀背名句、名對、名詩。
1、 自由讀名言,邊讀邊想這些名言的意思。
2、 交流名言的意思,并練習背誦。
3、 讀《示兒》,理解詩句意思。
4、 背誦《示兒》。
二、 自讀課文
1、 課前組織學生查找鄭成功收復臺灣的資料。
2、 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了解鄭成功的生平,中國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3、 讀短文,說說短文主要寫什么?
4、 鄭成功為何選擇了黃土作為禮物。
5、 齊讀短文。
第三課時
一、 口語表達
1、 小組交流收集的關于國歌、國徽、國旗的資料。
2、 分別說說國旗、國歌、國徽的含義,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3、 派代表上臺邊展示資料邊解說。
4、 唱以唱國歌。
5、 畫一畫國旗和國徽。
6、 圍繞“神州五號”成功載人飛行這件大事談談自己心中的感想
7、 你還知道國家最近發生了哪些大事嗎?(自由交流)
8、 小結,激發學生身為炎黃子孫的自豪感。
二、 金鑰匙,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1、 與D3結合,在讀句子后,想象當時的情景,說說對詞語的理解。
2、 看“自瀆課文”嘗試理解“將信將疑”。
3、 小結:有很多詞語,當我們不知道它們的意思時,我們可以把它們放到句子中反復朗讀,聯系句子上下文弄明白她們的意思。
教學后記:
學生收集了很多國旗、國歌、國徽的資料,但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資料繁多,沒有經過處理,有的學生在網上下載了一大摞資料,其實他自己并沒有認真去閱讀這些資料,因為太多,不知怎么讀才好,造成了“為收集而收集”的錯誤傾向。以后我應指導學生怎么處理信息,資料應寧少勿濫。
《語文天地三》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4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比較"建之旁"和"走之旁"的不同,練習書寫。
2、指導學生按部首給生字歸類,掌握識字規律。
3、區別形近字,指導學生理解詞語含義,再進行造句練習。
4、舉辦祖國名勝古跡展覽。注意培養學生的活動自主性。
5、練習朗讀、背誦古詩和兒歌,培養學生的語感。
6、學習查字典。
一、描一描,寫一寫
1、師生討論:"建"和"遍"偏旁的不同之處。
2、書空建字旁。
二、把下面的字排到隊伍中去。
1、出示:經練、福神、除院、圖團四組字,學生分別說說每組字的相同之處。
2、出示:紗、祝、因、國、視、圓、降、組,學生獨立完成。
3、說說你怎么做的,為什么?
三、比一比,選字組詞。
1、同桌說說每組字的異同。
2、師范做第一題。
3、學生獨立完成。
4、指名板書。
四、讀一讀,選擇三個詞語造句。
1、生自讀詞語。
2、選擇詞語造句。
3、師生評議。
五、舉辦圖片展覽。
1、給收集到的祖國名勝古跡圖片寫上一句說明。
2、共同布置展板。
3、小導游介紹名勝知識。
六、讀一讀,背一背
1、學生看插圖說話。
2、師范讀《望廬山瀑布》
3、學生自讀。
4、指名朗讀。
七、學習查字典。
1、小朋友,遇到生字你用什么辦法認識它?
現在丁丁冬冬要向大家介紹另一個很有用的辦法,那就是查字典。
2、出示字典,介紹字典。
3、師用字典示范查找"爐"字,學生看。
4、師帶領學生查"煙"字。
5、師生總結查字典的步驟:數、查、記。
6、齊讀查字兒歌。
7、請會查的一名學生帶同學查"秋"字。
8、學生小組一起查找"遙""瀑"。
八、總結。
學生說說本節課的收獲及還要努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