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咳嗽》教學設計(精選4篇)
《爸爸的咳嗽》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得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培養仔細觀察、認真分析的學習品質,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14個新詞的意思;能給指定的句子加上問號、逗號和嘆號。
3、能用“每當……就……”、“一……就……”造句。
4、懂得寫觀察日記的目的和方法;能理解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方法;能用正確的語氣朗讀句子。
5、能用簡單的幾句話表達自己的意愿。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掌握14個新詞。
2、能用“每當……就……”造句。
3、了解課文內容,能用正確的語氣讀句子。
4、懂得寫觀察日記的方法和作用,初步體會細心觀察,認真記載,仔細分析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
1、出示“咳嗽”,這兩個字同學們認識嗎?指名讀,齊讀。想想記住字形的辦法。
2、生活中,那些原因會引起咳嗽呢?
3、爸爸的咳嗽究竟是怎么回事?(用問題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帶著問題讀課文
1、學生自己讀課文。
2、指名讀感興趣的小節,并糾正讀音。(調、別、仍、難、覺)
(三)默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提問題。
1、默讀
2、同學間交流
3、集體交流
(四)抓主要問題。
1、請學生選擇哪些問題是比較重要的。
2、再請學生選擇一個次要的問題,帶著兩個問題到書中尋找答案。
(五)討論,了解爸爸的病情。
1、自讀第一自然段,劃出寫爸爸病情的句子或詞語。
2、學生回答。
爸爸并不是一直咳得很厲害的,書中用了“有時……有時……有時……”來說明這一點。請學生用著幾個詞語說句子。(動物園里的動物)
3、爸爸的咳嗽病讓作者感到——奇怪。現在,請你把自己當作小作者,把他當時的感覺用你的朗讀讀出來。
(六)小結
爸爸的咳嗽怎么那么奇怪呢?原因是什么呢?請小朋友仔細想一想,下節課再討論。
(七)作業
作業 本1、2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
咳嗽 關系 一股 嗆人 硫酸 煙囪 支氣管炎 有毒 環境 除了
(二)討論,爸爸的咳嗽與什么有關,在課文的哪一部分有記載。
1、請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2、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
1)后來我發現,每當我家朝南的窗戶打開,東南風吹進來時,爸爸就咳得厲害。
2)觀察日記。出示觀察日記,讀讀說說這幾篇觀察日記都記了些什么,再仔細認真研究,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①用“每當……就……”來說一句話。
②與一般日記比較,觀察日記有什么特點?
③從日期中發現了什么?為什么僅選取7篇?從七篇觀察日記中足以得出結論,從哪句話看出?“如此”指什么?
④小作者為了查處爸爸咳嗽的原因,堅持記了近70天的觀察日記,終于得出了結論。這說明了什么?
(三)東南風與爸爸的咳嗽有關,但東南風本身不會使人咳嗽。
1、請學生自學3、4自然段,讀讀劃劃句子,說說小作者找到答案的過程。
2、學生交流。在學生說的基礎上理解詞語“嗆人”“硫酸”“過敏性支氣管炎”等。
3、用“一……就……”說話。
小結:根據,我猜到,看到請教知道。
(四)這個情況引起了環保部門的重視。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硫酸廠消除了有毒氣體,以后再刮東南風,“我們”家就是開著窗戶,爸爸也不會咳嗽了。你想小作者是用什么辦法引起當地環保部門重視的?你佩服小作者嗎?你覺得應該向他學習什么?
(五)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 本上的作業 。
板書設計 :
病情 有時 有時 有時
原因 東南風——毒氣
辦法◆[2003年3月9日]
《爸爸的咳嗽》教學設計 篇2
一、 教學目標 :
1、 懂得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培養仔細觀察、認真分析的學習品質,洋沉浮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2、 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14個新詞的意思:能給指定的句子加上句號、逗號、和嘆號。
3、 能用“每當……就……”、“一……就……”造句。
4、 懂得寫觀察日記的目的和方法;能理解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繼續的方法;能用正確的語氣朗讀句子。
5、 能用簡單的幾句話表達自己的意愿。
二、 教學重點:
懂得觀察日記的目的和方法;能理解課文按事情發展寫的順序。
三、 教學難點 :
理解“東南風——煙氣——咳嗽”之間的內在聯系,讀懂寫“我”怎樣查明爸爸咳嗽的原因的這一段課文。
四、 教學時間: 2課時
五、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初步懂得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2、 懂得寫觀察日記的目的和方法。
3、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詞語。能正確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 揭示課題
2、 初讀課文、初知大意。
播放全文朗讀錄音后討論:
爸爸咳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課文哪幾段寫我弄清爸爸咳嗽原因的過程?
3、 學生自學后檢查:
⑴、 指名接讀課文,正音。
⑵、 辯字組詞
喇( ) 股( ) 性( ) 環( ) 鏡( )
嗽( ) 沒( ) 姓( ) 懷( ) 境( )
⑶、 填入量詞:
一( )病 一( )煙氣 一( )風 一( )時間
⑷、 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厲害—— 重視—— 消除——
4、 講讀第一段和第四段醫生的話。
⑴、 指名讀第一段
⑵、 我家搬進新居以后,爸爸的咳嗽病奇怪在哪?
⑶、 劃出文中直接說明爸爸為什么會咳嗽的的句子,并加以理解。
讀一讀,想鄉爸爸為什么回咳嗽,又為什么會咳得這么厲害?
為什么媽媽和我不咳嗽?能說這種氣體對媽媽和我沒有危害嗎?為什么?
5、 梳理第2—4段內容要點
⑴、 導入 :我是怎樣一步一步查明爸爸咳嗽的原因的呢?
⑵、 這3段分別寫“我”查明爸爸的咳嗽跟什么有關?
6、 講度第2段
⑴、 指名度
⑵、 用“——”劃出我懷疑爸爸的咳嗽跟東南風有關的句子,用“~~~”劃出我肯定了這一點的句子。
前句:讀句,讀出不肯定、懷疑的語氣。
我為什么懷疑爸爸的咳嗽跟東南風有關?理解句子,并用“每當……就……”造句。
后句:讀句,“果然如此”是什么意思?“如此“指什么?這里為什么可以用”果然”?
證實了自己的猜想,“我”是什么心情?用興奮的心情讀。
⑶、“我”是怎樣證實這一點的?
7、 齊讀第1、2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 懂得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培養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注意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2、 能讀懂句子,用“一……就……”造句,能正確讀出句子的語氣。
3、 能理解課文按事情發展寫的順序,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1、復習
2、講讀第3段
⑴、 導入 :作者通過觀察日記已經確定爸爸的咳嗽跟東南風有關,但東南風與咳嗽又怎么會有關系呢?
⑵、 指名讀課文,想想這段共有幾句話,每句寫什么?
⑶、 讀第四句,理解:
“這煙氣”指什么?
我為什么猜測爸爸的咳嗽是這煙氣引起的?跟東南風又有什么關系?
⑷、 齊讀這一段
3、第四段我們已經學過。這段寫經過醫生證實,說明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了這一段我們知道這種氣體不但氣味難聞,而且是有毒的。
4、 根據2—4段的內容,理解以下現象:
為什么每當我家朝南的窗戶打開,東南風吹進來時,爸爸就咳的厲害?
爸爸什么時候有點咳嗽,什么時候不咳嗽?這是為什么?
5、 講讀第五段
⑴、 指名讀
⑵、 為什么現在東南風吹來時,我們家就是開著窗戶,爸爸也不在咳嗽了?
⑶、 消除了有毒氣體,凈化了環境給人們帶來什么好處?
⑷、 讀“現在……”句,讀出高興的語氣。
6、 總結全文
小作者弄清爸爸咳嗽的原因靠的是什么?
我們周圍的環境有沒有污染?發現環境污染你會怎么做?
7、 讀句子,討論用“每當……就……”“一……就……”造句。
板書設計
感到奇怪 (有時……有時……有時……)
產生疑問 (跟東南風有關)
記觀察日記 (東南風時咳嗽厲害)
猜測原因 (煙氣引起的)
請教醫生 (得過過敏性支氣管炎)
不在咳嗽 (消除有毒氣體)◆[2003年12月6日]
《爸爸的咳嗽》教學設計 篇3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理解詞語的意思。
2、讀通全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大意,完成相關練習。
3、著重抓住“我”兩次猜測的句子幫助學生理解課文1-4節;能用正確的語氣朗讀句子。
4、懂得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培養仔細觀察,認真分析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使學生體會作者細心觀察,認真記錄,仔細分析的科學精神,學習記連續性的觀察日記。
教學難點 :
利用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
一、聯系學生的生活積累導入 。
1、讀題,教學“咳嗽”。
2、談談自己對“咳嗽”的了解:咳嗽一般由哪些原因引起。
3、你們想不想知道爸爸的咳嗽又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二、聽錄音范讀,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1、聽錄音范讀課文,聽準字音,聽后完成一個練習。
2、交流,按課文的內容重新排列句子,借此了解課文大意。
( )我記觀察日記。
( )爸爸不再咳嗽了。
( )爸爸得了咳嗽病。
( )我弄明白了爸爸得咳嗽病的原因。
3、此時,你最想了解的什么?
三、自學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遇到生字拼一拼,聯系句子想想詞語的意思,直到把課文讀通順為止。并想想剛才同學們提出的最想了解的問題。
2、檢查自學情況。
(1)學習生字詞。
關系 一股 嗆人 硫酸 煙囪
猜測 支氣管炎 有毒氣體 環境消 除
(2)檢查讀通情況,著重指導學生讀好幾句拗口的長句子。
3、課文中幾次寫到“我”的猜測,找出有關句子。
4、出示句子,指導學生讀出語氣。
難道爸爸的咳嗽跟東南風有關系嗎?
我猜測,爸爸的咳嗽,是這煙氣引起的。
四、學習第1-3自然段:第一次猜測的內容。
過渡:既然是猜測,就必須弄清楚猜測的依據,結論如何。我們先來學習第一次猜測的內容。
1、自由讀課文第1-3自然段,想想“我”猜測爸爸的咳嗽跟東南風有關系的依據是什么,結論怎么樣。
2、交流。
(1)依據1:……每當……就……
依據2:奇怪(從哪里可以看出爸爸的咳嗽病非常奇怪?引讀。)
(2)結論:啊,果然如此!
和“我”猜測的話連起來,師生對讀,注意讀出語氣。
3、“我”靠什么知道結論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觀察日記,想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1)學生自由讀后,指名學生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說話訓練:有時……有時……有時……(把“有時”換成具體的天氣情況說話)
2月22日~5月1日:前后約70天,結論可以排除偶然性
(2)擴散性思維訓練:在觀察日記中所列的這7天中,“我”家的窗戶是開著的,還是關著的?
4、小結,齊讀。
五、學習第4自然段:第二次猜測的內容。
1、默讀第4自然段,找出“我”第二次猜測的依據,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聞
聽 (突然、猛烈)
望
3、再讀“我”猜測的兩句話,比較“猜測”的語氣為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細心觀察,認真記錄,仔細分析的科學精神)
六、小結,延伸至下個課時。
……第二次猜測的結論正確嗎?“我”又是靠什么知道的呢?
板書設計 :
13、爸爸的咳嗽
依據——→猜測——→結論
每當…就… 東南風 觀察日記
奇怪
聞 聽 望 煙氣?
細心觀察—→仔細分析—→認真記錄◆[2004-02-01]
《爸爸的咳嗽》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得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培養仔細觀察、認真分析的學習品質,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14個新詞的意思;能給指定的句子加上問號、逗號和嘆號。
3、能用“每當……就……”、“一……就……”造句。
4、懂得寫觀察日記的目的和方法;能理解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方法;能用正確的語氣朗讀句子。
5、能用簡單的幾句話表達自己的意愿。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掌握14個新詞。
2、能用“每當……就……”造句。
3、了解課文內容,能用正確的語氣讀句子。
4、懂得寫觀察日記的方法和作用,初步體會細心觀察,認真記載,仔細分析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
1、出示“咳嗽”,這兩個字同學們認識嗎?指名讀,齊讀。想想記住字形的辦法。
2、生活中,那些原因會引起咳嗽呢?
3、爸爸的咳嗽究竟是怎么回事?(用問題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帶著問題讀課文
1、學生自己讀課文。
2、指名讀感興趣的小節,并糾正讀音。(調、別、仍、難、覺)
(三)默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提問題。
1、默讀
2、同學間交流
3、集體交流
(四)抓主要問題。
1、請學生選擇哪些問題是比較重要的。
2、再請學生選擇一個次要的問題,帶著兩個問題到書中尋找答案。
(五)討論,了解爸爸的病情。
1、自讀第一自然段,劃出寫爸爸病情的句子或詞語。
2、學生回答。
爸爸并不是一直咳得很厲害的,書中用了“有時……有時……有時……”來說明這一點。請學生用著幾個詞語說句子。(動物園里的動物)
3、爸爸的咳嗽病讓作者感到——奇怪。現在,請你把自己當作小作者,把他當時的感覺用你的朗讀讀出來。
(六)小結
爸爸的咳嗽怎么那么奇怪呢?原因是什么呢?請小朋友仔細想一想,下節課再討論。
(七)作業
作業 本1、2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
咳嗽 關系 一股 嗆人 硫酸 煙囪 支氣管炎 有毒 環境 除了
(二)討論,爸爸的咳嗽與什么有關,在課文的哪一部分有記載。
1、請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2、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
1)后來我發現,每當我家朝南的窗戶打開,東南風吹進來時,爸爸就咳得厲害。
2)觀察日記。出示觀察日記,讀讀說說這幾篇觀察日記都記了些什么,再仔細認真研究,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①用“每當……就……”來說一句話。
②與一般日記比較,觀察日記有什么特點?
③從日期中發現了什么?為什么僅選取7篇?從七篇觀察日記中足以得出結論,從哪句話看出?“如此”指什么?
④小作者為了查處爸爸咳嗽的原因,堅持記了近70天的觀察日記,終于得出了結論。這說明了什么?
(三)東南風與爸爸的咳嗽有關,但東南風本身不會使人咳嗽。
1、請學生自學3、4自然段,讀讀劃劃句子,說說小作者找到答案的過程。
2、學生交流。在學生說的基礎上理解詞語“嗆人”“硫酸”“過敏性支氣管炎”等。
3、用“一……就……”說話。
小結:根據,我猜到,看到請教知道。
(四)這個情況引起了環保部門的重視。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硫酸廠消除了有毒氣體,以后再刮東南風,“我們”家就是開著窗戶,爸爸也不會咳嗽了。你想小作者是用什么辦法引起當地環保部門重視的?你佩服小作者嗎?你覺得應該向他學習什么?
(五)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 本上的作業 。
板書設計 :
病情 有時 有時 有時
原因 東南風——毒氣
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