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學建議(通用16篇)
《金色的草地》教學建議 篇1
1、課前可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蒲公英的材料,準備課上交流。教師要準備有關蒲公英的掛圖或照片。
2、要求會認的兩個生字“釣、攏”可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加以解決。要求會寫的生字可在學生自由讀課文時,先用筆畫出,然后自學生字?山柚匆艉筒樽值渥x準字音,分析筆畫結構識記字形;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義。在此基礎上,同學可自由結合,互相交流學字、學詞的收獲。最后教師可出示生字生詞卡片檢查學生學習的情況。其中有幾個字容易讀錯、寫錯,要提示學生加以注意。比如:“假、朝”是多音字,在課文里分別讀 jiǎ、cháo,“耍”上面是“而”不要寫成“西”,并注意和“要”區分;“絨”的右邊是“戎”,不要寫作“成”。
3、本篇課文文字和內容都比較淺顯,學生通過自讀,大體上能理解課文的內容。教師可用下面的問題檢查學生的讀書情況:“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一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二是“我”發現了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第一件事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表演。演之前,要把課文讀熟,然后讓學生揣摩兄弟兩人的心理、神態,并據此設計相關的動作,還可以加進有關的對話。要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要不脫離課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樣化。通過表演,學生要能體會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快樂。表演時要求學生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以免唾沫濺到對方的臉上。
第二件事作者是從兩個方面來寫的。先寫發現草地會變顏色,再寫是怎樣發現草地變色的原因的。教學這一部分,可抓以下幾點:
、拧√釂,“我”先發現了什么,又發現了什么;兩次發現有哪些不同,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第一次發現是在無意中的偶然發現,有的人可能不把它當回事,輕易地就放過去了;第二次發現是第一次發現的繼續,是深入進去的發現,是帶有探究性的發現,是在有意識、仔細觀察的基礎上的發現。至于學生從中受到哪些啟示,可讓他們從多方面去講。
⑵ 這一部分當中有些詞語和句子表達的效果很好,令人回味,可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釣魚”這里為什么要強調“起得很早”呢?可讓學生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因為過去沒有起這樣早,所以一直誤認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鞍l現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這里有哪些含義呢?用上這個“并”字,給人的感覺是“我”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現在才這樣認為,并強調了對過去錯誤認識的否定!捌压⒌幕ň拖裎覀兊氖终,可以張開、合上”,用手掌最簡單的動作打比方,就把一種不太容易說清楚的現象講清楚了。
⑶ 通過對內容的理解,要引導學生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激發起學生熱愛大自然、觀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感情和興趣。
、取【徒虒W而言,這一部分涉及的內容比較豐富,但重點要放在語文教育上。至于蒲公英花朵開、合的知識不必過多地去講。
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直抒作者的胸臆,同時又是對全文的總結?衫眠@一段讓學生思考:聯系全文,說說蒲公英為什么會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最后一段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為什么說蒲公英和我們一起睡覺,一起起床?因為蒲公英的花開、花合與人的起居或晝夜的變換相似或相關。
本文雖然以敘事為主,但蘊含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要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能準確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即使是敘事性的語言,如細心體會,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感情色彩的濃淡輕重。
課后安排抄寫句子的練習目的有兩個,一是積累語言;二是理解語言。題中的句子僅是例舉,學生還可以抄其他的句子或詞語,抄后,要給學生交流的機會。交流的時候不僅要
說一說抄了哪些句子,還要說說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和體會。
4、課上可安排一些時間,引導學生交流交流自己課前收集到的有關蒲公英的材料,或者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曾經歷過的有趣事情,或者從對大自然的觀察中自己所受到的啟示。
【參考資料】
〖蒲公英〗
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狀汁液,葉子倒披針,羽狀分裂,花黃色,頭狀花序,結瘦果,褐色,有白色軟毛,根莖可入藥。
〖一本正經〗
形容很規矩、很莊重。
〖引人注目〗
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視線集中在一點上。
《金色的草地》教學建議 篇2
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下兩個小朋友(兄弟倆)的故事。課文先講兄弟兩個在住處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盡情玩耍的情景。他們所做的游戲就是趁對方不備,將蒲公英的絨毛吹到對方的臉上。這種帶有調皮和玩笑性質的游戲雖然簡單,卻充滿了童真童趣,使兄弟兩個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帶給他們的快樂。接著寫了“我”(哥哥)無意中發現了草地的顏色早晨是綠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變成了綠色的;再仔細觀察,又發現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最后作者總結全文:可愛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還給他們帶來了探索發現的喜悅。
課文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真實生動,讀著課文描寫孩子的天真和調皮的語句,使人會不自主地產生會心的微笑;課文結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講了蒲公英顏色晝夜發生的變化及進一步抒發了自己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課文在第三自然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對閱讀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理解草地會變顏色的原因。
課文語言平實,內容也比較簡單。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因此,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就不能僅停留在“草地玩耍游戲”和“蒲公英的變色”上。要聯系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這也是學習本篇課文的難點所在。
《金色的草地》教學建議 篇3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以兒童的視角觀察,認識自然現象的記敘文,文字不多,語言樸實,敘事清楚,明白,平鋪直敘中有引發奇趣的波瀾,闡述事理中有耐人欣慰的情思。
【設計評析】
教師:誰愿意告訴老師,你見過什么顏色的草地?
。ㄔu析: 這個問題激起了學生想說的欲望。)
學生:我見過碧綠的草地。
教師:俄國作家米.普里什文卻見過一片金色的草地。并且寫下了文章:金色的草地。
(板書:金色的草地)
。▽W生齊讀課題。)
教師: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學生: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呢?
(評析: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為學文作鋪墊。)
(引導學生在文中找答案,邊讀邊思考。)
教師: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評析:讀書的過程即是思考問題,又是在識字。)
學生:讀課文思考識記生字。
教師:草地為什么變成金色的?
學生:因為草地上開滿了蒲公英。
。ò鍟浩压ⅲ
教師:是蒲公英讓綠草地變成了金色的草地,那作者對蒲公英是什么樣的感情呢?
學生1:作者原來拿蒲公英開心,
學生2:看到了金色的草地,作者愛上了蒲公英
。ㄔu析:通過交流,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
教師:作者是怎樣拿蒲公英尋開心的?
(學生讀出第一、二自然段。)
。ㄖ笇Ю首x:讀出開心的語氣。)
(評析:以讀帶講,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師:本來是拿來尋尋開心的蒲公英,但有一天作者對它改變了看法因為作者發現了什么?
(學生讀出第三自然段,指導朗讀。讀出贊美的語氣。)
教師:看著這片金色的草地,聽著人們的贊美聲,這時作者對蒲公英的感情已發生了什么變化?
學生:作者已經愛上了蒲公英。
教師:作者愛上了蒲公英,就隨時觀察,不料卻發現了一個小秘密,快從文中找出來讀讀,
(學生讀,教師指導:讀出疑惑的語氣。)
(評析:此時全班學生的激情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教師:誰想探索秘密,那就和作者一起跑進草地去,找一朵蒲公英仔細看看,然后講講草地什么時候變綠,為什么?什么時候又變成金色的了,為什么?
。▽W生自讀自悟,指名讀,教師點撥,相機板書,指名朗讀,范讀。)
(指名讀:其他學生邊聽邊做動作配合。)
(評析:針對課文內容涉及用肢體語言配合學生的理解。)
教師:好美的一片金燦燦的草地呀,我愛這朵,愛這數不清的蒲公英從現在開始蒲公英成了我最感興趣的的一種花了,同學們,你們呢?不想說說嗎?
學生:我也愛上了美麗的蒲公英。
。ㄔu析:把課文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融和,以便與作者產生共鳴。)
教師:作者站在這片金色的草地上在說什么?
(學生讀出最后一段,師范讀指導朗讀。)
教師:天黑了我們要睡覺了,蒲公英呢?
學生:蒲公英在忙著收攏花瓣,和我們一起睡覺。
教師:你要對蒲公英說些什么?
學生:蒲公英做個好夢吧。
教師:太陽升起來了呢?
學生:蒲公英和我們一起迎接太陽。
教師:這時你對蒲公英又說些什么?
學生:蒲公英你真美呀!
。ㄔu析:這個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更加走近了蒲公英,物我合一。)
教師:看來,蒲公英不但成了作者的朋友,更成了我們的好朋友,誰想畫一幅畫,送給你的好朋友,說說你想畫什么時候的蒲公英,準備畫成什么樣?
學生:我想畫早晨的蒲公英……
學生:我畫晚上的蒲公英……
。ㄔu析:涉及這個環節,為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師:作者觀察了蒲公英,你在日常生活者觀察過那些動植物。說說你的體會吧?
學生1:我最感興趣的是牽;ㄋ刻煸绯慷即抵±扔移鸫,
學生2:我喜歡小鳥,……
教師:把我們的觀察體會寫到小本本上吧。
【教學評析】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升華情感,最后我還設計了讓學生畫蒲公英,說一說觀察過的其他動植物,這樣憑借教材中的的教育契機,教師充分進行挖掘,利用,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在以文本對話的基礎上,走出文本,超越文本,是本課的教學本色,通過教師的引導,自我感悟,學生能夠物我合一,激發了他們與大自然息息相通。相融相合的美好情感。
《金色的草地》教學建議 篇4
執教: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大南路小學 簡步青
評析: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大南路小學 周嘉怡
授課班級: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大南路小學三年級。
授課時間:2005.09.08。
【實錄】
一、激趣導入
師:你們喜歡郊游嗎?好,今天我就帶你們去郊游。
師:你見過怎樣的草地?誰來說?
。ò鍟海ā 。┑牟莸兀
。ㄉ魇慵阂。)
師:你見過金色的草地嗎?
。ò鍟航鹕
生:沒有。
二、認讀生字詞
師:你們想去見見嗎?但總不能兩手空空啊,那我們就帶上生字寶寶作為禮物去看看。
。ǔ鍪旧衷~,生自由讀生字詞。)
師:看看誰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場券。
(出示生字詞,抽號檢測學生認讀情況。)
(生抽號認讀并帶讀。)
師:同桌互讀。
。ㄉ阑プx檢測。)
師:檢測。
(師指字,全班齊讀。)
師:“!弊趾臀覀儗W過的哪個字很相似?
(師板“要”字,區分字形。)
。ㄈ鄷铡#
師:“釣”字和哪個字相似?
。◣煱濉般^”字,區分字形。)
(生在桌面上書空。)
三、感知課文
師:看來生字寶寶讀得不錯,管理員說你們可以拿到入場券了。現在讓我們手拉手,帶上生字寶寶到金色的草地上玩,誰愿意跟我一起去?
師:聽老師讀課文,什么時候愿意和老師一起欣賞,可以跟老師一起讀。
(喜歡的段落站起來讀。)
師:美嗎?你們讀得比老師好,但提個小意見,遇到逗號、句號要停頓。下面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什么?發現了草地的什么秘密?把它畫下來。
。ò鍟喊l現)
。ㄉ鹤x、畫、自己說說。師巡視。)
師:請在小組開個新聞發布會,說說你在草地發現了什么?
。ㄐ〗M內交流。)
師:管理員很欣賞你們,想讓你們由考察家變成考官,把你發現的秘密變成問題,考考其他同學。
。ㄉ约簻蕚鋵懱岢龅膯栴}。)
師:抽號讀出自己的問題。
生:早上的草地是什么顏色的?
。ò鍟涸缟稀【G)
生:為什么早上的草地是綠色的?
(師指導朗讀“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
。ㄅx、男生挑戰女生、全班讀。)
生:中午的時候,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
師:你請誰來回答?
生:因為中午的時候,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所以草地也是金色的。
師:把這個秘密告訴你的同位。
。ㄍ换フf。)
師:你們一起告訴我吧!課文哪句話告訴我們?知道的站起來讀。
(齊讀句子。)
師:你們還有問題提出嗎?
生:傍晚的時候,草地為什么又變綠了?
。ò鍟喊怼【G)
師:為什么小作者那么厲害,能發現這個秘密?
生:仔細觀察。
師:無論什么事,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很多秘密。作者喜歡草地,喜歡蒲公英嗎?從哪知道?
。R讀最后一段。)
師:蒲公英會睡覺,會起床嗎?
生:蒲公英花朵合攏時是睡覺,花朵張開時是起床。
四、拓展延伸
師:如果你來到這,你會怎么夸這草地?這么美的草地,你和父母欣賞,請你回家后向他們介紹草地的秘密。
【點評】
本課最大的特點是: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2、強調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交融。
3、重視對閱讀方法的指導,培養質疑的能力。
4、在復述中滲透語言的內化。
5、讀的形式多樣,要求明確,有層次性。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老師的導入沒有太多的鋪陳,談話時把學生的生活體驗與課文緊密聯系在一起,設置了懸念,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進行了語言的訓練。
二、強調自主學習
1、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對于三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生字的能力,課堂上老師直接檢測學生預習自學的情況,根據反饋進行調控。并針對重難點進行指導,如字形的區分。
2、在重視自學自悟的同時,有效地把自主與合作融合起來,不僅讓學生自主學習文本,還讓學生自主參與組內及組間的合作學習。老師設計從考察家發現草地的秘密,到開新聞發布會,到考官提問,這一系列的活動都為學生創設了有趣的情境,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達到自主的學習。
3、小組合作:
組內合作更有效的幫促后進的學生,抽小組提問其他組,既能起到檢測各組學習情況的作用,還能以各組之間的提問幫助理解感悟本組還沒注意到或領悟到的句段。通過合作,加大學生的參與面,同時增加學生的練習量,使更多的學生能在同一時間進行語言的訓練。這是一個有效的學習過程。
三、重視對閱讀方法的指導,培養質疑的能力
1、在初讀的自讀自悟中,加強培養學生自主讀書的良好習慣。指導學生在原有讀書方法的基礎上強化這種習慣的培養。
2、重視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老師檢測完生字,讓學生按照自己已有的讀書習慣進入文本去學習,看能讀懂什么,這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老師抓住學生回答中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展開教學,突出教學的重點。然而能夠讀懂詞句,只是停留初步感知層面,為使學生深入體會課文的句段,老師巧妙地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在讀懂了句子的基礎上當考官提出問題靠靠別人,這是對文本理解的一個方法指導,能夠提出問題,才能感悟到文本中所蘊含的意味。這是一個有效自主的閱讀方法。
四、老師要求學生復述課文內容,這是幫助學生進行語言的記憶和積累的訓練。如果能在課堂上呈現,并進行指導,效果會更好。
《金色的草地》教學建議 篇5
【預設目標】
1、理解詞語和句子,進一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2、結合課文理解,學習四個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讀題質疑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外國文學《金色的草地》,齊讀。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或想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自己的想法和疑問自由讀一讀課文。
。ㄗx之前讓學生相互提提初讀課文的要求。)
2、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學生易讀錯的字詞或自己進行指導。
3、再讀一讀課文,說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問題或是你想說什么?
(結合學生的回答了解蒲公英:出示蒲公英的花和種子圖,說說你看到過哪種蒲公英,談談自己的認識,教師補充,在認識蒲公英種子時相機學習生字“絨”。)
三、研讀課文,體會情感
第一自然段:
1、為什么草地會是金黃色的?
2、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3、看滿地盛開蒲公英花的圖理解草地是金黃色的,結合感受讀一讀句子。
第二自然段:
1、同桌齊讀,感受文中的哥弟倆是怎么玩的。
2、指名兩位學生上臺像他們這樣玩一玩,一名學生上臺幫忙讀一讀文本。課件播放蒲公英四處飄散的樣子。
3、師生評一評,相機理解“一本正經、使勁、假裝”幾個詞語。
4、再指導讀第二自然段,請兩位學生上臺演一演,一生幫忙讀。
5、一起來玩一玩,體會玩蒲公英帶來的樂趣。
(課件播放無數蒲公英飄散遠去的情景。)
6、一起在讀一讀本段最后一句,理解“引人注目”一詞。
第三自然段:
1、指名一生朗讀,看看你發現了什么?自由說。
2、出示填空題:
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可以_____、_____。
早晨,花朵_____,是_____,草地是_____。
中午,花朵_____,是_____,草地是_____。
傍晚,花朵_____,是_____,草地是_____。
、磐阑ハ嗾f一說。
⑵指名說一說,加上動作說一說,不看提示說一說。
3、齊讀本段。
第四自然段: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又發現了什么或新的想法?
。ɡ斫庾詈笠痪湓挘瑸槭裁匆黄鹌鸫,一起睡覺?)
四、小結
學了這篇課文,你能說說你理解的這是一片怎樣的草地?
五、機動
摘抄好句子。
【葉老師的建議】
因為我不熟悉這篇課文,所以我的建議可能不對。我是憑著你的教案猜課文內容的,呵呵老師厲害吧?
1、可以把課題教學和整體感知及第一段的學習結合起來。從提問入手,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讀讀課文,學習第一段。
2、第二段的學習表演太多,而且是重復的。建議在理解之后安排一次就可以了。讀讀玩玩。
3、第三段的填空太多,而且不夠靈活。建議改為:花朵草地,引導學生把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這里的表演就不要了。一堂課里有一次表演就差不多了。
《金色的草地》教學建議 篇6
設計理念:《金色的草地》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俄羅斯鄉下兩個小朋友(兄弟倆)的故事。課文先講兄弟倆在住處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盡情玩耍的情景,他們所做的游戲就是趁對方不備,將蒲公英的絨毛吹到對方的臉上。作者先寫這種帶有調皮和開玩笑性質的游戲雖然簡單,卻充滿了童真童趣,使兄弟倆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帶給他們的快樂。接著寫“我”(哥哥)無意中發現草地的顏色早晨是綠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變成了綠色的。再寫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最后總結全文:可愛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還給他們帶來了探索自然現象的喜悅。教學本課,重在讓學生感受廣闊的大自然的美麗可愛,童年生活豐富多彩;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引導學生結合語文學習,學會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并能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使勁、絨毛、假裝、這些、引人注目、釣魚、觀察、花瓣、合攏、手套、有趣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初步語感。
3.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4.初步領悟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重點: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教學難點:聯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課文,領悟內容,體驗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創設“草地”情境
1.揭示課題。(課件演示:俄羅斯鄉下的一片金色的草地)你們看到過這樣的金色的草地嗎?看了有什么感受?再看看課文插圖。(板書課題)
2.認真讀課題。(突出“金色”這個詞)
。ㄔO計意圖:草地本來是“綠色”的,通過課件演示,觀看插圖,讓學生對“金色的草地”這一景象產生濃厚興趣,激起閱讀期待。)
二、圖文對照,欣賞草地美
師: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認真學習課文,當我們把視線集中在圖和文上時,你一定會發現,畫家用他的神筆勾畫出色彩斑斕的草地;作家用筆墨描寫出草地的多彩多姿,請你們把圖和文結合起來閱讀,并給每個自然段擬個簡短小標題。
1.交流小標題并板書。(參考小標題:窗前的草地 快樂地玩耍 草地變顏色 可愛的草地)
(設計意圖:通過初讀課文,觀看插圖,讓直觀圖像與語言文字相對應,激發學生對童年生活的回味和對金色草地的憧憬,對草地早、中、晚不同時間顏色的變化及其原因產生好奇心,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三、品悟想象,解開“金色”之謎
師:讀課文第2自然段,找出描寫兄弟倆的詞語。從這些描寫,我們看出什么?
1.從玩耍,引起對蒲公英的觀察興趣。蒲公英本不引人注目,然而,作者通過“裝著”、“喊”、“使勁”、“吹”、“假裝打哈欠”等一連串動作的描寫,生動地表現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時互相吹蒲公英的絨毛帶來的快樂,引起“我”對蒲公英的觀察興趣。
師:讀課文第3自然段,“我”起得很早干什么?后來發現草地出現什么現象?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2.仔細觀察,解開顏色變化之謎。文章第3自然段敘述有一天早晨,“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現“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綠色的。中午回家的時候,我看見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時候,草地又變綠了”。這是為什么呢?“我”通過仔細觀察和思考,原來,蒲公英的花可以張開、合上!盎ǘ鋸堥_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边@就是按照“早——中——晚”不同時間描寫草地顏色由“綠色——金色——綠色”變化的過程。由此可見,解開草地“顏色變化”規律之謎,關鍵在于細心觀察。
。ㄔO計意圖:第2~第3自然段描寫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吹蒲公英的絨毛時,對蒲公英的觀察產生興趣,于是,進一步對草地進行觀察,發現“早、中、晚”草地的顏色會改變,再通過仔細觀察,懂得了產生顏色變化的原因。教學這一部分,要從“趣”字入手,借助想象,領悟“變化”;通過朗讀,品味作者對草地的喜愛。同時感悟表達方法,積累語言。)
四、品味優美的語句,體驗童真童趣
1.找出兄弟倆在草地上叫喊的句子讀一讀。
。ā拔已b著一本正經的樣子,喊:‘謝廖沙!’”“一本正經”是形容很規矩、很莊重的意思。課文用“裝著”、“喊”說明“我”的動作、語言是有意引起弟弟的注意。)
2.找出兄弟倆互相吹蒲公英的絨毛的句子細細品味。
。ā八剡^頭來,我就使勁一吹……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這里巧用了“使勁”“吹”“假裝打哈欠”等一連串表示動作的詞語描寫了“我”和弟弟互相吹蒲公英的絨毛帶來的快樂,體現了童真童趣。)
3.找出草地變顏色的句子來欣賞。
。ā鞍l現草地并不是金色,而是綠色的。中午回家的時候,我看見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時候,草地又變綠了!边@是多么有趣的現象,板書:早晨——綠色 中午——金色 傍晚——綠色 這是在玩耍中無意觀察到草地變色的現象。)
4.尋找草地變色原因的句子誦讀。
。ā鞍l現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攏的。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弊プ∑压⒒ò甑摹皬堥_”、“合上”解開了“草地”變色之謎,這是全文的重點部分,要引導學生讀熟、讀懂,讀中領會,讀中感悟。)
5.畫出“我”喜愛蒲公英的句子精讀。
。ā岸嗝纯蓯鄣牟莸!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边@一點睛之筆,連續用了兩個感嘆號,同時巧用擬人的寫法“一起睡覺”、“一起起床”。既寫了蒲公英的花開、花合與人的起居或晝夜的變換相似或相關,又抒發了“我”對蒲公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品味文章語言美,感悟兄弟倆由“玩耍吹絨毛——觀看草地變色——發現變色原因——抒發感情”的童真童趣,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五、自主質疑,感受快樂的情趣
再讀課文,進一步思考并弄清以下問題:
。1)為什么“我”要裝著一本正經地喊?“一本正經”是什么意思?
。2)吹蒲公英的絨毛,給兄弟倆帶來什么快樂?“不引人注目”是什么意思?
(3)寫草地變化按照什么時間順序?顏色有什么變化?
。4)草地變色的原因是什么?對你有什么啟發?
。5)看了這樣美麗的草地,作者有什么想法?表達怎樣的感情?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互相質疑問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嘆草地變色的美麗,欣賞草地景物的美妙,抒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應因勢利導,讓學生的情感在質疑問難中得到升華。)
六、拓展練習,延伸課堂
1.多讀幾遍課文,把對草地和蒲公英喜愛的感情讀出來。
2.背誦第三自然段,抄寫草地按時間順序改變顏色的句子。
3.請你跟著爸爸、媽媽或老師到郊外去走一走,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4.寫一篇觀看公園或野外景物的習作。
《金色的草地》教學建議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善于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
2、學習作者善于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本節是第二課時,重點理解蒲公英的變化,學習作者善于觀察,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整體入手、以情貫穿。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作者為什么要寫蒲公英這種小花呢?
生讀后紛紛舉手,
生1:我認為作者和弟弟吹那小絨毛玩很開心,所以他就寫蒲公英。
生2:因為作者很喜歡蒲公英,課文里寫著: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歡的一種花。
生3:蒲公英一會黃一會綠,很有意思。
二、引入情境,體會感情。
大屏幕顯示一個小孩吹蒲公英種子,同學們看后笑逐顏開,“哎,真有意思!”“那時候我也玩過!
師:吹過這種絨毛的小朋友請舉手。
生:老師,我們屯水壕邊上有婆婆丁,我們上學路過,經常吹著玩。
師:是嗎?那一定很有趣了。
生:可好玩了。
師:可好玩了?能換一個詞嗎?答案就在書中。
生:可開心了。
師:小作者和你們一樣開心,把你自己融入到課文中,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師:誰敢站起來讀,同學們聽聽他開心嗎?
指導學生朗讀。先叫不好的學生讀,大家評價后再叫好的同學讀。最后同桌讀。
師:這么開心的事后來怎么不做了呢?
生:因為他有了一個新發現。
生:他發現蒲公英和我們一起起來一起睡覺。
生疑惑地:老師,蒲公英的花瓣怎么像我們的手呢?怎么合攏?
師:這樣吧,我們和小作者一起去看看他的新發現。
大屏幕顯示:公雞打鳴,草地是綠色的,畫外配樂朗讀課文:“那天——而是綠色的!
中午,草地一片金黃;傍晚,草地又綠了。一個小孩走近草地,一株蒲公英特寫在小孩腦中浮現:早晨花瓣合攏——太陽升起花瓣慢慢張開——晚上又合攏。
學生在下面有說有笑,“你看那花瓣!”“課文讀得真好聽”
師:怎么樣?說說你的新發現吧。
生:我看到蒲公英早晨花瓣都合在一起,沒開花,到白天才開花,晚上又并上了。
師:現在你明白了嗎?(叫剛才提問題的同學)
生:蒲公英開花的時候就像這樣,(手掌張開成花狀),合上的時候好像這樣(手指并成團狀)
師:你這樣比劃倒很形象,大家都可以學學。
這次我們小組讀第四段,一邊讀一邊想草地和蒲公英的樣子,一會咱們小組比讀。
有了這個新發現作者會怎么想呢?
生:原來蒲公英這么好玩,一會開一會合。
生:作者肯定想,以后別揪它了,它到晚上也睡覺呢。
師驚奇:你怎么知道的?
生:你看課文里不是寫著嗎,“從那時起,我們不再隨意揪它——一起起床”
師:你可真棒,和小作者想到一塊去了,而且讀得很有感情,我們一起來讀最后一段吧。
作者都想蒲公英和我們一起睡覺了,他是把蒲公英當成了自己的伙伴。對待自己的伙伴能像剛才那樣嗎?再來一遍。
生再讀。
師:這才更喜歡蒲公英了呢。其實花草樹木也是有生命的,它們就像我們的伙伴,我們應該愛護。
三、通讀全文、回到整體。
大聲讀全篇課文,把你的感情融入你的聲音里,哪一個能像小作者一樣喜愛蒲公英,就站起來讀課文。
四、利用方法、課外延伸。
你也有喜愛的花草嗎?和同桌說一說。老師給你們三天的時間,你去仔細觀察,三天后我們來到課堂說說你的新發現。
再讓學生說說觀察方法。
反思:
新課程要求我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貫穿以學為主的思想,不搞條分縷析的講解,讓學生從文章整體入手,自主閱讀,整體感知;然后抓住關鍵部分,前后聯系,上下貫通,理解內容;再回到全文,認真品味,體會思想感情。我在這節課中正是按從整體到部分又到整體設計的。抓住了
“新發現”
前后我們對待蒲公英態度的不同,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又從重點段中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并能把它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實際當中。課堂中讓學生讀中悟情、以讀促情,學生情感得到良好的發展?傊以诮虒W中能注重學生知識與能力、技能與技巧,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共同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果教學語言在精煉些、幽默些,效果會更好。
《金色的草地》教學建議 篇8
教學目標 :
1. 引導學生只要仔細觀察生活,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教育學生保護花草樹木,愛護大自然。
2. 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3. 學習本課的11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蒲公英開花與合攏,造成草地顏色不同的原因。
教具準備:
課件、蒲公英的圖片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課件:詞語搭配練習。
金色的(陽光)金色的(麥浪)金色的(童年)金色的(草地)……
師:《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寫的是什么呢?
二、新授:
。ㄒ唬 同學們,你們見過蒲公英嗎?說說你看過的蒲公英。
老師拿出事先準備的蒲公英,拿給學生看。
點評: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挖掘學生已有的知識。
課文中是怎么向我們介紹的蒲公英的呢?
。ǘ 自讀課文,把不明白的地方在書中批注。
1. 學生質疑:
老師估計學生的問題有:
。1) 鄉下是什么地方?
。2) 為什么蒲公英開花的時候,是我和弟弟最開心的日子?
。3) 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4) 我的新發現是什么?
。5) 草地的顏色是做夢變化的?
。6)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7) 蒲公英為什么成了我們最喜愛的花?
能解決的問題,學生提出后當時就解決。
2. 把學生的問題歸納為:草地的顏色變化與蒲公英有什么關系?
出示上面兩幅圖,讓學生觀察,直觀上的不同。
讓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畫畫、動手實驗、查資料等)來解決問題。
3.自由組合,分小組談論。
老師行間巡視。老師把蒲公英的實物交給動手實驗的這一組學生。
點評:老師沒有過多地設計問題來牽著學生,而是讓學生找到有相同興趣的伙伴一起來解決問題。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4.小組匯報學習成果。
讀書小組:直接讀第三段。一個學生讀書,其它學生補充解釋。著重用書上的語言來回答問題。
讀到早晨、中午、傍晚的景色時,請畫畫組的同學展示他們的圖畫,并解釋。
可以及時利用剛才出示的那兩幅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隨機出現蒲公英的課件。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動手實驗組的同學來解釋?梢园炎约旱氖之斪銎压硌菔,也可以拿著蒲公英的實物來說明。
結合學生的小組匯報,看有關蒲公英的課件。其中有蒲公英開黃花、蒲公英種子的畫片。
點評:從對課文的理解延伸到學生的生活經驗,使課堂學習與學生生活融合在一起。
討論:發現了蒲公英的這種開花規律后,我和弟弟有什么變化嗎?
學習第二段與第四段,進行對比。理解第二段的“我們總是為了尋開心,隨意揪掉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焙妥詈笠欢蔚摹皬哪菚r起,我們不再隨意揪它,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
引導、教育學生要愛護植物,愛護大自然。
師:蒲公英不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還是藥材呢。同學們在課下還搜集了不少有關蒲公英的知識、圖片,下面,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點評:通過展示、交流的圖片等資料,激發了學生到課外去學習知識的欲望,同時,也為課外學習提供了方法和途徑。
我和弟弟為什么能發現蒲公英的開花規律呢?
仔細觀察。大自然有許多好玩有趣的現象,只有細心觀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三、作業 。
仔細觀察你喜歡的花草樹木,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板書設計 :
金色的草地
隨意揪 新發現 最喜歡
早晨 中午 傍晚
綠色 黃色 綠色
細心 觀察
《金色的草地》教學建議 篇9
設計意圖:
本課的教學設計圍繞“發展學生語言”這條主線,精心創設語文實踐活動情境。一是進行充分、自由、充滿情趣的朗讀,通過朗讀感悟大自然帶來的無限快樂,領悟課文詞句表達的精妙。二是變靜態的文字為動態的表演,在說戲、品評的過程中巧妙地將詞語的理解積累和情感的體驗融為一體。三是搭建“內化——外化”的語言轉換實踐平臺,在情景對話、想象說話、拓展寫話中內化、運用課文中的語言和句式,切實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
學習目標:
1、認識“釣、攏”等2個生字,會寫“!钡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積累文中優美的語言。
3、感悟草地的可愛、蒲公英的有趣,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
課前準備:
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蒲公英。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引導質疑
1、小朋友,你們見過草地嗎?回憶一下,什么時候,你在哪里見過怎樣的草地?
學生暢談對草地的印象,隨機板書學生交流時用到的一些好詞。
2、揭題:今天,我們就要走進一片金色的草地。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W生的疑問主要有:金色的草地在哪里?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是什么樣的?……)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不通的句子可多讀幾遍。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進行生字詞的學習。
。1)讀準“蒲公英”、“一本正經”的音。
(2)用課件出示蒲公英圖片,請學生指出:“絨毛”在哪?
。3)教師用動作演示“合攏”,幫助理解詞義。
。4)比較“釣”和“鉤”的異同點,強化“釣”的字形。
。5)情趣練讀“謝廖沙”,體會外國人名的讀法。
、僬簟傲、沙”,把字音一個個都讀正確。
、诼撓悼催^的外國電影,模仿著來叫。滲透外國人名的姓氏特點和讀法:“謝廖沙”是譯音,“謝”并不是姓,外國的人名可以讀得連貫、柔和些。
、矍榫尘氉x:
讓我們一起輕輕地叫——謝廖沙
讓我們一起大聲地喊——謝廖沙
讓我們一起親熱地叫他——謝廖沙
三、深入文本,品讀感悟
。ㄒ唬﹦偛牛覀冃∨笥烟岢隽艘粋很有價值的問題: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現在,就讓我們來解決它。
再讀課文,從文中找找有關的語句,用“——”劃出來。
。ǘ﹨R報交流。(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展開以下三個板塊的學習)
板塊一:學習第一段
課件出示句子:草地上長滿了蒲公英。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
感情朗讀。
課件出示一大片金色的草地。
看。〈笃笃钠压⑹㈤_了,放眼望去,金光閃閃,美麗極了!一起美美地讀。
板塊二:學習第三段
1、用課件出示句子:
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ǘ鋸堥_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
2、加上自己的手勢讀句子,體會蒲公英花朵的變化。
小朋友,來,請伸出你們的手掌,F在,我們的手掌就成了蒲公英的花朵了。
你能加上自己的手勢,來讀這幾句嗎?自己先試試看。
3、聽配樂范讀,想象畫面。
這么有趣的花,老師也想來讀呢。小朋友,請你們閉上眼睛,邊聽邊在腦子里放放電影,想象一下會動的畫面。注意,我要變啦。
(配樂范讀)
4、交流匯報
剛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5、指導朗讀。
課件出示蒲公英花朵張開、合攏時的畫面。
你能通過朗讀,把蒲公英的有趣展現出來嗎?
6、情境說話,轉化語言。
小作者通過自己的仔細觀察,發現了這片草地的秘密,多么興奮啊!他迫不及待地跑進家門,把這一切告訴弟弟——謝廖沙!
你能學著哥哥的口吻,和弟弟說說你的發現嗎?
出示句式:
把老師當作謝廖沙,說說自己的發現,相機結合說話語氣、表情、姿態的引導。
把這個秘密告訴爸爸、媽媽和其他的人。
板塊三:學習第二段
金色的草地給小作者的童年帶來了很多快樂。課文第二段就寫了這樣一件快樂的事情。
1、請你讀讀這一段,你能感受其中的快樂嗎?
2、出示: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喊:“謝廖(liào)沙!”他回過頭來,我就使勁一吹,把蒲公英的絨毛吹到他臉上。弟弟也假裝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絨毛朝我臉上吹。
3、創設情境,走進文本。
等一會兒,有人要來演兄弟倆玩耍時的情景。請你當當導演,說說這場戲該怎樣演。別著急,請你細細地讀這段文字,把你認為重要的詞句做上記號。
4、品詞析句,解讀文本。
導演們,有什么要提醒演員的嗎?(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結合文中相應的詞句,說說表演的要求。)
(1)研讀“一本正經”。
、佟耙槐菊洝睍窃趺礃拥?
、趯W著一本正經的樣子叫叫弟弟的名字。
、鄹绺鐬槭裁匆@樣一本正經地喊弟弟?
。2)研讀“使勁”。
給“使勁”換個詞,體會它的意思。(用力)
。3)研讀“打哈欠”。
、僬堃簧痉丁按蚬贰钡膭幼。
②弟弟這樣打哈欠,是為了什么?
、垡黄鸢炎鞆埓螅钌畹匚跉,然后慢慢地把氣吐出來。體驗“打哈欠”的感覺。
。4)研讀“假裝”。
弟弟這樣假裝打哈欠,究竟是為了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兄弟倆玩耍時的樂趣。
5、情境表演,內化語言。
。1)現在,我們就要來拍這場好玩的草地玩耍戲了。
挑選兩位小演員扮演兄弟倆。特別提醒在座的小導演,注意看仔細小演員的表演,等會要對照文中的語句來評一評他們的表演。
。2)學生上臺表演。
。3)對照文本,品評表演。
高明的導演總是善于解讀語言文字。導演們,不著急,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次細細地這段文字,靜靜地回想一下他們剛才的表演。你覺得他們演得怎么樣?
在品評中進一步體會“一本正經”和“假裝”等重點詞句的意思。
。4)根據導演們提出的意見,上臺演員再次表演。
(5)教師現場訪談,體驗情感。
“謝廖沙,謝廖沙,你假裝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絨毛往哥哥臉上吹,你心里有什么感覺。俊
“哥哥,哥哥,當蒲公英的絨毛吹到你的臉上,你感覺怎樣?”
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感受草地玩樂時的輕松和有趣。
6、情感引讀第三段的最后一句。
就這樣,兄弟倆吹來吹去,蒲公英的絨毛就像一個個小傘兵,漸漸地飄遠,又慢慢地降落。就這樣……
出示:就這樣,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
(引讀這一句,將兄弟倆草地玩耍時的那份快樂留駐在心間。)
四、拓展想象,升華情感
1、當四季姑娘的腳步悄悄來到這片草地的時候,她會給這里帶來留下很多很多美麗的足跡。你能想象,這片草地還會給兄弟倆帶來一些怎樣的快樂呢?
選擇一個季節,說說草地的景色,說說兄弟倆快樂的情景。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2、全班匯報交流。
引導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語言儲備,運用以往課文中所學的語言和課外積累的語言說話。
。ó攲W生表達有困難時,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示范。如:
春天,小草偷偷地從地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兄弟倆在草地上打滾、追跑,快樂的笑聲在草地上久久地回蕩。
夏天的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的珍珠撒在碧玉盤里。弟弟坐在草地上,靠著哥哥,仰著頭,對著夜空數星星。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
秋天,五顏六色的野菊花開了,各種各樣的野果子成熟了。兄弟倆在草地上采著野楊梅,摘野葡萄,嘗野山楂,那酸酸甜甜的味道怎么也忘不了。
冬天,下了一場大雪,草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雪毯。兄弟倆在白茫茫的草地上打雪球,堆雪人,追逐著,嬉戲著,清脆的笑聲在草地上回蕩……)
3、是!在這片草地上,曾留下過多少快樂而難忘的回憶!難怪作者會從心底發出這樣的感嘆。
出示課文最后一段。
齊讀這一段。
五、指導書寫。
領略著來自草地的美麗和快樂,我們就要走進這一課的生字園。
1、學生自主識記生字,描紅。
2、集體指導識記、書寫難記、易錯的字: “絨、假、察”。
3、課后作業:
如果你喜歡積累,請把課文中你喜歡的語句抄下來。
如果你喜歡表演,請和你的小伙伴一起體驗一番兄弟倆草地玩耍的樂趣。
如果你喜歡創作,請選擇一個或幾個季節,續寫這片草地帶給兄弟倆的快樂。
板書設計:
金色的草地
可愛的草地
快樂的童年……
有趣的蒲公英
《金色的草地》教學建議 篇10
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包括12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認識蒲公英一天的變化。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會善于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認識蒲公英一天的變化。
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句段。
2、學會善于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蒲公英的資料生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 朗讀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出問題激發興趣
1、同學們,草地是什么顏色的?你見過其他顏色的草地嗎?
2、出示課題:金色的草地
看到課題想到了什么?(生: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
3、 好,帶著你心中的疑問來讀課文,并找出不認識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組自學,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小組長帶領組員商量準備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掃除文字障礙。
2、教師指導提出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可概括為四讀:
一讀:掃讀(掃除障礙讀)。小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中的字音讀準,把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做上記號,查字典解決。
二讀:連讀。小組內成員分自然段連讀課文,讀通課文,檢查字的讀音。
三讀:想讀。小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
四讀:選讀。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3、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回指導)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板書生字)在自學生字時,你有哪些困難?(在字音、字型、字義等方面的困難)在自學生字時,你還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訴同學們?
2、師生共同解決困難,教師相機指導理解"開心、一本正經、揪掉、合攏",可讓學生做一做相應的動作,重點理解"合攏"。
重點指導學生區別“近和進”、“反和返”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4、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并說說哪些內容比較吸引你的注意。通過讀課文,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5、檢查學生課前搜集有關蒲公英的資料,先讓他們說一說,然后對照課文的描寫和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進行比較、觀察,蒲公英是什么樣子的?花是什么顏色的?有什么不同之處。
6、教師出示課件簡單介紹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黃棕色,葉根生,花為頭狀花序。
7、本課生字較多,你是用哪些方法進行記憶的。(要指導讀準字音,如“蒲、傍”,識字要與詞語的學習結合。)
8、完成“語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顧總結
1、引導學生總結本課學了哪些知識,并帶領學生復習一下重點的內容。
板書設計: 2金色的草地
蒲 耍 絨 假 朝 些 釣 察 瓣 攏 掌 趣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整體感知
1、讀過課文之后,哪位同學能告訴大家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 把你見過的蒲公英的樣子講給同學聽聽。
課件出示蒲公英的圖片(蒲公英開放,學生描述。)
二、理解課文
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讓我們帶跟著課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這片金色的草地。(出示課件)
2、指名讀。老師請一位同學來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3、大家是怎么贊美這片草地的?
4、看來文中的小朋友和我們的感受是一樣的,讓我們一起來贊美這片草地,請大家齊讀。
學習第三自然:
1、指名讀。老師請一位同學來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思考:我有什么新發現?顏色:板書:(綠、金、綠)
、拧∵@個發現你是從哪些語句知道的?你來讀一讀
、啤∧阕⒁饬祟伾淖兓裁从嘘P?
⑶ 按時間的順序說說草地顏色的變化?
2、我還有什么新發現?
形狀:板書(合攏 張開)
⑴ 從哪些語句知道的?你來讀一讀。
⑵ 花瓣到底是怎么動的,你想親眼去看一看嗎?
出示課件,音樂漸起,教師范讀:“原來,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ǘ鋸堥_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
⑶ 花瓣是怎么動的,我們再來默讀這幾句話,把表示花瓣動的詞語畫下來。
、取。ǔ鍪菊n件)指名說一說畫的詞語。
⑸ 誰能看著這幾句話加上動作來讀一讀,請同學們注意他的動作。
、省∥覀兩斐鍪謥,加上動作再來一起讀讀這幾句話。
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許許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們卻有了這樣一個奇妙的發現,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
1、指導朗讀:同學們請你們就帶著這種感情來練習朗讀,先自己練著讀一讀。
2、指名讀。
學習二、四自然段:
有了這個新發現,“我們”有了什么變化?先在小組里說一說。
1、指名說我們有了什么變化?
2、聯系課文說一說我們一開始是怎么玩的?
3、現在呢?最喜愛
4、發散:你會怎么愛?(會說點什么?會做點什么?)
5、指名讀、齊讀第五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1、看板書,全班交流
2、發散:
其實自然界還有許多花草也有這個特點,有沒有發現的,誰來說說你知道的?
3、總結:
同學們,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時時處處和我們一起生活,一起成長。課下請觀察你喜歡的花草,下節課說說你的新發現,好嗎?
板書設計:
2 金色的草
綠 金 綠
合攏 張開 合攏
新發現:蒲公英一天的變化
新發現前:我和弟弟揪它們做游戲
新發現后: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花。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充滿了童真童趣,特別是課文中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真實生動,讀著課文描寫孩子的天真和調皮的語句,使人會不自主地產生會心的微笑;課文結尾又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講了蒲公英顏色晝夜發生的變化及進一步抒發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
教學前,我準備有關蒲公英的掛圖或照片,還讓學生查找有關蒲公英的資料。這篇課文文字和內容都比較淺顯,學生通過自讀,大體上能理解課文的內容。
學習第一自然段時,出示課件,畫面上藍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黃色的蒲公英,色彩鮮艷,給學生以美的震撼,激發起學生對課文內容了解的欲望。第三自然段是本篇的重點段,在學習時制作了精美的課件,伴隨著優美的音樂,聆聽著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觸發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入情入境。引導學生通過看課件、動作表演將語言文字化為生動可感的形象,扎扎實實的引導學生實現“語言理解和運用、深處的思維和情感、表層的肢體活動”都得以多元協調的發展。學生在感受到了發現后的驚喜后,和文中的“我”產生了共鳴,很自然的聯系上下文又理解了“我”感情的變化,從“摘著玩”到“最喜愛”。學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覺中目觀其形、耳聞其音、心通其義。
通過閱讀,學生對課前所提出的問題已完全掌握,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并非最終目的,語文教材是培養學生實踐精神的范例,因此設計了實踐作業,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觀察他們所喜愛的花草,練習說說他們的新發現,享受發現的樂趣。
《金色的草地》教學建議 篇11
教學要求:
1、 在自主學習和教師的引導下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善于留心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
2、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 學習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
2、學習作者善于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內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細致觀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進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 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搜集的資料。
教學進程:
(一) 利用圖畫激發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
1、 出示圖片:蒲公英
同學們,見過這種植物嗎?對,它就是蒲公英。
板書:蒲公英
2、 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葉蓮座狀平鋪,匙形或狹長倒卵形,羽狀淺裂或齒裂。開黃色舌狀花。果實成熟時形似白色絨球。
3、 板書課題:金黃的草地
(1) 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疏疑:草地是綠色的,為什么說是金色的?
(2) 聯系對蒲公英的介紹,請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連起來,說一句話。
。ǘ 學習生字、新詞。
1、 讀準生字字音,在課文中圈劃出生字,再讀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詞義。
2、 檢查,重點指導。
讀準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經
記住字形:弟:中間的長豎不出頭。
返:“反”字的最后一筆注意變化。
3、 在生字本上書寫本課生字,老師巡回指導。
。ㄈ┏踝x課文,了解內容。
1、 自由讀課文,標畫自然段,思考每一個自然段講了什么內容。
2、 給課文分段。
全文共五個自然段,可分兩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當蒲公英開放時,草地變成金黃色。我們常揪掉蒲公英來尋開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開,晚上合,草地也因他們的開合改變著顏色。我們發現后便喜愛上了這種小花。
板書設計:
蒲公英
。ㄔ绯浚。ㄖ形纾。ò恚
綠 金色的草地 綠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習課文,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
2、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內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細致觀察的重要性。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 播放課件或觀察掛圖:在草地上盛開著一片蒲公英,他們金黃金黃的,太美了!
2、 看完畫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板書: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腦海里,與同學們讀課題。
二、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 學習第一、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找出與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讀一讀。
。2) 指名讀,評讀。
。3) 看到這片金色的草地,“我們”的心情如何?
。4) 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覺嗎?
出示實物,讓學生參與進來感受。
。5) 練習讀第一、二自然段,體會童趣。
2、 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
過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嗎?“我”有了一個什么新發現呢?
(1) 自由讀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發現?
。2) 總結: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攏的,它隨著時間變化而一張一合,張開就是金色的;合攏就是綠色的。
。3) 這個發現令“我”非常驚訝,大家再來讀讀第四自然段。
。4) 有了新發現后,“我們”有什么變化?
(5) 為什么“我們”不再揪它了?
。6) 從“我”的變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ㄈ 升華情感。
1、 學習本課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板書設計:
揪 發現 不揪 喜愛
早晨 中午 傍晚
綠色 金色 綠色
合 張 合
蒲公英會合攏
《金色的草地》教學建議 篇12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14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進一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樂趣.
3,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重點
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的熱愛的情感,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難點
聯系實際讓學生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蒲公英的資料.(有關蒲公英的掛圖,照片)
2,自讀課文,會認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會做課后練習.
a,讀出對草地,對蒲公英的喜愛.
b,理解描寫草地可愛,蒲公英有趣的詞句.
c,抄寫好句子.
教學過程
(二課時)
步驟設計
教學互動設計
設計意圖
一,介紹蒲公英
1, 說說蒲公英的樣子,顏色,生長在哪里 (注意介紹時的順序)
二,檢查自學
1,認識"釣擾"與"鉤攏"的區別,并組詞,造句.
2,說說要寫的字有哪些要特別注意:交流寫字體會:耍(要) 裝(土) 絨(成) 假(幾)察 瓣(瓜) 掌
3, 交流學詞的收獲(讀詞說詞意)
一本正經 引人注目 盛開 玩耍 使勁 絨毛 假裝 這些 釣魚 觀察 花瓣 合攏 手掌 有趣
4, 指四名學生讀書,說說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 (板書:采地玩耍,發現蒲公英變色)
1,認識兩個字.
2,會寫13個字.
3,交流學詞收獲.
4,大體理解內容及順序.
三,學習12段
1,練習熟讀課文,弄清哥倆在草地上玩耍的過程.知道他們怎樣互相往對方臉上吹蒲公英絨毛,揣摩兄弟倆的心理,神態,據此設計相關動作,對話:
(1),讀第一段,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一大片草地—長滿了蒲公英—蒲公英盛開
用"當……時候……"說話
為什么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草地就變成金色的呢
(2),讀第二段,"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a,為什么常常在草地上玩耍(草地松軟,綠色像鋪了地毯,蒲公英盛開是金色的,很美,大自然的空氣很好)
b,兄弟倆怎樣玩耍,用序號標出玩得順序.
a跑(弟弟跑到哥哥前面)
b裝(哥哥假裝一本正經)
c喊(哥哥喊弟弟名字)
d回頭(弟弟回頭)
e吹(哥哥使勁一吹)
f裝(弟弟假裝打哈欠)
弟弟演:跑,回頭,打哈欠
哥哥演:裝,喊,吹,表演完討論:就這樣……,為什么說蒲公英會給我們帶來歡樂
在比較中體驗到課文用詞的準確性,訓練學生對好詞的積累,體會課文用不同的說法來表達鮮花的開放
四,學習3,4自然段
1,指名讀.如果指兩名讀,想想應該怎樣分著讀 為什么 第一次發現與第二次發現.
2,提問:兩次發現有什么不同 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 第一次的發現是無意中的發現,因為"起得很早"偶爾發現草地不是金色的.中午回家是金色的.第二次發現是第一次發現的繼續,是深入進去的發現,是帶有探究性的發現,是有意識地.在仔細觀察上的發現.啟示:無意中發現,在加以探究才會有收獲.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探究發現蒲公英的花像手掌,夜晚合上,草地是綠色的,蒲公英的花白天張開,草地變成金色.
3,草地怎樣可愛,蒲公英怎樣有趣,蒲公英為什么成為"我們"最喜愛的花 最后一段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帶著這種感情讀讀課文.
讓學生理解"并"字的作用
"打比方"的作用.
讓學生了解蒲公英花開花合與人的 或晝夜變換有關.
五,感情朗讀
讀出對草地,對蒲公英的喜愛
六,指導寫字
耍:上面不要寫成"西"
絨:右邊不要寫成"成"絨毛,絨線,燈心絨
裝:(壯+衣) 勁 假 察
課外作業
1,談收獲:a,用詞準確,14個詞語用得好.b,打比方:用手掌最簡單的動作打比方,把一種不太容易說清楚的現象講清楚了.c,大自然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親近自然,觀察自然,了解自然,會更加熱愛自然,熱愛生活.d,條理清楚,先介紹自己的窗外,再敘述玩耍的情景,再敘述發現草地的變化,最后直抒胸臆,總結全文.
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精神和自主學習的意識.
板書設計:
金色的草地
在草地上玩耍 發現蒲公英張合秘密
中午 夜晚
弟弟:跑,回頭,打哈欠 金色 綠色
哥哥:裝,喊,使勁吹 張開 合上
可愛的草地 有趣的蒲公英
家庭作業:
聽寫14個詞語.寫出張開,嬉皮笑臉,有趣,熱鬧,古老,粗壯,潔白 張開的反義詞合攏 一本正經 無味 寂靜 年輕 細微 漆黑
摘抄好句子:課后一句 比喻句 當……的時候
《金色的草地》教學建議 篇13
【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
《金色的草地》講述了一位小男孩子無意中發現草地會變顏色,然后開始觀察,發現草地變色的原因,并從此和蒲公英成了好朋友的故事。本文語言優美,再現的景色奇特美麗,是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體驗“美”的好教材。
二、學習目標
1、學會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選擇喜歡的部分背誦。
3、讀懂課文內容,培養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
文章語言美,景色美,文中小男孩“發現”的行為也美。因此,我確定本課的重點為:讓學生通過朗讀,在讀中感受自然景觀的美,體驗發現自然奧秘的樂趣,激發學生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四、教學難點
小男孩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了草地變色的奧妙,但對于小學生來說,特別是未見過蒲公英開放,合攏的學生來說不易理解,也難體會到發現的樂趣。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難點為:通過讀課文,與文中小男孩一起去發現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
【說教法】
1、美讀感悟法:
文章語言優美,讀起來瑯瑯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伴喿x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睂τ谝荒昙墝W生來說,更不必過多的講解分析,最主要讓學生多讀,同時教師要巧妙地借助課件,借助對學生讀書的評價,幫助學生在讀中去感受,領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事物與情景的關注,入境入情,促進學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觀察自然的興趣。
2、多媒體情景法:
因為小學生生活經驗少,但好奇心強,容易激發興趣,因此,我運用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景,展示課文相關圖片,使學生在完全置身于課文所描繪的情景的同時,輕松、愉快、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形象直觀的課件展示,有助于學生讀懂課文,感悟到語言文字帶來的美,體驗到發現的樂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3、質疑問難法: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闭n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手段,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新思維。
【說學法】
語文學習教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在用法,施教之功,貴在導學,因此,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變“我學會”為“我會學”。結合本課語言優美,情境奇特的特點,我引導學生用“自讀自悟、美讀交流、入景體驗,升華情感”等學習方法來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體驗探究自然之樂。
【說教學程序】
這里我主要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分四大步驟:一是創境質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讀,尋草地之美;三是指導朗讀,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伸,談自然之奇。
一、創境質疑,激探究之情
幕幕 教師激情導課:孩子們,喜歡比賽嗎?今天我們來一次“看圖猜物說話”的比賽,好嗎?然后隨之在電腦上勾畫出一棵小草,并說:看到小草,你能說一說與小草有關的話嗎?這樣以“看圖猜物說話”這一比賽巧妙地導入新課,一方面注重學生“說話”訓練,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另一方面,學生所敘述的內容都融入了學生獨特的體驗與感受,體現語言學科的人文性。當有學生說到“金色的草地”時,教師用自己肢體語言表現:皺著眉頭,顯出很吃驚的樣子,以此激起學生質疑,學生自然會產生疑問:草地應該是綠色的,怎么會是“金色的”呢?這樣激起學生學習之興趣,激起學生探究之欲望。
二、自由朗讀,尋草地之美
疊紀 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多種對話。但對話的基礎應是學生潛心融入文本。因此,在學生產生了讀書興趣、探究欲望后,讓學生自讀全文,并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段,美美地多讀幾遍,教師巡回傾聽。這樣學生有充分讀書的時間與空間,同時,通過讀、找、畫等方式去尋找文中的優美語句,體驗了自主學習的樂趣,為“美讀”打下基礎。
三、指導朗讀,品草地之美
如何指導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美,教師不必細細講解、分析,應重視“讀”。因此,教學中教師以讀代講,以評代導。
1、讀第一自然段,賞顏色之美:
⑴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小男孩發現了什么?
、啤≈笇Ю首x第一句,讓學生自由讀,教師適時評價,在評價中讓學生明白草地變成金色的原因,進而讀出草地之美。
、恰〕鍪窘鹕牟莸貓D,教師說道:“看,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著圖,你想說些什么?”引導學生設身處地說出自己面對這塊金色的草地想說的話,自然與文本情感產生共鳴,因而對草地的喜愛與贊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讀好“金色的草地太美了”這句話。
2、聽第二自然段,悟變化之奇:
、拧〗處熋枋觯浩压㈤_放時,草地一片金黃,這景色真令人陶醉。孩子們,這塊草地還有更神奇之處呢。聽聽,小男孩向我們講述啦!
⑵ 教師利用課件邊出示草地變化圖,邊播放第二自然段的朗讀,讓學生在聽中發現草地的神奇之處。
、恰≡诼牶蠊膭顚W生說出對課文的感知,知道小男孩發現草地一天之中在不斷變色,讓學生產生探究之欲望。
3、讀第三自然段,探變化之因:
、拧〗處熂で椋嚎蓯鄣男∧泻l現草地在變魔術,他多想快點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來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細觀察起來,請大家自由讀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發現?學生讀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發現。
、啤≈笇Ю首x重點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們的手掌一樣,可以張開、合攏。張開時,它是黃顏色,要是攥成‘拳頭’,黃色就被包住了,成了綠色。”這一段是課文的重點,這一句更是難點,如何讓學生讀中明理,讀中悟情,讀中享受?我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如,可以配合表情讀,因為學生明白了草地變色的原因后,心情一定很高興,可以笑瞇瞇地讀;配動作讀,邊讀邊用動作演示,這樣學生很快明白“張開”、“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讀,也可以配課件展示的圖片讀,調動多種感官,運用多種讀的形式,讓學生能在讀中悟出草地變色的原因。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草地變色的奧妙,難點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種形式地讀,展示了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和表達方式,從而使閱讀成為賞心悅目的享受,使課堂成為學生個性張揚的舞臺。
、恰Ρ刃蕾p讀:
為了進一步讓學生明白草地變色的原因,我用動畫展示蒲公英開放的情景,并讓學生美讀“清晨,太陽升起來,我看到了蒲公英慢慢地張開了自己的‘手掌’,草地也就變成了金色!边@一句再用課件出示金色草地和綠色草地的對比圖,同時,讓學生做填空練習:傍晚,太陽( )下山了,蒲公英慢慢地( 。┝俗约旱模ā 。莸赜肿兂桑ā 。┥恕_@樣在欣賞對比讀的過程中,學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奧妙,從而感受發現的樂趣。
四、拓展延伸,談自然之奇
1、美讀課文后讓學生談自己讀后的收獲:孩子們,今天我們到一塊神奇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們有些什么收獲呢?學生會說我們欣賞了草地的美,我們知道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我們還知道蒲公英會隨著太陽升起而開放,隨著太陽落下去而合攏。
2、在學生興致盎然時,進行拓展延伸。教師進一步激情:是啊,蒲公英這種植物真神奇,其實在大自然中這樣神奇的植物可多呀!仔細回憶一下,生活中,你發現了哪些神奇的植物?
3、課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喚起學生的回憶。引發學生談向日葵、夜來香、太陽花、含羞草等植物的神奇之處。
4、最后教師總結:孩子們,你們知道得這么多!是啊,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神奇的植物、奇特的現象等著你們去發現!去探索!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樣,不僅發現它們的神奇之處,還能找到其中的奧妙!這樣更能引發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探索。
。ū疚脑凇昂笔⌒抡n程改革實驗”說課比賽中獲一等獎。)
《金色的草地》教學建議 篇14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由于剛開學,教師用書一直還沒有來到,所以上課只能夠按照字、詞、句、課文等幾方面內容進行學習。字、詞全部放手讓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學習,小組長可以教,可以組織小組聽寫。最后教師聽寫過關。從中看出學生自學水平還是有的,只不過學生對于自學沒有興趣,總是在別人的激勵和逼迫下才能夠認真仔細的學習。通過聽寫,只有極個別學生出現了極個別錯字。這樣做也與我們才學習的洋思教學掛了一個小鉤。對于課文的學習,由于沒有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師用書,所以找不到頭緒,只是先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讓組長檢查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夠把高興的語氣讀出來。而且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到作者對草地的喜愛和蒲公英的有趣。而且學生也能夠在讀中體會到學習和課文中的樂趣。對在過早地上玩耍學生很感興趣,特別是對過早地變色的第三段,學生既能夠有感情的朗讀,也能夠熟練的背誦。這樣就能夠積累不少的語言。
《金色的草地》教學建議 篇15
一、激趣導入
師:你們喜歡郊游嗎?好,今天我就帶你們去郊游。
師:你見過怎樣的草地?誰來說?板書:的草地
生:各抒己見。
師:你見過金色的草地嗎?(板書:金色)
生:沒有。
二、認讀生字詞
師:你們想去見見嗎?但總不能兩手空空啊,那我們就帶上生字寶寶作為禮物去看看。
生:(出示生字詞)自由讀生字詞。
師:看看誰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場券。(出示生字詞,抽號檢測學生認讀情況)
生:抽號認讀并帶讀。
師:同桌互讀。
生:同桌互讀檢測。
師:檢測(師指字,全班齊讀)。
師:“!弊趾臀覀儗W過的哪個字很相似?(師板“要”字,區分字形。)
生:全班書空。
師:“釣”字和哪個字相似?(師板“鉤”字,區分字形。)
生:在桌面上書空。
三、感知課文
師:看來生字寶寶讀得不錯,管理員說你們可以拿到入場券了,F在讓我們手拉手,帶上生字寶寶到金色的草地上玩,誰愿意跟我一起去?
師:聽老師讀課文,什么時候愿意和老師一起欣賞,可以跟老師一起讀。
生:喜歡的段落站起來讀。
師:美嗎?你們讀得比老師好,但提個小意見,遇到逗號、句號要停頓。下面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什么?發現了草地的什么秘密?把它畫下來。(板書:發現)
生:讀、畫、自己說說(師巡視)。
師:請在小組開個新聞發布會,說說你在草地發現了什么?
生:小組內交流。
師:管理員很欣賞你們,想讓你們由考察家變成考官,把你發現的秘密變成問題,考考其他同學。
生:自己準備寫提出的問題。
師:抽號讀出自己的問題。
生:早上的草地是什么顏色的?(板書:早上綠)
生:為什么早上的草地是綠色的?
師:指導朗讀“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
生:女生讀、男生挑戰女生、全班讀。
生:中午的時候,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
師:你請誰來回答?
生:因為中午的時候,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所以草地也是金色的。
師:把這個秘密告訴你的同位。
生:同位互說。
師:你們一起告訴我吧!課文哪句話告訴我們?知道的站起來讀。
生:齊讀句子。
《金色的草地》教學建議 篇16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3. 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2.學生齊讀課題,教師指導讀好題目。
二、讀中質疑,讀中感悟
(一)讀中悟美。
1.在上節課開始的時候,有小朋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草為什么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在哪里?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能在哪個自然段能夠找到答案。(第一自然段)好,就請大家仔細地讀第一自然段吧!
2.誰來給大伙說說,你找到的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嗎?(指名回答。)
3.誰能用朗讀向我們展示你所看到的金色的草地。(教師隨機評價指導朗讀,引導語如下:a.我聽出來了,是一大片草地;b.噢,蒲公英已經長滿了;c.草地真的變成金色的了!)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演讀尋趣。
過渡語:聽了你們的朗讀,金黃色的蒲公英甜甜地笑了,草地變成金色的了。(課件演示:一大片金色的草地)看到這片金燦燦的草地,我真想在上面痛痛快快地打幾個滾,玩一玩。
1.(面對學生)小朋友,你們想怎么玩呢?(學生自由回答)
“2. 我”和弟弟是怎樣玩的呢?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真地讀第二自然段,然后和同桌商量試著演一演。要想演得好,就要把課文讀懂、讀好。老師要仔細地看你們的表情,聽你們的聲音,誰演得好,我就請誰上到講臺前面來表演。(學生和同桌合作,讀課文,表演。教師巡視)
3.請一組同桌上臺來
表演吧!請大家當評委,給他們打分,要說出打分的理由。(在觀看同學表演的過程中,提醒學生做文明觀眾,要正確、客觀地評價別人?梢远嗾垉山M來表演。引導學生評價別人的導語如下:a你很會發現同學的閃光點,評得好!b.為什么是!"分呢?分扣在哪里?說說看。c.你認為他的表情不是“一本正經”的,那你能做出這種表情嗎?你真了不起。)
4.小朋友們,在金色的草地上玩的時候,你心里是怎樣想的或者你想說什么呢?(此時需要尊重、珍視學生內心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同他們一起享受快樂)
5.(課件出示句子,引讀:教師“讀是啊,就這樣”,學生接著往下讀)就這樣,這些公英,給我們帶來了并?不少不?快引?樂人注?目的蒲(此引讀可以在每一個學生說出內心的快樂后就讀一次,讓學生用朗讀這個句子來表達他們的快樂。)
6.小朋友們,你讀懂了這個句子嗎?(引導學生聯系前文讀懂“ 并”和“ 引人注目”)是呀,原來快樂這么容易找到,它就在這可愛的蒲公英身上,就在這可愛的草地上!
(三)研讀釋疑、朗讀表達。
1.這金色的草地除了給我們帶來了快樂,還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請大家默讀第三自然段,遇到讀不懂的地方,就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畫出來。(學生默讀第三自然段,質疑)
2.有問題的同學請舉手。來,把你的問題說說看。
(隨機評價學生提問的角度,指導學生提問的表述要準確,引導學生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讀懂詞、句)預計提問及部分引導如下:a.為什么這里要“說我起得很早去釣魚”?引導:如果不去很早會怎么樣呢?我們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b.為什么說“ 發現草地并不是金色的”?這里為什么要“用 并”?引導:我們不用“ 并”來試試,讀讀看。誰弄明白了?“c.蒲公英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币龑В浩压⒒ㄔ趺磸堥_、合上的?誰來做給大家看?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d.草地為什么會變顏色?也許學生還提有自然方面的問題,教師可這樣引導:看到你們對大自然的一切都很感興趣,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因為那時的我也像你們這樣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這些問題怎么解決呢?你們肯定能在下課后找到好方法。
3.(如果學生沒有提出,則由教師提出)這個自然段中有一個詞連續出現了兩次,引起了我的注意,你們發現了嗎?(發現)這兩“次 發現”有什么不一樣?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呢?(學生思考,回答)
4.請你再讀讀這段文字,把這句話補充完整,再說說你的理由。
就這樣,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這金色的草地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帶來了(! " )。
5.這就是你們的內心感悟,簡直精彩極了!你們的朗讀一定也很精彩。請你把在蒲公英、草地上所感受到的快樂、通過朗讀與大家一起分享吧!(括號中空白的字眼為學生剛才所補充的內容。學生自己練讀,教師指名朗讀。指導朗讀的預設導語如下:“a. 你讀的是句號吧?再試試,你能讀成問號的。b.你發現什么啦?讀吧!c.你這朵蒲公英沒張開,來,再讀一次,你肯定行!d.來,把草地變色的秘密告訴我們吧!e.老師也想讀,愿意給我這個機會嗎?請你們給老師的朗讀評評分吧!)
三、讀中升華
“1. 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边@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請你細細地去品一品這些話,你能聽出作者想說什么嗎?如果
你聽出來了,可以在旁邊做上批注,就寫一句話。(學生默讀、批注,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寫的話)
2.小朋友們,今天通過學習,我們和蒲公英、草地以及大自然交上了朋友,只要你們留心觀察,還能發現大自然更多的秘密。在這里,老師請大家課后閱讀《 十萬個為什么》一定能找到更多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