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8篇)
金子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 “若有所思”、“全部生命”、“不無驕傲”、“真金”等詞語的意思。
3、 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本,從中感悟出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勞動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2課,一起讀。板:22 金子
第一環節:復習舊知,引導質疑
出示詞語,指名認讀。
淘金者 絕大多數 彼得·弗雷特 不甘心 附近 買地 挖掘 坑坑洼洼 金錢 傾盆大雨 沖刷平整 松軟 綠茸茸 若有所悟 裝扮 美麗 嬌艷 實現
第二環節:精讀感悟,悟中明理
(一)第一自然段1、自由讀第一段
(1)、這一段中有個詞“蜂擁而至”,什么叫蜂擁而至?(像蜂群似的擁擠著來到)
(2)、課文中說什么像蜂群似的擁擠著來到薩文河畔?
(3)、說明來的人怎么樣?(很多)
(4)、誰能讀出人多的感覺?(指導朗讀)
(5)、為什么有這么多淘金者“蜂擁而至”?(聽說……希望……)
所以他們——在河床上挖出許多大坑。結果—(一無所獲,掃興離去)
過渡:彼得他的夢想實現了嗎?讓我們再回到課文,去尋找答案。
二、感悟課文
(一)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讀第2、3自然段(課件出示段落)
2、你覺得他和其他淘金者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同樣滿懷希望,不同的是,他更吃苦耐勞)
從哪里看出他更吃苦耐勞?(不甘心、默默地、埋頭苦干幾個月、翻遍)
3、結果如何呢?(沒有發現一丁點兒、失望、連……都沒有、準備離開)
過渡:對這樣一個吃苦耐勞的人,命運還是跟他開了一個玩笑,真是太殘酷了。彼得準備另謀出路,是什么將他留了下來呢?
(二)學習課文4~6自然段
1、第四自然段
你讀懂了些什么?
學生可能的回答:
(1)大雨……
應對:這是一場怎樣的雨?(傾盆大雨)
課文是怎樣來寫雨很大的?(三天三夜)
本已失望之極的彼得,面對這樣一場大雨,會想些什么?(更沮喪)
(2)土地和以前不一樣了……
應對:怎么不一樣了?齊讀:坑坑洼洼的地方被大水沖刷平整,松軟的土地上長出了一層綠茸茸的小草。
看到這生機勃勃的小草,你覺得這里的土地怎樣?能種些什么呢?
過渡:你們真聰明,想法竟然跟彼得是一致的呢!讓我們來讀讀!齊讀第五自然段。
2、第五自然段
師:一場惱人的大雨不但沒有讓彼得放棄,他反而“若有所悟”,怎么理解若有所悟?(好象明白了什么)他到底“悟”到了些什么?(來淘金就是想致富,這里沒有金子,但土地很肥沃,種花同樣可以致富。)
(1)彼得還會想到什么?,你能再做回小彼得,來說說嗎?
(生繼續交流)這就是省略號所省去的內容。
(2)彼得想法真多,你們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有心人、聰明人)
(3)你們能感悟到此時彼得的心情嗎?(充滿信心和希望,無比喜悅)能讀出來嗎?(齊讀)
過渡:是啊,信心和希望讓彼得留了下來,這回他怎么做的呢?齊讀第六自然段。(課件出示)
3、第六自然段
(1)讀了這一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花)課件展示比得平整土地
能用上一些成語來形容他的花嗎?(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美侖美奐……)
(2) 看到這芬芳嬌艷的花朵,你們知道他是怎么種出來的?(用了自己的全部精力)想一想,全部精力培育花苗要做哪些工作?學生分組交流
(不怕辛苦平整土地、精心選擇花苗、不分日夜照顧鮮花、四處奔波銷售……)(出示填空)
彼得留了下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來培育花苗,他先(平整土地),然后(精心選擇花苗),再(不分日夜照顧鮮花)。有時天降大雨,彼得(給花兒穿上雨披);有時寒風刺骨,他(給花兒蓋上后厚厚的)被子。就這樣,不管是(盛夏嚴冬),還是(刮風下雨),他都認真照顧花苗。最后花兒長大了,他(四處奔波銷售)。
過渡:彼得付出了這么多的汗水,能實現他的夢想嗎?(能!)
(三)第七自然段
1、交流。問: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生讀第七自然段)(課件出示圖文)
2、自由朗讀彼得的話,體會一下他說這話時是怎樣的心情。 (生自由讀)
3、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
你認為他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很驕傲、很自豪)
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不無驕傲、“!”)
“不無”怎么講?“不無驕傲”是驕傲還是不驕傲?你能再讀一讀這句話嗎?
4、從你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了彼得的驕傲與自豪,那么同學們你們覺得“真金”是什么呀?(生自由發言:在土地上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財富)
5、明白了真金的含義,看著彼得弗雷特驕傲的笑容,從他的經歷中,我們可以這樣說:要想(獲得成功),只有(付出辛勤勞動)。
說得真棒!老師覺得你們也得到了另一種真金——智慧。
三、拓展延伸:、
(1)你的夢想是什么?你打算怎樣實現?
(2)我們在學習打算怎樣挖金子?
四、布置課后作業
積累詞句.
含有金字的成語和格言,抄寫下來找到這些成語,看看“金”在其中的意思.
金子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分析:
彼得.弗雷特在淘金無望,不得不離去另謀生路時,發現雨后土地上長出了小草,從中得到啟發,留下種花,終于獲得成功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想靠意外的收獲上不現實的,要想獲得成功或財富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
3.學習本課后,能從中悟出要想獲得財富或渴望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課文中的重點詞句去把握文章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學生討論交流,明白只要通過自己的勞動就能獲得財富,這就是“金子”。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整體朗讀,感受“金子”
1、看到這個“金”字,你能聯想到什么?(師板書“金”字)(金子是財富)金子是財富的象征,得到金子,擁有財富是很多人的夢想。讀課題
2、把課文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課文寫了什么?
3、生自讀課文。
4、我們一齊來看生字和詞。
出示:掃興 即將 謀生 唯一 蜂擁而至 一無所獲 埋頭苦干 傾盆大雨(生讀詞)
5、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呢?誰能用上面的詞語說一說。
(本課講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無望,準備離去時,彼得和淘金者們蜂擁而至去找金子一無所獲。在他即將離開時,下了三天三夜的傾盆大雨,發現雨后土地上長出了小草,從中得到啟發,便留下種花,終于獲得成功的故事。)
二,精讀課文,把握“金子”
1、學習第一部分(第1~小節)
(1)、當人們聽說有人在薩文河畔無意發現了金子后,淘金者們便(蜂擁而至)(理解:蜂擁而至)他們都帶有一個什么樣的夢想呢?(希望找到金子)結果呢?(一無所獲掃興離去)
(2)滿懷夢想而來,卻失望而歸,他們心情怎樣?你能讀出來嗎?
(3)彼得也是他們中的一員,他也有與淘金者一樣的夢想,那就是(挖到金子),可他卻與其它淘金者有著不同的表現,讀2~3小節,用筆劃出不同表現的詞語。
(4)讀第二小節。
(5)理解埋頭苦干,想象,在不同的環境中,他是怎樣淘金的?你認為他是( )的人?結果怎樣?
過渡:照這樣看來,彼得是找不到金子了,他到底最終有沒有找到金子呢?快速默讀課文4~7小節,思考一下。
2.學習第七小節
(1)讀4~7小節,找出彼得找到金子的段落。
(2)聽你們讀著,讓我不禁想到了五年前的彼得,他來到了這片土地淘金,明明沒有挖到一點兒金子,一無所獲,他的夢想也沒有實現;而今,他卻說: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讀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呢?
(3)歸納問題:彼得找到的真金到底是什么?他是怎樣找到的?(板書:真金?)
過渡:真金不是金子,那到底是什么?讓我們再一起走進課文,回顧彼得的成功之路,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讀中,抓住關鍵字來理解,這樣一定會找到答案的。不動筆墨不讀書,請同學們再讀4~6小節,拿出筆找出你認為彼得之所以能成功的詞和句。
3.學習第4~6小節
學生交流彼得成功的語句,并談談自己的感想。
(1)生讀“一場大雨”段落
a.這是一場怎樣的雨?(傾盆大雨、三天三夜)
b.彼得發現了什么?
c.這場大雨使彼得若有所悟,他悟到的什么?默讀第5小節,用筆劃出來。讀彼得所悟到的內容。
d.一場雨、一層毛茸茸的小草,很普通的自然現象,卻讓彼得若有所悟;種花與淘金,而彼得卻在瞬間悟出了兩者共同的結果——得到財富,實現夢想。而這一切,只有彼得一個人悟到了,這時你覺得這是( 愛動腦)的彼得。(.聰明、聰明、愛動腦、會變通,這其實都是一種智慧。板書:智慧)
(2)師:想到美好的前景,還有了一絲興奮。彼得有了新的思考,決定靠種花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后來是怎樣做的呢?
a.先引導說,后同桌說一說,體會“全部精力”。
b.這時你覺得這是( )的彼得,生說。(板書:勤勞)
過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彼得賣花得來的財富也越來越多,五年后,他(引讀第7小節)
4.再次回到第7小節,探尋真金
現在你們讀懂了嗎?這段話是什么意思,說說你的理解。
(1)為什么說他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絕大多數一無所獲,也有人找到了金子。但只是極少數的機會主義,面對僥幸,更多的人是掃興與失望。)
(2)“真金”指的是什么? (這里的真金不是真的黃燦燦的金子,而是彼得通過勞動培育出了美麗嬌艷的鮮花,這些鮮花又讓彼得得到很多的金錢,從而彼得認識到了,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得到財富,這才是真正的金子。也可以理解為這“真金”指的是成功的秘訣。彼得找到真金,就是知道了取得成功的方法,那就是勤奮耕耘)
(3)、同學們,這真金就是:勤奮、努力、耕耘、堅持……彼得堅信只有辛勤的勞動才會創造美好的生活。所以彼得才會不無驕傲地對人說……(引讀)
三、總結延伸,挖掘“金子”。
1、同學們有許多夢想,如果把這夢想比作是你的金子,那么,你的金子在哪里,你怎樣實現夢想,獲得真金呢?(課件)我的金子在_____________,我要 _____________ ,就能找到真金。
生自由說,師進行鼓勵。(恰當地溶入一些名言警句,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堅持就是勝利;有志者事竟成;一寸光陰一寸金,敢于和時間賽跑的人一定會成功……)
2、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分享了彼得的成功,憧憬了美好的未來,讓我們用智慧的頭腦,靈巧的雙手,去尋找到屬于自己的“金子”吧!
四、板書設計
22、金子
聽說 埋頭苦干 一無所獲 (僥幸)
彼得 ——————————————————> 金子(夢想)
若有所悟 全部精力 長滿鮮花(智慧 勤勞)
金子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
2、以學定教,通過創設情境,討論、朗讀等方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朗讀能力和評價能力。
3、體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勞動,終于獲得了成功,讓學生懂得想要通過意外的收獲獲得財富或成功是不現實的,必須付出誠實勞動的道理。
教學準備:小黑板、彩色粉筆、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感知“夢想”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22《金子》,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金子》(齊讀課題)
2、得到金子,擁有財富是淘金者們最大的夢想,課文中誰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彼得、弗雷特)你是從文中的哪兒知道的?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交流:五年以后,彼得終于實課現了他的夢想。(指名讀)
(3)過渡:那其他人呢?他們實現夢想了嗎?(沒有)說出你這樣想的理由。(指生說)
二、品讀課文,感悟“夢想”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這一段中有個詞最能體現薩文河畔的熱鬧,你知道是哪個詞?(蜂擁而至)什么叫“蜂擁而至”?(像蜂群似的擁擠著來到)創設情境,結合表演。從剛才的表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淘金的人很多,來得很快)
(3)誰能讀出這種“蜂擁而至”的感覺?(指導朗讀)
(4)老師從你們的讀中感覺到薩文河畔真是熱鬧極了!這兒為什么會這么熱鬧呢?(指生說)結果如何?(一無所獲,掃興離去)
(5)讓我們一起讀出淘金者們從滿懷希望到掃興離去這種巨大的心理變化。(齊讀)
過渡:在眾多的淘金者中,彼得·弗雷特也是其中一員。請同學們自由地認真地讀讀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彼得和其他淘金者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第二、三自然段。
(2)交流:(相同的是都滿懷希望,想得到金子;不同的是,彼得更勤勞,更有耐心。)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指導把握重點詞:不甘心、默默地、埋頭苦干、翻遍)
(3)他這樣做的結果如何呢?(沒有發現一丁點兒、失望)
(4)師:是啊,事實卻敲碎了他的夢想,六個月后,他連買面包的錢都沒有了。于是,他準備離開這兒,到別處去謀生。讓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彼得付出的辛勞和面臨的失望。(齊讀第二、三自然段)
過渡:就這樣,彼得的夢想被現實無情地敲碎了。如果彼得就此離去,那么他的命運就會和今天截然不同;如果彼得就此離去,也就不會有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個故事。來,讓我們用心地讀讀第四——七自然段,看看接下去又發生了什么事?
3、學習第四——七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第四——七自然段。
(2)問:彼得最后有沒有實現他的夢想?(實現了)你是從文中的哪兒知道的?(第七自然段,指名讀)他是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的?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的第4-6自然段,圈出你覺得能反映彼得成功的原因的詞和句。
預設:
a、體會“發現”
三天三夜的傾盆大雨之后,彼得走出了小木屋,他發現了什么?(不一樣了)怎么不一樣了?(學生回答,教師出示:坑坑洼洼的的地方已被大水沖刷憑證,松軟的土地上長出了一層綠茸茸的小草。)誰能夠讀出這生機勃勃的景象?(指名讀)
b、“悟”中見智
看到這綠茸茸的、生機勃勃的小草,彼得若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指名說)你覺得他的想法有沒有道理?(很有根據……)從哪里看出來?請同學們默讀第五自然段,體會體會。
這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彼得“悟”到的內容。(齊讀第五自然段)
c、理解“全部”精力
事實和彼得的想法一樣嗎?(指名讀第六自然段)聽了他的朗讀,你的頭腦中好像出現了什么畫面?(指名說)讀了課文,看了課文中的插圖,你能用一些詞來形容一下這些花兒嗎?(五顏六色、五彩繽紛……)
這些美麗的花兒都是彼得用自己“全部”精力付諸行動換來的。請大家讀讀課文的第六自然段,觀察文中的插圖,完成老師的填空。
小黑板出示填空:
彼得留了下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來培育花苗。有時天降大雨,花苗被淋得倒在地上,彼得( );有時驕陽似火,花苗的葉子都被曬焉了,彼得( );嬌嫩的花苗上長蟲子了,彼得( );一場雨后,田里的雜草和花苗搶營養了,彼得( )。不管是( ),還是( ),他都認真照顧花苗。在他的精心照顧下,( )。
(小組合作,交流,選擇最佳答案相機填寫在小黑板上,讓學生齊讀。)
過渡:為了培育花苗,彼得付出了這么多的汗水,能實現他的夢想嗎?(能!)(連續采訪幾個同學)對呀,彼得就是這樣用全部精力來培育花卉的。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彼得培育花苗的艱辛的過程。(齊讀第四——六自然段)。
從彼得的經歷中,你明白了什么? 你覺得彼得是個怎樣的人?(勤勞的人、聰明的人)說得真好,能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并能通過不斷地閱讀、思考、探究解決這些問題,你就是一個會讀書的人。
(3)揭示“真金”
大聲讀第七自然段。問:彼得實現了夢想后,說了什么?他說話時是怎樣的心情?(很自豪、很驕傲)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不無驕傲)誰能夠驕傲地把彼得的話讀一讀?指讀、齊讀。
彼得實現了他的夢想,成了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板書:真金)現在你明白,彼得所說的真金是什么了嗎?(指生說)
預設:
(勤勞、堅持不懈、善于發現、善于思考……)
看著彼得·弗雷特驕傲的笑容,聽著他自豪的話語,從他茯得成功的經歷中,我們可以這樣說:
教師板書
要想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彼得成功的經歷中,老師老師也深受啟發,現在有幾句話想和大家分享,小黑板出示:
勤勞可以致富,汗水能換真金。
智慧+勤勞=真金。
勞動創造一切。
三、總結課文,拓展“夢想”
1、同學們,彼得用勤勞和智慧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你們的夢想是什么?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們打算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指生說)
2、課后,老師建議大家讀一讀《楊利偉的航天夢》這本書。
板書設計:
金子
勤勞、智慧
真金
教材分析:
《金子》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上冊中的一篇課文,課文內容簡明,情節曲折,卻蘊含的道理深刻,告訴我們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善于思考、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想靠意外的收獲是不現實的。這是一篇人文性較強的,培養學生理解、感悟、想像及朗讀訓練的好材料。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遵循這一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設計從多方面、多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讀”為突破口,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注重提升朗讀、感悟的層次,多元化地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深刻內涵。教學時,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語言描寫的特色,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學生體驗、感受、升華和拓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同時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以及創設情境展開想像等方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朗讀能力和想像能力。
金子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⒈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⒉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朗讀課文并展開恰當的想象,在充滿波折的情節中領悟文章的理趣。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揭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2課。板書:22 金子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金子》這篇課文的主人公彼得.弗雷特最大的夢想是什么?板書:夢想。(他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富翁,他想發財,他想致富)
3、過渡:那么,他的夢想到底有沒有實現呢?
二、整體感知,學生質疑
1、輕聲讀讀4-7自然段,想:他的夢想有沒有實現?
2、交流,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課件出示“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初讀彼得的話)
(1)輕聲讀這句話。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3)讀著讀著,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4)小結: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提出了很多有價值、有水平的問題。老師想了想,其實你們的問題都可歸納為這樣一個問題: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
過渡:為了弄清這些問題,就讓我們一起坐上時光倒流器,把時間定位在他即將離去的前一個晚上,去探個究竟,到底是什么事情改變了他的想法,使他留了下來,改變了他的一生。
三、抓住重點,精讀感悟課文。
(一)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出示課件(雷雨圖),師述:就在他即將離去的前一個晚上,天下起了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2、輕讀后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抓住“傾盆大雨”和“三天三夜”體會雨的大、下的時間長。(課件)
3、指導朗讀。
指名讀、評讀、齊讀。
4、師述:彼得付出了金錢花了心血,卻沒有找到一丁點兒金子,他已失落到極點,屋漏偏逢連夜雨,連老天爺都要跟他過不去,這場大雨澆得他更沮喪了。雨終于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卻發現眼前的土地和以前有些不一樣。
(課件:小草的圖片;坑坑洼洼已被大水沖刷平整,松軟的土地上長出一層綠茸茸的小草。)
5、指導朗讀“坑坑洼洼已被大水沖刷平整,松軟的土地上長出一層綠茸茸的小草。(抓住“長出”體現驚訝,抓住“綠茸茸”體會高興)
評讀、指名讀、全班讀
6、師描述:
同學們瞧,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沖刷平整,松軟的土地上長出了一層綠茸茸的小草,你會想些什么?(交流)
過渡:那我們起來看看彼得他又是怎么想的?(課件)
7、指導朗讀彼得的話。
“這里沒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地說,“但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來種花,并且拿到鎮上去賣給那些富人,他們一定會買些花裝扮他們華麗的客廳。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用不了幾年我就會成功的…
(1)自由讀,思考:彼得“若有所悟”悟到了什么?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想想這時彼得的心情怎樣?你是從那些詞句知道的?
(有心人、聰明人;抓住“一定”、“成功”體會彼得信心十足。)
個別說體會——指名讀——齊讀
(2)補省略號
師:(課件出示:……)大家知道這是什么號?(省略號)這個表示什么?(表示省略了后面的話)那你能幫作者補上彼得的話嗎?
過渡:此時彼得已經不再失望,更不會沮喪,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于是,他決定留了下來(齊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二)學習第六、七自然段
1、師引讀:(課件出示:彼得留了下來,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來培育花苗,)
2、想象:彼得是怎樣用全部精力來培育花苗?
(彼得不怕辛苦平整土地,精心挑選上等花苗,日夜照顧花苗)
(1)同桌交流。
(2)指名交流。
過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換來了什么?
3、課件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長滿了美麗嬌艷的鮮花。(齊讀)
4、瞧,鮮花盛開了。(出示鮮花圖)
5、同學們,看著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鮮花,你想告訴大家什么?
學到這兒,你認為“真金”是什么?
過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6、再讀彼得的話
所以他不無驕傲地說:“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課件出示;生接)
7、指導讀好這句話:他不無驕傲地對人說:“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
師:誰愿意當當彼得讀讀這句話。(抓住“不無驕傲”、“唯一”來體會驕傲)
評讀、齊讀
8、體會真金的含義。
師:讀到這里,你認為彼得口中所說的真金是什么呢?(生只要能自圓其說就可,要鼓勵)
師小結:老師認為這里的真金不僅僅指用鮮花換來的金錢及財富,更是指一個真理:要想致富,投機取巧,不是最牢靠的辦法;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獲得財富。(板書:辛勤的勞動)
四、小結
1、彼得的夢想是什么?他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師:讀到現在,大家一定明白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彼得夢想成為一名富翁,他是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2、你有什么夢想呢?你打算怎樣去實現它?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師:今天,我們乘著時光倒流器,一起了解彼得的命運,一起分享了他的喜怒哀樂,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感悟他的成功之道。
金子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同學們,我們今天繼續學習。讀課題:金子
還記得我們上一節課留下的那個問題嗎? 彼得的金子是什么?
2、 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讀書來找到金子的真正含義吧!
二、精讀訓練
1、 自由讀1,2自然段
1) 指名朗讀
思考:彼得有沒有找到金子?
他和其他的淘金者有什么不一樣?
2) 你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彼得不甘心?
默默 埋頭苦干 幾個月 翻遍 整塊土地
指名讀第二段
齊讀
3) 讀到這里,彼得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他是個什么樣的人?
板書:勤勞 有恒心
4) 彼得找到金子了嗎?他當時的心情怎么樣?
5) 為什么彼得付出并沒有獲得回報,沒有發現金子?
讀第一自然段
點出‘無意’,‘聽說’從這個詞你知道了什么?
聽說:聽來的話,不一定可靠。‘耳聽為虛’。無意:無心之為,帶有很大的偶然性。聽說和無意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暗示盲從。
什么叫‘蜂擁而至’,‘一無所獲’?
6) 為什么大家都‘一無所獲’掃興而歸?
7) 正因為盲從,才使彼得什么也沒找到。那么彼得能不能找到金子呢?請大家讀一讀3—6自然段
2、 自由讀3—6自然段
1) 大家又發現了什么?
2) 是什么讓彼得決定留下來?
你從那些地方看出土地肥沃?指名讀
3) 為什么只能長草的土地在彼得眼中卻是成功的希望?
4) 他想到了什么?
5) 點出‘若有所悟’?什么意思?
6) 他‘悟’出了什么?
7) 他和別人有什么不一樣?
板書:抓住機會
讓我們再讀一讀第五自然段
3、 正因為抓住了機會,付出了勞動,踏踏實實地去勞動,彼得獲得了成功。大家想一 想,彼得是怎么付出他的勞動的呢?
出示小黑板
白天,彼得————————————————————
夜晚,彼得————————————————————
整整五年,彼得—————————————————————
齊讀3—6自然段
4、 那么彼得的真金是什么?
1) 他為什么無不驕傲?
2) 正因為他是踏踏實實地靠勞動獲得了財富,所以他才‘不無驕傲’地對別人說:引——
3) 那么,小朋友知道他的真金是什么嗎?
4) 彼得發現了土地肥沃,并且善于抓住這個機會,付出艱辛的勞動,從而獲得了財富,這就是彼得找到的真金。他懂得實現夢想必須腳踏實地,這就是真金。
5) 再讀第7自然段
6) 彼得實現了他的夢想,那么我們小朋友的夢想是什么?應該怎樣去實現它?
三、作業
設想一下,在彼得已經找到真金,明白真金的含義的今天,還是會有很多來自更遠的地方的人,此時,彼得會對他們說些什么呢?
金子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小學語文第五冊22金子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和新詞。
3、憑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財富。
重難點:
揭示文章主題,理解課題“金子”的含義。
課時劃分: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悟出課題“金子”的含義。
課前準備:收集勞動致富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聽寫詞語。
2、回憶段落劃分,并說說大意。
教師相機用小標題的形式板書:淘金無獲;培養鮮花;實現夢想。
二、精讀感悟,領會題目的含義
1、指讀第一段,彼得去挖金子時他的心情怎樣?后來心情怎樣?
(彼得跟隨淘金者一起去淘金,滿懷希望,一心想發財,結果“一無所獲”,由“高興到掃興”。但彼得不甘心,買地淘金,依然一無所獲,滿心的希望化成深深的失望。)
2、自讀第二段,彼得本要離開,是什么使他留了下來?為什么?
(1)、一場大雪使彼得留了下來。
(2)理解彼得所看到的情景。
(3)抓住“若有所悟”理解彼得的一番心理活動。
(彼得本來上想通過淘金來致富的,可這里沒有金子,但肥沃的土地也是一種財富,在上面種了花,不怕吃苦,同樣可以致富。正是這樣的美好的前景,使彼得看到了希望,而留了下來。)
(4)從“全部精力”和插圖中彼得揮灑的汗水,可以看到彼得會成功的。
3、齊讀第三段,體會彼得的話。
(1)“不無驕傲”就是很驕傲,很自豪。“不無”起強調作用。
(2)“真金”并不是真的金子,而是“財富”或是發財致富的方法。
(3)“唯一”:只有一個,指這是最好的辦法,別無他法。也是彼得是眾多淘金者中唯一留下的,唯一致富的人。
(4)彼得付出辛勤勞動后種出來的鮮花使他實現了致富的夢想。可見,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獲得財富。
三、小結板書,總結全文
1、可讓學生結合板書復述課文。
2、著重理解“真金”的含義。
3、只要勤奮耕耘,任何土地都會奉獻給你所渴望的“財富”。
板書設計
22金子
淘金無獲、培育鮮花、實現夢想
金子就在地里
辛勤勞動
金子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課時目標:
1.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體驗彼得獲得成功的過程,加強學生對詞句的感受能力。
3.通過學習本文,讓學生感悟到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所謂真金,是一個人獲得成功所必須具備的一些優秀的品質。
一、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金子其實就是——(生齊聲答)財富,獲得財富可是很多人的夢想,是許多人的愿望。我們今天繼續要學習的《金子》這篇課文,就是講了彼得.弗雷特如何獲取財富的故事,誰能用上下面的詞語把這個故事說一說?
二、講主要內容:
出示詞:淘金者蜂擁而至一無所獲掃興離去
彼得.弗雷特不甘心落空種花實現夢想
(1)先請一位同學將這些詞讀一遍。
(2)誰能用上這些詞把這個故事說說?(評價:很好,詞都用上了,內容也說出來了。誰能像他那樣用上這些詞再說一遍,不過,內容要說得更簡潔一些。)
三、比較兩者不同,引出對真金含義的疑惑
1.過渡:淘金者是——“掃興離去”(指屏幕上的詞,生說:掃興離去),彼得.弗雷特是——實現夢想。他們的結果一樣嗎?(不一樣)他們之間到底有什么不同?我們先來看一看課文的第1、第7自然段。(出示第1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
2.請兩位同學分別來讀讀這兩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在這兩段文字中,彼得和其他淘金者有什么不同?
(指名讀。其他學生聽)
第一自然段讀完。相機理解:“蜂擁而至”是什么意思?至:到。擁:聚到一起。怎樣而來?像蜜蜂聚在一起,黑壓壓的來了,說明——淘金者多。
讀第7自然段。
3.(指第1自然段):這一段寫——(生接)淘金者;(指第7自然段):這第7自然段寫——彼得.弗雷特。在這兩段文字中,彼得和其他的淘金者有什么不同?(學生說出一處就在相應的文字下劃上線)(一無所獲——實現夢想;掃興離去——不無驕傲;金子——真金)
預:如果學生找不到“金子——真金”的區別。教師的指導語:引讀:他們在河床上……,絕大多數人一無所獲,極少數人——(生)找到金子(強調找到的是金子)對,還是有少數人找到金子,那彼得為什么說他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讓學生少有片刻思考。淘金者找到的是泥土里的閃閃發光的真正的金子,彼得是種花換成金子。(獲得財富的方式不同)
淘金者找到的是金子,彼得找到的是真金,金子和真金到底有什么不同?真金到底指什么?
四、理解“真金”
(一)下面我們就來理解真金是什么。課文的2——6自然段就是講了彼得獲得真金的過程。請大家認真讀讀,一邊讀一邊思考,還可以圈圈畫畫,想想彼得的真金在什么地方?
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讀。
彼得已經找到他的真金,在哪兒呢?我們來找找看他的真金到底在哪兒?
預案1:若沒有學生會回答這個問題。接:不要緊,那我們一段段來找,先來看看第二、三自然段。我請一位同學讀讀這一段,其他同學看看真金是這一段中體現出來的什么?(然后依次解決以下的段落。)
(二)預案2:學生說彼得的真金是在泥土里。你從哪兒看出來呢?(學生講他的理由)根據學生所說出示自然段。
生:因為他發現泥土很肥沃,就種了花,花換來了金子。(師)對,彼得最后還是實現了他的夢想,獲得了財富。(板書:財富)
預3:學生說彼得的真金在花里,為什么這么說?生:因為他發現泥土很肥沃,就種了花,花換來了金子。(師)對,彼得最后還是實現了他的夢想,獲得了財富。(板書:財富)
(接上面預案2、3中的任何一種。)
1.那么,彼得是看到什么想到通過種花獲得財富的?(小草)(指看4自然段:齊讀)——學習第4自然段。
難道只有彼得買的土地會長小草嗎?難道別人沒有看到這些小草嗎?彼得與他人有什么不同?(善于發現——板書)是啊,善于發現的眼睛不是人人都有的,不是有句話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誰能為大家讀一讀第四自然段。
2.第四自然段說了彼得善于發現,他還善于什么?(動腦筋——板書)對,(善于思考)。
(1)你從哪兒看出來他善于思考?(學生說思考的內容出示第5自然段):說“若有所悟”;說悟的內容,
(2)師:若有所悟是什么意思?看看這個詞的前后內容,想想看?(請兩個學生)悟是明白,知道“若”是什么意思嗎?(選擇字義)
(3)彼得“悟”到了什么?學生說,教師相機板書以下詞:小草、肥沃、種花、裝扮、成功
(4)這幾個詞就是彼得“悟”的過程,他是因為看到了(指詞)——(生)小草悟到了這塊土地很(指詞)——(生)肥沃;誰能用上“因為......所以”說說這個過程?其他詞之間你也能用上“因為……所以…..”說說嗎?自己先說說。
3.小結:這個悟的過程,讓我們看到彼得——善于發現、善于思考。“善于發現,善于思考”是什么?——一個人的品質。對,是品質,是獲得成功所必須具備的品質。
4.讀好第五自然段:讀出“若有所悟”“欣喜”
(三)那么除此以外,彼得還有哪些品質?,再看看課文的其他段落。
1.第6自然段:全力實踐善于思考吃苦耐勞(隨學生說,板書:吃苦耐勞)
2.生:勤勞。堅持不懈(板書:勤勞、堅持不懈)。出示2、3自然段。從哪兒看出來?(學生答)讀好――堅持不懈、勤勞。
學生若不能落實到詞上,教師可指向學生說的句子中的詞,能看出什么?(體現指導過程)
3.小結:在淘金時我們能看出彼得是個吃苦耐勞的人,在種花時,我們也能看出彼得是個吃苦耐勞的人,看來,要獲得成功,“吃苦耐勞”和“善于發現,善于思考”一樣是獲得成功必備的品質啊。
(四)現在,你明白金子和真金有什么不一樣了吧?你明白真金是什么了嗎?(指板書)(金子是財富,而真金既是財富,還是獲取財富、取得成功的必備的品質)連線。
對,彼得的真金不僅僅是指“財富”,更是讓他獲得成功的必備品質:善于發現,善于思考,吃苦耐勞,堅持不懈。
(五)彼得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難怪他不無驕傲的說——出示最后一段彼得的話。
1.誰來讀讀彼得的話?你覺得彼得說這句話時的心情怎樣?(理解:不無驕傲)
2.指導讀好這句話。你知道彼得在為自己的什么驕傲嗎?(獲得真金;品質)
3.學生提品質,對,是這些品質讓彼得最終實現了夢想,獲得了財富。可以這么說,誰擁有這些品質,誰就擁有財富,誰就會走向成功。這些品質是如此寶貴,甚至超過金子的價值,是能創造無限財富的——真金!
4.再讀最后一句話!
5.學到這兒,你想對彼得說些什么?
五、總結:
雖然彼得的夢想是發財致富,但在致富的過程中,他領悟到了創造性的勞動才會帶來無限的財富,他更領悟到了對于他的一生都有幫助、極富價值的另一筆精神財富:勤勞、堅持不懈、善于發現、善于思考等,這才是令他不無驕傲的地方,這才是彼得找到的真正的金子!
六.補充材料:(視時間決定是否分發)
老師這兒有一篇短文,你看了以后會不會“若有所悟”,你“悟”到了什么?
材料中的人也和彼得一樣擁有了真金——善于發現、善于思考……
也只有善于思考的人善于…….的人,才會擁有真金!
板書: 22 金子 財富
小草
肥沃 真金 品質 善于發現 善于思考
種花
裝扮 吃苦耐勞堅 持不懈
成功
因為……所以……
金子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閱讀理解課文,領悟課文內涵。
2、學習邊讀書邊作批注的讀書方法,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重、難點:
破譯彼得成功的密碼。
課前準備:
投影儀、磁性貼、白紙條、粗勾線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金子》一文,理清了課文的結構,出示:
埋頭苦干——徹底失望
即將離去——若有所悟
全力培育——收獲成功
2、這些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彼得和其他淘金者一樣去薩文河畔淘金,他埋頭苦干了幾個月,一無所獲而徹底失望了,在他即將離開的前一個晚上,下了一場雨,面對新長出的小草,彼得若有所悟,他留了下來,全力培育花草,五年后,他收獲了成功,找到了屬于他的真金。
(設計思考:練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為寫讀后感的第一部分作好準備)
二、品讀感悟,揭示道理。
1、明確學習目標,出示閱讀主線:
淘金者絕大多數一無所獲掃興離去,彼得為什么能獲得成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破解彼得成功的密碼。
2、逐層學習,讀中感悟彼得獲得成功所具備的品質。
第一部分:
出示“彼得·弗雷特不甘心落空,他在河床附近買了一塊沒人要的土地,一個人默默地挖掘著。他埋頭苦干了幾個月,幾乎翻遍了整塊土地,也沒有發現一丁點兒金子。面對著坑坑洼洼的土地,他失望了。”
自讀:從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彼得做事有什么樣的態度什么樣的品質?從哪里看出來?學做批注(勤勞肯干、全力以赴等)。品讀“默默、埋頭苦干(什么意思?用文中句子解釋)、幾乎翻遍“等詞。
但這片土地并沒有對他的勞動給予回報,全力以赴地掘金,卻讓滿心希望變成了徹底失望,引讀——“面對著坑坑洼洼的土地,他失望了。”
齊讀這一節,體會從希望到失望的強烈心理反差。
師述(范讀):“六個月后,他連買面包的錢都沒有了。于是,他準備離開這兒到別處去謀生。”
第二部分:
過渡:在他將要離開的時候,一場雨改變了他的想法。
出示“就在他即將離去的前一個晚上,天下起了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終于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發現眼前的土地和以前不一樣了: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沖刷平整,松軟的土地上長出了一層綠茸茸的小草。
“這里沒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但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來種花,人們一定會買些花來裝扮自己的客廳。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用不了幾年我就會成功的……”
指名讀這個部分,第二天雨后的情景讓彼得悟到了什么?你知道彼得自身還具備什么樣的品質呢?自讀作批注(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抓住機會、把握商機等)交流批注。
小結: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行啊,金子沒淘到,靠種花致富又有何不可呢?機會就在眼前,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了。
第三部分:
出示“彼得留了下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來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長滿了美麗嬌艷的鮮花。
五年以后,彼得終于實現了他的夢想。他不無驕傲地對人說:“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
彼得留下來種花了,并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誰來設想一下,他是怎么樣投入全部精力種花的?(預設:烈日當空時 ;大雨將至時 ;)你覺得彼得身上具有什么樣的品質?作批注并交流(全力以赴、勤勤懇懇等)
引讀:“五年以后,彼得終于實現了他的夢想。他不無驕傲地對人說:“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這土地不是沒有金子嗎,為什么又說在這塊土地里呢?(種下了汗水,收獲了鮮花,是土地讓他獲得了成功,實現了夢想。)辛勤勞動換來鮮花滿園,所以他不無驕傲的說——引讀“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
3破譯密碼:
彼得成功了,獲得了自己的真金,回到我們的問題,他獲得成功的密碼是什么?你知道了嗎?同桌討論并寫在紙上。
交流意見,把各組破譯的密碼貼到黑板上來。
師總結:今天,我們一起邊讀書邊作批注,把讀時的想法及時寫了下來,這是一種讀書的好習慣,在讀書過程中破譯了彼得成功的密碼,老師總結了一下,那就是:勤勞肯干、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抓緊機會。(出示這些詞,背景是大束鮮花。)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也能提醒自己做到這些,成為一個成功者,找到屬于你自己的金子。
4齊讀全文,再次體會彼得成功的密訣。
(設計思考:邊讀邊想邊作批注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讀完課文,對文章的感受也由不明確到十分清晰,為寫讀后感的感想部分作好準備。)
三、布置作業
完成讀后感。
四、板書設計:
22金子
成功的密碼:勤勞肯干、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抓緊機會
(學生自貼自悟的成功密碼)
(設計思考:師生的共同完成這一板書,既是課文精華的再現和提煉,又體現了教師、學生、文本的三位對話,讓學生的讀書成果通過板書的形式呈現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