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3》教學設(shè)計(精選19篇)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1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會熟練地拼讀音節(jié),寫出相應(yīng)的詞語;會正確使用數(shù)量詞,能給部分詞語寫出意思相反的詞。
2、會修改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shù)木渥樱粫_地給一段話加上標點符號。
3、懂得寫好信封的重要性,培養(yǎng)認真、細致的學習和生活態(tài)度。
教學過程
一、揭題:練習8
二、逐題練習:
1、第1題:
(1)自由拼讀音節(jié),要求拼讀正確。(注意"震")
檢查交流。
(2)寫詞語,校對。(注意"巷")
(3)自由選擇一個詞語說一句話或一個短語,理解詞語意思。
2、第2題:數(shù)量詞與后面的名詞有相對固定的搭配關(guān)系,是約定俗成的。答案:
一支神筆一幅圖畫一道金光
一柄利斧一艘帆船一首古詩
一封來信一場比賽一陣狂風
讀一讀。
3、--第3題:
(1)相對的反義詞:
對--錯堅持--改正
虛心--驕傲進步--落后
節(jié)約--浪費光榮--可恥
(2)我們的家鄉(xiāng)從前很貧窮,(現(xiàn)在很富裕)。
祝新提出的建議,多數(shù)人表示贊成,(少數(shù)人表示反對)。
遇到緊急的事情,不要慌張,(要冷靜)。
(3)多種形式讀。
4、第4題:
(1)讀讀例句,說說搭配不當?shù)脑颉#?quot;生長著樹"可以,"生長著花"就不對了。句子中有兩種不同的植物:樹和花,就應(yīng)該用各自相適應(yīng)的詞語去搭配。"花"要用"盛開著"去搭配。)
(2)說說哪兩個詞語搭配不當,應(yīng)該怎樣搭配。
A、電視是看的。
B、--
C、饅頭不能喝。
D、輕松的步子"不能"懷著"。
5、第5題:
讀讀短文,想想句子的上下聯(lián)系,試著加標點符號。
交流答案,說出理由。(投影片)注意頓號、引號的用法。
答案:。、。,,,。,,,:",,!"
補充練習:
老爺爺給他一支筆說馬良你現(xiàn)在有一支筆了記住你自己的話去給窮人畫畫馬良真高興啊他立刻拿起筆來在墻上畫了一只公雞奇怪公雞活了它從墻上飛下來跳到窗口喔喔地叫起來原來老爺爺給他的是一支神筆
6、(1)自由讀。同桌分角色讀。說說信為什么寄不走?(郵票裝進信封里;寄信人的地址寫在收信人的位置上了。)說說正確的信封寫法。
(2)(投影片)說說相聲的知識。
同桌或自愿組織表演,選幾對同學表演。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2
作者:佚名 轉(zhuǎn)貼自:轉(zhuǎn)載 點擊數(shù):125
【教學要求】
1、了解《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歌詞大意,并嘗試引吭高歌。
2、在田字格中書寫“區(qū)、臣、醫(yī)”三個字,注意間架結(jié)構(gòu)。
3、讀讀背背八條成語和《時間》詩歌。
4、通過口語交際練習,學會商量。
5、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1、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vcd,喚起學生對歌曲的記憶。
2、出示歌詞,請學生自己小聲讀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查字典。
3、交流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4、這首歌詞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詞語?學生質(zhì)疑、討論。
(1)重點理解“蕩漾”一詞。字典中對“蕩漾”一詞的解釋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樣子。歌詞中的“蕩漾”應(yīng)該怎樣理解?
(2)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是我的故鄉(xiāng),是我終身難忘的地方,從詩中找一找,“我”難忘什么?補充想象,還有什么難忘的?
(3)再讀讀詩歌,“我”是在哪兒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僅僅抒發(fā)的是思鄉(xiāng)之情嗎?
(4)想象著歌詞描繪的境界,想象著風雪中駐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讀讀詩。
5、再次播放《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vcd。
6、學生試著吟唱歌曲。
二、教學第二題:學寫鋼筆字
1、出示:區(qū)、臣、醫(yī)。
2、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字的字形,說說它們的共同之處。
3、仔細看字帖,說說在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1)筆順。
(2)外框的形狀要寫得上窄下寬,底邊要平穩(wěn)。
(3)出示“反犬旁”,說說哪些字帶有這個偏旁。
4、教師示范書寫,學生書空。
5、學生臨帖,在田字格內(nèi)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6、反饋。
①請三位同學在黑板上書寫,其余同學注意觀察、評析。
②展示寫得好的同學作業(yè),進行評析、表揚。
③指出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讀讀背背
1、讀背成語。
(1)出示八個成語。要求學生借助字典讀準成語的音,不懂的成語做個記號。
(2)交流朗讀成語,糾正讀錯的字音。
(3)交流對八條成語的理解:或根據(jù)已學的課文、了解的人物來理解,如“才思敏捷、后生可畏”可聯(lián)系前面學習的課文《少年王勃》;或根據(jù)著名人物的故事來加深印象,如理解“力透紙背”時可舉懷素寫字的例子;或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來造造句子,學會運用;或讓學生根據(jù)平日里的課外閱讀說說自己的感悟,如“風華正茂、出類拔萃”……
(4)再次朗讀,加深印象。
(5)練習背誦,同桌互相提醒。
(6)集體背誦。
(7)指名背。
2、讀背《時間》
(1)世上最寶貴的是什么?同學們一定會說是時間。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時間》這首小詩。
(2)請學生借助字典或小組合作,讀通詩歌,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3)學生質(zhì)疑,討論交流。
(4)提問:“小河”指的是什么?為什么勤勞的人從“小河”里撈起的是無窮的寶藏,而懶惰的人只能撈起后悔和失望?
(5)同學們,你們想做什么樣的人?
(6)鼓勵學生說說有關(guān)“時間”的名人名言或詩歌。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學會商量
1、談話引入(談話要點):
(1)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與別人意見不一樣的時候,也有可能會遇到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情況。怎樣才能拿定主意,怎樣才能與別人形成較一致的意見呢?
(2)學會和別人商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較可行的方法。
(3)怎樣和別人商量,大有學問!
2、請學生仔細看圖,自己弄懂圖意,不懂的可以請教老師。
3、學生交流圖意,引導展開想象。
4、討論:遇到圖中的情況,準備怎樣和別人商量?在商量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5、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可以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指導:
(1)去同別人商量事情時,態(tài)度要誠懇。
(2)在與別人商量時,要讓別人充分發(fā)表意見,注意取長補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別人說清楚。
(4)在一起商量時要注意有禮貌,互相謙讓。
6、四人一小組練習與別人商量,選擇一幅圖準備表演。
7、以每幅圖為例,讓幾組學生表演在遇到某種情況時,是怎樣通過商量來解決問題的。老師也可以參與其中,扮演某個角色,既可示范,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每組同學表演完畢后,請觀眾暢所欲言,發(fā)表意見。
8、聯(lián)系生活,說說在平時生活中,我們還遇到哪些與課本中相似的情況,遇到哪些難題,我們可以怎樣商量,老師創(chuàng)設(shè)幾個情境,讓學生討論。
再讓學生選擇其中的話題進行表演練習。
9、教師總結(jié):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讓人為難的事。遇到難事多體諒,多商量,這樣才能處理好難題,我們的關(guān)系才會變得更融洽。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欣賞書中的優(yōu)秀書法作品,請學生發(fā)表感想。
2、出示“戈、心”兩字,揭示今天學寫毛筆字的主要內(nèi)容。
3、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二字,尤其注意紅筆標注的筆畫“斜鉤、臥鉤”。
4、指導學生按圖提示的運筆走勢書空。
5、教師示范,并出示字帖上帶有這兩種筆畫的漢字,進一步欣賞感受。
6、學生在大字本上書寫。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3
教學要求:
1、 學習字詞句,使學生受到識字、寫字、畫畫、說話的訓練。
2、 讀讀背誦,積累成語與詩句。
3、 學寫鉛筆字,認識先里頭后封口的筆順規(guī)則。
4、 口語交際訓練學生學會做客,真善培養(yǎng)人際交往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鞏固所學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說話。
2、 口語交際訓練。
課時劃分設(shè)計: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字詞句。通過看文字畫了解象形字的特點,感受字義組合與事物之間的天然聯(lián)系,最后在現(xiàn)實交際中完成連字成詞、連詞成句的訓練。
2、熟記成語,朗讀詩歌。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成語卡片、水彩筆。
教學過程 :
一、 教學第一題
1、(出示文字畫)
2、這些都是古代人寫的字,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3、 對,所以這些字都是古代人寫的象形字。
4、 那么,隨著時間的推進,象形字慢慢演變成我們學的字。能把這些象形字相應(yīng)的漢字寫出來嗎?
5、 評比,誰寫得又正確又美觀?
6、 這么多的景物,你能將這些象形字變?yōu)橐环利惖娘L景畫并介紹給大家嗎?四人一組分工合作,看誰畫得最美,說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
7、 評選最佳圖畫,同時將學生的畫貼在黑板上。不光要畫得好,還要說得好。學生在下面說,其余三人出謀劃策。
8、 指名上來說,評選最佳解說員。
二、教學第二題
1、(出示掛圖)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1) 小螞蟻為什么要在炎熱的夏天就背過冬的糧食呢?
(2) 為什么在窗戶上釘柵欄呢?
(3) 為什么人們要忙著修筑水壩呢?
2、是呀,他們都在預防以后的困難,提前作好準備,到時就不會有什么危險了,我們可以用這四個成語概括圖上的意思。
2、 自讀成語,讀準字音。
3、 說說你對這些成語的意思的理解。
4、 齊讀成語。
5、 (出示圖)圖上畫了什么?漁夫是多么辛苦呀?
6、 讀讀詩,看看圖,想想詩句的意思,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7、 生互相交流。
8、 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捕魚的危險和對漁夫的同情。
10、指導背誦。
第一課時作業(yè) 設(shè)計
一、 寫出反義詞。
早——里——出——落——深——
粗——人無慮,必有憂高興——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學寫鉛筆字,認識先里頭后封口的筆順規(guī)則。
2、口語交際訓練,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投影儀
教學過程 :
一、 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復習,出示:同、向、扁。說說這3個字的筆順規(guī)則,并按規(guī)則每人寫一個字。
(2)出示:日。像這樣全包圍的字,該怎樣寫呢?筆順規(guī)則是什么?
(3)師范寫“月”。
3、練習。
4、反饋。(1)展示寫得好的學生作業(yè) ,提出表揚。
(2)共同存在的問題給予提出,并指導學生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四題
1、(出示掛圖)圖上畫了什么?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別人家做客,在門口該怎樣做?見到主人該怎樣說?受到主人的招待該怎樣說?跟主人告別時該怎樣說?
3、生按問題一個一個地說。
4、你能連起來說說嗎?自由說,同座位互說,指名說。
5、自由組合來表演“做客”。
6、評選最好的組合。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4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1、能糾正部分容易些錯筆畫的字,并通過比較,強化記憶。
2、初步了解近義詞"積攢"與"積累"、"激勵"與"鼓勵"的不同用法;掌握部分詞語的不同用法;掌握部分詞語的搭配習慣;能恰當運用幾個介詞。
3、初步學會縮寫句子(去掉修飾部分,保留句子主干)。
4、能運用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課文的閱讀方法讀懂短文。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第7題
教學難點 :第5題
教具: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明確本課時目標。
二、練習第1題。
1、出示教師故意寫錯的字,請學生改。
2、說說哪些筆畫易錯。
3、認真、仔細地抄寫。
4、互查、訂正。
三、練習第2題。
1、查字典,辨詞義(說相互點與不同點)。
2、讀句子,分析句意
3、填詞,再讀。
4、你還能為這一組詞分別寫一句話嗎?寫好后交流時,要注意表揚把這些詞用于其他方面的學生。
四、練習第3題。
1、讀題,明要求。
2、觀察,分析“左邊”與“右邊”的共同點。點撥:左邊發(fā)出的動作須與右邊的名詞有密切聯(lián)系。
3、獨立做,交流。
4、自己想好4個詞組,拆開來讓同桌連一連。(學生互動后匯報)
五、練習第4題。
1、獨立完成。
2、交流、矯正。
3、全班齊讀這段話,說說這些詞在句子中起什么作用。(初步體會介詞的連接作用)
六、練習第5題。
1、讀題目和例句,比較:保留什么?去掉什么?明確要把句子縮到最簡單的程度。
2、提供句式:“誰干什么”“誰怎么樣”“什么干什么”和““什么怎么樣。”
3、試做第1句。讀——劃出主干-——再讀。
4、做第2、3句,交流。
七、作業(yè) :完成《作業(yè) 本》第1——5題。
第2課時
一、指導完成第6題。
1、讀題明確要求:一讀二找三刪
2、指名讀短文,說說主要意思。
3、找出與主要意思無關(guān)的句子,并說說為什么。
4、刪去無關(guān)的這句話后,再次朗讀。
5、小結(jié):我們在寫一段話時,要根據(jù)主要意思來安排材料,不東拉西扯。
二、指導完成第7題。
1、讀短文后的題目,明確要求。
2、默讀《旅行包的故事》,找出重點句。交流,評議找得對不對,為什么?
3、帶著問題(2)自由讀短文,思考。
4、進行小小辯論會,正方為廠長,認為名牌只能有一等品;反方為車間主任,認為名牌可以有二、三等品。
5、引導學生小結(jié)如何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文章內(nèi)容。
三、布置作業(yè) :書面回答練習第7題的問題。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5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會用音序查字法;能熟練拼讀音節(jié),寫出相應(yīng)的詞語。
2、能寫出“趕緊”“稱贊”的近義詞;能正確搭配詞語。
3、能背誦兩句格言,并知道他們的意思。
4、能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遙遙領(lǐng)先”和“品學兼優(yōu)”的意思。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第一題
1、復習音序查字法。
2、學生獨立查字典。
3、同桌交流、集體核對。
二、第二題(略)
三、第三題
1、理解“同意”的意思就是贊同別人的意見和看法。
2、看看“要求、學校、看法、主張”四個詞語是不是都是表示意見、看法的,從而排除“學校”一詞。
3、用同樣的方法完成題目。
四、第四題
1、嘗試練習。用自己認為意思相同的詞,代替句中帶點的詞。
2、讀一讀句子。看意思是否有所變化。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二、第六題
1、分析兩句格言的異同。
2、前后兩部分的內(nèi)容。前部分:生活常識打比方。后部分:要說明的道理。
3、說說兩句格言的意思,讀讀,背背。
三、第七題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獨立閱讀短文,完成文后的習題。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6
教學要求:
1、語文與生活:學習歇后語,了解其中所包含的故事。生活中處處留心注意積累,學以致用。
2、誦讀與積累,激勵學生從小養(yǎng)成觀察習慣。
3、寫好鋼筆字。
4、想想說說,訓練學生看圖說話能力。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難點:
語文與生活,想想說說。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歇后語并練習使用。
2、熟記有關(guān)觀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教學過程:
一、語文與生活
1、學習第一部分,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歇后語故事講給同學聽。
(1)自由讀5個歇后語。
(2)本題的歇后語前半部分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后半部分則是這個故事要告訴人們的意思,而且往往還有深層次的意義。
(3)交流你所知道的歇后語小故事,思考:從這些小故事中你又明白了什么?
(4)再讀歇后語,了解前后兩部分之間的關(guān)系,體會歇后語的特點。
2、學習第二部分,試用歇后語填空。
(1)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再讀5個歇后語,想想它們的意思。
(3)仔細讀句子,嘗試在空白處填上最恰當?shù)男笳Z。
(4)交流。
(5)再讀填寫完整的句子,體會歇后語的句子中的作用。
3、學習第三部分。
(1)審題,明確要求。
(2)平時生活與課外學習中,你還見過哪些歇后語,說給大家聽聽。
(3)你能用知道的歇后語說一句話嗎?師生共同評議。
二、誦讀與積累
1、審題,明確要求。
2、自由練讀句子,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試讀,正音。
4、繼續(xù)練說,這三則名人名言告訴我們什么呢?
5、熟讀成誦。
6、練習背誦。
7、你能聯(lián)系具體事例說說你對這三則名人名言的理解嗎?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2、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寫好好鋼筆字
1、審題,明確要求。
2、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裝滿昆蟲的布衣袋》。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行款與格式,體會字休結(jié)構(gòu)的勻稱。
4、重點指導筆畫較多的漢字,著重體會它們的提筆,運筆以及結(jié)構(gòu)安排。
5、練習描紅仿寫,要求一氣呵成,不涂不描。
二、學寫毛筆字
1、審題,明確本次練寫偏旁為“四點底”、“心字底”。
2、指導寫“四點底”。
“四點底”的四點,第一點為左點,稍向左斜,后三點都為右點,最后一點要長一些,四點之間距離等守則,比上面的部首稍寬,以托住上面的字。
3、指導寫“心字底”。
4、學生臨摹,教師巡視指導。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想想說說,訓練學生看圖想象說話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自己讀題,觀察書上的漫畫。
2、指名講述本次練習的要求。
二、指導、練習
1、仔細看圖并思考:圖上有幾個人?他們在干什么?可以分別給他們?nèi)名字。
2、交流已有三幅畫的內(nèi)容。根據(jù)已有的三幅圖,可以給這組漫畫起個什么名字?
3、思考:這個小男孩拍下了什么鏡頭,他們?yōu)槭裁葱Φ们把龊蠛希莻小男孩還笑出了眼淚?
4、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想象的內(nèi)容。
5、集體交流,要求:
(1)想象合情合理。
(2)內(nèi)容健康向上。
(3)把內(nèi)容說清楚。
6、練習將四幅圖連貫地說給別人聽。
7、總結(jié)。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7
教學要求:
1、會辨別詞義和用法,同時區(qū)別開近字。
2、熟記8個成語和古詩《小池》。
3、正確、美觀地書寫鋼筆字。
4、學會鼓勵。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辨別詞義和用法。
2、開動腦筋編一則順口溜,幫助學生區(qū)別形近字。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部分
1、小芳正在調(diào)查有關(guān)噪聲的問題,她查到了一段有關(guān)噪聲的資料。
2、出示這段話。
3、自己讀一讀這段話,借助工具書把每個字的字音都讀準。
4、指名讀。
5、在文中畫出下題所提到的詞語。
二、教學第二部分
1、把這些詞所在的句子多讀幾遍。
2、首先我們來區(qū)別“需要”和“須要”。
(1)讀讀這兩個詞所在句子,并想想講了什么意思。
(2)指名讀句子,指名說意思,其他學生補充。
(3)比較一下,“需要”和“須要”有什么區(qū)別。
需要:是要求得到,一般與某個事物搭配。
須要:是一定要的意思,一般與“干什么”“怎么樣”搭配。
(4)你能用這兩個詞各說一句話嗎?
3、利用查工具書理解“頻率”、“分貝”的意思。
三、教學第三部分
1、你能幫助小芳編個順口溜嗎?
2、首先看這四個字,偏旁部首表示什么意思?
3、讀讀以前學過的順口溜,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
即字的偏旁與意思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
4、試著給其中一個字編順口溜。
5、小組合編。
6、匯報交流。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8個成語和古詩《小池》,理解其意思。
2、正確、美觀地書寫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二題
(一)教學成語
1、借助工具書,把字音讀準。
2、指名讀,正音,齊讀。
3、你理解了哪些成語的意思?這些成語都勾畫了什么?
4、做游戲。讓一個學生悄悄看一個成語,然后做動作,讓其他學生猜。
5、指導朗讀、背誦。
二、教學第三題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三個字。
2、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特點?寫時要注意什么?
3、小結(jié):
左右結(jié)構(gòu),且左窄右寬。左邊的“土、石、立”書寫時要小一點,位置都應(yīng)偏上一點,否則會覺得左肩耷拉著。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培養(yǎng)學會具有愛心、關(guān)心他人、鼓勵他人,使其產(chǎn)生信心和力量。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指名讀題。
2、明確此次口語交際練習的要求。
二、指導
1、讀讀書上出現(xiàn)的三個例子。
2、怎樣鼓勵?互相討論、交流。
3、指名說,其他學生評議。
4、分角色扮演。師生評議。
三、拓展
1、你在生活中遇到過什么不順心的事嗎?你是怎樣鼓勵自己的?
2、總結(jié)。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8
教材分析:
本次聯(lián)系安排了5個板塊,內(nèi)容包括看清筆順、寫好鉛筆字、學用字詞句,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等。學用字詞句和口語交際是訓練重點。
教學目標:
復習本單元所學生字,能按正確筆順書寫。能獨立分析田字格中的生字,正確進行描紅和仿影。能根據(jù)圖畫、聯(lián)系實際學習字詞句,懂得如何自我保護。讀讀背背“月份歌”。
教學重難點: 了解動物的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準備: 小黑板、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復習筆畫名稱,復習筆順。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識字1、2、3”,從中我們認識了不少漢字,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
二、復習基本筆畫。
1.小黑板出示筆畫。
ㄣㄧ一丿丶
2.學生自由說說筆畫的名稱。
3.指名說。齊說。
三、復習漢字,逐個說出筆順。
1.自學書上的筆順表。
(1)讀讀漢字。
(2)說說筆順。
2.逐個出示筆順,指名按順序說出漢字的筆順。
3.重點指導。
鳥:第四筆一筆寫成。
四:末筆為“一”。
水:右邊的“撇捺”為兩筆寫成。
四、寫好鉛筆字。
1.獨立分析范字,辨析字形的異同。
“八…‘太”“木”這三個字都有撇、捺這兩種筆畫,但高低不同。
2.指導寫字。
八:捺要高于撇,撇和捺之間要保留一定的距離,起筆都在左上格內(nèi)。
太:先寫一橫,在橫中線上方,再寫“人”字。與“八”不同,撇要高,撇和捺之間要連接,且相交在豎中線上。點在豎中線左側(cè)。
木:豎在豎中線上,撇和捺起筆同高且相連。
3.學生描紅,仿影。教師巡回指導。
作業(yè)設(shè)計:復習生字筆順
板書設(shè)計:
練習1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練習1中的學用字詞句、讀讀背背等內(nèi)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揭題。
繼續(xù)學習“練習1”的內(nèi)容。
二、學用字詞句。
1.看圖,說說書上畫了哪幾種動物?(投影出示圖片:烏龜山羊刺猬烏賊。)
(1)自己讀讀圖下的漢字,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
(2)指名讀動物的名稱。
2.說說動物遇到危險時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1)看拼音讀句子,說說烏龜遇到危險時是怎樣保護自己的?為什么要把頭和腳縮進硬殼里?有什么好處?
(2)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平時的觀察來說一說山羊、刺猬、烏賊遇到危險時是怎樣做的?
(3)出示黑板題目。
山羊遇到危險時,就
刺猬遇到危險時,就
烏賊遇到危險時,就
(4)小組討論交流后,派代表口答題目。
(5)除了這幾種動物,你還知道哪些動物遇到危險時會怎么做?
(6)學生展開討論,相互交流補充。
3.說說自己遇到危險時,能用什么辦法保護自己?
(1)舉例:一天放學后,你一個人回家時,路上遇到一位陌生人,請你給他帶路,你會怎么做?
(2)分小組討論,說說用什么方法最合適?
(3)指名回答。
(4)再說說遇到另外一些危險情況時,該怎么做?
三、讀讀背背。
1.(投影出示月份歌。)學生自己拼讀。
2.指名讀。糾誤音。(注意讀準“四”和“十”。)
3.齊讀。
4.(投影出示拳頭圖。)請大家伸出左手,對照圖上的數(shù)字,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兒歌中說的“大”是拳頭的突出部分,“小”是拳頭的凹進部分。)
理解“大”和“小”:一年有12個月,但每個月的天數(shù)不同,有的有30天,有的有31天,有的只有28(29)天。只有30天的月份就是小月,如4、6、9、11月。有31天的就是大月,如1、3、5、7、8、10、12月。2月例外,只有28(29)天,稱為平月。
5.在初步理解的基礎(chǔ)上,再次讀讀月份歌。
作業(yè)設(shè)計:
背誦“讀讀背背”中的內(nèi)容。
板書設(shè)計:
一月大,二月平,
三月大,四月小,
五月大,六月小,
七月大,八月大,
九月小,十月大,
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課后反思:
口語交際:自我介紹
教材分析:
本題配有一幅彩圖,畫的是一位同學在教室里面對全班同學作自我介紹。“自我介紹”就是把自己的有關(guān)的情況告訴別人。
教學目標:
在口語交際中,表情舉止要大方,說話聲音要響亮,口齒要清楚。在表述過程中,通過多方評價,培養(yǎng)學生敢于表達、樂于表達的能力。學會尊重他人、傾聽不同的聲音。
教學構(gòu)想:
“自我介紹”是一年級學生第一次接受的口語訓練。如何鼓勵學生大膽地到講臺前當眾說話?如何讓每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如何讓學生在敢于表達、學會表達的同時學會尊重他人、傾聽不同的聲音?本課在設(shè)計上著力從這三方面下功夫。通過交流曾用名、學名和自己想起的名字,盡力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樂于表達的空間,與此同時也提供給學生說話時的一個例式,讓學生學會表達。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同桌交流、小組交流等形式l盡力創(chuàng)設(shè)一個生生互動的學習環(huán)境。
教學準備:
了解自己剛出生時的名字是什么?為什么起這個名字?了解自己現(xiàn)在的名字是誰起的?為什么起這個名字?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個人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又是怎么變的?你想讓同學、老師了解你嗎?今天我們就從名字開始,向全班同學作一下自我介紹,好嗎?(板書:自我介紹。)
二、交流曾用名。
名字是變化的,有的同學剛出生時和進學校時的名字往往是不一樣的,你們能相互介紹一下嗎?如果剛出生時和進校讀書時的名字是一樣的話,你可以認真地傾聽別人介紹。
1.剛出生那會兒,全家人叫我——,那是因為——。(同桌相互交流。)
2.為了讓同學了解你,你在介紹的時候要做到什么?(大膽,口齒清楚。) 為了更好地了解別人,我們應(yīng)該怎樣尊重別人?(認真傾聽,眼睛看著作介紹的同學,身體坐端正。)
3.指名回答,教師給予畫龍點睛式的評價。
三、交流學名。
名字雖然是可以變化的,但上學后所叫的名字往往又是固定的。
1.上學了,大家管你叫什么?為什么叫那個名字,你能談?wù)剢?
2.在小組內(nèi)介紹一下自己,好嗎?說完后,大家評一評,推選一名代表在班內(nèi)交流。(教師巡視,及時給予指導。)
3.組內(nèi)代表在班中交流,教師捕捉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
四、交流自己想給自己起什么名字。
不管是剛出生時的名字,還是上學時的名字,往往是長輩給你們起的,其中包含著很多很多的希望。假如要你自己給自己起名字,你想給自己起什么名字?
1.自己練習說。
2.指名回答,教師適時點評。
五、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從名字開始進行了自我介紹,通過這樣的介紹,相信大家相互之間一定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板書設(shè)計:
自我介紹
自己叫什么名字?
今年幾歲?
自己的名字是誰給起的?
為什么起這個名字?
課后反思: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9
教學要求:
1.學習猜字謎、創(chuàng)作字謎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2.通過誦讀積累知識和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3.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
4.學會請別人幫忙,合理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重點:誦讀與賞析、口語交際
教學準備:師幻燈片(謎語等)
生朗讀“誦讀與賞析”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學習猜字謎、創(chuàng)作字謎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通過誦讀積累知識和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練習1二、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第一部分
(1)出示燈謎,讓學生說說這是什么?謎面是什么?
(2)請學生根據(jù)出示的謎語各猜一個字,告訴學生:猜字的謎語叫字謎。
(3)學生猜謎。(注意猜的過程和方法)
(4)交流答案。看誰猜的對,猜的快。(弟 堯 貓 臭)(5)學生說說各自猜的方法,教師總結(jié)。
2、第二部分
(1)教師在總結(jié)學生猜的方法的基礎(chǔ)上提問:字謎是怎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
(2)學生根據(jù)各自猜的方法再次考慮后回答小結(jié):第一則是運用了形象化的描述;第二則是用了“轉(zhuǎn)轉(zhuǎn)盤”的方法,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義的造字規(guī)律;第三、四則,都是一半描寫字形,一半影射字義。
(3)鼓勵學生用以上的方法創(chuàng)作字謎。(可用書上提供的字,也可以自己選)
3、第三部分
(1)同桌之間交流各自創(chuàng)作的字謎,互相提意見。(什么方法? 形象嗎? )
(2)猜謎。(班級)并說說創(chuàng)作所用的方法,給予表揚和鼓勵。三、第二題(誦讀與欣賞)
1、誦讀
(1)自由朗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
(2)指名讀,相機正音。
(3)學生朗讀課文,做到熟讀成誦。
(4)在熟讀成誦的情況下,想象一下作者所描繪的情景。
(5)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2、欣賞
(1)引導學生根據(jù)經(jīng)驗想象文中的感情和景色。(結(jié)合課后的作文閱讀)
(2)引導學生找出篇中自己體會最深的一句或幾句話,想一想,說一說:(春天來了,大地受到春雨的滋潤,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以及人們的欣喜。)
(3)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對春天的絲絲小雨感受來說說自己讀了后的體會。(激發(fā)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想象,學習和欣賞把感情融入到景物描寫中去的方法)
四、作業(yè):1、課堂:寫下自己創(chuàng)作的字謎。
2、課后:背誦《絲絲小雨》 再創(chuàng)作字謎競猜。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用鋼筆描紅,注意整體布局;學會請別人幫忙,合理使用禮貌用語。
一、猜字謎 學生創(chuàng)作的字謎進行競猜。
二、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早》。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讓學生說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5)教師重點指導“魯迅、遲到、事事”等詞和整體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注意起筆、運筆和收筆)
(2)教師根據(jù)描紅情況及時小結(jié)。
(3)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寫得有進步的。
(2)對寫得不好的,進行糾正。
三、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啟發(fā)談話:當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一些麻煩,碰到一些困難時,如果得到別人的幫助,那么,這些困難和麻煩就不算什么了。 那請別人幫忙時,你該怎樣說?別人請你幫忙時,你該怎樣說?
(2)指名讀,指明這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讀一讀題中三種場合下所遇到的困難和麻煩。
(2)針對每一個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清楚每種場合遇到的困難和麻煩各是什么,在這種場合下應(yīng)該怎么向別人說清楚自己的要求,該用什么樣的禮貌用語。 (學生交流,教師板書:說清楚 話得體 有禮貌)
(3)分組分問題練說。(注意全過程中禮貌用語的使用)
(4)每組每個問題推薦代表講話,師生評議。
3、反饋
(1)指名上臺分角色(幫助者和被幫助者)表演。 (師生評議:有無達到“說清楚 話得體 有禮貌”的要求
(2)評議小結(jié)。
四、作業(yè) 1、課堂:寫鋼筆字。
2、課后:進行口語交際實踐
板書: 練習1
猜字謎 編字謎
口語交際——請你幫個忙
課前思考:
本次練習中安排的編字謎很是一項有趣的內(nèi)容。應(yīng)該說以前都是自己猜字謎,來個編字謎是對他們的理解字形字義以及運用語言能力的一次挑戰(zhàn)。如何有效開展這次活動,讓他們從例子出發(fā),小結(jié)方法,然后有序開展。文中介紹的方法有三種,想必每個孩子心中的造字方法都有側(cè)重,因此接下來的編字謎活動中只要說得順,說得合理,任其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
課前思考:
第一部分《語文與生活》是猜、編字謎,上學期學過猜、編物謎,字謎這比物謎難度是大。我想對于學生編寫的字謎,千萬不要簡單地以對錯來衡量,我覺得能編謎語如果能達到音、形、義的統(tǒng)一,當然是上佳謎語,但是對學生來說,可以分層要求。對這樣的題目,可以給給學生按編的確切程度打星。
如果原有水平就不錯,我們可以打兩星、三星之類的,既表示肯定,也希望他們繼續(xù)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謎語。
第二部分《誦讀與欣賞》,要求學生讀出韻味,讀出感情,體會排比的韻律美,著重體會“總分結(jié)構(gòu)”。
第三部分《寫好鋼筆字》,讓學生知道,這段話選自《早》,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第四部分《口語交際》,要求學生知道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誰都會遇到一些麻煩,碰到一些困難的時候,請求別人幫忙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說清楚 話得體 有禮貌。也要讓學生學生思考清楚每種場合遇到的困難和麻煩各是什么,在這種場合下應(yīng)該怎么向別人說清楚自己的要求,該用什么樣的禮貌用語。
課前思考:
誦讀與欣賞《絲絲春雨》,語言非常精致。讀著讀著,陶醉其中。如“張開”“笑了”“醉了”“樂了”“染紅”“漂白”“描青”“繪綠”“聞到”等詞語,上課時要著重引導學生體會散文描繪的情境,想象春天來了,大地受到春雨的滋潤,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以及人們的欣喜。
對于口語交際是本次練習的重點,要求學生能夠?qū)W會在生活中遇到麻煩或困難時向別人請求幫助。求助時注意說話的語言和語調(diào),更要注意有禮貌,讓對方知道你需要得到他的幫助。要讓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生活中真正得到落實。
教學反思:
學生誦讀詩歌《春雨絲絲》,讀得很有感情。如何指導他們進行有效地欣賞,首先建立讓學生熟讀詩句的基礎(chǔ)上,讓他們初步交流詩歌的意境,以及交流詩中特別吸引人的詩句。教學中由于語言文字有著的強大感染力、穿透性,使得學生一下子就被詩歌所吸引。于是紛紛將有所感知或領(lǐng)悟的詩句深情并茂地讀出來,讓自己和別人一飽耳福。誦讀和情感發(fā)展到這樣的基礎(chǔ)之后,我讓學生交流:你覺得詩中的哪些字詞用得特別好?很快學生扣住了那些有靈動之感的字眼進行交流,逐步體會到詩句的美妙。知道了這些關(guān)鍵字在詩歌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練習1·請你幫個忙》教學反思:
這是一項交際能力訓練,首先讓學生明確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麻煩或困難要想別人求助,訓練自己的交際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接著引導學生明確交際兩項要求,一是注意說話的語言和語調(diào),更要注意有禮貌;二是要讓對方知道你需要得到他的幫助。
學生明確要求,討論交流書上的三個事例。我尤其重視師生的評價,緊扣兩項要求評價某一學生交際能力。如第三項,一學生說“叔叔您好!麻煩您幫忙把球撈上來!”有學生評價:“需要幫助的內(nèi)容還不夠明確,況且叔叔在釣魚,別驚跑了魚兒。”那位學生聽了同學的評價后,再發(fā)言:“首先,應(yīng)該躡手躡腳地走過去,不要一群人大聲喧嘩,打擾人家釣魚。然后說,叔叔您好,打擾一下!我們不小心把秋踢進池塘里了,麻煩您幫忙撈上來!謝謝您了!”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能提高!最后再熱鬧感學生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shè)情景進行口語交際練。
教學反思:
學生對猜謎很感興趣,下面是學生編的謎語
1、一條狗真少有,頭上長著兩個口。(哭)
2、一個字,兩張口,下面還有一條狗。(哭)
3、一只小狗兩張嘴,見人就要流淚水(哭)
4、一人靠在木頭旁。(休)
5、人在樹旁好歇息(休)
6、有眼看得準,有火光照人,有金鉆勁大,有口咬得緊。(盯、燈、釘、叮)
7、想看東西卻沒有眼睛,有燈無法點燃,是釘子卻不是金屬,想給些叮囑卻沒有話說。
(盯、燈、釘、叮)(謎底是“丁”)
8、有目能看,有火就明,有鐵就堅,有口能說。(丁)
9、 反手上籃(筆)
10、人人反手畫點(筆)
11、疊羅漢(眾)
12、二人抬轎 (眾)
13、你、我、他(眾)
字謎的編寫方法非常多,我想,編者的目的不是培養(yǎng)出編謎高手,而是在編謎、猜謎的過程中了解到漢字的妙處,享受學習的樂趣。另外,教材上幾種編寫謎語的方法也是學生容易模仿的,我們可以以此作重點訓練,至于其它方法,可以適當滲透,但不要急于一股腦地灌輸給孩子,最怕導致結(jié)果學得暈頭轉(zhuǎn)向,樂趣全無。
誦讀與欣賞《絲絲春雨》,學生能用朗讀表達出對春天的贊美,特別是能抓住關(guān)鍵詞語、句子說出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口語交際《請你幫個忙》,讓學生通過個這個訓練,知道了自己請別人幫助時,應(yīng)該如何做,并且掌握了一些說話的技巧。在課堂是我推薦學生去看看劉庸的《把話說到心窩里》,掌握一些說話技巧,將來受益匪淺。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能按順序填寫漢語拼音的大寫字母。
2、能正確拼讀音節(jié)寫漢字,了解“名詞組合”式的構(gòu)成。
3、縮寫、仿寫句子,能把句子補充句子。
4、能抓住關(guān)鍵詞句讀懂短文。
二、教學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能正確拼讀音節(jié)寫漢字,了解“四字并列”的構(gòu)詞法。
2、縮寫、仿寫句子,能把句子補充句子。
教學過程:
一、字詞部分:
1 讀拼音,寫詞語。
(1)出示,自由拼讀,指名認讀。
(2)獨立完成,巡視,集體校對。
2、讀讀寫寫。
(1)自由認讀。指名讀。
(2)觀察詞語在構(gòu)成上有什么特點。
可稍舉一例提示。
(3)在書本上抄寫一遍。
二、句子部分:
1、自由完成書本第4、5、6題。
2、縮寫句子:
(1)學生試說答案。
(2)教師歸納縮寫要點。
3、補充句子:
(1)回顧完整句子的構(gòu)成。
(2)指名說說題中各題所缺的部分。并補充完整。
4、仿寫句子:
(1)說說“不但……而且……”句式填寫時的特點。
(2)校對。
第2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能按順序填寫漢語拼音的大寫字母。
2、能抓住關(guān)鍵詞句讀懂短文。
教學過程:
1、能按順序填寫漢語拼音的大寫字母。
(1)完成第1題。
(2)記憶。在書本上再抄一遍。
2、能抓住關(guān)鍵詞句讀懂短文。
(1)自學短文,回答問題。
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短文的意思的。
(2)回顧本單元的《學習提示》。
(找出關(guān)鍵句理解整段話的意思)
用本單元學過的方法再讀一遍短文。
(3)回答問題:
短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擅長”是什么意思?哪幾個句子最能說明齊白石擅長畫嚇?
(4)自由朗讀短文,想想作者是怎樣把“齊白石擅長畫蝦”寫具體的。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11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 在生活實踐中學習生字詞,建立圖象與詞語之間的關(guān)系,引導學生走上生活實踐中學習使用語文的道路。
2. 積累成語、兒歌。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出示掛圖)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2.學生說一樣詞語,師就出示一組詞語卡片。
3. 反復抽卡片讀音。
4. 去掉拼音讀詞。
5. 你們都學會了嗎?下面教師考考大家,你們能把詞卡貼在圖上相應(yīng)的地方嗎?
6. 指名上來貼,齊讀詞卡。
7. 說說看,你的臥室擺放了哪些東西?
二、教學第二題
1.(出示掛圖)你看到圖上畫了什么?
2.是呀,山野上長滿了樹木,綠葉一大片一大片的,我們就說——(出示卡片:“漫山遍野,綠樹成蔭”。
3.這么多的樹都是經(jīng)過很長時間,由一棵棵小樹長成這樣根深葉茂的大樹的。
4. 你能讀出這種茂盛的感覺嗎?指導有感情讀詞。
5. 誰能用其中的一個成語造句?
6. 學完了這四個成語,我們再來學學下面一首兒歌:自讀兒歌。
7. 讀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8. 指導朗讀、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在生活實踐中學語文。
2. 學寫鉛筆字,認識“走之底”的寫法。
教具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
1. 你們喜歡體育比賽嗎?是什么?你們喜歡哪些體育明星呢?
2. 帶來照片嗎?我們班今天就來搞個“小小體育窗”的展覽,把你們帶來的照片貼在展覽板上,再介紹一下。
3. 誰來當當這次展覽的主持人呢?
4. 自己在下面可以準備一下,同座位可以相互說說,補充一下。
5. 請班上能力強的一位學生上來當主持人,在他的穿針引線下,學生依次上來介紹,師生共同評議。
6. 師總結(jié)。
二、教學第四題
1. 指名讀題。
2. 這三個字有什么相同之處?
3. 那么怎么寫好走之兒呢?可發(fā)認真觀察一下。
4. 師講解“走之兒”怎么寫好。
5. 師范寫生字,生描紅、仿寫。
6. 反饋檢查。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口語交際訓練:讓學生學會向別人介紹自己參加過的活動。
教具:教學掛圖
一、導入
1.(出示掛圖)圖上畫了哪一天的事情?小朋友說了哪些活動?他們的表情怎樣?
2.引導學生回想學校的活動。
二、指導學生練說
1. 先說好第一句話。
2. 指導練說活動的內(nèi)容。
3. 學生自由練說。
4. 指名說,師生評議。
5. 同座練說,再指名說。
6. 指名連說,再指名說。
三、指導學生說一句表示喜歡這一次活動的話。
四、表揚說得好的同學。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12
教學內(nèi)容
練習5(第一課時)
課 型
練習
教
學
目
標
1、能正確書寫“冰、刺、梅”等22個字。
2、區(qū)別形近字,并會組詞。熟記成語,讀背《蠟梅花》。
3、寫好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仿寫時既要準確,又要美觀。
4、觀察圖畫,展開想象,會用幾句連貫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愿望。
教學重點
熟記成語,讀背兒歌。
教學難點
訓練學生辨析能力和讀背能力。
教法學法
指導、比較、合作、練習
教 具
教 學 過 程
教師的具體引導步驟與方法
學生主體活動與思路
一、教學第一題:看清筆順
1、指導學生審題。
(1) 講解題目要求。
(2)在黑板上按正確的筆順范寫“冰、刺、梅、蛇”等22個字。
2、輕聲讀這些字,請學生在練習本上寫這些字,不時地在行間巡視。
3、要求學生作練習。
(1) 出示寫有練習1上這些字的卡片,集體練讀。
(2) 請學生上黑板試寫第一組字和第二組字。
4、檢查學生掌握情況。
(1) 請學生合上課本,聽寫本練習的22個字。
(2) 展示聽寫得好的同學的練習本,表揚好的同學。
1、審題,理解題意。
(1) 聽老師講解題目的要求。
(2) 認真觀察老師書寫的筆順。
2、在練習本上練習寫這些字,有困難的及時求助。
3、按老師要求作練習。
(1)_看卡片,全班同學集體練讀生字。
(3) 積極地在黑板上試寫生字,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練寫。
4、作練習,檢查學習效果。
(1) 在練習本上默寫老師聽寫的生字。
(2) 觀看寫得好的同學的練習本。
資源內(nèi)容:
二、教學第二題:學用字詞句
1、 范讀課題,請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更進一步
2、 范讀這組詞和兒歌。.
3、 指導學生背誦兒歌。
4、 指導學生為兒歌配畫。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鉛筆字
1、指導學生審題。
2、出示生字卡片“翠、蒼、家”,請學生認讀,要求學生比較這三個字的音形義并給這些字組詞。
3、指導學生練習書寫這三個字。
4、檢查學生掌握情況。
1、 聽老師讀題,思考題意。
2、 聽老師范讀詞語“大江、紅花、天空、長虹”和兒歌。
3、 按老師要求背誦兒歌。
4、 發(fā)揮想象為兒歌配畫。
1、聽老師審題,理解題意。
2、在老師指導下觀察這些字的音形義并組詞。
3、按老師要求書寫生字。
4、自我檢查書寫情況。
板書設(shè)計
練習5
工-----江 紅 空 虹
(大江) (紅花) (天空) (長虹)
教
學
反
思
資源內(nèi)容:
教學內(nèi)容
練習5 (第二課時)
課 型
教
學
目
標
教學重點
看圖說話,訓練學生觀察、表達、想象能力。
教學難點
能使小朋友從小就樹立遠大的理想,并為之而努力。
教法學法
點撥、觀察、討論,評議
教 具
教 學 過 程
教師的具體引導步驟與方法
學生主體活動與思路
一、教學第四題:讀讀背背
1、指導學生審題。
2、范讀課文后要求學生自由朗讀。
3、要求學生朗讀成語,并解釋“滴水成冰”、“鵝毛大雪”“雪兆豐年”這四條成語的意思 。
4、指導學習《蠟梅花》。
(1) 讓學生借助拼音試讀古詩。
(2) 指名學生試讀。
(3) 范讀《蠟梅花》
(4)結(jié)合插圖講解《蠟梅花》這首詩的意思。
1、聽老師審題,理解題意。
2、聽老師范讀課文,再自由朗讀。
3、聽老師對成語的解釋,理解這四條成語的意思。
4、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古詩《蠟梅花》。
資源內(nèi)容:
二、學習第五題:做做寫寫
1、引導學生讀題。
2、出示插圖,提問 :這幅畫上有哪些蔬菜?你跟媽媽去買菜,媽媽買了什么?
3、引導學生同桌交流。
4、引導學生全班交流,學生評議。
三、學習第六題:口語交際
1、引導學生自己讀題。
2、提問:你長大了想做什么工作?為什么?
3、引導學生小組交流。
4、抽生在全班交流,學生評議。
1、聽老師讀題,理解題意。
2、仔細看插圖,回答:這上面有茄子、土豆、白菜、黃花菜等。互相交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學生交流,評議。
1、自主讀題,理解題意。
2、思考、互相交流,表明自己的理想和見解。
3、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評議。
板書設(shè)計
口語交際
我的理想
1、我長大想做什么工作?
2、 為什么?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13
之一
佚名
一、教學目標 :
1、初步學會用確定難查字部首的方法查字典;能正確拼讀音節(jié),根據(jù)音節(jié)寫出學過的詞語;能很據(jù)意思寫出學過的成語。
2、能仿照例句改寫句子,使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具體;能用“各式各樣”、“仍然”造句。
3、能用看題目推想文章內(nèi)容的方法讀懂短文。
二、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完成1—3題
第2課時:完成4—6題
三、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1、查字典。
(1)讀懂題目的提示語,明確三種方法。
查起筆。
查中間。
查本身。
(2)指導學生按第(1)題括號中的部首查字典,然后討論歸類。
(3)運用上述方法確定第(2)題中8個生字的部首,然后查字典,在括號里注上拼音。
(4)檢查反饋。
2、看拼音寫漢字。
3、理解成語。
(1)讀懂意思。
(2)回想成語。
第二課時
1、照樣子改寫句子。
(1)指導讀例句,
把“很急”改成“急得怎么樣”。
(2)改寫。
2、造句。
○學會變換句式。
○把句子盡可能寫具體。
3、閱讀。
(1)讀懂題目的提示語。
(2)讀短文。思考短文后的兩個問題。
(3)回答問題。
看清題目,是“爭論的結(jié)果”。
(4)明白了什么?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14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 鞏固字詞,潛移默化地認識擬聲詞。
2. 初步掌握形聲字的一些構(gòu)字規(guī)律。懂得開旁表示人或動物的發(fā)聲與口有關(guān)。
3. 把句子補充完整,朗讀句子培養(yǎng)語感。
教學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審題
二、指導
1. 出示掛圖:小雞圖
⑴這是什么?它在干什么?
⑵它是怎么叫的?你能學學嗎?
⑶出示:咕咕咕,齊讀詞語。
2.出示掛圖:小鴨
⑴這是什么小動物?它在干什么?
⑵它是怎么叫的呢?你能學學嗎?
⑶出示:嘰嘰嘰
⑷指讀,齊讀詞語。
3.出示掛圖:小貓
⑴這是誰?它在干什么?它好像在說些什么呢?
⑵它的叫聲是什么?
⑶出示?喵喵喵,齊讀詞語。
4.出示掛圖:青蛙圖
⑴這是什么?它在干什么?
⑵它是怎么叫的?你能學學嗎?
⑶出示:呱呱呱,齊讀詞語。
5.出示:咕咕咕、嘰嘰嘰、喵喵喵、呱呱呱。
⑴指讀,開火車讀。
⑵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為什么表示動物叫聲的字多是口字旁?小結(jié)形旁表義。
⑶你還能找出一些口字旁的字嗎?
6.出示:小雞一邊叫,一邊找蟲子。
⑴誰會填一填?
⑵做做書上的其它題。
⑶出示:小狗地叫著,好像在歡迎我回家。地叫著,好像在歡迎我回家。地叫著,。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熟背成語,積累成語。
2. 熟背古詩《鵝》,增加語言積累。
3. 學寫鉛筆字,認識先上后下的筆順規(guī)則。
教具:掛圖、成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教學成語
1. 審題。
2. 自讀成語,把成語中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
3. 通過讀成語,你知道哪些成語的意思?師進行補充。
4. 出示掛圖:圖上畫了誰?他們在干什么?
你能把這幅圖的意思說給大家聽一聽嗎?盡量用上我們才學的這四個成語。
⑴同座位互說。
⑵指名說,評議。
5. 開火車讀成語,齊讀成語。
6. 指導背誦。
⑴自背,同座位互背。
⑵指名背,齊背。
二、教學古詩《鵝》
1. 自己借助拼音把詩讀一讀。
2. 出示掛圖:對照圖,再讀一讀詩,邊讀邊想象讀中的鵝的樣子。
3. 指名讀。
4. 指說說詩句的意思。
5. 寫得多么有趣!我們一起把這鵝的可愛讀出來。
6. 指導背誦。
⑴自背,同座位互背。
⑵指名背,評議。
⑶齊背。
三、教學生字
1. 審題
2. 認清3個生字,說說書寫順序。
3. 這3個字在書寫順序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4. 教師范寫。
5. 生仿寫,師巡視指導。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觀察圖畫,根據(jù)問題說幾句連貫的話,學會道歉。
教具:掛圖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 揭題。
2. 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要求。
二、指導第1幅圖
1.(出示掛圖)指導學生仔細看圖,初步理解圖意。
⑴圖上有幾個?他們在干什么?他們會說些什么?
⑵指名說。
⑶再次看圖,分步細說。
2.分角色扮演第1幅圖的內(nèi)容。
⑴指名上來表演。
⑵你們對表演的同學滿意嗎?怎樣說才會令人滿意?
⑶生在評議的同時,相機讓他們表演。
3. 小結(jié)。
通過討論,同學們學會了如何道歉,道歉要及時,要有誠意,有禮貌,還要知錯就改。
三、練習反饋
1. 依照以上步驟,指導學生說另處三幅圖。
2. 任意選一幅圖用幾句連貫的話說一說。
3. 指名說,互相說。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15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
2、找出詞語中用錯的字,并加以改正。
3、讀句子,畫出括號里用得不恰當?shù)脑~。
4、在句子中填上恰當?shù)年P(guān)聯(lián)詞語。
5、熟記12個成語。
6、讀背《示兒》這首詩。
7、說話:學會解釋。
8、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朗讀第一句話。
(2)要求學生觀察字的行款、間距和標點的位置。
(3)這些字你認為有哪些在書寫時應(yīng)引起注意?
(4)教師重點指導書寫“生”、“之”兩個字。“生”字筆順在這里變成了:,卜個牛生。
3.練習。
(1) 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及時了解書寫情況)
(2)根據(jù)描紅情況,教師小結(jié),再讓學生仿寫。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引導學生弄清楚題目的具體要求。
(先找出詞語中用錯的字,再把正確的字寫在括號里)
2.指導。
(1)指名讀第一行的兩個詞語,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并用筆把用錯的字找出來,在下面畫上橫線。
(2)想一想:是什么原因把“安”錯用成“按”,把“墾”錯用成“懇”的?
(引導學生從音、形、義這三個角度來思考,分析錯因,提高辨析能力)
用同樣的方法指導學生找出第二行的詞語中用錯的字,并進行正誤比較,分析病因。
3.練習。
(1)讓學生把每個詞語中用錯的字改正過來,填寫在括號里。
(2)填好之后,再認真地讀一讀,想一想用錯的原因。
4.反饋。
(1)請兩名學生上黑板板演(每人一行),看他們能否正確地修改出用錯的字。
(2)同桌互相校對。
(3)指出全班存在的一些共性的問題,并適當?shù)卦黾右恍└腻e字訓練。
參考答案:
笆裝機器(安) 開墾荒地(墾)
刻服困難(克) 欣嘗音樂(賞)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引導學生弄清楚本題的要求。
(一是讀句子,弄明白句子的大概意思;二是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在括號里選擇一個符合句子要求的詞,然后畫去那個不恰當?shù)脑~)
2.指導。
(1)出示第一句話。
①“夸獎”是什么意思?(稱贊) ‘‘炫耀’’是什么意思?(夸耀自己,認為自己了不起)
②“夸獎”與“炫耀”有什么區(qū)別?
③請把這兩個詞分別放到句子中讀一讀,仔細體會一下,看哪個詞比較符合句子的意思。
用同樣的方法指導練習第二、三句話。
3.練習。
(1)讓學生把每句話中括號里的不恰當?shù)脑~畫去。
(2)仔細讀句子,體會選擇的詞是否符合句子的要求。
4.反饋。
(1)指名逐句回答。
(2)同桌互查練習情況。
(3)齊讀,完成練習后的三句話。
參考答案:
(1)孔雀展開大尾巴,(夸獎炫耀)自己的美麗。
(2)媽媽對我的關(guān)心真是(無所不至無微不至)。
(3)我一定牢牢地記住老師的諄諄(教導教訓)。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是什么。
2.指導。
(1)出示第(1)小題。
①請學生自由讀句子,仔細地體會前后兩個分句之間的聯(lián)系。
②想一想,這兩個分句之間可以用什么關(guān)聯(lián)詞語來連接。
(這兩個分句之間既可以用“無論……都……”又可以用“不管……總……”來連接)
③讓學生把關(guān)聯(lián)詞語放到句子中去,仔細地讀一讀,揣摩體會所用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是否恰當。
用同樣的方法教學第(2)小題。
3.練習。
(1)讓學生根據(jù)前后兩個分句之間的聯(lián)系,在括號里填上恰當?shù)年P(guān)聯(lián)詞語。
(2)填好后認真地讀一讀句子,仔細體會所填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是否恰當。
4.反饋。
(1)同桌互相檢查填寫情況。
(2)指名逐句回答。
(3)齊讀這兩句話。
(4)指出全班存在的共性問題,并適當增加一些矯正性訓練。
參考答案:
(1)“無論……都……”或“不管……總……”
(2) 盡管……還是……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4)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條成語的意思:
赴湯蹈火:湯,開水。蹈,踩。形容不避艱險,奮勇向前。
叱咤風云:叱咤,怒喝。一聲怒喝就使風云變色,形容聲勢威力極大。
卓爾不群:卓爾,超出——般的樣子。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樣。
超出尋常,與眾不同。
3.練習。
(1)自由讀。
(2)同桌互相練背。
4.反饋。
(1)指名試背。
(2)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告訴學生,這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一首詩。
(2) 請學生說說本題練習的要求。(一是朗讀,二是背誦)
2.指導。
(1)讓學生小聲地、自由地練讀,要求讀通,讀順,讀正確。
(2)指名試讀,教師注意糾正字音。
(3)教師范讀。
(4)讓學生試說詩的大意。
(5)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體會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引導學生從詩句中體會詩人渴望收復失地、統(tǒng)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熱情)
(6)指導學生朗讀。(要引導學生讀出詩的節(jié)奏和韻腳)
死去/元知/萬事窒,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3.練習。
(1)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自由練讀。
(2)指名讀、齊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試背、全班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指名背,表揚當堂能背誦出來的學生)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具體訓練要求。
2.指導。
(1)啟發(fā)談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會被別人誤會。這時你是忍氣吞聲,還是適當?shù)刈鲂┙忉屇?面對別人的誤會,我們應(yīng)該如何解釋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會做解釋。
(2)讓學生自讀第1自然段,弄清楚做解釋要注意的問題。
(引導學生注意解釋時要態(tài)度誠懇,心平氣和地把事情的原委說清楚)
(3)讓學生從題中提供的三種情況中,任意選擇一種,認真閱讀,領(lǐng)會,并要想清楚以下的一些問題:
①向誰解釋?
②解釋什么?
③怎樣解釋?
3.練習。
(1)讓學生組織好語言,低聲試說。
(2)讓學生同桌互相練說,教師巡回指導。
4.反饋。
(1)指名當眾演練。
(2)師生共同評議。(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議:
①說話的語氣和態(tài)度是否得體;②說話是否通順連貫;③聲音是否響亮,速度是否適當)
(3)讓學生根據(jù)評議的情況修正完善自己的說話內(nèi)容和方式。
二、教學第八題(略)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16
之二
佚名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學寫毛筆字。
2、畫出句子中用錯的字,把正確地寫在括號里。
3、練習正確地搭配動賓結(jié)構(gòu)的詞組。
4、練習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為帶點的詞找反義詞。
5、熟記12條成語。
6、讀背李清照的詞《如夢令》。
7、搜集反映家鄉(xiāng)變化的資料,學寫導游詞,當眾自我介紹。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清題目,明確要求。
2、指導書寫。
(1)仔細觀察每一個字的行書特點。
(2)在自備本上練習基本筆畫,教師提示運筆方法。
(3)教師示范板演,要求學生注意觀察行書運筆的過程和特點。
(4)學生在自備本上練習上述幾個字。
3、學生按要求練習描紅。教師提示握筆的姿勢及坐姿。
4、反饋交流。將寫得好的字展示給大家看,指出存在的問題,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自己讀一讀練習的要求。
2、指導。
(1)小黑板出示題目,指名學生讀題,其余同學邊聽邊尋找句子中用錯的字。
(2)提出獨立做題的要求:查閱字典,尋找規(guī)律。
3、學生獨立做題,教師巡視輔導。
4、反饋交流。確定正確答案,將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來討論。
三、教學第三題
1、學生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先讓學生讀詞語,再集體讀兩遍。
(2)舉例分析,掌握規(guī)律。
(3)讓學生用“——”畫出表示某種行為或動作的詞,想一想:它們分別可以和哪個詞搭配?為什么?
3、獨立作業(yè) :用連線的方式將所列詞語兩兩搭配。
4、反饋交流。
5、課堂作業(yè) :將題2和題3按練習要求寫在課堂作業(yè) 本上。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讀題,想一想題目的要求。
2、指導。
(1)默讀題目。
(2)討論每小題中加點的詞各有哪些反義詞。
(3)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思考這里帶點的詞的反義詞該填什么。
3、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 ,在書上填寫。
4、反饋交流。學生匯報作業(yè) 的完成情況,反復讀讀填好的句子,最好背下來。
二、教學第五題
1、指名讀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
(2)指名讀、齊讀。
(3)說說這12條成語可以分成幾類。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
3、學生大聲自由練讀,同桌練習背誦。
4、反饋交流。
三、教學第六題
1、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們自己讀讀《如夢令》,把句子讀通順。
(2)啟發(fā)討論“如夢令”是什么。詞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3)教師范讀。
(4)學生自由輕聲試讀,邊讀邊想想詞的大意。
(5)讓學生嘗試著說說詞的大致內(nèi)容,教師結(jié)合重點詞語作適當點撥。
(6)教師講解后再次范讀。
3、自己練習朗讀,在充分練讀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練習背誦。
4、反饋交流。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指名讀,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講清介紹的范圍: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自然風光、名勝古跡、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礦產(chǎn)資源、民風民俗、民間故事……
(2)圍繞以上幾個方面,組織討論。
(3)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那么多的內(nèi)容,你打算選哪方面?通過什么渠道搜集資料?
(4)講清寫導游詞的要點:資料要翔實,條理要清楚。
3、練習。學生按要求練習寫導游詞,向小組的同學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
4、反饋交流。
(1)教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議。
(2)教師小結(jié)。
二、教學第八題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17
教學要求:
1、讀懂小芳和爸爸的對話,了解有關(guān)磁懸浮列車的知識,并為句子加標點。
2、學習用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同一種意思。
3、寫好鋼筆字,知道類似的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被包圍的部分要略伸出來一些。
4、熟記八個詞語和詩歌《真知》。
5、學習續(xù)編童話故事。
6、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處處留心、說說寫寫
教學準備:
磁懸浮列車的知識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處處留心
1、教學第一部分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爸爸帶小芳坐了一次磁懸浮列車,這可是小芳第一次坐磁懸浮列車呢!
(2)讓學生自由練習讀爸爸與小芳的對話。仔細分辨哪幾句是小芳說的,哪幾句是爸爸的回答,并判斷提示語的位置。
(3)請學生回憶:如何根據(jù)提示語的位置來加標點。
(4)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加標點的練習,教師巡視。
(5)全班集體訂正。
(6)學生默讀爸爸與小芳的對話,思考:通過和爸爸的交談,小芳對于磁懸浮列車有了哪些了解呢?請學生談?wù)劇?/p>
(7)以后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也要像小芳這樣多提幾個“為什么”
2、教學第二部分
(1)磁懸浮列車的速度極快了,每小時可以走400-500千米。
小芳第一次坐上磁懸浮列車,說了什么,又是怎么說的呢?請學生練習讀一讀小芳說的話,要讀出小芳興奮的心情。
(2)小芳的話突出了磁懸浮列車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車速快。思考:為了表現(xiàn)列車的快,還能怎么說?
(3)學生自由練說,教師巡視指導。
(4)全班交流。
第二課時
寫好鋼筆字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通過談話讓學生明確練字的重點。
2、指導。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啟、戴、氛”三個字。
(2)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這三個字的結(jié)構(gòu)和關(guān)鍵筆畫的書寫要求。在觀察比較的基礎(chǔ)上作出小結(jié):“啟、戴、氛”這三個字,都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
(3)示范書寫“啟“。提醒學生注意:寫這三個字時,既要注意被包圍的部分要略伸出外框些,又要注意字中的撇、斜鉤或橫斜鉤要寫得舒展些。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2)根據(jù)描紅情況,教師即時小結(jié),再讓學生仿寫。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
(2)對于寫得不夠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練習。
讀讀背背
1、熟記詞語。
(1)請學生說一說想怎樣學習詞語。
(2)請學生自主學習詞語。
(3)指名匯報學習成果,教師相機指導讀準字音,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意思,并體會每排兩個詞語再意義上的聯(lián)系。
淺嘗輒止:略微嘗試一下就停止。比喻學習或做事不肯下功夫,深入鉆研。
囫圇吞棗:把棗子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學習時生吞活剝,對所學的并不理解。
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閃而過的影子,比喻觀察不細,印象不深。
不甚了了:了了,了解,明白。不太了解,不太清楚。
天道酬勤:上天偏愛于勤奮的人們,付出的努力一定會得到回報。
熟能生巧:熟練了就能產(chǎn)生巧辦法,或找到竅門。
(4)學生練習朗讀和背誦。
2、背誦《真知》。
(1)出示詩歌內(nèi)容,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試讀,相機正音。
(3)理解詩句意思。
學生再讀。思考:在你的印象中真知是什么?我們要怎樣做才能獲取真知呢?
在小組內(nèi)談?wù)勛约簩υ娋涞睦斫猓⑻岢霾欢膯栴}。
全班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4)指導學生正確斷句,讀出節(jié)奏。
(5)指導學生朗讀全詩,并能正確、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背誦。
(6)課外拓展:課后搜集同樣有關(guān)真知地詩句或名人名言等。
第三課時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說說寫寫
1、審題
學生讀題,明確本次說說寫寫的具體要求。
2、指導。
(1)請學生講述原《狐貍和烏鴉》的故事,討論:烏鴉會上當,狐貍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
(2)想一想,當狐貍再次遇到叼著肉的烏鴉的時候會怎么做?
烏鴉又會怎么應(yīng)付呢?再想想,可能會有幾種結(jié)局呢?
(3)學生選擇一種自己覺得最合理的結(jié)局續(xù)編故事,分組練說,組員之間互相評議。
(4)每一組推薦代表到講臺上說,師生評議。
3、反饋。
同桌互相評改自己編寫的故事,再試說修改后的故事。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18
教學目標:
1. 仔細看圖,明白三個小伙伴以及三個小和尚的故事,然后再用幾句話寫下想法,不會寫的字可以查字典,最后議一議:三個小和尚應(yīng)該怎么做?
2. 照樣子,練習“晶、蒜、森”三個字。
3. 背熟八條成語和《明日歌》。
4. 選擇感興趣的主題辦一份手抄報,班級展覽并交流。
5. 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教學學用字詞句
1. 審題,明確練習要求
2. 指導:學生看兩組圖,說說它們的意思。
(1) 出示第二組圖,請學生仔細觀察,想想三個小和尚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結(jié)果怎么樣?
(2) 請學生講述三個小和尚的故事。
(3) 出示第一組圖,同桌談?wù)摚f說圖中的內(nèi)容,注意把故事的結(jié)果說清楚。
(4) 全班交流:你是喜歡“三個小伙伴”呢,還是喜歡“三個小和尚”,為什么?
教師相機指導,引導學生把話說清楚,理由說充分。
遇到學生說得精彩的字、詞、句,可請學生板書到黑板上,有選擇地帶領(lǐng)學生讀一讀,學生可自主積累。
3. 練習
(1) 指名說說讀了兩個小故事后的想法。
(2) 大家評議,學生各抒己見,只要有想法,說得有道理就行。
(3) 請學生用幾句話寫下自己的想法,不會寫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者詢問老師、同學。
(4) 請幾位學生讀自己寫的句子,師生共同評議,知道學生圍繞一個意思寫,發(fā)現(xiàn)學生寫得生動的句子或板書或表揚。
(5) 其他學生可與小伙伴交流,修改意思不明確的句子。
4. 議一議
(1) 請學生開動腦筋,展開豐富的想象,說說“三個小和尚”該怎么做才能讓廟里的水缸總是滿滿的。
(2) 合作伙伴之間先交流。
(3) 組織全般交流,師生、生生對話。
二.教學寫好鋼筆字
1. 審題
2. 指導
(1) 出示三個字:晶、蒜、森
(2) 請學生仔細觀察字形,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 出示:(書上)我的發(fā)現(xiàn):下半部分要寫得左小右大才好看。
3. 練習
(1) 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注意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
(2) 根據(jù)描紅情況,教師及時小結(jié),并選擇范寫,再讓學生仿寫。
4. 反饋
(1) 教師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
(2) 指出存在問題,糾正不美觀的字。
三.教學讀讀背背
1. 熟記成語。
(1) 請學生說說想怎樣怎樣學習成語。
(2) 請學生自主學習成語。
(3) 指名匯報學習成果,教師相機指導讀準字音,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成語的意思以及用法并歸類。(可以事先讓學生預習)
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黔驢技窮:比喻僅有的一點辦法也用完了。
歸類:來自語言故事,都告訴人民一個道理。
(4) 學生練習朗讀和背誦。
(5) 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2. 背誦《明日歌》
(1) 自由朗讀這首詩,談?wù)劯惺芑蛱岢霾欢膯栴}。
(2) 全般交流,明白這首詩的意思。
(3) 知道學生正確斷句,讀出節(jié)奏。
(4) 指導學生朗讀全詩,并能正確、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背誦。
(5) 課外拓展:可后收集表達同樣意思的詩或名言警句。
四.教學想想做做
1. 與學生談話。交流自己的愛好。
2. 明確學習任務(wù):辦一份手抄小報,請學生談?wù)劥蛩阍鯓愚k小報。
教師引導從選取主題、收集資料、編排設(shè)計、分工合作幾個方面談。
3. 學生自主選取主題,給小報取名。
4. 全班交流,指導抓住主題命名。
5. 自由組成編報小組,分工合作,自主辦報。
6. 學生完成后帶來,組織學生評議,準備辦一個小報展覽。
(1) 組織一個記者招待會,請各位同學拿出自己辦的小報,以推銷員的身份向大家推銷小報。:要求:把自己的特色說清楚。
(2) 師生共同參與欣賞、評議、可吸收優(yōu)點,也可以提出建議。
(3) 評選出銷量最好的前幾名小報,張貼在玻璃窗或板報上。
(4) 辦的不理想的,可再進行修改。
五.學寫毛筆字。
1. 出示學生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欣賞
2. 學生談感受
3. 審題
明確本次學的比畫:豎折撇、豎折折鉤
4. 指導
(1) 教師邊范寫邊講解豎折撇、豎折折鉤的書寫方法
(2) 學生練習、反饋。發(fā)現(xiàn)問題再指導
5.練習
(1) 學生再次臨摹,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 指導學生書寫“專、考”兩個字,注意豎折撇、豎折折鉤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及大小。
6.反饋
(1) 展示寫的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 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練習3》教學設(shè)計 篇19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認識、了解俗語,懂得具體俗語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搜集俗語。
2、誦讀積累十二個和中國傳統(tǒng)戲劇有關(guān)的詞語。
教學重點:誦讀積累十二個和中國傳統(tǒng)戲劇有關(guān)的詞語。
教學難點: 認識、了解俗語,懂得具體俗語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搜集俗語。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學生讀題,問:這句俗話是什么意思?
(2)學生根據(jù)自己在日常生活獲得的知識來回答?
(3)教師提問: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用的多不多?
2、教學第二部分
(1)學生讀五個俗語,看看各自是講什么的。
(2)師提問:這些俗語分布很廣,你們聽說過嗎?
(3)試著說出他們的意思。
3、教學第三部分
(1)教師由上一部分的教學到導入俗語的地域性。
(2)要求學生當堂回憶生活中的俗語。
(3)指名說一說。
(4)教師拓展: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注意發(fā)現(xiàn)和搜集俗語。把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養(yǎng)成時時學,處處學的好習慣。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積累)
1、誦讀詞語。
(1)出示詞語學生自由認讀。
(2)全班交流,教師示范讀,指導讀準子音。
(3)同位每條詞語的大概意思。
(4)學生練習說這些詞語的意思。
(5)通過讀講詞語故事,引導學生學習分類積累詞語。
(6)學生練習背誦。
2、積累反饋
(1)指名讀,集體練習讀
(2)集體一齊背誦,指名背。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
2、學習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
教學難點: 學習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
1、指導。
(1)指名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姥姥的剪紙》。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格式。
(4)讓學生說出哪些字與相連的字相差大
(5)教師重點指導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根據(jù)描紅情況及時小結(jié)。
(2)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訓練。
二、教學第五題。學習寫毛筆字
學寫毛筆字
1、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字
2、指導
(1)學生細心觀察著兩個筆畫比較簡單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方法
(3)學生初練,教師及時指導。
3、練習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學會在遇到被別人誤會的時候、冷靜、誠懇地解釋。
教學重點:學會在遇到被別人誤會的時候、冷靜、誠懇地解釋。
教學難點: 解釋時要態(tài)度誠懇,心平氣和,說明原委。
教學過程:
說話:學會做解釋
1、師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會被別人誤會。這時你可以適當做解釋。解釋時要態(tài)度誠懇,心平氣和,說明原委。碰到下面幾種情況,應(yīng)該怎樣做解釋呢?
2、每個學生任選一條認真讀題,做好演練準備。
3、提示學生想清這樣幾個問題:
(1)向誰解釋,注意稱呼和禮貌用語。
(2)解釋什么,這是說話的主體部分,要針對對方的誤會,說明原委。
(3)怎樣解釋,也就是解釋要注意方式方法,尋找適當時機。
(4)解釋時還要注意態(tài)度,要使對方愿意聽你解釋,以求得好的效果。
4、想好后先低聲練說。
5、同桌互說。
6、當眾演練,師生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