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口語交際《動腦筋解決問題》(通用5篇)
語文教案-口語交際《動腦筋解決問題》 篇1
第五冊口語交際《動腦筋解決問題》教案
一、導語
同學們,最近老師心里蘊釀一件大事,老師想成立一個金點子公司,你們愿意為老師的公司出主意想點子嗎?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請大家在小組內說說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哪些不方便的事情,并選出最感興趣的問題,一起分析原因,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2、全班匯報,互相評議。
三、課堂拓展
1、學生在小組內為自己的金點子設計推銷方案,一起把它推向市場。
2、學生即興表演。
四、教師總結。
語文教案-口語交際《動腦筋解決問題》 篇2
在最近這段時間的教學中,呈現了很多問題,我也在積極地去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心態。
第一個是有的學生數學基礎很差,非常簡單的推公式會卡在數學問題上,物理知識大體上沒有問題,但是只要呈現推公式的題就不會,剛開始會很仔細的去講數學的問題,隨著次數的增多,我也很氣憤,不知道怎么解決才好,便去請教指導老師,與老師交流后,我更深刻的理解了此刻學生處于的階段,因為初二大家剛接觸物理,上半學期計算上的問題很少,這學期的難度跨度很大,大家剛開始數學物理只是結合,很多學生不能很好的運用數學知識去解答物理問題,需要時間讓學生慢慢適應。
第二個問題是很多學生急于去做題,知識基礎打得不堅固,計算上的難題不會出問題,反而概念上的簡單問題有很多。我也發明了這種孩子很很簡單因為一個很小的問題被絆住,解題思路并不清晰。我思量了很久,也和物理組的其他實習教師還有指導老師進行了討論。指導老師先告訴我的是孩子好學是好事情,不能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后再來解決問題。最后我總結了大家的建議并開始改進講題的方式。不再直接把整個思路和答案教給學生,而是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的思路,用思路來代替直接的答案,并且通過提問側面的來檢測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學生是哪一部分的知識出了問題并適時提醒他們去仔細閱讀課本復習相關知識。
第三個問題是隨著教學的進行,從開始壓強到浮力的過程,知識的難度在慢慢加大,計算中用到的物理量越來越多,包括上一學期學到的密度,這一學期學到的壓強 重力 浮力 受力分析,上一次強調受力分析已經過去了將近半個月,學生們開始忽略這個力學問題中最重要的問題。很多孩子反饋題中的已知量越來越少,需要求的未知量越來越多,思路就很簡單亂。我認為問題出在學生學了知識,但是不會運用,碰到實實在在的題的時候無從下手,不知道從什么地方開始突破。請教了指導老師,也結合了我做學生的時候的經驗,總結出了大題的解決方案,從需要求的量入手,求它需要什么量,然后一句一句讀題,題上從來都沒有沒用的信息,一句一句一個點一個點推出中間信息,最后求出未知量。強調后大家的反饋情況有好轉。
最近一段時間的教學收獲很多,很開心與學生一起成長!
語文教案-口語交際《動腦筋解決問題》 篇3
設計說明
例5通過對現實數據的分析進行合理調整,尋找最佳方案才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因此,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及對現實數據的分析,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后組內交流思考過程,在比較中尋找最佳解題策略。
1.注重審題,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往往容易犯低級錯誤,沒有認真審題就稀里糊涂做題。比如例5情境圖就隱含著兩條數學信息,如果不認真整體觀察就很難發現,所以在教學中,要抓住這一契機,充分利用資源,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及觀察能力。
2.注重培養學生開放的思維和數學思考力。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學習中,學生要全員參與。這里的參與并不是簡單的行動上的參與,而是思維的參與。在本節課中,學生審清題意之后,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時間,等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再在小組內交流,不僅避免了合作學習流于形式,而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再隨波逐流。在交流中讓思維得到碰撞,在碰撞中提升數學思考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課堂活動卡
學生準備學情檢測卡
教學過程
⊙激趣引入,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中央3套有一檔娛樂節目叫《開門大吉》,大家知道嗎?課前,我們也來玩一把《開門大吉》考考大家的耳力,看看誰反應最快。
(播放歌曲伴奏)
預設
生:讓我們蕩起雙槳。
師:同學們猜得真準,《讓我們蕩起雙槳》是老師兒時流行的歌曲,幾十年來經久不衰。你知道這首歌描寫的是什么情景嗎?
預設
生:北海劃船。
師:大家想象一下,和風旭日,楊柳如茵,輕搖櫓槳,泛舟河中,這是多么愜意的事情呀!別光美,你知道嗎?這劃船里也有不少學問呢!今天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租船問題》。
(板書:租船問題)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現實生活的事例引出研究內容,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審視事物和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閱讀與理解
1.租船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在公園劃船都有一些具體要求,劃過船的學生一定是知道的。讓我們一起去公園看看。(打開教材10頁)瞧!這是班主任老師和她的學生在春游,你從這幅圖中,你能發現有關劃船的哪些數學信息?
生1:一共有32人,租小船24元,租大船30元。
生2:這幅圖中我還發現了隱含的數學信息:每條小船可以乘坐4人,每條大船可以乘坐6人。
生3: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租船最省錢。
⊙分析與解答
1.32人怎樣租船最省錢呢?下面就請同學們幫助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好嗎?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1)獨立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
(2)自己有了方案之后再在小組內交流,組長做好不同方案的記錄。
(3)整理方案之后準備全班交流。
2.派代表匯報:
小組1:我們小組是這樣想的:如果全租小船需要花192元。算式是32÷4=8(條),24×8=192(元)。
小組2:我們小組是這樣想的:如果全租大船需要花180元。算式是32÷6=5(條)……2(人),5+1=6(條),30×6=180(元)。全租大船比全租小船省錢,這個方案比較合理。
小組3:我們小組是這樣想的:合租大船和小船,可以租5條大船和1條小船,需要花30×5+24×1=174(元);也可以租4條大船和2條小船,需要花30×4+24×2=168(元)。
小組4:通過對比我們發現:租4條大船和2條小船是最省錢的方案。
語文教案-口語交際《動腦筋解決問題》 篇4
解決問題(找規律)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P88例5
教學目標:
1、能利用圖形重復排列的變化規律,首尾兼顧地觀察思考找出圍成一圈的圖形中缺少的圖形。
2、能掌握收集信息和問題、思考解答方法和檢驗解答結果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找一找、圈一圈、畫一畫的活動中,初步發展觀察、表達、邏輯思考等能力。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能按規律首尾兼顧觀察找出圍成一圈的圖形中缺少的圖形,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靈活利用規律解決具體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欣賞漂亮手鏈
小朋友們,這幾天我們一直在學習找規律,今天上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下漂亮的圖片(各種各樣的手鏈)
出示幾個有規律的手鏈,讓孩子找規律。
(2),導入:小朋友們,其實根據我們平常的這些規律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生活當中的很多數學問題呢,今天我們就利用規律來解決問題(板書:解決問題)
二、主動探索,掌握方法
1、呈現例題,解讀題意
(1)創設情境:明明過生日,小紅用珠子穿好了手鏈,打算當生日禮物送給她,但是不小心手鏈…掉了2顆珠子,到底掉的是哪兩顆呢?(先出示斷了的手鏈,再出示題目)
斷了的手鏈圖
(2)學生讀題,說說從題中知道了什么?
2、自主探索,互動交流
(1)獨立思考,嘗試解決
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在練習紙上圈一圈、畫一畫,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又簡單地表示出來。(放手讓學生探究,有意識巡視找出不同方法,個別給予指導)
(2)擇取展示,交流方法
選取學生不同想法的作品,進行展示、交流,說思考過程。
分別按順序展示三種想法
3、觀察比較,發現方法
(1)學生觀察板書,思考、討論:三種不同想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反饋(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進行引導,引出:找起點、圈一組)
4、回顧反思,自主檢查
(1)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解題的過程:讀……解……查
(2)指名學生說檢查方法:再做一次;將手鏈連成一圈檢查(課件展示)
小紅的問題解決了,小英也碰到難題了,你們愿意幫她解決嗎?
5、嘗試運用,鞏固方法
(1)學生獨立完成書P88做一做
(2)反饋、
三、組織練習,發展能力
用規律還能解決哪些數學問題
1、我會圈:
(1)學生獨立思考,完成P91 T13
(2)交流方法
(3)追問:第15面是什么顏色的旗子?第20面呢?第100?
(4):
師:第15、20、100這些我們都沒有畫出來,你們這么聰明都知道答案,怎么知道的?(找規律)看來用規律可以很快的幫我們解決問題
四 欣賞生活中的規律
數學來自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是數學。請欣賞(珠簾,地毯……)
1
語文教案-口語交際《動腦筋解決問題》 篇5
一、激發興趣,創設情境
1.創設情境。
教師講一個小故事:王亮家新裝修好了房子,幾個月后,他發現自己家的電燈開關附近雪白的墻面上,有幾個手指印,仔細觀察發現,幾乎家里所有的開關邊上都有這種難看的印痕,而且他在同學家也發現了這樣的情況,他想解決這個問題,你能幫幫他嗎?
2.小組討論:怎樣幫助王亮解決問題?
3.課堂交流:
(1)各小組的代表說說解決的辦法。
(2)教師隨時發現學生想出的辦法中的閃光點和明顯的缺陷,適時鼓勵和糾正,引導全體學生深人思考。
4.小結歸納:
(1)教師說明這是一件真人真事,王亮最后受到電冰箱的啟發,發明了新型開關,獲得全國青少年發明大賽一等獎。
(2)引導學生從王亮的發明過程中歸納出動腦筋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發現問題一尋找原因一聯想啟發一解決問題。
二、聯系生活,商討問題
1.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不便之處。
2.小組合作按照基本思路嘗試解決問題。
3.小組內相互說說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確定參加全班交流的同學。
三、擂臺比賽,交流評議
1.組織“生活中的小發明”擂臺賽。
2.教師引導觀眾和擂主互動,評議每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3.宣布比賽結果。
4.激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發現問題,善于解決問題,做生活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