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一定要爭氣(通用2篇)
語文教案-一定要爭氣 篇1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基礎、期末、考試、平均、廁所、努力、教授、一項、需要、技巧、震動、不聲不響、再三請求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體會童第周“一定要爭氣”、勤奮學習、敢于實踐的精神,激勵自己立志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檢查預習,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第26課:一定要爭氣。
(二)初步感知
1.自讀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理解部分生詞。
3.想一想,課文講了童第周的幾件事?分別是在哪幾個自然段講的?
(三)檢查預習情況
1. 檢查生字、詞的學習。
①要求學生認識的生字及新詞:
基礎 期 平均 成績 退學 耐心
鉆研 發憤 努力 末 瞧不起 實驗 需要
②要理解的生詞:
資助 耐心 嘗試 偏僻 震動
、壑该x每個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課文講了童第周的幾件事?
明確:兩件事
④設問:課文講了幾次“要爭氣”的事?分別都是在哪幾自然段講的?
明確:課文寫了兩次“要爭氣”,第一次“要爭氣”是在課文的1-3自然段講的;第二次是在4-6自然段講的。
設問:這兩次“要爭氣”,童第周都是在什么情況下提出來的?重第周又是怎樣去爭氣的呢?請同學們繼續思考這個問題。
(四)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思考老師最后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2.體會童第周“一定要爭氣”、勤奮學習、敢于實踐的精神,激勵自己立志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6課《一定要爭氣》。
(二)上節課,我們還有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
1.指名讀問題。
2.以小組為單位,先各自讀一讀課文,再把自學的情況在組內匯報。
3.全班交流
(1)總結討論情況;
。2)我們看童第周的第一次爭氣,也就是課文的1-3自然段。
、僦该x,其他同學再次思考:童第周第一次在什么情況下提出一定要爭氣的?說說你的理解。
、谝龑W生從以下的詞句中談自己的理解。
A童第周是在家里很窮,學習跟不上,后經過努力,成績終于趕上來的情況下,想到一定要爭氣的。
設問:哪些詞語說明童第周的家里很窮?具體談一談。
你又是怎樣理解童組周學習跟不上的呢?畫出有關句子進行理解。
B童第周是在學習差,校長讓他退學,經他再三請求,才勉強讓他試讀后,經過努力,成績終于趕上來的情況下,想到一定要爭氣。
設問:“再三”是什么意思?他“再三請求”說明了什么?
C童第周是在開始學習差,但經過半年的努力,克服困難,學習成績都不錯的情況下,想到“一定要爭氣”的。
設問:童第周是怎樣努力學習,也就是說怎樣爭氣的?
明確:“發憤、天沒亮讀外語、夜里看書、半年努力”
、坌〗Y:看來,童第周在自己家里窮,文化基礎差的情況下,通過發憤學習,終于把成績趕上來了,確實為自己爭了氣。
④此時的童第周是怎么想的呢?齊讀童第周心里想的話。
一定要爭氣。我并不比別人笨。別人能辦到的事,我經過努力,一定也能辦到。
、菰O問:童第周第一次在什么情況下提出一定要爭氣的?
⑥指導感情朗讀。
(三)學習4-6自然段。
、 指名讀,其他同學再次思考:童第周第二次在什么情況下提出一定要爭氣的?
、 留學在外的童第周為什么被人瞧不起?此時童第周心里想些什么呢?
明確:一定要爭氣。中國人并不比外國人笨。外國人認為很難辦的事,我們中國人經過努力,也一定能辦到。
、坌〗Y:童第周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刻苦鉆研,終于獲得了成功,為中國人爭了氣。
、茉O問:童第周第二次在什么情況下提出一定要爭氣的?
⑤指導感情朗讀。
4.童第周兩次成功后,想到的話,不同的詞用紅筆寫。理解文中兩次提到“一定要爭氣”之間的聯系。
(1)以小組為單位,分別讀一讀這兩段話。
。2)找一找這兩段話哪些詞寫得一樣,哪些不一樣?
(3)議一議,想一想,為什么這么寫,兩者之間有什么聯系?
明確:“爭氣”的含義是共同的,一是要有志向;二是要有自信心;三是要肯努力。第二次爭氣要比第一次更深一步。
5.學習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示?
(四)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2、3題
2.預習《不懂就要問》
(五)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教師在教案中對本課的難點的突破上采取以提出問題的形式。課文兩次“一定要爭氣”都是在什么情況下提出來的,童第周又是怎樣去爭氣的。兩次“爭氣”之間的聯系。在解決難點時又是通過學生自由讀文討論、交流談體會的方法,體會兩次“爭氣”的含義:是要有志向、有自信心,更要肯努力,第二次爭氣比第一次爭氣更深一步。
探究活動
帶相片的樹葉書簽
材料:一張小相片的底片、黑紙板、酒精、燒杯和碘酒。
作法:
1.在一棵小樹上,找一片稍大的平整的葉子。把相片的底片覆蓋在葉子的表面,葉片背面用黑紙板托住,用夾子夾緊,使葉子背面不透光。
2.讓底片正對陽光,曬上三四個小時。
3.把曬好的葉片摘下來,松開夾子取下底片。把葉片泡進放好酒精的燒杯里,再把燒杯放進盛熱水的飯盒里,用小火加熱飯盒。
4.等葉片的綠色褪掉,成了淡黃色,停止加熱。取出葉片,用清水洗凈,不要揉搓葉片。
5.在洗凈的葉片上均勻地滴一些碘酒。稍等一會兒,用清水把它洗凈,在陰涼的地方稍晾一下,把它夾在書里。葉片完全干燥以后,就成了一張帶有相片的書簽了。
語文教案-一定要爭氣 篇2
26 一定要爭氣
教學目標 :
1.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童第周為自己,為中國人爭氣的事跡,病從中受到啟發。
2.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運用邊讀邊想的方法閱讀課文,能提出問題并通過論文交流解決。
教學重點、難點:
1. 了解童第周是在什么情況下,怎樣“爭氣”的。
2. 體會課文中三次提到的“一定要爭氣”的含義。
教學準備:
投影句子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了解課文大意,學習生字新詞。
一、導入 新課
1. 談話:前天,我們學習了《做風車的故事》,認識了一位科學家牛頓,知道了他是怎么樣養成刻苦鉆研的習慣的。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科學家—童第周?纯此质窃趺窗l憤學習的。
2. 簡介童第周:浙江鄞縣人,實驗胚胎學家是我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開創者。曾任國內外許多著名大學的教授研究員。他對生物學領域做出了許多貢獻。
3. 質疑:同學們已經預習過課文,關于課文有什么想要知道的或不懂的?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了解課文大意。
1. 自由讀課文,想每段話講什么。
2. 分組讀課文,正音,然后指名說說每段話講什么。
3. 再讀讀課文,然后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可以把課文分為幾部分。
4. 默讀課文,思考:“一定要爭氣”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
三、學習生字
1. 字音:
“礎、差、試、授、震”這幾字都是翹舌音。
“差”本課中的讀音是“cha”,“廁”正確讀音“ce”,不要讀成“ci”。
2.字形。“試”不要多加一撇。
3.詞語。
基礎:事物的根本或起點。
偏僻:距離中心地區遠的。
發憤:自己感到不滿足,努力地做。
資助:在經濟上給予幫助。
熟練:做某種工作時間久了,精通而有經驗。
耐心:不急噪,不厭煩。
嘗試:試一試。
刻苦鉆研:不怕難,肯吃苦。
研究:仔細、深入地探究。
震動:驚恐或情緒過分激動。
第二課時:學習課文,理解內容,體會童第周,勤奮學習,敢于實踐的精神,討論交流自己的感想。
一、學習第一段
1. 自由讀。
2. 讀了這段話你知道了些什么?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想想這兩段話主要講什么?
2. 上節課,同學們提出了不少問題,下面我們就圍繞這些問題來學習課文,請同學們邊默讀課文邊思考:(1)童第周為什么要爭氣?(2)童第周是怎樣爭氣的?(3)童第周爭氣的結果是什么?
3. 指名匯報。(板書)
4. 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劃出那些你覺得能讓你感受到童第周發憤學習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把它多讀幾遍,把自己的想法和學習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
5. 誰想知大家交流自己的看法的?(提示:注意先把句子讀出來,然后說:“從這句話,我體會到了……”。)
6. 過渡:童第周是這樣地努力發憤學習,他的努力有什么結果?(板書)
7. 總結學法。
三、學習第四至六自然段。
1. 布置自學任務。
2. 檢查自學情況。
3. 課文種有一處講到“一定要爭氣” 的是在哪里提到?從中你又體會到什么?
四、總結
1. 過渡:童第周讀中學時,學習成績差于是他發憤學習終于把成績趕上來,在他留學時,被外國人瞧不起,于是他刻苦鉆研,終于把實驗做成功,還震動了歐洲的生物學界,他靠的是什么,他是怎么想的?用直線畫出寫他想法的句子,多讀幾遍,看你能從中讀懂什么?
2. 指名發表意見。